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上方,免費訂閱本帳號,查看更多有意思的文章
(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謝謝!)
正所謂「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阿富汗局勢因為美軍撤離而變得穩定了許多,如今伊拉克似乎也將迎來變化。據環球網消息稱,伊拉克軍方日前宣布,駐伊外國軍隊作戰人員將在15天內撤離伊拉克,一些外國軍隊已經按照時間表,向伊軍移交了武器和設備。在外國大部分作戰部隊撤離後,將有少量外軍人員繼續留在伊拉克的阿薩德空軍基地,為伊拉克軍隊提供軍事顧問、情報支持、偵察和協助訓練等「服務」。
這意味著自2003年由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到2021年12月中旬將徹底結束,美軍也要撤離這片經營了18年之久的土地。問題是,為何美軍要從伊拉克撤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這次撤離應該是有組織、有計劃的,絕非拍腦門決定的。自從美軍從阿富汗撤離後,伊拉克民間和政府要求「驅逐美軍」的聲音此起彼伏。而在此前的川普時代,美政府早就出臺了關於從伊拉克的撤軍計劃,但遲遲沒有落實。如今既然美軍已然撤出了阿富汗,那按照這個趨勢撤離伊拉克,可以說是順勢而為。
其次,駐伊美軍經常遭遇襲擊,損失巨大。
在駐守伊拉克期間,美軍基地時常遭遇不明武裝的襲擊,這種軍事襲擊不只是簡單的報復,而是有很明確的政治意圖,釋放出的信號就是要「驅逐」美軍,讓美軍早點離開。去年1月初,美軍無人機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動空襲,殺死了伊朗軍蘇萊曼尼,以及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副總指揮穆漢迪斯。此事在伊拉克國內引發了巨大震動,隨後針對美軍的襲擊變得越來越多,駐伊美軍承受的壓力與損失與日俱增。
其三,伊拉克政權已足夠穩定。與當時的阿富汗局勢不同,伊拉克親美政府是一個比較成熟穩定的政權,體製得到了大部分伊拉克人的認同,被推翻的可能性不大,這也是美國敢於放手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四,美政府當初攻打伊拉克是為了反恐,並推翻薩達姆政權。但自從美軍殺死了「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後,反恐任務就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完成了,無需在伊拉克繼續維持長期的軍事存在。
其五,與撤離阿富汗的戰略目的相同,美國未來的針對對象是中俄。為了做好大國競爭的準備,美國需要集中資源,重新進行戰略調整。將中東地區的作戰部隊撤離,符合美國的戰略決策。
只不過,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後,將產生一個不小的後果,即白宮方面在中東的話語權將直線下降,以色列、沙特和阿聯等國或將出現不安,因為伊拉克的鄰國伊朗一下子就少了很多軍事壓力,而伊朗與上述中東國家的關係都不是很好。
回想前不久,美國防長奧斯汀還「拍著胸脯保證」說,「美國不會放棄中東」,美國會繼續採取一切措施阻止伊朗獲取核武器。但現在看來,這就是一個「緩兵之計」。美軍都要從伊拉克這樣的戰略樞紐撤軍了,還怎麼為盟友提供足夠的軍事支持呢?
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從阿富汗撤離,如今又即將從伊拉克撤軍,那麼是否也會從敘利亞撤軍呢?不知道已經打了10年的敘利亞內戰,能否在不久的將來徹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