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11事件後,全世界開啟反恐模式,美國注意力轉向中東地區,開始了連綿不絕的反恐戰爭,首戰就是選擇伊拉克。選擇伊拉克戰爭符合當時美國自身的利益,一是在世界石油核心地區楔入釘子,迫使海灣產油國更加依靠他們,便於掌握全球經濟命脈;二是壓縮伊朗戰略緩衝地,目前通過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已經將戰火燒到伊朗國境;三是恐嚇卡扎菲,迫使利比亞戰略轉向。所以伊拉克戰爭是無可避免,戰爭就需要師出有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成為美國出兵伊拉克的有力藉口。
《綠區》出品於伊拉克戰爭七年之後的2010年,講述了美軍一級準尉羅伊·米勒奉命在伊拉克調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而無數次的搜尋皆無所獲,這令米勒對情報的來源心生疑惑。米勒不顧華盛頓政府高官勸阻展開獨立調查,發現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過是美國為發動戰爭的編織的謊言藉口而已……
同樣的劇情也發生在《官方機密》,講述英國情報部門翻譯員凱薩琳將英美編織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官方機密情報洩露給新聞媒體,進而引發英國對凱薩琳洩密的起訴,影片同樣認為發動伊拉克戰爭是非法的。
美國第45任總統川普更是怒斥鮑威爾(2003年時任國務卿)編造虛假藉口,挑起伊拉克戰爭。2003年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拿出一支裡面裝有「不明物質」的試管說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猜測:鮑威爾拿出裝有「不明物質」的試管,裡面搞不好是洗衣粉。
這不經讓人想起「珍珠港事件」,同樣是美國參戰的理由。柳雲龍主演的影片《東風雨》,片名東風雨,就是日本戰略進攻方向的約定暗號。若向東進攻美國,天氣預報暗號:東風,有雨;若向北進攻蘇聯,暗號為:北風,多雲;若進攻英國,則為:西風,晴。所以偷襲珍珠港事件的暗號就是:「東風,雨」。偷襲珍珠港廣為人知的代號是「虎!虎!虎!」,「東風,雨」的日語發音,是TOHHUH HUHru,反覆播發,就訛變成「虎!虎!虎!」。片中一個劇情是英國記者、美國記者均在戰爭爆發前夕破譯了「東風,雨」的偷襲珍珠港情報,但是英國記者為了迫使美國參戰,幹掉了美國記者。用「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國各界放棄孤立主義,達成參戰共識,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首相邱吉爾得知美國參戰,高興得老淚縱橫,興奮的說「我們贏定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為了目標,人們往往會採取各種措施去達成目的,但方法手段必須是正當的。就國家而言,像美國這樣編織謊言獲得戰爭藉口,就像《綠區》裡主角講的,下次需要民眾信任的時候,怎麼辦呢。就個人而言,近年「飛過海」現象常有發生,為了一個事業編制,通過旁門左道,最終會被查處。其實以美國的實力,靜待合理時機,未嘗不能獲得完美戰爭藉口;以「飛過海」同志的實力,認真複習備考,未嘗不能成功上岸。故而師出有名,才能無往不利,牢固根基,方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