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全稱「亞細亞州」,意思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印度,古巴比倫都位於亞洲大陸。亞洲無疑代表著人類歷史中最重要,最豐富,最精彩的歷史篇章。這裡我們分享歐美探險家,航海家和製圖師們對亞洲地圖的繪製的歷程。
塞巴斯蒂安·蒙斯特(Sebastian Munster)在1550年出版的《蒙斯特宇宙誌》(Cosmographia)中首次印刷了亞洲地圖。蒙斯特的地理學是一個製圖製圖標準,不僅包括託勒密地圖,還包括許多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現代地圖,例如四大洲的第一張獨立地圖、英國第一張地圖和最早的斯堪地那維亞地圖。16世紀中葉,蒙斯特主導了製圖出版。蒙斯特通常被認為是16世紀最重要的地圖製作者之一。
地圖顯示了從裏海和波斯灣到太平洋的亞洲。太平洋處標記顯示有7448個島嶼的群島,這張地圖比較充分展示了東亞的地貌,雖然爪哇群島和主要島嶼都有命名,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法識別的。地圖不包括如今的日本。亞洲東北海岸也被省略。地圖下方還繪製了一個大型海怪和美人魚類型生物。
賈科莫·加薩爾迪罕見的東南亞、中國和印度4頁牆面地圖的很好例子,也許是16世紀出版的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地圖。加斯塔迪的東南亞地圖有著非凡的歷史,它展示了16世紀中葉義大利製圖的一個縮微。地圖從 1559 年發布單個部分開始,該部分旨在作為單獨的地圖。1561 年增加了其他部分,創建了向南延伸到赤道的現有地圖部分。1565 年,又增加了兩個部分,以便顯示所有印度尼西亞和鄰近島嶼,遠至爪哇小島南部。
傑拉德·德·喬德的亞洲地圖第一版第一次描繪出了菲律賓,該地圖是單獨發行的。這張亞洲地圖尤其罕見,因為它僅僅作為單獨出版的地圖出現在非常罕見的第一版《光譜圖》中。德·喬德將這張地圖描述為新的地圖,因為他將地圖向西延伸,從奧特利烏斯的劃定擴大到包括波斯和阿拉伯。這是最早劃定美國西北海岸的作品之一。
塞巴斯蒂安·蒙斯特的第二張亞洲地圖於1588年首次出版。這張地圖相對蒙斯特的第一張亞洲地圖大幅更新,地圖受到奧特利烏斯 1570 年的地圖的嚴重影響,並遵循了原地圖的許多細節包括地圖的投影。
巴塞爾 / 1588
下圖是一幅罕見的16世紀亞洲地圖,包含了東南亞、中國和日本的早期描繪。傑拉德·德·喬德於1593年在他的《奧比斯·特拉》中發表。對菲律賓群島進行了迷人描繪。新加坡是西納普拉。沒有韓國的跡象,日本的形狀很不尋常。中國長城被展示在中國北方邊境。該地圖基於賈科莫·迪·加斯塔迪的巨幅作品,尤其是對東南亞、菲律賓和中國的描述,有了顯著改進。
Antwerp / 1593
吉塞佩·羅薩喬的亞洲地圖的精緻而又黑暗。這張地圖展示了神秘的東亞,標記了許多地名。中國包括長城都有標示。沒有韓國和菲律賓的蹤跡。此外還畫出了海上怪物和帆船。
馬蒂亞斯·誇亞的亞洲地圖顯示了整個大陸,從非洲東海岸到次大陸到日本。土地都標註著地名,在高海拔地區,不同的定居點都有不同的小建築標記。這裡菲律賓很容易被發現,這是首批顯示和命名島嶼群的歐洲地圖之一。東南亞的其他島嶼的劃定相對較好,反映了從歐洲,特別是葡萄牙人,對該地區的貿易航行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在這張地圖出版後的十年內,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英國殖民地貿易往來十分繁榮。這張地圖展現了令人舒服的圖形信息,日本是向南彎曲的三角形。朝鮮半島無處可尋。右下角的土地被貼上Tierra Baixa的標籤,這是一個地名,在十六世紀後期出現在好幾幅地圖上,代表紐幾內亞的西海岸。
埃弗拉伊姆·帕吉特的基督教世界,展示了不受教皇約束的地區,於1635年在倫敦首次出版。
London / 1600 circa (1635)
下圖是奧特柳斯的精美彩繪亞洲地圖,來自奧特柳斯的《奧比斯·特拉魯姆》,這是第一部現代世界地圖集。地圖上日本和東北依然是錯誤的。
Antwerp / 1601
梅爾卡託亞洲地圖包括華麗的汽車裝飾和帆船。該地圖在 1606 年更新過,汽車發生了變化。這張地圖基於墨卡託1569年的世界地圖製作。
Amsterdam / 1610 circa
韓國出現了!呈現為一個獨立的小島。
Amsterdam / 1628 circa
Amsterdam / 1630 circa
這張極具吸引力的地圖涵蓋亞洲所有地區。儘管裏海在1730年代之前一直保持著地圖上的蛋形,但中東地區的地形非常明確。阿拉伯半島的定義也很明確,基於葡萄牙語,印度以荷蘭冒險家Jan Hugyen van Linschoten(1596)的地圖為名,而後者又從葡萄牙而來。韓國是一個異常拉長的半島。直到18世紀初,該地區的地理問題仍將是歐洲人的一個謎。日本的本州和九州是可識別的,比該地區更遠的東北部分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謎。地圖三面環繞著精美的小插曲。地圖頂部是法馬古斯塔(賽普勒斯)、羅得島(希臘)、大馬士革、耶路撒冷、亞丁和荷姆茲(波斯)的景色。地圖左側是當地服飾人物的描繪,包括敘利亞人、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和波斯人、印度人和蘇門答臘人。左邊是爪哇語、摩盧卡人和班丹人、中國人、俄羅斯人和塔塔爾人。地圖進一步點綴了一個精美的標題與船舶和海洋怪物在海上。這張地圖最初由年輕的約多庫斯·洪迪烏斯構思,是洪迪烏斯-墨卡託地圖集(1630 年)極為罕見的附錄的一部分,本版由洪迪烏斯的妹夫揚·揚松發行,作為阿特拉斯·諾沃斯(1638年)的一部分。
這是法國國王的專屬地圖製作者、17世紀中葉最具影響力的尼古拉斯·桑森(Nicolas Sanson)繪製的亞洲影響力地圖。韓國依然獨立成島。
Paris / 1650
如下是罕見的雨果阿拉德繪製的亞洲和澳大利亞北部地圖。韓國被描繪成一個形狀奇特的半島。中國和長城都有。澳大利亞北部海岸線上有豐富的細節。
London / 1669
1676年版精美的亞洲地圖,裝飾著10個人物和8個亞洲早期城市(大馬士革、耶路撒冷、奧魯木斯、班坦、亞丁和澳門)的城市規劃。韓國為一個細長的奇特半島。中國長城與恆河源頭的大象都有展示。以及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海的北美和海洋怪物。
倫敦 / 1676
賈科莫·羅西的亞洲地圖中,在日本北部,土地和沿海特徵仍然基本未知,直到18世紀上葉的俄羅斯人開始,才被廣泛探索。
Rome / 1677
下圖這張地圖標誌著亞洲,特別是東北地區的測繪工作向前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它被作為一系列大陸地圖的一部分出版。這張地圖描繪了亞洲所有大陸和島嶼,包括歐洲、非洲和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地圖被緊緊地環繞在陸地周圍,日本佔據地圖的東邊。日本北部是一系列島嶼。其中包括耶索島,一個被誤解的誇大的北海道常見於這一時期的地圖,康柏尼島和斯塔頓群島這兩個島嶼是荷蘭人德弗裡斯在他的1643年航行中發現的。地圖左上角描繪了亞洲大陸最遠西北邊突入北冰洋,這張圖似乎指明了從歐洲到亞洲的東北通道。這種可能性使許多十七世紀的歐洲人著迷,但直到幾個世紀後,它才被證明是難以捉摸和無法航行的。
由美國人繪製出版的亞洲地圖,展示了比較準確的國家信息,繪圖水平已經相當成熟。至此,地圖已經和現代地圖沒有多大差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