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爆發戶:以色列F-16I和中國蘇-30MKK戰機,價格便宜又好用!

2021-02-20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在2018年,一架以色列F-16I戰機在結束對敘利亞境內轟炸任務返航途中,被敘利亞地面防空火力擊傷,最終墜毀在以色列控制下的戈蘭高地。這是號稱打遍中東無敵手的以色列空軍,36年以來在戰鬥中流下的第一滴血。

不過,以色列空軍飛行員的戰鬥力槓槓的,前幾日被擊落跳傘的以色列空軍F-16I戰機飛行員,經過短暫修養,已無大礙,10天以後就重返戰場。

F-16I綽號「風暴」,是F-16後期的深度改進型。F-16I計劃,源自以色列空軍對提升遠程打擊能力的需求。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了大約40枚「飛毛腿」飛彈,加之90年代伊朗彈道飛彈計劃不斷取得突破,以色列人感到,需要一種更加「長腿」的戰鬥機來執行遠程打擊任務。

1994 -1995年,以色列人訂購了25架F-15I「雷電」戰鬥機,這種以色列版本的F-15E,初步滿足了大衛鷹的遠程打擊需求。但是,對於以色列來說,這種當時單價就高達8400萬美元的戰機,實在太貴了。

1999年7月,在反覆比較了F-15I和F-16I後,以色列國防軍宣布採購性價比更高的F-16I,總訂購數量達102架。至此,以色列的F-16系列戰鬥機的總量達到362架,成為世界上第二大F-16系列戰機的裝備國。

F-16I是「戰隼」家族中迄今為止最重的改型,最大起飛重量高達23600千克。該機推重比並不大,加裝保形油箱時僅為0.56,還不如早期F-16A的0.63。這也說明,F-16I更多是作為戰鬥轟炸機來使用,對機動性要求並沒有那麼高。與其他裝備F-16的國家將其作為制空作戰的依仗不同,以色列軍隊的F-16常作為為遠程突襲的戰略武器。

F-16I技術水平比美國空軍自己使用的F-16 Block 52要高一些,性能提升的重點更多集中在航程、載彈量和航電設備等方面。從外形上看,F-16I最顯著特徵就是在機身背部兩側安裝了兩個可增加1385千克燃油的保形油箱,機體內部也更換了更大容積的翼載油箱。通過這兩項手段,F-16I典型掛載下,對地攻擊作戰半徑可達1320千米,甚至已經接近了蘇-30這類重型機的作戰半徑。

F-16I最大載彈量8噸,武器掛載非常豐富,除了GUB系列炸彈、AIM-120、AGM-154等美制彈藥外,自主研發能力很強的以色列,還為其配備了自主研發的具有光電和GPS雙重製導體制的拉斐爾SPICE滑翔炸彈、IMI公司「德利拉」飛彈等武器。大航程+大載彈量+強大的對地武器庫,F-16I對中東周邊國家形成了很強的威懾。

F-16I並沒有盲目地堆砌高技術,追求高大上。以色列人在選擇F-16I的動力時,就體現出了其一貫的「精明」,採用了普惠公司的改進型F100-PW-229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雖然推力比不上阿聯F-16E/F上使用的GE F110-GE-132發動機,但是F100-PW-229同時也是重型機F-15I的動力來源。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後勤難度,也削減了成本。

F-16I在航電和火控系統方面有著全面的進步。其裝備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APG-68(V)9先進多功能脈衝都卜勒雷達,雖然不是當今時髦的ASEA電掃雷達,但性能可靠,而且具備合成孔徑測繪模式,很適合對地打擊。與此同時,進氣口左右兩側分別掛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AN/AAQ-13低空導航吊艙和諾斯羅普·格魯曼/拉斐爾公司的「利特寧」瞄準吊艙,不佔用掛架,還擁有良好的視場。電子戰系統是以色列自行研發的,由於升級方便,相比美國貨更適合中東戰場環境。這套電子戰系統與機載航電設備交聯,能夠來自對熱尋的飛彈的威脅進行連續光學掃描,並啟動拖曳式誘餌、熱焰彈和箔條彈發射系統對抗對方火力。

可以說,F-16I是一款性價比很高,非常適合以色列這種地區「小強」使用的中型機。服役以來,F-16I連年徵戰,2005年9月在加薩走廊上空迎來了首次實戰,2006年6月-7月的黎巴嫩戰爭中,F-16I更是肆虐黎巴嫩上空,由於黎巴嫩真主黨這樣的對手只有可攜式單兵防空飛彈這樣的武器,F-16I沒有受到像樣的威脅。

與以色列引進F-16I強烈對比的是,中東地區還有一款超級F-16戰鬥機——阿聯的F-16E/F沙漠隼,是世界上最先進的F16型號,其性能和配置不弱於歐洲颱風和法國陣風戰鬥機,當然,價錢也是聳人聽聞,2000年1月,阿聯與洛克希德·馬丁籤訂訂購了80架F-16E/F戰鬥機合同,其中55架單座型,25架雙座型,總價值90億美元。阿聯在引進F-16E/F的時候,單單買配套的武器彈藥,就花了20億美元。這樣每架F-16E/F的造價高達1.35億美元,比一架F-35隱身戰鬥機還要貴。

F-16E/F沙漠隼完全是洛馬為爭奪阿聯戰鬥機訂單,以全商業化模式開發,用16的幾種不同升級方案而拼湊出的高級積木玩具。其技術等級在所有同級別的戰鬥機中可拔得頭籌。但這只是未經檢驗的紙面數據。戰爭是人和武器的結合,高技術不一定代表高水平的戰鬥力。2011年,一架參加利比亞軍事幹預任務的F-16E/F戰鬥機在義大利一處空軍基地發生故障墜毀,足以說明上述問題。

阿聯的F-16是給暴發戶配的,上面看上去什麼都是高配,但組合起來卻什麼都不是。這方面以色列的F-16I就高明得多,在有限的預算下實現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中國的蘇-30MKK與印度的蘇-30MKI的較量也一樣,中國從俄羅斯引進蘇-30MKK,是從實際出發,先裝備技術成熟產品,能夠立即投入使用。早在2000年12月15日,首批出廠的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就交付中國空軍,隨後中國陸續進口了共100架,其中空軍76架蘇-30MKK,海軍24架蘇-30MK2,這100架蘇30MKK對亞洲的軍事力量對比產生了深遠影響。即便是在殲-10C和殲-16等多種三代半戰機批量服役的今天,蘇-30MKK的戰鬥力在中國空軍各型戰鬥機中仍然是數一數二的。

而印度的蘇-30MKI則是精品戰機,與蘇-30MKK戰機相比,印度蘇-30MKK是一種性能更強的飛機,有更先進的氣動布局,能夠選裝西方的航空電子設備。客戶可以選擇俄羅斯、烏克蘭、法國、印度和以色列的配件,均價高達1億美元。配置先進的蘇-30MKI一直折騰到2004年,才有首架印度組裝的新機出廠,首架完全國產化的蘇-30MKI直到2011年才首飛成功。這時中國空軍已經使用蘇-30MKK十年了。

總之,阿聯的F-16E/F和印度的蘇-30MKI,以色列的F-16I和中國的蘇-30MKK,是一場暴發戶大款與低調的貴族紳士之間的較量,其高低上下大家心知肚明。

相關焦點

  • 印尼買蘇35比中國貴1億 為何中國購武器總比人便宜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印尼將從俄羅斯採購11架蘇-35,合同價值11億美元。  照這個金額算下來印尼採購蘇-35的平均單價就是1億美元,而據媒體報導中國購買24架蘇-35的價格這是20億美元,平均單價為不到8400萬美元。看到這個價格可能有不少人要「笑」了,畢竟看起來中國買蘇-35「便宜」了一億人民幣。
  • 蘇30MKK性能不如蘇30MKI,中國45億美元買虧了?中國比印度更明智(上集)
    有一位朋友就認為,蘇-30MKK在空戰性能上不如印度的蘇-30MKI,加之俄羅斯自用的蘇-30SM選擇了在蘇-30MKI的基礎上改進,所以蘇-30MKK顯然不如蘇-30MKI,那麼由此來看當年中國選擇蘇-30MKK根本就是買虧了,所以中國就不如印度明智。其實,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小半,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看剩下的一多半到底哪裡有問題。
  • 殲-14是國產版的蘇-30MKK嗎?為什麼當年放棄了? | 大伊萬問答
    30mkk,據說北所02年打算把國產化的蘇30命名一下,重走蘇27sk\殲11之路,結果02年之後國產的殲11已經達到了蘇30水平,而且不斷有新改進,殲14直接在三代半和四代機的衝擊下放棄治療了,不知道有沒有這種情況?
  • 中國梟龍戰鬥機達到F16戰機9成性能,5成價格低到哭
    俄羅斯的蘇30戰鬥機腿長,但是有選擇的話,大家還是喜歡買正版F15E,質量好,體驗上佳三代機從1974年美國F15鋪貨至今,已經44年了,F15戰鬥機108:0的驕人戰績,不論有沒有水分,全世界都公認,三代機虐殺二代機如砍瓜切菜,全世界的土豪都搶購F15,比如以色列,沙特
  • F-35I戰機交付以色列 第五代戰機外銷頭一家
    但價格問題在以軍不存在,由於採用貿易補償措施,以色列版的F-35I戰機單價折合僅9000萬美金,與法國「陣風」戰機相當,遠低於其他盟國的採購價格。在軍購方面,以色列一直竭力動用外交關係把價格砍下來,以減輕國民在軍費方面的負擔。2001年以軍採購52架F-16戰機耗資52億美金,折合每架戰機僅4000萬美金。
  • 飛豹老矣,西沙還是需要殲16和航母鎮守
    三:飛豹現階段最大的價值在於接近100%國產化率,而且價格低廉實際在92年引進蘇27sk以後,中國空軍和海軍的注意力就被這種機動性好、航程和載荷驚人的遠程重型戰機所吸引了。、增加精確打擊地面和海上目標能力)結合,很快就催生了後來的蘇30mkk引進項目。
  • 蘇-30面對蘇-25竟束手無策?3000萬美元還要啥自行車?
    )突然對現場的國防部官員發難:「我們買的蘇-30SM呢?是,這些玩意兒是便宜,問題是啥裝備扔那幫人手裡,這麼些年下來還能有好?我就是蘇軍出來的,我能不知道咋回事嗎?上戰場能好使就有鬼了!我當時說,拿這點錢能多買一套『道爾』也是好的,可你們非要貪這個便宜,早晚吃大虧!」
  • 土耳其F16又鎖定敘蘇22,半路殺出2架蘇30戰機,30分鐘後勝負已分
    據俄塔斯社3月8日報導,5日俄土雙方籤署了停火協議,不過這個協議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土耳其F16戰機又差點和敘軍蘇22戰機爆發空戰。
  • 中國的底牌:萬一戰爭爆發,我們能否頂得住?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在21世紀初放心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中東的原因。所謂「給了中國十年的喘息機會」,其實是因為那個時候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你。但中國終究不是印度巴西,加入WTO後,中國迎來了自己厚積薄發的時代。2003年,中國終於下水了第一艘裝備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系統的國產軍艦。
  • 900架F16對外出售,價格比梟龍戰機便宜,殲10徹底失去機會
    900架左右,這些戰機的平均服役時間已經超過30年,由於機體老化帶來的使用成本攀高問題日益嚴重,在空軍開始大批量裝備F35A隱身戰機後,美國正計劃對這些F16戰機進行改裝。拆除美軍自用設備換裝保密程度較低的出口型設備後,這些F16將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公開出售,並且價格在800-1500萬美元之間,比梟龍戰機還便宜。
  • 殲11性能落後卻不改:壽命太短不划算,用爛用完淘汰掉
    在國內的現役裝備中,R27飛彈也是性能最差的了;那麼為什麼不給這些殲11戰機,換裝更先進的R77、霹靂-12、甚至是霹靂-15中距飛彈呢?原因並不是技術上做不到,而是經濟上划不來。蘇27系家族,直到新蘇35,都沒裝過什麼好雷達,一路都是爛貨中國的殲11和殲11A戰機,是進口和在國內組裝的蘇27;包括火控雷達在內,都是俄式的落後產品。
  • 印度公布蘇30戰機雷達指標:梟龍戰機雷達8倍重,性能相同!
    最近些年,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是蘇-30MKI重型戰鬥機,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引進俄羅斯的許可證製造,一共生產222架,而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是梟龍戰鬥機和F-16戰鬥機,其中中巴合作的梟龍戰鬥機總數超過100架,成為第一主力,由於梟龍戰鬥機是一款單發輕型戰鬥機,空機重量只有6.4噸,而印度蘇-30MKI戰鬥機空重達到了18
  • 中國蘇30MKK為何要極限飛行10小時?實戰意義重大
    本次遠航由蘇-30MKK所在航空旅部隊長王英和一大隊大隊長盧賡執飛,連續飛行10小時創下解放軍殲擊機最長飛行時間記錄。節目顯示,破紀錄的蘇-30MKK在加油機支持和僚機的輪番掩護下,飛越遠海渚碧礁上空後接著再返回基地。節目稱此次極限飛行並不為破紀錄,更是著眼實戰。那麼,蘇-30MKK飛行10小時的實戰意義在哪?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美法兩國的經驗。
  • 解放軍、美軍、臺軍30架戰機對峙臺灣附近海域,這是咋了?!
    這說明他們對我們各型甚至各架飛機部署在哪,這些具體信息都比較了解;第二,巴士海峽處於第一島鏈的中間,北邊是臺灣,南邊是菲律賓,中間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構成了第一島鏈的一個咽喉要道。朝著巴士海峽飛行,也就是說,我們這麼多飛機是朝東,而不是向南飛行,顯然不是「海上聯合-2016」軍演的參演戰機。
  • 蘇27和蘇30的區別在哪?中國選擇了前者,而印度選擇了後者
    眾所周知,戰機是空軍部隊的王牌武器,先進的戰機能夠大大提升空軍部隊的實力。
  • 【科普帖】以色列的雄獅戰鬥機和幼獅戰鬥機的區別
    這裡先說一下關於兩款戰機的歷史背景吧。上個世紀5、60年代,處於冷戰前沿中東的以色列面臨著巨大的國防壓力,周邊阿拉伯國家數量眾多的蘇制戰機就像是「不詳的黑鴉」烏雲蓋頂的一般遍布以色列邊境線上。而當時的以色列空軍主要依賴於法國生產的幻影3系列戰機,幻影3系列戰機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給了裝備蘇制戰機的阿拉伯空軍以重創,幻影戰機為法國製造贏得了赫赫聲譽。
  • 蘇57戰機頻繁秀存在感,既然想外銷,哪些國家可能會買?
    在第三代常規戰機中,相較於美國和歐洲的產品,俄羅斯現在主打出口的蘇30和蘇35戰機算不上太貴,其實是性價比比較好的產品,多年來的外銷成績是不錯的。而蘇57是隱身戰機,價格必然要比蘇30、蘇35之流要貴上很多。
  • 斯坦航空:蘇30工廠要倒閉了,印度空軍:也太棒了吧
    在我們的印象中,國產貨往往意味著更加低廉的價格,但這世上總有些奇葩國家能打破認知。據媒體報導,最近我們的老朋友斯坦航空聲稱,位於納西克的蘇30生產線可能會關閉,而這將導致約400家供應商關門。兵兵估計啊,印度空軍聽到生產結束的消息應該不是續購,而是高興的笑出聲兒,為啥呢?
  • 深度 當SU-30遇到F-15 中日戰機鬥法復盤
    圖說:日方的F-15戰機打開火控雷達,鎖定目標,飛行員只需要一個指頭動作,就可以直接攻擊了文 | 趙世龍(原西飛設計師)此前,日方戰機F-15在東海領空挑起事端,差點與巡航的中國蘇-30「擦槍走火」。如此「近距離接觸事件」,近些年來,在中國領土的爭議區頻繁發生。
  • 蘇-35 vs.F-22A
    上世紀80年代,與飛行器的無線電波有效散射面積最小化和降低紅外可探測性聯繫在一起的軍用飛機製造業新趨勢最終形成。願望很好,但這只是導致了航空技術裝備價格顯著上漲。縮小有效散射面積的重要性只有在距離遠時有意義,在近距機動空戰中則是不能容忍的奢侈行為。最終,在蘇-57(T-50)成本昂貴的背景下,較便宜的蘇-35年看上去是個非常有利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