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神風特工隊,恐怕沒有人會不知道吧!二戰時期,這支瘋狂的軍隊試圖以一命換N條命的自殺式襲擊,挽回日本早已註定的慘敗解決。或許是這種方式太過有傷天和,這支飽含了日本人反敗為勝奢望的神風特工隊沒能創造奇蹟。今天,小編就和各位指揮官一起去了解這支慘烈卻臭名昭著的神風特工隊!
【神風乍起】
1944年,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受到沉重打擊,一切優勢盡數喪失。而本土資源薄弱的日軍經受這一連串的打擊後也無力再對盟軍發動大規模的攻勢,盟軍自此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在隨後的俾斯麥海海戰等數場重要海戰中,日軍均已慘敗告終,就連號稱「世界第三海軍」的日聯合艦隊也走到了末路,無力再戰。
然而,狂熱的日軍並不甘心其失敗,失守馬裡亞納之後,窮途末路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在常規作戰的同時,把戰備重點轉到了特攻作戰上。與人操魚雷一樣,神風特攻也是屬於自殺式襲擊的一種。所不同的是駕馭工具變成了飛機(當時日本飛機數量上還有一定優勢),即由「神風」敢死隊隊員駕駛著排除機上所有逃生裝置和大量炸藥的飛機,以俯衝的方式連人帶機撞向目標。在二戰末期,許多美國士兵對日本這種瘋狂的自殺式襲擊感到不可思議與恐懼。這些自殺式襲擊的確也造成了比常規武器更大的殺傷力。
在這裡,小編必須說一下日軍為什麼要把這隻特攻隊命名為「神風」。據說,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出兵日本,但是由於都在海上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大颱風,而導致大軍尚未登錄日本本土便幾乎全軍覆沒。而日本也得益於這兩次颱風,轉危為安。自此以後,日本便認為這風是神保佑下的奇蹟。因此,這支以「神風」為名的特攻隊實際上是寄託了這日本人渴望奇蹟再次出現,挽救他們失敗命運的奢望。
【神風初現】
雖然「神風」特攻隊是在二戰後期才出現的,但是作戰方式早就在太平洋戰爭中出現了。在偷襲珍珠港戰役中,日軍板田房太郎中尉駕機撞向美軍機場機庫。
1943年6月29日,素有日本海軍航空兵「瑰寶」之稱的航空本部長官大西瀧治郎提出了組織志願者進行自殺式攻擊的方法。1944年5月27日比阿克島登陸戰,陸軍第5飛行戰鬥隊隊長高田勝重少佐率領4架飛機向駛近的美艦撞去,擊沉了美艦。這也是日軍首次開始有組織的自殺性攻擊。
(大西瀧治郎: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心腹,在偷襲珍珠港計劃中參與主要謀劃,作為日本鐵桿軍國主義分子)
隨著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形勢日漸頹敗,大西瀧治郎於1944年10月8日正式向軍令部上呈他的特攻計劃,軍令部對此大為讚賞,並任命他為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隨後大西瀧治郎匆匆趕到菲律賓,主持對抗那裡盟軍發起的萊特島戰役並成立了首支「神風」特攻隊,加入到萊特島的戰役中。「神風」特攻隊第一天出戰便擊沉了擊沉美航母1艘,重創4艘,另有巡洋艦1沉1重傷,擊沉擊傷其他各種小艦艇若干。顯而易見的是,這種作戰方式比常規作戰方式具有更高的命中率。自雷伊泰灣戰役之後,「神風」特攻成為日軍截擊盟軍的核心戰略,在後來的硫磺島戰役以及衝繩戰役中得到更加瘋狂的應用。
【「神風」逞威】
1945年2月21日,美日硫磺島戰役開戰。「神風」特攻隊在硫磺島戰場上擊毀了「薩拉託加」號航母;而另一支「神風」特攻隊則幾種了「俾斯麥海」號航母的機庫甲板,引起庫內飛機連環爆炸,致使「俾斯麥海」號在20分鐘內翻滾入海;「隆加角」號護航航母也在自殺飛機的偷襲下出現艦體嚴重破損。硫磺島一戰,日軍共出動「神風」機568架,其規模大大超過了雷伊泰灣海戰。然而,瘋狂並不能代表勝利,在硫磺島海空戰中,「神風」特攻最終未能阻止盟軍進攻,至3月22日,美軍徹底佔領了硫磺島。
【以命相搏】
硫磺島之戰後,盟軍矛頭直指有日本國門之稱的日本本土南部屏障衝繩,日軍將此戰稱為天號作戰。此時的日本,常規作戰力量已經消失殆盡,把最後的砝碼壓在「神風」特攻上面。日本軍國主義主義者通過欺騙或強迫等種種方式招募了成千上萬的日本年輕人加入「神風」特攻隊,對盟軍展開了瘋狂的自殺式襲擊。日軍命中率極高的自殺式襲擊的確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當天號作戰全面展開後,日軍又發動了「菊水作戰」。在「菊水作戰」中,「神風」特攻隊共有2423架次自殺機投入戰鬥,共擊沉26艘美軍軍艦,佔沉沒軍艦總數的78.8%。日軍在衝繩之戰中上演了一出慘烈的海空大戰。如此大規模地採用「神風」特攻,不能不說明其瘋狂與兇狠的軍國主義作風。衝繩之戰在整個二戰中都是絕無僅有的,日本軍國主義的喪心病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指揮官,你還想了解哪方面的二戰歷史呢?現在就點擊【閱讀原文】,前往社區與玩家探討二戰歷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