摘要:在抗戰中,中國軍隊最精銳的自然是德式化程度最高的教導總隊,原來是準備作為德械師整編的樣板部隊。日軍德甲種師團,要先明白,甲種師團是只有中國派遣軍才有的編制,也就是在中國戰場上擔負機動作戰的主力野戰部隊,還不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這兩者相比,誰的戰鬥力更強?
【公告:本號在今日頭條新開關聯帳號「知兵堂老周」,敬請大家關注支持】
在抗戰中,中國軍隊最精銳的自然是德式化程度最高的教導總隊,原來是準備作為德械師整編的樣板部隊。日軍德甲種師團,要先明白,甲種師團是只有中國派遣軍才有的編制,也就是在中國戰場上擔負機動作戰的主力野戰部隊,還不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這兩者相比,誰的戰鬥力更強?
這個答案很明確,毫無疑問,是日本甲種師團厲害。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同意,不服氣,那麼就讓小編來詳細說明比較。
說起來教導總隊解散時,日軍都還沒弄甲乙丙丁師團這麼個事呢,不過這問題的意思還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這麼提問,顯然有點弄不清教導總隊和甲種師團這兩種部隊的性質。
教導總隊是蔣介石掌握國民黨話語權,以及名義上掌握國家政權之後,準備搞軍隊正規化,國家化的措施之一。正好當時德國作為世界軍事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在主流世界中屬於不被待見的時候,國家軍事體系遭受戰勝國閹割,導致這麼個軍國主義國家,有很多優秀軍事人員沒飯吃。正好中國有整編訓練軍隊的需求,遂有很多德國軍官帶著官方,半官方,或者私人人身份到中國來謀生。雖然說是討生活,但這些德國軍官還是相當敬業,確實給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帶來了很大幫助。
教導總隊就是這種大背景下,作為蔣系中央軍整編的開始,正常軍隊整編。就是抽調精幹人員,組成一個教導隊,實施新設計規劃的編組構成,訓練大綱,指揮體系,武器裝備。等到覺得大致成熟完成後,教導隊的軍官,就會分散去第二輪整編部隊擔任教官,士兵會作為基層士官,把自己學習訓練的新建軍原則,進行擴散指導。正常按照我們國家的體量,這種整編還會進行第三輪,第四輪,甚至第五輪,才會完成全軍整編。
很多人大概也會從各種文藝作品中,看到包括我軍從紅軍時期開始,以及各軍閥部隊,在當時很多軍隊編制中,都會時不時提到教導隊,軍官團這些名稱,實際也都是小單位自己成立的教導隊,其作用同樣就是自己抽調精幹人員,培訓軍事組織訓練技能,提高所部軍事幹部業務水平。在戰爭年代,這些大大小小的教導隊,軍官團,就是一支部隊的精華,負擔所在部隊補充擴展,只要這部分人員還有留存,這支部隊隨時都能重建。
當時蔣系中央軍教導總隊,就是國家層面上的這樣一支部隊。所以你看,這樣的部隊當然訓練嚴格,作戰技能很強,但是部隊本身訓練作戰技能的目的是準備傳授這些技能,而不是自己使用這些技能。教導總隊本身是一種部隊建設的最初實驗模板,而不是專門訓練出來作戰的,跟日本甲種師團,以及之前常設、特設師團建軍目的就不是一回事,日軍的這些編制,就是為了作戰。
民國那時候的破事大家也知道,社會組織稀爛,自己輕重工業都稀缺不說,還都沒什麼規劃,全都是所謂的民族資本家各自為政,野蠻生長。中央軍編練模範師,部隊架子搭建起來了,正經編練成的編制也就一個團的規模。拖拖拉拉到1937年淞滬會戰,送上戰場時,一線作戰部隊也就三個團,連後來乙種師的編制都達不到。就這還是桂永清上任後,把模範師給改成野戰師的結果,桂永清呢,曾留學德國專門學軍事,觀其後來的人生軌跡,這人當官也可以,當軍事技術官僚也可以,當部隊主官呢,就是在哪支部隊瞎哪支部隊的人,這是一個缺乏戰意的人,尤其不適合那個年代。
模範師的兵員,相應比別的部隊優秀,裝備水平,算簡裝版德軍輕步兵裝備,訓練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步兵戰術教程出身。但是通訊和後勤,連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毛皮都不如,跟國內軍閥部隊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所以要是打打國內軍閥混戰,算是一支強軍。但要是和日本軍隊打,只能說這支部隊按它的規模,打的還算可以,但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表現和成果。打到南京保衛戰後解散為止,連戰勝同等規模日軍部隊的戰績都沒有,更別說和師團級日軍相比。別的不說,光人數上就比日軍甲種師團少多了。教導總隊到1937年8月淞滬會戰前夕才1.3萬人,而日軍一個甲種師團有2.2萬人。隨著兵力的差距,武器、火力投射上的差距也同步擴大。在抗戰期間,一般中國軍隊以10對1,戰力強悍一些的精銳,以5對1就很不錯了。教導總隊就算再牛一些,以3對1,也就能和4000日軍對陣不落下風,要想和一個師團2.2萬日軍PK,兵力對比就是1:2,基本上是要被吊打的。
去掉本單位之後火力支援因素,教導總隊的戰力,能與日本聯隊級單位作戰,都略顯欠缺,並沒有網絡間傳聞的什麼日軍聞之色變的「委員長鐵衛隊」的風採。
究其原因,還是那個年代軍隊組織構成上,封建色彩依舊強烈,黃埔出身的年青軍官,或者還有理想有情懷,但是基層士兵的封建從屬關係都與古代沒多大區別;連抓丁補充入伍的,都非常常見。這樣的士兵身上,非要體現家國情懷,那都是現代作品裡編劇腦洞的結果。打仗打急眼了,血性會上來一陣,但是你一包駱駝煙就抽掉我幾個月軍餉的人,來跟我談愛國與犧牲,我也就是點頭笑笑,指望我在戰爭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那真是你多想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