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廣島核爆炸70周年,70年前的8月6日早晨8點15分,美軍將一枚原子彈投向有三十多萬人口的廣島。據稱,核彈爆炸後,約有7萬人立即因核爆所致的攝氏3500度高溫而溶化掉,包含時任廣島市長。此後先後有十萬人以上死亡。
蔡城林系臺灣人,16歲時赴廣島留學,原子彈爆炸當天被日本政府強徵在工廠上班。蔡城林所在工廠距爆炸點約六公裡,倒塌在身上的木材讓他幸運躲過輻射波衝擊,只受了一點擦傷。蔡城林現已90歲高齡,在臺灣安享晚年,他近日接受了新浪拜訪,並向新浪獨家提供了記述70年前逼迫日本投降「黑暗一日」的個人日記。原文有刪節。
意想不到的爆炸1945年8月6日。
得了病消沉一段時間,肺浸潤是不是肺結核?醫師診斷空洞已鈣化,較預期的好,自己也覺得恢復的很快,不會咳嗽,所以不去憂心肺結核的事。有股使命感激發我,衝!那時候已信心十足,不再灰心。
蔡城林(左)今年已90歲高齡,他是廣島核爆炸為數不多的華人倖存者之一。
但是,分明是命運捉弄人,原子彈投下使我夢碎。
晴天霹靂,世界第一顆原子彈投下廣島市是1945年8月6日上午八時多,是剛上班不久。聽到空襲警報,上班時已看到一架B29在上空飛來飛去,雖有警報,但廣島市不當一回事。自從美軍逼近、率飛機編隊在廣島上空飛來飛去,未曾投下炸彈,反而鄰近「吳君港」巖國軍油場被炸的很嚴重。市民對一架飛機並不怕,沒人躲入防空壕,照常工作。
突然間,爆炸聲緊接著閃電,工廠懸掛的電燈泡爆破剎那間,木造工廠倒地……爆聲這麼大一定很近,完了……
奔跑、哀號、死亡醒來看到一片蒙蒙塵埃(房屋倒塌沙塵),我被壓在倒塌的屋裡、爬出來拼命跑……何處是安全地帶?低凹處,有防空壕設備地帶(因平時就有觀察、心理有準備)。
原子彈就在廣島市中心上空爆炸。
我往宇品方向跑。路上有許多受輕傷、重傷者在跑……都似灼傷,再摸摸自己是不是有流血、灼傷,很萬幸,無灼傷僅手腕流血,應是玻璃割傷。只聽到一聲爆炸,就有這麼多受傷者,都是被灼傷,如蒸熟地瓜被剝皮似的,有的臉部、有的上身、有的腿部,有的前面有的後面,太慘了。
受傷情形與上軍事教育課所講狀況不同,也無骨折、也無大裂傷,心知有異:這麼多受傷者看似不嚴重,但哀號慘叫,要求喝水,喊媽媽爸爸的哭聲真不忍卒睹。僅一聲爆炸即受傷這麼多,戰爭實在太慘忍了。
這些受傷者能跑到這麼遠避難,為何坐下來就不能站起來?人類逃生的意志、衝力是無限的,這就是本能。跑到安全地帶,精神鬆懈下來,灼傷疼痛發作,又痛又怕沒人急救,只好坐以待斃。看著這麼多傷者,感觸難以言喻。
未久,市內一片火海,整個市區都在火燒似的,忽然想到宿舍的書本棉被衣服是出外者唯一財產,被燒掉怎麼辦?人在哀號,我還想搶財產實在太自私,但真的燒掉,今後的生活,又無親人可依靠,如何活下去!
反正在避難地又無用處,只看著受傷者慘叫,不如回去看看,搶出一點日用品。
「人間活地獄」向宿舍的方向走到市府附近的「宇品川」。整個河川兩邊都是受傷者,坐著的躺著的,哀叫慘狀比宇品機場受害者更嚴重。經過山中女中,看到運動場女學生坐在運動場哀號:叫爸爸媽媽老師……這樣的慘狀,以人間活地獄來形容實不為過。原子彈爆炸時,是學生朝會時間,無遮蔽的運動場受暴風輻射,女生的黑裙子被炸破、下半身灼傷嚴重、上身穿白衣灼傷較輕。
被爆風爆破皮膚,再受福射線照射,又受到強烈太陽曝曬,受傷者的痛苦、痛楚可以想像。有人走過去,即要求「給我一點水喝」「給我扶起來好嗎」。
廣島幾乎被夷為平地。
看到電車內有幾個人受傷者坐在裡面,喊叫「拜託拜託,給我扶起來!」他們大概是受傷無力逃跑坐在車內。像這樣嚴重被害者大概隔天或當天就無命。給他扶起來又站不穩,更不可能走路。
走進宿舍,遠遠眺望也是火海,經過馬路到處都在燒,火焰沖天,想走過去都困難。火燒地帶像起捲風,非常高溫,平生未曾聽過也未曾看過。尤其無人救火任其延燒,火勢猛烈太可怕了。想搶救唯一財物已不可能。
下午有醫療隊(軍隊衛生兵)來急救,只不過是給受傷者敷藥,並吩咐不要給水喝,一喝很快就死亡,要受傷者忍耐,度過難關。偏偏受傷者無法忍難,拼命哀叫「拜託,給我一點水喝」。這些受傷者沒幾天都死了。像這樣傷者,還不如讓他喝得舒服。
受傷者、生還者,被安置在半倒房屋或由工兵臨時搭蓋的避難所,翌日看到軍人來處理死屍。因車輛無法通行,就地燒屍,登記其姓名。
災後當天就有工兵,衛生兵、行政人員,都是遠地調來的,尤其市區車輛無法通行,救災人員都扛著、背著,在炙熱的天氣到避難所,處理善後。
行政人員登記生還者的姓名、地址、受傷情形、死亡者姓名,骨灰暫時放在何處,並分配棉被、糧食、罐頭……記得很豐富,戰時受配給限制,也未曾享受過這麼好……
「八十年不適合居住」接著翌日公布,此次爆擊是「原子彈」,其威力超過十幾萬噸炸彈,原子彈的幅射線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廣島八十年內不適合人居住,要生還者迅速設法離開廣島市。
只剩骨架的公交車。
何等恐怖,生還者心生畏懼。有親戚者可以設法離開。像我這樣舉目無親的,要到哪裡?曾想過到東京、京都、大阪、神戶,求學、謀職可能較方便,但錢哪裡來?
不離開,就是守在避難所待斃。但在異地受此落難打擊,總是要面對,想起故鄉的父母,想到這種受難,不禁悲觀流淚……
(日記整理 新浪國際 唐家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