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象PDK
當地時間8月30日晚間,韓國京畿道抱川市蒼水面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輛美軍的裝甲車與一輛SUV私家車發生了碰撞,現場一片狼藉。事故最終導致了私家車上的兩男兩女全部死亡,1名負責駕駛裝甲車的美國軍人受輕傷。
(圖源:韓聯社)
據《首爾經濟》報導,事發時兩輛美軍裝甲車在附近靶場完成訓練任務後,正準備返回江原道鐵原郡的基地。突然一輛裝甲車被私家車追尾,撞擊導致裝甲車的右側履帶脫落,私家車引擎部分嚴重變形。車身結構嚴重扭曲。
(圖源:韓聯社)
其實這種軍用裝甲車與私家車相撞的案例在我們身邊並不少見,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們都偶爾會看到軍用裝甲車與民用私家車發生碰撞的新聞報導。
(圖源:韓聯社)
2016年,挪威軍方在舉行代號為「寒冷反應」(Cold Respons 2016)的軍演時,就發生了一輛重型裝甲搶修車與民用轎車相撞的事故,碰撞導致小轎車嚴重變形,甚至連輪胎都被裝甲車給壓爛了,事故最終導致了一名平民死亡。
(圖源:RT)
同樣是在2016年,在克裡米亞半島巴赫奇薩賴市一座村莊附近的公路上,一輛小轎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變道,徑直向迎面而來的一隊裝甲車駛去,由於事發突然,裝甲車隊車速也較快,導致隊列最前方的一輛裝甲車直接從小轎車上壓了過去,小轎車整個車身都被壓癟,最終導致小轎車正副駕駛位上的兩人全部死亡。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18年,白俄羅斯的一個裝甲部隊正在公路上行駛,路上的私家車輛見狀趕忙靠邊停車,此時一輛步兵戰車由於車速過快,在轉彎的過程中發生了失控,直接撞到了停靠在路邊的一輛私家車,私家車駕駛室嚴重變形,不過好在司機只受了點輕微擦傷,並無大礙。
(圖源:Reuters)
2019年,據俄羅斯RT新聞報導,俄羅斯庫爾斯克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當時兩輛裝甲車正在道路上行駛,突然行駛在後方的裝甲車被四輛私家車「加塞」了,此時前方的裝甲車進行了制動措施,後方的裝甲車由於來不及剎車,直接將插隊的四輛私家車撞成了「夾心餅乾」,雖然四輛私家車都有受損,但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圖源:RT)
(圖源:RT)
看了這些新聞,很多人可能就好奇了,軍用裝甲車很耐撞,很結實我們都知道,但是民用的私家車真的這麼不堪一擊麼,被裝甲車隨便一撞就癟了?
其實,在與民用車碰撞的過程中,裝甲車之所以顯得耐撞,一方面原因是裝甲車由於戰場需求,都會採用防彈車身,這就導致裝甲車的車身外殼十分堅硬,在與私家車碰撞的過程中發生的型變量很小,所以在裝甲車和私家車發生碰撞後,往往裝甲車都毫髮無傷,而私家車則會被撞得很慘。
(圖源:twitter)
對於私家車來說,由於不需要考慮防彈性能,所以在車輛設計的過程中,車身往往會採用輕質的外殼來減輕重量,以達到良好的燃油經濟性和駕控感受。
不僅如此,私家車為了考慮到與行人發生碰撞時儘量減輕對行人的傷害,我們在拆開保險槓外殼後,一般都會在車輛前防撞梁前方,發現一塊泡沫海綿,這並不是生產廠商在偷工減料,而是在盡力保護行人的安全。
(圖源:twitter)
除此之外,裝甲車的重量很重,普遍都在10噸左右,而與之發生碰撞的私家車絕大多數都不會超過兩噸,這種質量上的巨大差異就導致了發生碰撞時,重量較輕的私家車會承受更多的碰撞傷害。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貨車與小轎車發生碰撞時,小轎車永遠是被撞的最慘的原因,就即便是一輛全尺寸的SUV與一輛較輕的小轎車相撞,小轎車也完全不佔優勢。
(圖源:YouTube)
難道我們真的必須要買那些又重又硬的車輛,才能保障我們日常行駛的安全嗎?其實不然。
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開著一輛裝甲車和一輛小轎車,以同樣的速度撞向一堵非常結實的牆,你猜哪輛車會讓你更安全?或者說你在哪輛車裡受傷會更少?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裝甲車更安全,甚至有調皮的網友會說,我開裝甲車,直接就把牆撞塌了,啥也不怕。好吧,你們贏了,我竟無話可說。
(製圖:馬克)
其實,如果這兩種車同時撞向一面非常結實的牆,當你在裝甲車裡時,裝甲車由於突然撞到牆而瞬間停止,由於裝甲車本身十分堅硬,不會發生太多形變,此時碰撞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就會有很大一部分傳遞到你身上,結果就是你的身體吸收了碰撞的能量,從而導致你嚴重受傷。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軍演過程中,兩輛裝甲車在發生碰撞時,車內乘員往往都會發生腦震蕩、骨折、臟器受損等內部傷的原因。
但如果你是在一輛民用轎車中撞向這堵牆呢?我們都知道,民用轎車的安全,除了自動防碰撞模塊等智能主動安全配置外,其被動安全,並不是依靠堅硬的外殼來保障的,而是通過內部良好的吸能盒與緩衝區設計,再結合車身優秀的乘員艙結構,以及安全氣囊與安全帶等協同保障乘客安全的。
(圖源:twitter)
如果我們忽略裝甲車和轎車的重量差異,假設它們重量相同,此時你在這輛民用轎車中與牆發生碰撞時,由於轎車外殼並不像裝甲車那樣堅硬,所以會發生一定的形變,隨後車輛前部的吸能盒與緩衝區會吸收並化解很大一部分撞擊能量,隨後能量將沿著車架傳遞到整個車身,最終傳遞到你身上,此時的能量,相較於你在裝甲車中所受到的能量,會大大減少,對你的傷害也會降低。
所以,不要再說什麼「車身鐵皮軟就是不安全」等這些毫無根據的話了,我們不能用軍用裝甲車的標準來衡量民用車,而是應該科學的分析並看待問題,這樣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美好。
當然,我們平時開車,碰到重型卡車或者是裝甲車還是要離遠點,畢竟不是一個等級的選手,還是小心為妙。
— 本文到此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