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上士,不容易的「軍中之母」

2021-02-14 愛特種部隊

文|劉 德  婁東升

他矢志軍營,愛軍精武,作為步槍手,奪得集團軍自動步槍實彈射擊考核第二名,被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感動勁旅十大新聞人物」;作為狙擊手,被集團軍表彰為「特等狙擊手」;作為教練員,被集團軍表彰為「教學先進個人」;作為班長,3次被表彰為「優秀帶新兵骨幹」,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看到這一串串的榮譽,是不是覺得這班長特牛……

那到底有多牛呢!小編帶你一起去看看……

【人物簡介】張浩林,漢族,廣東揭陽人,1987年10月出生,2005年12月入伍,黨員,大專學歷,上士軍銜,東部戰區陸軍某旅班長。

他給人的印象是有一種硬漢的氣質。

他不僅作風過硬,而且素質過硬,全身還透著一股虎氣。

訓練時,他嚴格要求自己爭當排頭,事事都衝在前;生活中,他寬厚待人,熱心照顧戰友,無論什麼兵都一樣帶;學習上,他努力刻苦,一心謀求進步,無論什麼時候都想著學。

信念堅定苦練本領

邦之興,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入伍以來,張浩林始終牢記「當兵就當能打贏的兵」這句話。

他堅信,作為一名戰士,只有軍事素質全面過硬,才能不負祖國的重託,才能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逢敵亮劍。

新兵時,張浩林對自己要求就很嚴格,戰友們對他是既佩服又擔心,佩服他意志堅定,不斷超越自我的拼勁;擔心他訓練起來不要命,傷了身子。十二年來,始終保持著一身過硬的打贏本領,今年雖然已經三十歲,五公裡成績仍然能保持在18分鐘。

「人生就像一條奔騰的洪流,不遇到暗礁和淺灘就無法激出美麗的浪花。」張浩林面對重大任務、危險困難時,總是迎難而上,身上總有一股用不完的狠勁、拼勁。這種狠勁和拼勁也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經歷和精彩。

參加集團軍狙擊手集訓,背負30多斤重的裝備越野跑,舉圓木、扛輪胎、極限體能,不論多苦多難,他都咬牙堅持,在最終結業考核中取得優異成績,被集團軍表彰為「特等狙擊手」。

2013年參加集團軍帶新兵幹部骨幹「千人大比武」,為了在射擊科目上取得好成績,利用休息時間加壓訓練,每次據槍持續半小時以上,肘部一遍一遍磨破、結痂,再磨破、再結痂,憑藉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最終在考核中取得第二名,年底被旅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感動勁旅十大新聞人物」。

2014年實兵對抗演習期間,他針對演習地域地形生疏、環境複雜的實際,綜合採集路況、地貌、居民分布等數據,多方收集對手兵力運用原則、基本部署等信息,靈活指揮所屬班排避實擊虛、佯攻迂迴、以亂制勝,集中精銳力量在敵薄弱方向打開缺口,搶佔戰鬥主動權,帶領本班頑強抵抗敵一個先遣連的兵力長達1個多小時,得到旅首長的高度肯定,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全面提升勇當先鋒

去年,張浩林以過硬的素質被旅選拔為士官長培養苗子,參加了陸軍首屆百名預任士官長集訓。  

集訓期間,他始終牢記自己是勁旅的一員,是「郭興福連」的一兵,深感只有為單位爭光的義務,沒有給單位抹黑的權力。

在為期60天的培訓中,他遵規守紀、學習認真、惜時如金,課上學理論,課後練方法,晚上加班溫習當天所學內容,預習第二天課程。他還憑藉自身組訓經驗豐富的優勢,被戰術教研室指定為教學法科目的助教,5次單獨給學員隊授課。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經過刻苦的學習和紮實的訓練,張浩林最終從陸軍202名參訓代表中脫穎而出,取得了結業考核綜合第五名的好成績,被學院表彰為「學習先進個人」。  

回到連隊之後,張浩林與戰友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此次集訓讓我全面掌握了基層部隊日常管理、經常性工作和組訓示教的基本方法,強化了我打仗的意識和能力;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士官隊伍的出路和希望,增強了紮根基層建功軍營的信心。」

傾心奉獻培育精兵

帶兵就不能讓一個戰士掉隊

張浩林深知班長的職責要求,常態學習榮譽單位帶兵愛兵事跡,深扎以情帶兵思想根子,真心關愛每一名戰士。一次,班裡的戰士小李在五十公裡戰鬥體能拉練過程中崴了腳,無法行走,張浩林二話沒說,不顧自身勞累,背著他往前走,到達目的地時張浩林幾乎暈厥。

回到連隊,張浩林悉心照顧小李,經常給他打飯,幫他換藥,讓炊事班給他熬製骨頭湯,幫助小李儘快恢復。小李激動地說:「班長,除了我爸媽,就您對我最好了。」其實,張浩林上了訓練場那翻臉比翻書還快,嚴格要求,嚴扣動作。 火箭筒手小鵬腦袋瓜挺靈活、反應快,是訓練的好苗子,但在訓練上喜歡偷懶,滿足於學會了就行。

駐訓場,別的火箭筒手還在練,他練完了就躲起來休息。張浩林發現後,對他進行了嚴肅批評,為提升小鵬的訓練成績,給他提高訓練標準,讓小鵬擔任火箭筒手小教員。在張浩林的督促下,小鵬的訓練成績突飛猛進,成了全營響噹噹的訓練尖子,被營評為「小老虎標兵」。

能打仗,打勝仗,就是需要浩林這樣的血性班長……

相關焦點

  • 【紅門「新」語】當兵十年七次帶新兵,樂做「軍中之母」 !
    在安徽消防總隊新訓團的訓練場上,一名身材挺拔、膚如小麥、聲如洪鐘的上士班長正在為新兵糾正齊步的擺臂動作。要問他是誰?安徽消防近幾年的新兵幾乎無人不知,他就是入伍十年帶兵七次的老班長——趙昌浩。「2011年,那是我第一次來帶新兵。
  • 尊崇,從落實軍中之母--班長(志願兵)政策開始
    尊崇,從落實軍中之母
  • WiFi之母-海蒂拉瑪
  • 「比將軍還寶貴」,30年鑄就傳奇
    王忠心根據軍媒報導,49歲的王忠心將於近期退伍。軍士長這個軍銜,從1988年設立後,經過幾次變動。2009年,士官制度調整為7個銜級,分為初級士官、中級士官、高級士官,其中中級士官包括:上士、四級軍士長,高級士官包括: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一般來說,一級軍士長是最牛的資深技術士官,都是「大神」級人物。
  • 深藏不露的新式炸彈之母!
    H大戰不存在單方面的贏家,連理論上的贏家都沒有。而未來隨著戰略H力量開始發展到基本三足鼎立的水平,這個新構架會越來越穩定。因此全球H大戰的風險是在整體降低而不是在持續升高。一個全新戰略力量的快速崛起,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安全係數,對全球人類也是多了一層保險;是完全值得去做的大好事。有了這個大前提,那麼未來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常規轟炸能力仍然是展示戰爭威力的最直接手段。
  • 上士12年,也鬧心!
    其實,我想說,上士12年,也鬧心。 伴隨著軍改後政策的紅利,必定觸動大家的心炫。涉及士官群體,也存在其不穩定性和不可預知性,在選擇走與留之際,今年上士12年,鬧心的比較多。可真要到了走留之際的選擇,很多上士12年的,都在等。不等還好,不鬧心,一等一靠,鬧心來了。他在等什麼?義務兵2年後,感受完當兵經歷的人退伍了。下士5年後,閱歷更加豐富的人退伍了。
  • 奧特之母
    登場集數《泰羅奧特曼》第1話:奧特之母變身為綠婆婆,將奧特徽章贈予東光太郎。第2話:奧特之母從光之國趕來援救泰羅。第19話:在光之國將巴頓殺死的泰羅復活,後與泰羅一起將死去的佐菲帶回光之國救治。第20話:告訴泰羅關於怪獸的母子親情,並讓泰羅治好萊依德隆。 第24話:奧特之母告訴泰羅打敗莫魯羅亞的策略,指導回到光之國。 第25話:奧特之母在回憶中登場,揭曉其與奧特之父相識以及奧特大戰爭的過往歷史。第40話:在泰羅擊敗了泰蘭特後出場,召喚泰羅。
  • 義務兵、下士、中士、上士以及四級軍士長以上都有哪些優勢?
    在部隊裡面除了軍官,剩下的就是士官和義務兵,軍官的前途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不可限量,義務兵現在是兩年時間,士官分為初級(下士、中士)、中級士官(上士、四級軍士長)、高級士官(三級軍士長及以上)。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有的人當了兩年兵就退伍,有的則當了五年、八年、12年兵等等。下面帶大家看看每個階段的兵都有什麼不同和優勢。
  • 30歲以後的女人,不是不愁嫁了,而是不想嫁了
    卻勞鱅丁擱駐瑚螢帆冬飼承拔魚攪萄墮圃術鈣切拉砧倒窖馮肌玉化閃搏朽敬虜巷秋程局整首祿冷立咂御嘆乖竿針旬熄榆油醬翔被碳則乘趕卸岔諾頸賈陣漏寺應漬貨頂燙糟弱竟綜音舵鋁暫之垂濟鈉蛋塔銀爵抓脈礆砂曼波佛部鉛棟否前段時間我們在一起聊天,聊到了一種現象,說許多女人在30歲以前,還會愁嫁,但是到30歲以後好像就不愁了。
  • 俄羅斯「炸彈之父」PK美軍「炸彈之母」
    這款長約13.7米、重3萬磅的「炸彈之母」,將成為最巨大的常規炸彈,重量相當於兩輛雙層巴士。超級炸彈之母可鑽入地面,深入地下目標,並能穿透石頭、混凝土和鋼板。報導又指出,這款由B-52轟炸機攜帶的炸彈之母的重量,是早前空襲阿富汗時曾使用的「菊花刀」(Daisy Cutter)的兩倍,而穿透能力更是GBU28碉堡炸彈的四倍。
  • 威力四倍於「炸彈之母」的「炸彈之父」
    圖片來源:Russian Government4月13日,美軍向阿富汗東北部投下了一枚校車般體積的巨型「炸彈之母」,目標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武裝的隧道和藏身洞穴。「炸彈之母」重約21600磅(約9800公斤),長度達30英尺(約9米)。一枚「炸彈之母」爆炸相當於11噸TNT炸藥的爆炸當量,這也使其成為美國軍械裝備中最大規模的常規炸彈。
  • 美軍「炸彈之母」威力恐怖:方圓1000米敵人蕩然無存
    炸彈之母研發時間是在十五年前,也就是2002年,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完成了兩次投擲試驗並研製成功。2003年12月21日第二次測試取得成功之後,正式定型為GBU-43/B。它的重量為10.3噸,全長9.19米,直徑1.03米。體積可以說非常的龐大,需要由專門的平板車進行運輸。
  • 「軍中帥哥」官東:捨己救人是軍人本色
    當來自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的官東以一個「軍中帥哥」的身份站在中央電視臺《歌聲飄過90年》的舞臺上被問及兩年前那次感動億萬中國人的生死救援時,官東的神情真摯而堅定。2015年6月,在執行「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故救援任務中,海軍工程大學潛水分隊原潛水員官東捨己救人,從翻沉的船艙中奮力救出兩名倖存者。
  • 長平之戰,趙括之母曾阻止悲劇發生,趙王不聽,這才是最大的悲哀
    只是,趙孝成王急於求勝,多次派人督促廉頗進攻,甚至有換掉廉頗之意。 秦國也知道廉頗不好對付,為了促使趙孝成王換掉廉頗,秦國丞相範睢使用反間計,對外散布謠言:「廉頗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當數趙奢之子趙括。」
  • 臺灣新兵洪仲丘之死:如果你不關心別人家的孩子,悲劇遲早會輪到你家孩子.
    542旅有軍官透露,事件肇因洪仲丘參加退伍前由旅長沈威志主持的離營座談,錯信座談標榜的保密原則,起身暢談他對所服役的旅部連上士管理問題,透露上士內務凌亂,隔日旅長就到旅部連檢查士官內務,洪仲丘離營座談發言內容因此洩露,疑因此遭長官報復,將其強送禁閉室,步上死亡之路。案情批露後,引起臺灣全民憤慨!
  • 美國使用炸彈之母炫耀武力,中國表示東風15C也不吃素
    俄軍宣稱威力是美國「炸彈之母」的四倍,可取代多種小型核彈,但歐美軍隊普遍質疑「炸彈之父」的威力。1991年海灣戰爭以後。美軍在對伊拉克狂轟濫炸後,發現所有武器對巴格達以北的伊軍地下指揮所幾乎無計可施。因此美軍匆忙設計了一種特殊炸彈,這就是被稱為「掩體粉碎機」的GBU-28鑽地彈。
  • 「炸彈之父」與「炸彈之母」最終鹿死誰手
    2017年4月13日美軍當天向阿富汗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目標投放了有「炸彈之母」之稱的GBU-43大型空爆炸彈
  • 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士官長一起走上「四會」教練員賽場,有些什麼心裡話?
    縱觀2017年武警部隊優秀「四會」政治教員評比競賽,有8名「紅肩章」進入40強,他們中有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和列兵,都是基層部隊思想教育的一線骨幹。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些「紅肩章」,看看他們在比賽中都有哪些收穫?
  • 臺灣新兵洪仲丘之死:如果你不關心別人家的孩子,悲劇遲早會降到你家兒子身上​!
    542旅有軍官透露,事件肇因洪仲丘參加退伍前由旅長沈威志主持的離營座談,錯信座談標榜的保密原則,起身暢談他對所服役的旅部連上士管理問題,透露上士內務凌亂,隔日旅長就到旅部連檢查士官內務,洪仲丘離營座談發言內容因此洩露,疑因此遭長官報復,將其強送禁閉室,步上死亡之路。案情批露後,引起臺灣全民憤慨!
  • 誰是真正的「炸彈之王」:「炸彈之母」PK「炸彈之父」
    儘管「炸彈之父」在威力和爆炸效率上比「炸彈之母」都進了一大步,但與核武器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其次從命中精度方面來講「炸彈之母」要更高一些。通常來說炸彈命中概率每提高一倍,它的爆炸威力就能提高四倍,因此命中精度越高,炸彈的有效使用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