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大亂,失去一切去擁抱「自由」?薩達姆卻在棺材裡哭泣

2021-02-19 後沙

9月30日開始,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並很快向納傑夫、米桑、濟加爾、巴比倫、瓦西特等省份蔓延,演變成全國騷亂。

伊拉克政府10月2日起切斷巴格達以及中,南部的通訊網絡,10月3日實施宵禁,警察和軍隊不但出動了裝甲車,直升機,據說還有戰鬥機。

由於通訊中斷,伊拉克目前消息比較零散,但衝突還有持續,目前共造成70多人喪生,3000多人受傷。

伊拉克總理兼武裝力量總司令邁赫迪今天宣布,從即日起伊拉克全國將逐步解除宵禁。

示威者們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動員,要求改善生活條件,解決衛生、教育,福利和工作問題,打擊腐敗……

現在伊拉克人生活狀態是:供水,供電,能源保障時有時無,連普通公務員都已經數月沒有領到工資,而物價一天比一天高。當民眾連生存的基本需求都無法得到時,這個社會必定混亂不堪。

伊拉克不是非洲某個偏僻的部落式窮國,而是全球石油儲量第三,阿拉伯世界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曾經的富裕程度讓年輕的張召忠同志羨慕不已。

1979年,局座被派往伊拉克交流學習兩年,他一年的工資還不如伊拉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收入,那裡家家有小汽車,教育免費,醫療免費,福利之高令人咋舌,局座買的電視機,電風扇,都是伊拉克工廠生產的。

1979年,正是薩達姆正式掌權的時候,薩達姆現在給人什麼印象?一個雙手沾滿了鮮血,十惡不赦的暴君。

可見,美國的話語霸權是何等厲害,單說薩達姆,有的人會察覺不到美國話語霸權。連起來看,「暴君」還有:利比亞的卡扎菲,埃及的穆巴拉克,葉門的薩利赫,突尼西亞的阿明,敘利亞的阿薩德,烏克蘭的亞努科維奇,委內瑞拉的馬杜羅,古巴的卡斯楚,還有伊朗的,朝鮮的……

他們之所以是「暴君」,唯一的判斷標準是他們的存在不符合美國利益。否則,如何解釋美國扶持了智利的皮諾切特,印尼的蘇哈託,菲律賓的馬科斯?如何解釋「民主女神」翁山蘇姬在西方輿論場的形象轉變?

2003年,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安理會上憑著一小瓶「洗衣粉」就義正辭嚴地摧毀了伊拉克,3月20日至5月2日,美軍在伊拉克投下炸彈3萬多枚,還有2萬枚巡航飛彈,美國人有意毀壞伊拉克的民用設施。

戰爭結束後,重建伊拉克計劃(自由貿易區部份)由美國副總統切尼的女兒麗斯.切尼負責,沒有人知道她賺走了多少錢,但重建呢?十六年之後,還是遙遙無期。

水,電,能源,交通,油田等國民經濟命脈產業,在戰爭前,都是伊拉克國有企業,這些肥肉被美國強行私有化,十幾家美國大公司排著隊爭搶伊拉克200多家國有企業。

自以為迎來「民主」春天的伊拉克人相信美國人是幫助伊拉克發展經濟,美國派來的「總督」布雷默說:把沒有效率的國有企業交給私人手中,對伊拉克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復甦經濟?美國企業就像一根根吸管,將伊拉克財富源源不斷地吸到紐約,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的總公司裡。

吃幹抹淨後, 只有唯命是從的伊拉克政府得到了一點點賞賜,民眾一無所獲,這就是什麼十六年過去,一個產油大國口袋空空的主要原因。

伊拉克悲慘而且混亂,但在一些人筆下,伊拉克「民主」後變得美麗而富裕。有位「戰地女記者」曾在網上向中國網友說:伊拉克人均收入翻了六倍,新增人口六百萬……

親美大V乾脆靠想像力來寫伊拉克:男富女美,豪車巨宅,生活樂無邊。

伊拉克老百姓連生活保障都難以實現,這場騷亂之後,危機會更嚴重。

伊拉克已進入惡性循環模式:越混亂,越不能發展,越不能發展,越混亂……

任何一個正常人都知道,社會穩定才是發展的前提。如果一個人連坐公交車都要擔心炸彈爆炸,50高溫,空調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你還講什麼「民主自由」?

把伊拉克誇成花的人,決不會移民到伊拉克,哪怕手續再簡單,他們也要在中國「苦悶地掙扎」。

局座說的當年伊拉克景像,還只是很小一部分。

薩達姆走的是世俗路線,政治主體是社會復興黨,摒棄宗教對生活的過度幹涉,以法律為日常準則,除了山區,幾乎沒有宗教審判。

伊拉克文盲比例,在奧斯曼帝國時期為99.5%,到了1957年是81.7%,80年代初下降到48%,文盲以老年人居多。 

1978年5月頒布」全國義務掃盲「法令,並成了教育最高委員會,由國防部,教育部,安全部及復興黨黨部聯合組成。

凡是15歲到45歲男女,都必須參加學習班,期限21個月,到1981年,學習人數達到200萬。 掃盲學校為21853所,掃盲中心為1779個,還有「水上學校」「馬背學校」,學習一律免費。達不到掃盲標準的人,得不到就業機會,得不到銀行貸款,拒不參加還會被罰款,甚至坐牢。

伊拉克人整體教育在中東水平最高, 成效顯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80年代初,給薩達姆本人頒發了教育金質獎章。

伊斯蘭國家婦女地位如何?看看沙特就知道,女人開車也是去年剛剛被允許。

神權,君權,男權,統治了一切,在宗教勢力龐大的國家,女人只是財產,有時甚至不如一頭奶牛。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不能有快感和自由。

薩達姆的掃盲班,大多數對像就是女學生,到1991海灣戰爭之前,伊拉克的女學生人數:小學1165856名,中學278485名,大學78647名。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思想上的徹底改變。

現在呢,哪些舔伊拉克「民主」天堂的人,敢不敢說女童就學率?

伊拉克女性就業率就跟西方差不多,甚至更高。

1980年女性就業率統計:教師,46%,內科醫生,29%,藥劑師,70%,公務員,會計,工人基本為15%左右。同工同酬,有產假,政府部門招聘時,女人還有優先權,國家層面還有婦女聯合會。 

伊拉克法律與宗教法典決裂:

一,法官有權制止童婚,強姦幼女是重罪。

二,強制婚姻被廢除。 

三,廢除一夫多妻制 

涉及離婚,一般案子會有五名陪審員(三男兩女),以確保公平,這在阿拉伯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成就。

1977年婦女被允許正式參軍,有大學文憑可以直接當軍官(醫衛系統)。

人均國民收入:1970年195第納爾,1979年是7564第納爾,第納爾跟美元匯率當時是一比三或一比六之間。

然而,美國摧毀的阿拉伯國家,卻總是世俗化程度極高,能接受西方文化的國家,伊拉克如此,利比亞如此,敘利亞更是如此。而沙特,卡達,科威特君權,神權,男權三合一國家,卻總是得到美國支持。

美國送「民主」的標準是什麼?就看是否符合石油-美元-華爾街體系。

利比亞「民主」後,女人當成牲口拍賣,是美國樂見的嗎?這決不是民主,世界上不存在這樣的「民主」,那只是騙人的把戲。

2003年4月9日, 一名手握大錘的男子因猛砸薩達姆雕像而成為西方媒體的頭條。這名男子叫卡杜姆·阿爾-賈布裡,一名舉重冠軍。 

十幾年後,50多歲的賈布裡接受採訪時,卻為當年行為後悔不已。賈布裡感嘆道,「當年我們只有一個薩達姆,現在有一萬個。」

1991年海灣戰爭,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真正動機不是因為薩達姆入科威特,也不是因為他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是他獨立的石油政策。

這對美國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其它產油大國會效仿伊拉克,美國必須找到理由摧毀伊拉克,殺死薩達姆。

薩達姆內政政策,的確非常暴力,但那是中東。

政治強人一旦消失,留下的權力真空,誰來填補?薩達姆一死,伊拉克天下三分,遜尼派,什葉派都通過選舉得到了各自權力,各自為政,而庫德人則要拿走基爾庫克油田。2017年9月25日庫德人舉行獨立公投,以92.7%的絕對優勢通過,如果不是土耳其,沙特,伊朗攔著,伊拉克已經內戰爆發了。

2016年7月,川普說薩達姆如果還在掌權的話,世界會百分之一百變得更美好,引起美國媒體一片尖叫。

美好是不可能再美好了,伊拉克整個社會已被撕得粉碎,它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家,在美國眼中,它是一家石油公司和一個軍事基地而已。

薩達姆雙手沾滿鮮血,那麼小布希,柯林頓,布萊爾他們呢?

敘利亞差一點就是另一個伊拉克,阿薩德離絞刑架只有一步之遙。幸運的是,敘利亞還有一個統一的,有經驗的政府,有選擇國家重建合作夥伴的權利。中俄聯手,是敘利亞轉危為安的決定性因素。

伊拉克2003年被毀時,中俄都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制止西方暴行,而卡扎菲是把所有大國都得罪了。

將來任何產油國家都會明白,靠向中俄,才有站著跟美國說話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戰後的伊拉克沒有人懷念薩達姆時代
    因為在日常能見到的報導中,戰後的伊拉克由於失去了偉大領袖薩達姆的領導伊拉克人戰後確實享受到了開明政體和自由市場,以此讓民眾徹底解放,自由市場再造了經濟的繁榮奇蹟。,在民主,市場經濟制度下伊拉克人民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 伊拉克舉國哀悼薩達姆的逝去!但這其實是伊拉克人民親自將薩達姆送上的絞刑臺
    果不其然,在薩達姆被捕之後,伊拉克就像沒有了靈魂一樣,人民的生活完全沒有了保障,而相比之下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可能是真正適用於伊拉克的國政。 當然,人死不能復生,薩達姆的死是伊拉克人民共同造成的,如果不是當年伊拉克國內發生了反抗薩達姆政權的示威,而且反動派勢力也越來越強大,這才會讓美國能夠趁虛而入,那身處在人民的質疑聲中的薩達姆終於被人民一手推下了臺!
  • 別笑,蓬佩奧說:建立一個自由獨立有主權的伊拉克
    回頭看,2019年在伊拉克出現好轉跡象時,是誰策動了全國街頭騷亂?這隻黑手就是今天局勢惡化的始作俑者。但這隻黑手沒有想到,巴格達失去秩序後,自己的大使館被「自由鬥士」給砸了。賊不打不自招,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微博簡直是個「寶藏男孩」,當你看不清伊拉克發生什麼時,它會給你指明方向。
  • 兩伊戰爭、海灣戰爭、911事件與伊拉克戰爭——薩達姆海珊的伊拉克往事(兩伊戰爭)
    在大會開始前,薩達姆命人在會場內裝上了攝像機,用來記錄接下來發生的一切。 在大會開始後,薩達姆帶著一臉嚴肅的表情,走上主席臺宣布:「有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要告訴大家。我們剛剛破獲了一起陰謀。我們之中出了叛徒。」 說完之後薩達姆直接坐在了主席臺上的一張桌子後面。就像一場演出一樣,講臺上的幕布拉開,革命委員會的秘書長馬沙迪突然出現在了主席臺上。
  • 他是第一個拿錘砸薩達姆雕像的伊拉克人,如今怎樣了?
    2003年,美國悍然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並活捉了他,等待薩達姆的將是漫長而又艱苦的審判。薩達姆一倒臺,反對他的人都歡聲雀躍,手舞足蹈,他們紛紛走上街頭,熱烈慶祝薩達姆時代的結束,自由富足的新時代將會到來。
  • 薩達姆大女兒再次發布了薩達姆的臨終遺言,這次伊拉克人民沉默了
    其中有一個盛傳已久的薩達姆遺言是這樣說的:「沒有我,伊拉克一文不值」。薩達姆到底有沒有說過這一句話,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對比近年來伊拉克的戰亂,這句話仍然讓許多人深思。不過,薩達姆在臨終前到底說了什麼?
  • 美軍攻打伊拉克時,伊軍去哪了?
    ,尤其是當美軍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之前,薩達姆宣稱有十幾萬伊拉克軍隊保衛巴格達,將會和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打敗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部隊,薩達姆的表態讓全世界都覺得美軍將會在巴格達遭遇一場殘酷的戰鬥,包括美軍自己都是這麼預測的,攻佔巴格達將會付出巨大的傷亡。
  • 遠去的沙漠梟雄薩達姆
    到時候,薩達姆·海珊立即與伊朗開戰。我不知道這是霍梅尼的日常戰爭還是什麼,薩達姆·海珊的軍隊在第一個月沒有受到任何抵抗,並迅速向阿拉伯河推進。然而,令薩達姆驚訝的是,抵抗在未來極其激烈,伊朗軍隊在1981年逐漸站穩腳跟。在雙方的拉鋸戰中,伊朗的武器短缺也被海上戰術所困擾。薩達姆低估了霍梅尼。然而,霍梅尼的策略讓薩達姆感到沮喪,因為這是去伊朗打仗。如果不能很快完成,它不會打倒伊拉克嗎?
  • 薩達姆是如何從伊拉克人口中的魔鬼變為烈士的?
    薩達姆在剛被執行絞刑後,在伊拉克各大媒體,乃至整個世界上的所有媒體,大多都稱薩達姆為劊子手,一個十分惡毒危險的人物。如今,伊拉克在經過了十多年的戰爭後,伊拉克人在不知不覺中,稱呼薩達姆時,不覺在之前加上了烈士一詞,烈士薩達姆。薩達姆到底是如何從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成為階下之囚,從人們口中的惡魔變成了為了保護人民反抗侵略者而殉難的烈士。
  • 伊拉克人親口講述的真相,千萬別再被美國騙了
    從澳大利亞到伊拉克就像從天堂到地獄。他的家人住在一個沒有自來水的營地裡,他們的整個村莊被毀,他的大部分朋友和親戚不是死了就是住在營地裡。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經歷了讓母親和兩個兄弟姐妹移民到澳大利亞的艱難困苦(他的父親和兄弟當時已經去世),為此他花了幾年時間和很多錢,但他最終成功了。
  • 薩達姆用什麼打動美軍看守建立友情,被絞死時他們都哭了
    伊拉克戰爭之前,美國輿論一直把薩達姆塑造成獨裁頭子、狂人,甚至恐怖分子的形象,導致美國普通老百姓對薩達姆深惡痛絕,其中就包括眾多參與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年輕大兵
  •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現狀怎麼樣了?跟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自2003年伊拉克薩姆政權倒臺後,時間已經過去15年了,美軍也已於7年前從伊拉克全部撤離。在美國的推動之下,伊拉克重新走上了重建之路。今天的伊拉克人口從薩達姆倒臺時的2600萬躍增到3700萬,經濟連年增長,人均國民收入突破5000美元。自2003年伊拉克薩姆政權倒臺後,時間已經過去15年了,美軍也已於7年前從伊拉克全部撤離。在美國的推動之下,伊拉克重新走上了重建之路。
  • 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伊拉克經濟急速暴跌,為何國內人口卻暴增?
    ,但是讓我們感到奇怪的是,在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之後,伊拉克經濟急速暴跌,為何國內人口卻暴增?現在大家對於薩達姆還是有著很大的分歧,很多人都認為薩達姆是一位梟雄,因為在他執政時期的伊拉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他利用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將本國提升到了中東強國的位置,而且伊拉克的經濟收入非常高,在中東地區也有著不敗的地位,但這對於伊拉克民眾而言並不好,因為在薩達姆的統治下,伊拉克民眾每天過得提心弔膽,薩達姆推崇的也是霸權主義,控制著伊拉克民眾的思想,這讓伊拉克人希望能夠得到自由
  • 沒有薩達姆,伊拉克人過得有「多慘」
    他曾在1979年至2003年的24年間,擔任伊拉克總統、總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總書記、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和最高軍事統帥等職。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薩達姆在戰敗逃亡半年後被美軍從地窖中擄獲,後經伊拉克法庭審判,於2006年11月被處以絞刑。薩達姆出身軍頭,生性粗蠻,尤其喜歡「秀肌肉」,曾先後發動過兩伊戰爭、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
  •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現在到底怎樣了?
    在2003年以前,整個伊拉克由「偉人」薩達姆一人執掌。可以說是整個伊拉克的「一言尊」。那麼2003年以後,沒有了『偉人』薩達姆伊拉克現狀有如何了呢?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人在薩達姆的24座行宮之內,繳獲了超過200億美元及90噸黃金的財富。要知道,薩達姆統治伊拉克時期,最高峰到時候GDP總量為1798億美元。
  • 薩達姆被推翻後的今天伊拉克現狀如何?伊拉克人真的不恨美國嗎?
    二零零三年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一個來月就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然而薩達姆政權垮臺的很容易,一個多月就被幹掉了,但伊拉克的國內局勢卻持續惡化了很多年。伊拉克民眾是整天提心弔膽的過日子,恐怖襲擊和教派衝突接連不斷。
  • 為什麼薩達姆被執行絞刑的時候,伊拉克人歡呼雀躍?在葬禮上卻萬人送行?
    薩達姆·海珊在2006年12月30日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回顧薩達姆的好與壞都已經不在重要,關於這一點,伊拉克人已經從在薩達姆死後的十多年來時刻的體會到了。美軍選擇了在伊拉克最盛大的節日「宰牲節」這一天處死了薩達姆,不論對於薩達姆本人還是對伊拉克人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恥辱。
  • 真實的伊拉克與阿富汗現狀!
    蘇雷曼尼正在積極制定計劃,襲擊伊拉克以及整個地區的美國外交官和人員。蘇雷曼尼和他的聖城軍要為數成百上千美軍和盟軍的傷亡負責。在過去幾個月,他策劃了對伊拉克聯合基地的襲擊,包括12月27日的襲擊(導致一名美國合同商喪生,多人受傷)。蘇雷曼尼還批准了本周對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的襲擊。這次空襲的目的是阻止伊朗未來的攻擊計劃,美國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以保衛我們人民和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利益。」
  • 伊拉克與阿富汗現狀
    首先我們看伊拉克,在薩達姆時代,完全是獨裁統治。雖然伊拉克也有〝選舉〞,但每次都是薩達姆高票當選,他拿到的選票有時超過全國總人數。當然,這些「票」也並不都是作假,薩達姆大搞個人崇拜,廣大民眾被洗腦,崇拜「偉大領袖」。《紐約時報》曾刊文諷刺說,在八十年代,個人崇拜文化讓伊拉克的1,700萬人口翻了一番,成了3,400萬,其中有1,700萬人民和1,700萬薩達姆肖像(遍布全國各地)。
  • 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尋獲藏身在提克裡特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海珊.
    1936年12月14日,薩達姆的母親蘇布哈·塔裡發哈·穆斯來特(阿拉伯語:صبحة طلفاح المسلط‎)來到提克裡特的巴阿法爾醫院,準備將已經懷孕6個月的胎兒墮胎流產,當天在醫院值班的是猶太裔醫生阿瑪蒂茲婭·巴拉姆,她在對穆斯來特進行認真檢查後發現,穆斯來特腹中的胎兒非常健康,並不像穆斯來特所說的那樣胎兒可能已經死亡。經過巴拉姆的勸說,穆斯來特最終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停止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