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數據曝光!外媒驚嘆:中國北鬥規模已經超過美國GPS!

2021-02-24 國資小新

提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人們經常首先想起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20日報導,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領導者,但現在,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美國的GPS。相比美國GPS應用較早,中國在該領域直到近些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在200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定位衛星,可謂進展神速。

航天科技、兵器工業集團等中央企業通力打造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射任務保持「全勝」成績

日媒稱中國北鬥系統規模全球最大

北鬥、GPS、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了美國衛星接收器企業Trimble公司的衛星軌道數據,發現中國北鬥衛星快速成長的態勢十分明顯。僅2018年就發射了18顆衛星,目前共有35顆北鬥衛星投入使用,超過了GPS的31顆。此外,俄羅斯為24顆,歐盟為22顆。

報導稱,在聯合國195個會員國中,有130個國家首都上空一天中可觀測到的北鬥衛星數量超過GPS,其中100個國家位於亞洲、非洲等地。

北鬥系統可見衛星數目。來源: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測試評估研究中心

GPS系統可見衛星數目。來源: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測試評估研究中心

報導還稱,在巴基斯坦北鬥衛星被用於軍事系統,突尼西亞則用於無人駕駛,包括中東在內已有超過30個國家實際使用北鬥系統。如果北鬥成為這些國家的衛星定位標準,中國將在推行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佔據優勢。

在紐約和倫敦,有些時段的北鬥衛星可見星數匹敵GPS和歐盟衛星。在日本東京上空,北鬥衛星最多時有20顆以上在軌飛行。可見星數越多,越容易提高精度,預計中國今後還將發射10顆左右。

東京海洋大學的教授久保信明認為,「數年後北鬥的精度將追上發達國家」。

來源:東興證券

與此同時,GPS僅向地面發送信號,難以鎖定接收信號的終端的位置信息,但北鬥還有一點優勢,它具備收發信號的功能。

報導稱,美國曾藉助GPS在全球定位服務領域先行一步,而中國正一步步奪取美國的地位。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衛星領域中國已開始反超美國。

這些手機都用上了北鬥導航定位

你真以為手機上的「打開GPS」就是只用GPS? 

據中科院官方科普平臺「科學大院」介紹,北鬥信號的獲取主要取決於手機處理器(SOC)中集成的定位晶片,目前大多SOC都能同時支持GPS、北鬥和GlONASS。國產手機晶片很早就支持了北鬥。從麒麟930開始,集成的Hi1101四合一晶片可以同時接收GPS、北鬥和GLonass三種信號。也就是說,除了蘋果,大部分品牌的手機都支持北鬥定位! 

不信的話可以給你的手機裝個測試軟體試試,比如「GPS狀態」、「北鬥伴」、「AndroiTS GPS Test Pro」等等,以AndroiTS GPS Test Pro為例:找個戶外開闊的地方,打開手機的「位置服務」,然後運行AndroiTS GPS Test Pro軟體,效果如下: 

結果是搜到10顆GPS,10顆GLONASS,10顆北鬥,都參與了定位,搜到一顆日本的QZSS,解出了方位角仰角,沒有用來定位,所以說啊,北鬥離你一點也不遠,只要用手機的位置服務,導航也好,找附近的外賣也好,北鬥都在參與其中…… 

手機導航,其實是北鬥進入比較晚的行業了。現任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曾給出一組數據:過去5年,我國480萬輛營運車輛上線「北鬥」,建成全球最大的北鬥車聯網平臺,全國4萬餘艘漁船安裝「北鬥」。他以北京為例,已有33500輛計程車、21000輛公交車安裝「北鬥」,實現「北鬥」定位全覆蓋;1500輛物流貨車及19000名配送員,使用「北鬥」終端和手環接入物流雲平臺,實現實時調度。

「北鬥」產業產值超4000億元

據報導,衛星導航定位行業按照定位精度差別可區分為兩大服務群體:一是高精度GNSS行業(常規使用的定位誤差在米級以下),應用在測繪勘探、地理信息、地質災害監測、精細農林業、國防、時間同步等領域,二是消費類行業(常規使用的定位誤差在1米至10米以上),例如手機導航、車載導航等。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特別是無人駕駛等新興技術的不斷進步,用定位精度來區分服務群體的界限已逐漸模糊。例如高精度定位在無人駕駛技術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而無人駕駛顯然未來的屬性為消費類。

根據《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年中國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產業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2014-2020年的複合增長率高達21.22%。

從產業鏈結構來看,北鬥產業鏈要包括上遊的基礎元器件,中遊的終端集成和系統集成以及下遊的運營服務等。基礎器件主要包括晶片、天線、板卡等,是整個產業發展的基礎;終端設備承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與用戶體驗相關,是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運營服務是未來時空服務發展的根本依託,是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手段。

報導認為,無人駕駛是北鬥未來最大的市場。當前衛星導航定位消費級市場主要以手機、汽車為主要載體,定位精度在3-10米,以GPS為主,北鬥的滲透率也在逐步攀升。對於消費級市場而言,北鬥真正的機會還是高精度。因為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應用場景逐漸出現,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也將逐步起來,比如說未來自動駕駛,必然需要高精度的位置信息。

圖片來源:東興證券

未來自動駕駛作為交通類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必須做到自主可控,才能不受制於人。北鬥將在自動駕駛領域大放異彩,北鬥高精度晶片將作為新車的標配,為自動駕駛提供亞米級甚至釐米級定位服務,而相關的北鬥高精度服務也將迎來最大的客戶需求。

———— / END / ————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獲取全文)

責任編輯丨範少文

執行主編丨龔   政

內容來源丨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與美國GPS差距有多大?核心數據曝光,日媒驚嘆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20日報導,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領導者,但現在,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美國的GPS。相比美國GPS應用較早,中國在該領域直到近些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在200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定位衛星,可謂進展神速。
  • 中國北鬥究竟和GPS有多大差距?核心數據曝光後,各國恍然大悟
    目前中國北鬥已經和美國GPS一樣成為了全球性的衛星導航系統,服務已經面向全世界開放了,這讓軍迷們欣喜的同時,也讓一些人感到了疑惑,
  • 臺灣榨菜哥稱北鬥衛星比GPS好用,中國北鬥有多強?
    近日,一則#臺灣榨菜哥稱北鬥衛星比GPS好用#的話題怒衝熱搜榜第一,再次讓吃瓜群眾看到了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的硬實力。臺灣地區電視「名嘴」黃世聰在節目中大讚北鬥衛星系統:範圍大又精準,比GPS好用,北鬥已經超過GPS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網絡。網友都在底下留言:騙到了榨菜,又想騙我們的衛星嗎?
  • 北鬥導航在多少國家超過美國GPS?日本媒體公布驚人答案!
    在圓夢月球的同時,中國航天在地球觀測方面也有重大進展——北鬥導航系統成功組網。眾所周知,北鬥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同時也是繼美國GPS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以及歐盟的伽利略系統之後第4個發展成熟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成為聯合國認定的全球定位供應商。今年7月,我國利用長徵火箭將北鬥導航系統組網完成,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宣布全面建成。
  • 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目前跟美國GPS還有多大的差距
    超過24顆的額外衛星通過冗餘測量提高了GPS接收器的計算精度。隨著衛星數量的增加,GPS為未來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將會進一步提升。你對中國「北鬥」了解多少?「北鬥」計劃於1994年正式啟動,一直被稱為「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航天計劃」。僅在過去的兩年半時間裡,就有來自400多家研究機構和企業的30多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其中。
  • 中國北鬥與美國GPS差距有多大?
    北鬥、GPS、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了美國衛星接收器企業Trimble公司的衛星軌道數據,發現中國北鬥衛星快速成長的態勢十分明顯。僅2018年就發射了18顆衛星,目前共有35顆北鬥衛星投入使用,超過了GPS的31顆。此外,俄羅斯為24顆,歐盟為22顆。
  • 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到底跟美國GPS有多大的差距?
    誠然中國以前確實非常落後,致使很多國家根本不相信中國會迅速發展起來。而令各國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竟然會突破西方諸國的技術封鎖,甚至實現了彎道超車,還在不少領域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效應。對於各國未來的發展而言,航天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說到航天就不得不提到美國的GPS與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那麼你知道中國北鬥究竟跟美國GPS有多大的差距嗎?
  • 為何你的手機還是GPS,不是國產北鬥?其實這是個誤解
    冉承其表示,據初步統計,今年北鬥應用規模會超過3400億元,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裡會保持20%左右的增長。到去年年底,中國衛星、中國境內衛星導航產業的直接產值超過了3000億元,其中北鬥的貢獻率大概在70%~80%。
  • 北鬥與GPS的11大技術區別(內含GPS、北鬥晶片原廠)
    而在中國,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系統早已深耕多年,性能更是早已超越。中國的北鬥系統也在不斷走出國門,在大國合作方面,中國與美國、俄羅斯分別籤署了系統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兩個系統之間可以互不幹擾,和平共處。普通用戶可以在不增加多少成本的情況下,同時使用北鬥與GPS或者洛納斯兩個衛星導航系統。
  • 【聚焦】GPS III來了!
    更長的壽命:新衛星的設計壽命超過15年,比現役衛星的設計壽命提升了約25%;4.  一個新的民用信號:L1C民用信號。按照洛馬的介紹,剩下9顆衛星的物料已經差不多到齊了90%,其中SV07已經開始組裝,SV06完成了基本的衛星任務數據單元(MDU)的組裝,SV05已經完成了核心載荷的裝配,SV04已經完成了天線裝配和前期測試,SV03已經過前階段的系統聯調,正在準備進行熱真空、EMI、EMC等測試,SV02則已經基本做完各項測試,等待下次發射了。上圖一張,滿足一下大家對衛星流水線的想像吧!
  • GPS與北鬥晶片模組廠家
    目前,全球範圍內,能實現全球覆蓋的GNSS主要包括美國的GPS,中國的北鬥,歐盟的Galilio和俄羅斯的GLONASS。 ► 從國別來看: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中國北鬥導航/歐盟Galileo 在軌衛星數量佔比分別為23%/20%/29%/19%;► 從軌道來看:中軌(MEO)佔比78%、高軌(GEO)佔比20%,其中僅有中國
  • 都說北鬥很牛,為什麼你的手機還是GPS?
    其實除了「胖五」中國航天還有一項聞名遐邇的黑科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是繼GPS、GLONASS>似乎永遠只有美國GPS?其實走到今天,衛星導航已經是多系統兼容共用,包括GPS、GlONASS、Galileo,當然更包括北鬥。」
  • 美國又鬧啥么蛾子?再次關閉GPS衛星,中國北鬥迎來新機會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在各個方面都是居於世界首位的。不管是在經濟科技還是軍事方面都是均衡發展的。美國也是穩居世界霸主的寶座。
  • 手機定位只有GPS?中國北鬥了解一下!
    但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我國北鬥衛星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 GPS,全球排名第一我國北鬥衛星已經這麼厲害了嗎?這些跟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呢?是不是從此以後,我們就可以不用 GPS 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北鬥衛星到底有什麼用?
  • GPS與北鬥晶片模組廠家大全
    目前,全球範圍內,能實現全球覆蓋的GNSS主要包括美國的GPS,中國的北鬥,歐盟的Galilio和俄羅斯的GLONASS。GPS:GPS是美國國防部發射並管理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目前,GPS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衛星導航系統,可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較為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標準時間。
  • 為什麼我的手機只有GPS,沒有北鬥?官方解答:你沒發現而已
    目前全球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特點是:軍民兩用、技術成熟。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特點是:抗幹擾能力強。歐洲伽利略系統(GALILEO)特點是:專為民用、精度高。中國北鬥系統(COMPASS)特點是:兼容性高、互動性強。
  • 北鬥地圖APP上線,就再也不用GPS了?最大謎團解開了!
    北鬥系統是一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跟美國的GPS系統、總的說來可以分為三步走第一步2000年年底建成北鬥一號系統(3顆GEO衛星)向中國提供服務 >地圖軟體的核心就是地圖(當然是指電子化的、帶坐標的地圖,從書包裡翻出泛黃又卷邊的老舊紙質地圖的那個誰靠牆根站著去)
  • 日媒大讚中國北鬥,並稱日本或將建成全球第5大導航系統,擺脫對美國GPS的依賴
    GPS、歐盟的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鬥(BDS),而在中國北鬥之後,日本也正在開展自由衛星定位系統的建設,並命名為「準天頂衛星導航系統(QZSS)」。,美國天寶導航公司(Trimble)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95個主要國家中,有165個國家(佔85%)的首都城市,北鬥衛星觀測的頻率要高於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
  • 北鬥與GPS的九大技術區別
    北鬥衛星建設是中國戰略事業重要的一環。當然,國防安全是建設北鬥最重要的原因。在地理信息如此重要的戰場,必須握有自己的知識技術產權和產品。雖說GPS的民用在中國是免費的,但是如果戰時美國關閉或者利用其「SA政策」對GPS「做手腳」,那麼對到時依賴GPS的國家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 最強GPS偷師北鬥,有一點美國永遠無法趕超中國
    12月23日,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將一顆新一代GPS III導航衛星送入軌道,這是美軍第三代GPS體系中第一枚進入軌道的導航衛星,但進度其實已經拖延了4年之久。為了應對中國北鬥導航的競爭,美國不惜「偷師」北鬥,以升級現有GPS網絡,但有一點美國卻顯然無法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