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反坦克步槍的後座力極大,有人卻端著它射擊

2021-02-13 雲上的空母

士兵手中拿著的這個大傢伙,是蘇聯時代生產的PTRS-41型反坦克步槍。該槍全長2.1米,這個士兵的身高都還沒有槍高。從年紀上來講,士兵得管這槍叫爺爺了。

PTRS-41型反坦克步槍雖然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能夠使用。圖中的這個傢伙居然是手端著PTRS-41反坦克步槍射擊,其後座力巨大。看它產生的槍口焰,就像門炮一樣。

其實像PTRS-41型反坦克步槍這樣的大傢伙,至少得有兩個人操作。不過圖中的這種操作方式,天知道前面的人耳朵受得了不。

該型步槍的口徑為14.5毫米,能夠在100米的距離上擊穿40毫米厚的裝甲,對裝甲車的有效射程可以達到1500米。

採用5發內置彈夾。其口徑同後來的14.5毫米高射機槍相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東線廣泛使用。

圖為PTRS-41型反坦克步槍的槍口特寫

該型反坦克步槍的總重量為20.3千克,可以由一名士兵背著走。它同PTRD-41反坦克步槍是同一年誕生的。

一個PTRS-41反坦克步槍陣地。反坦克步槍小組通常由兩個人構成,一名負責使用反坦克步槍,而另一人則負責使用衝鋒鎗進行警戒。

蘇軍士兵將PTRS-41反坦克步槍加在樹樁上進行射擊

蘇軍二戰的步兵部隊之中,廣泛裝備了PTRS-41型反坦克步槍。當時的戰場上,這種扛著」巨長「的反坦克步槍的士兵們,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夠穩如泰山,向隆隆的鋼甲洪流挑戰。

在一個陣地上,總共布置了兩個PTRS-41型反坦克步槍小組,共有4個人,分別是兩個射手和兩個副射手。

現在,這種古老的PTRS-41型反坦克步槍被當作一種展品,讓孩子們記住曾經血腥的二戰。

圖中的這支PTRS-41型反坦克步槍已經長滿鏽跡了,但孩子們仍然有非常濃的興趣。

在蘇軍中,反坦克步槍已經算是比較弱的反裝甲火力了,各種反坦克炮裝備得非常多。而在當時的中國戰場,甚至連這樣的反坦克武器都很少,士兵們大多以血肉之軀同鬼子的坦克相抗衡。

PTRS-41型反坦克步槍,真的很長。這種反坦克步槍除了是蘇聯制式裝備以外,芬蘭、波蘭和納粹德國都使用過,而且我國也有裝備,不過數量很少。

有趣的是,甚至在今天的戰場上,還有許多武裝將PTRS-41型反坦克步槍搬出來用。

現在,反坦克步槍已經不再是主流的反坦克武器了。同它相比,反坦克飛彈威力又大又精準。而這種老式反坦克武器,有時也會迴光返照一下,讓大家記住它,一種曾經在二戰期間風行的反坦克武器。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聯反坦克步槍雜記
    蘇聯反坦克步槍的起步蘇聯原本準備的反坦克武器都"威力過剩"了.首先挨刀的就是各種反坦克炮,諸如著名的70倍85mm火炮zis-23以及那門瘋狂的70倍107mm zis-24M都統統下馬。最後連這款反坦克槍也被砍掉了。
  • 拉赫蒂L-39反坦克步槍
    發射瑞士索洛圖恩K41所用的20×138毫米B口徑機炮炮彈(索洛圖恩長彈),與當時大多數使用著、口徑卻較小的其他反坦克步槍 (英國博斯MK II或蘇聯PTRD-41)有所不同。隨著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明和運用,給步兵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是受限於科技水平,早期的坦克裝甲薄弱,而步兵也缺乏機械化重武器,於是,各軍工強國紛紛開始研製能有效對付早期坦克,又方便攜帶的步兵武器。
  • 紅極一時的它,都經歷過什麼?衛國戰爭蘇聯反坦克步槍的重磅史料(一)
    不過,在這兩支著名的反坦克步槍之前,蘇聯還曾於1941年6月裝備過一支12.7mm口徑的沙洛霍夫步槍,但該槍只是一支作為「緊急預案」的武器,並不為人們所熟知。沙洛霍夫步槍本身並沒有出彩的設計,幾乎照搬了毛瑟M1918 13.2mm反坦克步槍的設計,但通過縮小口徑可以發射蘇制12.7×108mm重機槍彈,另外,槍管口部加裝了一個性能良好的制退器,以減小大口徑槍彈帶來的巨大後坐力。
  • 洞小威力大:蘇聯二戰反坦克槍
    PTRR-39的自動機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槍機鎖定塊的迴轉將火藥燃氣從槍管中導出,即導氣式+迴轉槍機閉鎖,彈藥在一個固定在擊針上的大型擊錘簧驅動下被擊發,扳機機構當中有一個槓桿式的保險絲位於扳機護圈的右側。供彈部分擁有一個5發可拆卸彈匣,接在槍機左側 (吐槽:圖上的看起來明明是clip啊),瞄具為一個缺口照門配有1000米標尺。
  • 二戰蘇聯反坦克步槍雜記
    蘇聯反坦克步槍的起步30年代中後期坦克的裝甲正在不斷增強,就總體水準而言,當時的手持反坦克步槍依然是很有潛力在正常交戰距離上擊穿坦克的德軍也在39年後半年對俄國人耍了一個陽謀,德國人向蘇聯人透露他們的坦克裝甲厚度才50mm,很明顯的,德國人用實際行動給蘇聯人澆了一盆冷水。蘇聯原本準備的反坦克武器都"威力過剩"了.首先挨刀的就是各種反坦克炮,諸如著名的70倍85mm火炮zis-23以及那門瘋狂的70倍107mm zis-24M都統統下馬。最後連這款反坦克槍也被砍掉了。
  • 36式57公釐無後座力炮
    到1947年11月研製成功,兵工署將其命名為「民國36年式57mm無後坐力炮」。由於該廠有生產德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豐富經驗,所以進展較快。引信用37毫米反坦克炮引信代替,炮架準備利用瑞典「博福斯」山炮炮架零件改制。
  • 烏克蘭「短吻鱷」大口徑狙擊步槍 長達兩米 發射蘇聯反坦克彈藥
    該公司是一架專門設計、製造反器材步槍的企業,大約一年前曾經報導過他們的「霸王龍(T-Rex)」步槍。兩者都是14.5×114mm口徑的栓動步槍,很多設計都是相同的,只要區別是「霸王龍」是單發步槍,而「短吻鱷」採用5發彈匣供彈。14.5×114mm是當年蘇聯為反坦克步槍特別研製的大口徑彈藥,穿甲性能非常出色。
  • [完結撒花]衛國戰爭蘇聯反坦克步槍史料(四)
    核心內容提要本文前3篇分別呈現了蘇聯反坦克步槍在戰爭中的運用和傳奇經歷、反坦克步槍由12.7mm演變為14.5mm口徑的進程、1930年代蘇聯反坦克步槍競標中的「落選者」和「入選者」,本文則繼續追蹤參加蘇聯1940年代競標的3款未投入使用的反坦克步槍——
  • 反坦克步槍競標,有你沒見過的型號:衛國戰爭蘇聯反坦克步槍史料(三)
    核心內容提要本文前兩篇分別呈現了蘇聯反坦克步槍在二戰中的運用和傳奇經歷以及反坦克步槍口徑如何由12.7mm演變為14.5mm的進程,本篇則對在1930年代蘇聯反坦克步槍競標中的「落選者」和「入選者」們進行詳細評析……
  • 【講堂461期】採用獨特的槍管後座原理,帶來極低的後坐力,SERO GM6 Lynx山貓反器材狙擊步槍有什麼黑科技?
    ,這種武器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重型狙擊步槍同時具備射程遠、殺傷力大及精度高的優點,能以極低的成本高效的完成各種反坦克作戰,但是後來隨著重型坦克的誕生以及更加堅固的裝甲問世,反坦克步槍開始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對付城堡工事、輕型裝甲目標上,這種武器能有效地破壞2000米內的輕型裝甲目標,因此開始走向了反器材狙擊步槍的道路,本期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去探索一款先進的反器材狙擊步槍-匈牙利SERO
  • 漫談——PTRD41反坦克步槍 VS M82A1反器材狙擊步槍
    我們以二戰典型的反坦克步槍——蘇聯PTRD-41和現在最為被人熟知的巴雷特M82A1反器材步槍做比較,誰能更強一點呢?既然要對比,就得明確對比的標準,都是反器材武器,標準當然就定為穿甲能力。明確好對比標準以後我們就可以有一個系統比較了。一個是二戰時的超大口徑反坦克步槍,一個是現代技術背景條件下的專業反器材武器,能比嗎?
  • 史上比「巴雷特」還要狠的5大狙擊步槍.
    史上比巴雷特都要很嘚5大狙擊步槍!NO.5      PTRS-41狙擊步槍,是前蘇聯在二戰期間研製並列裝的一支反坦克槍。前蘇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試驗了各種反坦克穿甲彈藥,發現12.7x108mm 子彈無法滿足要求,之後開始研製新的14.5x114mm 穿甲彈。蘇聯的武器設計師們為這種新彈藥研發了PTRS-41。
  • M82A1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
    在當今世界各國裝備的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中,最著名和應用最廣泛的當屬美軍的M82A1狙擊步槍,該槍由是美國巴雷特(Barrett
  • 戰場手冊:用反坦克步槍消滅法西斯坦克
    作為一個反坦克槍手,蘇聯人民交給你了一個擊毀法西斯坦克的強大武器——反坦克步槍。正是由於蘇聯反坦克槍帶來的巨大威脅,那些先天設計缺陷的德軍坦克們——例如側裝甲只有30毫米的三四號坦克紛紛在側面加裝了「Schürzen裝甲」以求衰減反坦克子彈威力,使其無法貫穿側面主裝甲。
  • 丹尼爾NTW-20反器材狙擊步槍
    經過軍隊試驗後,南非國防軍在1998年正式採用NTW-20反器材步槍,購買一些數量,同時丹尼爾集團對外出口。結構與設計由於20mm的後座力對步兵武器來說實在影響太大,這也讓NTW-20成為世上極少數20mm的反器材步槍之一。幾乎可以說這把槍的主要研發工作都和「如何降低後座力」有關。NTW-20的設計布局是所謂的「半無託」,和M60機槍一樣,機匣融入槍託,彈匣插口在握把上方。
  • 可以報廢坦克的7大"變態"步槍
    這一款超遠程狙擊步槍出自Anzio Ironworks,槍管長49英寸(約1.25米),使用20毫米口徑Vulcan,最大射程5000碼,彈匣供彈,低後座。其子彈比手指都粗。該槍還具有良好的射擊精度,在300米處5發彈的散布直徑為300毫米,如果是經過訓練的優秀射手,甚至可以從高處向敵坦克炮塔打開的上蓋(當時的坦克通風技術不佳,這種情況在戰場上很常見)俯射,將彈頭射入坦克內部,作用效果類似當前的反器材步槍
  • SKS步槍:誕生於蘇聯,揚名於中國,在美國淪為「白菜價」的步槍
    自1945年開始生產之後,SKS步槍就成為了蘇聯軍隊的主要步槍,它已經徹底的取代了全尺寸的「莫辛納甘步槍」。由於SKS步槍使用的7.62x54R彈藥,導致步槍前端較重、後座力比較大,所以初型的SKS步槍並不完美。
  • 俄羅斯最悲情步槍:「開掛」毫無後坐力,卻被「窮」毀了一切!|輕武專欄
    AEK-971的設計師是蘇聯設計師科沙諾夫,但它的原型卻是在上世紀70年代由科沙諾夫的老師康斯坦丁諾夫完成的SA.006原型槍,AEK-971隻是在SA.006基礎上的改進而已。 ▲與AK-74競標的SA.006原型槍1965年,蘇聯設計師設計了一種採用全新的「平衡自動」原理,這種自動原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槍械射擊時的可感後座力,從而實現更好的射擊精度。
  • 炮兵射擊中對炮手的兩大傷害~我躲過了
    筆者擺拍 正前方為周視瞄準鏡我1976年參軍,第二年底當上了56式85毫米反坦克加農炮(注1 以下簡稱85加)一炮手。85加是反坦克炮中口徑相對較小的,但其射擊時對炮手不可避免地產生兩個傷害:強大的後座力對瞄準手面部造成直接傷害;火炮發射時的高分貝噪音損傷炮手聽力等。我當兵11年,競然毫髮未損,這也算是個奇蹟,而我們炮兵退役時的評殘比例相對步兵還是較高的。
  • 漸漸消逝的武器——反坦克槍:日軍垃圾得不能看,而蘇軍的現在還活躍於戰場
    博伊斯反坦克步槍總共有約5萬支下線進入大英國協軍隊中服役,作為美英友誼的象徵,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曾經向英軍訂購了大約300支該型反坦克步槍。挑剔的美軍在第一眼看到這個長槍管的「怪物」時甚至驚呼其為大象槍(因為它碩長的槍管像象鼻)。此外,博伊斯反坦克步槍還遠渡重洋來到了蘇聯,進入了紅色家族之中與那些「戰友」們一起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