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打退四次衝擊,摧毀20多輛坦克裝甲車,到晚上就把陣地丟了

2021-02-28 鷹眼防務觀察

得益於駐敘俄空軍和敘利亞空軍的絕對空中優勢,漢謝洪鎮的白天是屬於俄敘聯軍,俄敘聯軍可以任意轟炸和炮擊任何目標,炮火精準,掩護敘利亞政府軍發起進攻,但到了夜間,情況就開始反轉了過來,一方面,黑夜限制了俄敘聯軍的炮火優勢,擔心會誤傷己方,無法獲得炮火支援,加上戰術上不及對手,敘利亞政府軍一直盡力避免夜戰。

另一方面,就是在夜戰技術上的差異,得益於土耳其的支持,武裝分子獲得了大量先進夜視器材,而俄羅斯能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的此類幫助很少,俄羅斯在夜視器材方面本身就較為落後,即便是有,也更多的將其提供給在東烏的所謂「俄混合部隊」,東烏戰場上不僅夜戰是常態化,而且「俄混合部隊」的主力就是摘下國籍標識的俄軍,在夜視器材上,獲得北約大力援助的烏克蘭政府軍佔據優勢,俄羅斯必須向「俄混合部隊」提供更多夜視器材,才能保證差距不會拉太遠。

在漢謝洪鎮的外圍納吉布戰役中,武裝分子試圖打破敘軍已經合攏的包圍圈,在大白天居然集結了超過30輛坦克和裝甲車,不乏T-72主戰坦克和BMP-1步兵戰車,掩護步兵衝擊敘軍精銳第四裝甲師的防線,同時還有多輛自爆卡車開路,但在俄敘聯軍的猛烈轟炸和炮擊中,第四裝甲師連續擊退對手四次進攻,擊毀坦克裝甲車20多輛,成功守住了陣地,面對拼了命的對手,這樣的戰績,對第四裝甲師來說著實不易。

不過,到了夜間情況就發生變化了,武裝分子再次集結其剩餘的坦克和裝甲車,伴隨大量步兵發起衝擊,在三輪衝鋒後,由於夜視技術上的差距,最主要還是士氣崩潰,第四裝甲師撤出納吉布,武裝分子重新奪回了這個關鍵要點。相比武裝分子,除了夜視器材不如對手外,第四裝甲師全面超越武裝分子,尤其是各種先進武器,但阿薩德親弟弟率領的第四裝甲師,雖然號稱阿薩德家族的御林軍,各類先進武器優先裝備,但戰鬥力著實不敢恭維,遠遠比不上大名鼎鼎的老虎部隊,老虎部隊是敘軍中唯一敢打硬仗惡仗的,這也與俄軍的傾向性訓練和支持有關,有評論認為,第四裝甲師戰鬥力名不副實的原因,是在內戰中損失過大,現在的第四裝甲師中,阿拉維派已經很少。

鷹眼防務謝您啦

相關焦點

  • 臺兒莊戰役擊毀日軍坦克30多輛 多虧了國軍手中的這款德國武器
    抗戰之前國軍僅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車,數量不過幾十輛而已,約相當於日均一個師團的坦克裝甲車數量。而這些可憐的坦克裝甲也幾乎都損失在上海和南京了!當時日軍瀨谷支隊配備的坦克裝甲車總數有80多輛,比整個中國的坦克數量還要多!
  • 英雄陣地英雄守‖發動戰術反擊
    會上交流了前一段作戰經驗,分析了敵情和敵炮火反擊的特點,除了堅持加強集中指揮、重疊射擊、炮兵陣地靠前實施抵近射擊、派出前進指揮觀察組到步兵部隊隨時呼喚火力等作戰手段、措施外,還研究了一些新的戰法。一是縮短炮火準備時間,由原來的半小時到1小時縮短到20分鐘,並增大突然性和火力密度,使敵人還未及判斷和實施火力反擊,我步兵分隊已衝上敵人陣地。
  • 「大德意志」虎遭遇「狼」陷阱:虎式坦克衝擊反坦克陣地
    到了8月,德軍最高統帥部仍在努力採取措施,挽救岌岌可危的北方集團軍群,有著東線消防隊之稱的「大德意志」師出動,去救援立陶宛的維爾卡維什基。 哈索·馮·曼陀菲爾中將指揮的「大德意志」師的裝備遠好於一般德軍,這個師此時擁有10輛四號坦克、70輛黑豹、27輛虎式和19輛突擊炮/坦克殲擊車。另外還有7輛黑豹和6輛虎式即將修復完成,勢必進一步加強其戰鬥力。
  • 極端武裝被曝其數輛土耳其裝甲車被敘利亞政府軍摧毀
    溫馨提示:尊敬的各位軍迷們,為了能保障您們每天能夠正常閱讀到國內外最新軍事動態,還請您們關注一下《軍事老班長》。
  • 迎擊黨衛軍精銳裝甲師:近衛第1坦克旅在庫爾斯克
    德軍則宣稱下午3點15分的時候,觀察到大約38輛T-34衝擊黨衛軍第1裝甲擲彈兵團的陣地,這個團開始只有少量反坦克炮的掩護,不過很快虎式坦克衝了上來。蘇軍報告,這次戰鬥中湧現出了一位撞擊作戰的坦克英雄:近衛坦克排排長В. С.沙蘭金中尉,他的T-34等到德軍坦克暴露了側面才射擊,在近距離擊毀了德軍3輛坦克之後,自身起火。
  • 明明兵員武器都多,為什麼亞塞拜然卻不佔上風
    當地時間9月27日白天,亞美尼亞軍方表示,已擊落了亞塞拜然的兩架武裝直升機和三架無人機,亞方還放出視頻,顯示數輛亞塞拜然的坦克被擊毀。阿方則聲稱,亞美尼亞的12個防空飛彈系統被摧毀,己方一架武裝直升機被擊落,同時阿方也放出了戰場視頻。
  • 【薩沙講史堂第二百八十二期】日軍坦克其實不難對付:靈寶戰役國軍巴祖卡一次打掛20輛(歷史系列第116講)
    這種先進武器,一次就打掉20輛日軍坦克,聽薩沙說一說吧。10日,獨立步兵第9旅團一部攻佔了靈寶城,坦克第3師團的一部攻佔了虢略鎮。國軍在靈寶以西又建立堅固防線,這裡距離潼關還遠著呢。日軍已經精疲力竭,無力繼續進攻了。11日,日軍繼續拼死推進。期間,日軍坦克前鋒部隊,終於遇到了慘重打擊。
  • 3D大片《獵殺T34》中的坦克有多神?
    10月4日,蘇軍切爾特科夫坦克旅在奧廖爾東北伏擊德軍,取得大勝,僅託普洛夫指揮的T-34/76坦克營就成功擊毀德軍60多輛坦克。託夫託普洛夫也因此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被逼到沒有辦法的德國人只能依靠空軍壓制,以及步兵協同才能摧毀這些T-34坦克,或是逼迫那些蘇聯坦克兵棄車逃亡。因為後勤準備不足,很多T-34炮彈不足,只能以車體撞擊德軍。
  • 揭秘:中蘇珍寶島一戰中俘獲T-62坦克的真實細節
    孫徵民一行3人於晚上8點多到達後,作戰部門的同志向他們介紹敵情,交待任務:3月2日的戰鬥,蘇軍損失慘重,傷亡重大,但他們不甘心失敗,連日來不斷出動坦克、裝甲車在島上及西江叉橫衝直闖,蓄意尋釁報復並在縱深內繼續集結兵力,企圖挑起新的事端,進一步擴大事態。前指首長決定3月14日晚在西江叉冰上布設防坦克地雷,掩護我守島分隊的側後安全。
  • 97輛坦克衝不過一條山谷,一場戰鬥折射出,美軍為何打不過志願軍
    大概美軍覺得朝鮮半島多山,地勢崎嶇不平,不利於裝甲集團大兵團行動,所以應對失策,被人民軍一頓猛衝打懵了。丟了個師長算是美軍燒了高香了。如果志願軍第一次、第二次戰役能有人民軍這樣的裝備水平,估計連沃克、阿爾蒙德兩位大軍長都會成為志願軍的囊中之物。二十四師的慘敗,敗於美國人過於迷信自己的武器裝備水平。
  • 抗戰時國軍共有多少輛坦克?
    ,到「二戰」爆發,已被各國廣泛應用。中國最早的坦克部隊創建於1922年,當時張作霖為準備直奉戰爭,從英法等國購買了一批裝備,包括36輛「雷諾」FT-17型坦克。「九一八事變」後,這些坦克大都被日軍摧毀或繳獲。日軍利用東北軍的「雷諾」坦克進攻馬佔山部,並炮製了「滿洲國」的裝甲部隊。①被稱為中國「裝甲兵之父」的徐庭瑤,率部參加長城抗戰時,目睹中國士兵奮不顧身,依舊被日軍的先進裝備打得大敗。
  • 105年前世界第一輛輪履裝甲車誕生 卻敗給最荒謬的「沙皇坦克」
    實際上,這是一個實驗性底盤,採用一條織物加強的橡膠履帶,履帶兩側有控制方向的兩個轉向輪。這輛樣車的測試一直持續到當年深秋,並沒有達到通過的標準。特別是,它被困在30釐米深的雪地中,無法跨越一米寬的壕溝。在泥濘中,轉向輪被泥濘覆蓋無法發揮其功能,反而阻礙履帶轉動。
  • 坦克男神魏特曼:15分鐘擊毀13臺坦克15輛裝甲車
    作為一名坦克戰尖子,他死前取得過138坦克和132門反坦克炮的擊毀紀錄;1944年6月13日,在波卡基村之戰,短短15分鐘之內,他單槍匹馬,指揮第213號虎式坦克,擊毀英軍坦克約13輛、裝甲車15輛和反坦克炮2門,堪稱奇蹟;那麼,他究竟如何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坦克車長?他在波卡基村的遭遇戰中表現如何評價?而他最終的下場怎樣?
  • 兵王張英才:前無古人的九次特等功獲得者,四百萬解放軍只他一人
    他急忙把幾個連長叫過來讓他們準備戰鬥,果然,大家還沒有完全進入陣地,四輛國民黨軍的坦克就向著村口衝過來了!這時1營還沒有反坦克的重武器,張英才沉著地命令各部隊準備好手榴彈,把敵人放近了打,不打坦克,專打坦克後面跟著的步兵!他閃電般地下令,要一連到莊東,四連到莊西,二連全部做預備部隊,並每連配屬一挺重機槍,敵人衝到50米以內,所有輕重火器一齊射擊步兵,手榴彈同時投擲。
  • 兵王張英才: 前無古人的九次特等功獲得者, 四百萬解放軍只他一人
    他急忙把幾個連長叫過來讓他們準備戰鬥,果然,大家還沒有完全進入陣地,四輛國民黨軍的坦克就向著村口衝過來了!這時1營還沒有反坦克的重武器,張英才沉著地命令各部隊準備好手榴彈,把敵人放近了打,不打坦克,專打坦克後面跟著的步兵!他閃電般地下令,要一連到莊東,四連到莊西,二連全部做預備部隊,並每連配屬一挺重機槍,敵人衝到50米以內,所有輕重火器一齊射擊步兵,手榴彈同時投擲。
  • T-72摧毀T-90 不是打爆的是被燒毀的
    很快,兩架從赫梅米姆聯合基地起飛的蘇-25強擊機超低空突擊了圍困哨所的「沙自運」人員,俄特種部隊搭乘多輛「颱風」K防雷裝甲車快速衝破包圍圈,將29名憲兵和穆阿里部族武裝人員成功救出。俄軍車隊返回途中,「沙自運」發射多枚火箭彈並用12.7毫米機槍進行攔阻射擊,但未能得逞。
  • 內線機動作戰的經典-第四次中東戰爭
    其次,它是軍事史上集結先進技術兵器最多、密度最大的大規模現代化戰爭,戰爭過程中並出現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會戰。在西奈戰場一隅之地,埃以雙方共投入1800輛坦克交戰。在北線,以、敘兩軍也在一次會戰中投入了1500輛坦克交戰。在這兩次坦克戰中,坦克密度與坦克戰規模、強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庫爾斯克會戰。後者在高潮時期也只有1200輛坦克同時投入同一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