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式57公釐無後座力炮

2021-02-13 軍博齋

1945年,國民黨政府得到這兩種美援無後坐力炮實物之後即開始著手仿製。1946年7月,第50兵工廠以M18無後坐力炮作為元型開始仿製,根據實炮進行測繪,後美方提供了該炮的圖紙。到1947年11月研製成功,兵工署將其命名為「民國36年式57mm無後坐力炮」。由於該廠有生產德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豐富經驗,所以進展較快。引信用37毫米反坦克炮引信代替,炮架準備利用瑞典「博福斯」山炮炮架零件改制。但無坐力 炮發射藥性能要求與普通火炮不同,因此準備用「蘇羅通」20毫米高炮、「蘇羅通」37毫米反坦克炮和美國75毫米山炮三種發射藥混合,製成代用品,並用美制57毫米炮管做了試驗,以確定混合比例。1947年,製成了樣炮和彈藥,1948年,位於雲南昆明的國民黨兵工署第五十三廠製成57毫米無坐力炮瞄準鏡,並生產351具。同年7月,蔣介石在南京觀看了仿製的57毫米無 坐力炮射擊表演。他對這種炮大為讚賞,親自召見了兵工署火箭科長,下令大量生產。據1948年7月11日第五十工廠施維吾給廠長的電報稱:「大總統是日晨,在南京中訓團參觀57無坐力炮精度射擊表演時,連射四發均能命中,甚為滿意,並召見兵工署火箭科長孫世篤,面諭積極大量製造57無坐力炮。」

    但蔣介石並不知道,此炮炮管、炮閂等主要件均系鎳鉻合金鋼,當時國內不能自給,進口又遲遲不能到貨。後來採用從德國進口的75毫米山炮和37毫米戰防炮庫存料代用,因此,生產出的95門炮質量不合格,一直未能交付國民黨軍隊使用。除了扳機連杆和拉殼鉤變形等質量問題 外,1949年4月,22號炮發生了炮管炸裂事故,說明材料問題是生產57毫米無坐力炮的主要障礙。而仿製M20式75mm無後坐力炮時,僅僅完成了炮彈圖紙,火炮圖紙只完成了一部分。

上圖:中華民國將​​軍孫立人觀察美軍第13空降師使用M18無後座力炮的士兵,1945年

     1950年,中央決定和平解放西藏,我進藏部隊第18軍急需裝備無後坐力炮,劉伯承和賀龍專程來到50兵工廠,要求生產28門。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部長段君毅、副部長萬裡親自到廠督戰,「工廠按時完成任務。這28門炮送到進藏部隊後,在昌都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放西藏立了功。」

    抗美援朝期間,50兵工廠又接上級命令:除生產57炮外,抓緊研製75毫米無後坐力炮,以對付美軍坦克。鄭光宇說,75炮射程達2200米,能穿透美軍80毫米—100毫米裝甲,「它發射的聚能破甲彈,靠高溫和高壓射流燒穿鋼板!」50兵工廠接命令後,全廠總動員,加班加點,總計生產2000多門無後坐力炮送朝鮮前線,成為我軍作戰的有力武器:志願軍38軍用它在朝鮮松骨峰打出了「萬歲軍」軍威,戰士們稱它叫「萬歲炮」;志願軍15軍在上甘嶺用它打得虎虎生威,並成就15軍此後改制為全軍唯一的空降軍。

上圖:中國生產使用的57mm 36型無後座力步炮,韓戰時期被美軍繳獲。

廠標銘文比較清晰

上圖:一支美國57毫米無後座力步槍隊向第38平行線以南3英裡處的中國位置開火。1951年3月31日

    

  

相關焦點

  • 美陸戰隊考慮裝備M3E1無後座力炮
    美國陸戰隊準備要為每個步兵班配備一門M3E1無後座力火箭筒(Multi-Role Anti-Armor Anti-Personal Weapon System,MAAWS),同時也考量是否採用這種武器淘汰掉現有的肩射多用途突擊武器
  • 未來戰爭裡,曾經是碉堡殺手的無後座力炮還有發展空間嗎?
    無後坐力炮是線膛好還是滑膛好?無後坐力炮能搞高膛壓高初速的麼?大家有什麼新信息可供討論?戰列舢板:火箭筒大概上可以歸納為「專門發射火箭彈的無後座力炮」。kgb1059:不一樣,無後坐力炮是平衡拋射原理,火箭筒都要依靠火箭發動機反作用力。
  • 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無後坐力炮和單兵火箭筒。無後坐力炮最早出現在1914年,由美國人戴維斯發明,因此也被叫做戴維斯炮。看其發明的年份,就知道正好趕上一戰。不過在一戰中基本沒有什麼表現,因為其原始設計很不完善,沒有派上大用場。直到二戰爆發前,經過各國軍工工程師的改進,無後座力炮才成為戰場上的反坦克和反裝甲車輛的利器。當然也可以打擊單兵火力點,壓制有生力量。
  • 無後坐力炮?火箭筒?傻傻分不清楚?他們其實完全是兩種東西
    但他們其實並不是一種東西,一個是火箭發射器,一個是無後坐力炮。儘管功用類似,但其原理大不同,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說說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的區別。從兩者出現的年代上來講,無後坐力炮要更早一些。早在1910年,美國海軍司令克萊蘭·戴維斯就設計並製造了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無後坐力炮,當時命名為戴維斯炮Davis gun。
  • 12軍36師106團三營炮連、三機連、鋼二班(部分名單)丨參戰將士名錄第58期
    周水發,36師106團3營炮連的無後座力炮班。董一峰,36師106團3營炮連的無後座力炮班。劉   瑩,36師106團3營炮連的無後座力炮班。茆訓幹,36師106團3營炮連的無後座力炮班。楊永仁,36師106團3營炮連的無後座力炮班。張定幫,36師106團3營炮連的無後座力炮班。
  • 對越作戰解放軍步兵的經典武器---65式82毫米無後坐力炮
    65式82毫米無後坐力炮於1967年設計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現在仍有裝備部隊。
  • 後座力控制和雙連擊並不難
    這兩個技術就是【後座力控制】和【連擊】先看【後座力控制】手槍射擊中的後座力控制並不是要和槍對抗後座力控制不是控制槍不跳動單純靠人體是不可能控制到槍一點不跳的>手槍的後座力控制有兩個要點也是控制後座的目的:控制槍在跳動後的歸位控制槍跳動的幅度控制槍在跳動後的歸位
  • 蚊子扛大炮~「採採蠅」的莫林斯57毫米6磅炮
    塞爾維亞航空生產大臣聯繫了德.哈維蘭飛機公司,考慮用莫林斯57毫米6磅炮武裝蚊式轟炸機。莫林斯57毫米6磅炮全重981公斤,射擊過程中這門炮的後坐力約為4360公斤。德.哈維蘭公司認為蚊式轟炸機可以安裝這門大炮,其實早在1942年,該公司就安裝94毫米口徑火炮的可能性進行了研究!
  • 美軍大規模採購「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將成為排級標準裝備
    儘管這種無後坐力炮具有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在阿富汗戰場,武裝分子長期以來一直使用精確射手步槍(SVD)、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蘇聯B-10、SPG-9,中國65式,如圖)襲擊美軍及其盟友,但美國陸軍高層仍對採購M3E1的提議嗤之以鼻,
  • 解放軍新輪坦主炮的口徑之爭可以停一停了 就是105炮!
    根據目前曝光的「新輪坦」照片我們可以大致得到以下信息。與15式輕坦和VT-30外貿輕坦類似的尾艙結構;戰鬥室後置,炮口剛剛超出車首;炮口無制退器,在火炮抽菸裝置之前有三節熱護套;有水上推進裝置,可浮渡。
  • 小議05式兩棲裝甲突擊車的低後坐力105毫米坦克炮
    反正,不論怎麼吹或者黑,客觀事實就是這個旅上岸臺軍打不過低後坐力105毫米坦克炮淵源低後坐力105毫米坦克炮的由來說起來也很簡單,其實就是軍工系統為了適應國內輕型裝甲車輛火力升級的需要和開拓外貿市場的需求,在105毫米坦克炮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技術優化、改進發展而來,通過增加炮口制退器、增大後座距離、換用新型炮鋼、減薄身管壁厚等手段,令20噸級輕型裝甲車輛也能擁有與主戰坦克相媲美的火力性能的一款高膛壓輕型坦克炮系統
  • 蘇聯反坦克步槍的後座力極大,有人卻端著它射擊
    其實像PTRS-41型反坦克步槍這樣的大傢伙,至少得有兩個人操作。在蘇軍中,反坦克步槍已經算是比較弱的反裝甲火力了,各種反坦克炮裝備得非常多。而在當時的中國戰場,甚至連這樣的反坦克武器都很少,士兵們大多以血肉之軀同鬼子的坦克相抗衡。
  • 中國不用, 為何精度好射程高的無後坐力炮, 中國淘汰美國卻要用?
    二戰時的無後坐力炮因為無後坐力炮是有膛線的,因此在炮彈發射之後能夠產生自旋,不僅穩定性更好,而且射程也更遠。89式火箭筒的彈種經過了優化表面上看,400米的射程仍然不足,但是實際上PF-89式火箭筒是和98式重型火箭筒搭配使用的。
  • 東莞警方查獲「警察殺手」FN57,為啥毒販偏愛這手槍?|輕武專欄
    在2008年6月,東莞市公安局在搗毀一個販毒集團時,搜出來3支手槍和344發手槍彈,其中就有FN57。
  • 圖說:RPG Cv-75訓練器材 看似火箭筒卻發射子彈 模擬無後坐力炮
    RPG-75是蘇聯研製,由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輕型無後坐力炮,口徑68mm,一次性使用。國內很多介紹文章都把RPG-75稱為火箭筒,其實它與RPG-7一樣都是無後坐力炮,之所以這樣說,本文後面會詳細介紹。RPG Cv-75並不裝填炮彈,而是裝填.32 Auto手槍彈,專門用來訓練。
  • 美軍再次大批增購卡爾古斯塔夫無坐力炮,每班一具
    ▲美海軍陸戰隊裝備的以色列的SMAW 83mm火箭筒而卡爾古斯塔夫採用無坐力炮發射原理,彈藥初速極高,其在1000米處彈道都較為平直,幾乎不需要修正風偏中國軍隊所裝備的PF-89,PF-97,80式火箭筒也是一次性火箭筒,和AT-4火箭彈類似。而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原先是裝備在連級和營級,以取代原先的無坐力炮,對應的是外軍的反坦克飛彈。營用型有效射程為800米,連用型400米,發射速度4~6 發/分,破甲彈的初速為246米/秒,最大破甲厚度達到800毫米。
  • 65式82無珍寶島摧毀蘇聯T-62坦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14炮摧毀12個火力點
    1965年,新型無後坐力炮研製完成,最終定型的65式82無後坐力炮僅重21.5kg,可單人無依託射擊。65式82無炮使用了口徑更大的破甲彈,具備300mm以上的靜破甲深度;爆破殺傷彈內有800多枚鋼珠,殺傷面積巨大。但不久文革爆發,其生產遭到衝擊,且被優先用於援外,尤其是正在和美國人對抗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