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關注【薩蘇】(ID:sasutime)
昨天夜裡有居民報警,稱有一頭鱷魚從這裡遊上了岸。他們是政府工作人員,在這裡試圖確認這件事並準備把鱷魚抓起來。
▼ 前篇:
海軍鴨嘴獸--目擊澳大利亞的怪物軍艦
澳洲高速路偶遇長口袋的「豬」
澳大利亞最危險的馬路殺手
澳洲華人個個都是李小龍?
『 澳大利亞紀行 』
在鱷魚鄧迪生活過的地方
當「鱷魚鄧迪」走在紐約中央大道上,一個小賊企圖用一把匕首打劫他,這個北部澳大利亞人微微一笑:「那並不是真正的刀.」然後抽出自己宰鱷魚用的大刀,「這才是真正的刀!」小賊瞬間尿崩加淚奔……
到澳洲北部,很容易想起《鱷魚鄧迪》這部經典的片子,凱恩斯滿街的澳大利亞人都有鄧迪的影子——見人就打招呼「Have a nice day」,喜歡戴一頂兩邊捲起,前後下垂的遮陽帽,每個人都把自己練得滿身腱子肉,跟最結實的牛差不多。
這個思維有點兒問題。雖然都在澳北,但影片中鄧迪的故鄉是北領地,而凱恩斯在昆士蘭,地理上的差別,差不多跟北京與蘭州差不多,你當然可以說北京人和蘭州人都是北方人,但到了北京就覺得到了敦煌的旁邊,那肯定是瞎激動。
不過到凱恩斯想到鱷魚鄧迪並不算太離譜,整個澳洲北部都是鱷魚的故鄉,區別只在於凱恩斯人好歹比鱷魚多,而北領地的鱷魚只怕比人還多那麼一點點——就是因為見不著人,所以澳洲北部人才會熱情到見誰都打招呼的境地。
▲ 空中拍攝的澳大利亞北部內陸,宛若火星探險照片
▲ 凱恩斯道格拉斯熱帶雨林觀光園中的鱷魚——我們當時正在這座棧橋上吃鱷魚肉的肉餅,它便從下方經過
所以,凱恩斯也有鱷魚,這是能夠確證的。不過我認為它們應該是在動物園或者養殖場呆著,沒想到它會離我們那麼近。
▲ 早晨到海濱散步,便看到這樣的警告牌
您沒看錯,牌子上帶著中文「警告」倆字,提醒日益增多的中國遊客——順便也提醒好奇的日本遊客,反正大家都是認識漢字的。而旁邊還停著一輛帶網籠的車,幾個澳大利亞彪形大漢坐在車上四處張望。
澳大利亞人雖然長得多半人高馬大,但性格和孩子差不多,大多純樸直爽,所以我便上前詢問他們在做什麼,結果得知昨天夜裡有居民報警,稱有一頭鱷魚從這裡遊上了岸。他們是政府工作人員,在這裡試圖確認這件事並準備把鱷魚抓起來。
▲ 保平安,抓鱷魚,是澳洲政府工作的一部分,這是前兩年在北部抓到的一條鱷魚,體重六百公斤
是動物園跑出來的鱷魚嗎?
不,肯定是野生的。
野生鱷魚,從海裡遊上來?!難道它也是到海濱沙灘來度假的嗎?在我的印象中,鱷魚似乎應該是江湖裡的動物,怎麼從海裡跑出來了?
▲ 澳洲的鱷魚可以長到六七米長,這麼大個兒的爬行動物在海裡出沒,讓我想起了蛇頸龍
然而,在凱恩斯,海裡爬出鱷魚來還真是常見的事情。這是2017年12月一頭澳洲鹹水鱷出現在海灘上時拍下的照片,當時這頭鱷魚離在海邊散步的人群只有十幾步遠。
▲ 發現鱷魚的地方,也早就樹有警告牌,說明這些可怕的傢伙經常在這裡上岸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澳洲的鱷魚在凱恩斯上岸是在夜間,如果不是誰吃飽了撐的喜歡在半夜遊泳,是很難見到它們的尊容的。
昨天上岸的鱷魚被發現,是因為一對雪梨來的新婚夫婦半夜睡不著開車到海濱準備喝一杯(澳洲允許資深司機喝一杯啤酒)——凱恩斯海濱有一整條紅木步道,頗有些浪漫的感覺。當時海濱沙灘上有一群水鳥,他們在看水鳥的時候忽然發現鳥群四散驚飛,細看之下原來它們遭到了鱷魚的襲擊。
澳洲的海中有鱷魚,並不是誇張的事情。棲息在這裡的鱷魚是著名的灣鱷,它們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兇猛的鱷魚,亦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以經常發生吃人事件著稱。澳州北部,是這種可怕海洋生物(一般生活在河海交界處)最南端的分布區。
▲ 黃色為灣鱷分布區
這種鱷魚十分兇悍,前兩天我們曾經在嚮導的帶領下乘水陸兩用船觀察過灣鱷,其咬合時發出的「怦怦」聲,令人不寒而慄。
▲ 甚至還有人拍攝到它攻擊獵食淡水鱷魚的情景
▲ 前一天到底是真有鱷魚出現,還是那對夫婦看錯了呢?這沒法考證,但老薩在現場發現了一根鳥毛,鬧不好主人已經被鱷魚吃掉了
所以,在凱恩斯我們受到反覆提醒,晚上一定不要靠近海灘,除非你覺得有可以和灣鱷一決雌雄的本事——這事兒你最好先琢磨琢磨,華南虎最大的身長兩米五,而體長五米在灣鱷中只能算是標準身材,所以,你能打老虎,也未必收拾得了鱷魚。
有意思的是,了解到鱷魚在澳洲的活躍,忽然想起一位中國古人來。這就是唐朝著名詩人韓愈。
韓退之先生不但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文學家,還是一位十分負責的官員。他任職廣東的時候,當地鱷魚肆虐,於是韓先生寫了一篇《祭鱷魚文》,建議鱷魚們遠離中國人民,不要造成彼此傷害。
老先生先給鱷魚送了豬羊以示友好,而後便開始威脅——
「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歸容,以生以食,鱷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刺史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悔!」
和韓愈打交道的鱷魚,便被證明是灣鱷,當時中國南方也曾生存。韓愈的意思是讓鱷魚遷往南海,大家相安無事。
耐人尋味的是從此鱷魚竟然真的離開了廣東,特別是韓愈任職的潮州一帶。後來唐朝名相李德裕貶官海南島,航行途中便曾遭到鱷魚的襲擊,導致隨身攜帶的書籍損失殆盡(鱷魚要讀書?!),看來,鱷魚還真的聽從韓先生的話南遷了。
考之歷史,這實際上是韓先生運氣好。
唐朝中期中國大陸正經歷一個小冰期,氣候變得寒冷乾燥,灣鱷只能生活在熱帶,所以隨著自然條件的變化而離開了廣東沿岸,至今也沒有回來,《祭鱷魚文》只是巧合。
然而,南海往南,不正是澳大利亞嗎?鱷魚會不會是按照韓刺史的要求南遷遷過了頭,才跑到了澳大利亞?
那澳洲政府說不定會要求中國幫助引渡韓愈這個「罪魁禍首」的。
不過,也不一定。
同樣是前幾天,在澳洲的鱷魚養殖場,親眼目睹了一幕女工作人員馴鱷魚的表演。
▲ 就是這位「壯婦」,動作靈活,機智敏捷與鱷魚周旋於方寸之間
連女人面對鱷魚都這麼毫無懼色,滿街都是男女鄧迪,我們還替澳洲人民擔心個啥啊?
* 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 薩蘇最新熱文Top10
不朽軍團-寧戰死故土也不背棄祖國
老兵不死-悼念抗聯戰士李敏
九一八,我們該紀念什麼?
戰敗之日的日本人
▼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號【薩蘇】(sasutime)
每天給你一個薩蘇故事
感知時代溫度,體味時光傳奇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繫我們
微信:sasu2016
郵箱:sasustudi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