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國軍共有多少輛坦克?

2022-01-01 八字沒一撇呢

臺兒莊戰役中,國軍裝甲兵「擊毀擊傷敵裝甲車、坦克三十多輛」

坦克在「一戰」時投入實戰,到「二戰」爆發,已被各國廣泛應用。中國最早的坦克部隊創建於1922年,當時張作霖為準備直奉戰爭,從英法等國購買了一批裝備,包括36輛「雷諾」FT-17型坦克。「九一八事變」後,這些坦克大都被日軍摧毀或繳獲。日軍利用東北軍的「雷諾」坦克進攻馬佔山部,並炮製了「滿洲國」的裝甲部隊。①

被稱為中國「裝甲兵之父」的徐庭瑤,率部參加長城抗戰時,目睹中國士兵奮不顧身,依舊被日軍的先進裝備打得大敗。因此,徐庭瑤從從歐洲考察歸來,撰寫《機械化裝備論》一書,指出「今後戰術,唯有建設戰車部隊始足以應國防之需要」。1935年,中國從英國購進炮戰車及兩棲坦克32輛, 成立戰車教導營。徐庭瑤籌建交通兵學校,並與輜重兵學校合併為「陸軍交輜學校」。②


意制CV-33超輕型坦克,戰鬥全重3.15噸,最大速度13英裡/小時,裝甲厚6-15mm,乘員2人,裝備2挺8mm機槍。裝備於第200師,參加了蘭封戰役、崑崙關戰役和第一次入緬作戰。

在此基礎上,中國又購進德國「克虜伯」戰車16輛、義大利CV-33超輕型坦克20輛,由徐庭瑤創建「陸軍裝甲兵團」,於淞滬會戰首次投入使用。裝甲兵與步兵因缺少聯合訓練,「戰車一上戰場,步兵不予掩護,說你有裝甲,怕什麼,單獨冒敵人炮火前進,直到戰車全毀為止。」③

1938年,裝甲兵團擴編為第200師,杜聿明任師長。臺兒莊戰役時,裝甲兵戰鬥力已大為提升,「共計擊毀擊傷敵裝甲車、坦克三十多輛」,繳獲「中小型坦克八輛」「一五點八重炮二門及履帶式牽引車四輛」。④經過幾次戰鬥,國軍坦克損失殆盡。

所幸此時「國民政府向歐美各國購進了一批武器,有九噸半戰車80輛,德國造彭斯柴油卡車百餘輛,美造福特卡車400餘輛,美造哈雷二輪、三輪摩託車40餘輛」。⑤200師由此下轄兩個戰車團、兩個摩託化步兵團和一個戰車防禦炮團,以及特務營、通信營、搜索營等,總計2萬餘人。

日軍對坦克戰術研究不足,以致未能憑藉坦克的數量優勢壓垮國軍

至1939年,第200師再次擴編為第5軍,杜聿明任軍長。當年11月,日軍進犯廣西,桂軍不戰而潰,致桂南要地崑崙關淪陷。徐庭瑤被任命為第38集團軍總司令、北路總指揮,率第5軍和第92師迎戰日軍。

崑崙關戰役中,徐庭瑤和杜聿明充分利用坦克等機械化部隊,重創日軍。據統計,參加此役的日軍第12旅團長,及三個大隊長,全被擊斃;4000多名士兵死亡。國軍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慘重,僅第5軍就有5500人犧牲。⑥


蘇制T-26b(1933年型)坦克,戰鬥全重為10.5噸,乘員3人,裝備1門45mm炮和1挺7.62mmMG機槍。崑崙關戰役中國軍使用了此種坦克。

與僅有一支機械化部隊的中國相比,日軍在坦克數量上的優勢是壓倒性的。1936年—1937年,日軍即有約800—1000輛坦克。不過日軍的坦克戰術相當落後,他們除將300輛集中在坦克聯隊外,其他都部署於步兵師團。因此,當時歐洲人評論說,「日本現仍依賴利用坦克車配合密集步兵作戰的戰術, 正與我們上次大戰時一樣的利用坦克車, 彼等將坦克車團附隸於步兵隊伍中, 而不用之為獨立的攻擊兵力。」 ⑦

1939年南昌戰役時,日軍第11軍臨時編出一個戰車集團,下轄戰車第5大隊、第7聯隊和獨立輕戰車第9中隊,總共135輛坦克。日軍此次使用坦克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如因中國南方河網密布,工兵與駕駛員操作不當,致幾輛坦克覆水沉沒。又如彈藥、油料等供給困難,使日軍坦克時常要停下等待補給。⑧其後關東軍在第23師團內建立第1戰車團,在第5軍內建立第2戰車團,但其對坦克集群作戰的實驗始終不理想。

綜上所述,在抗戰前期,中國坦克數量雖遠少於日本,但由於雙方都只是將坦克作為步兵的掩護,所以日軍的坦克優勢沒能得到最大發揮。抗戰中後期,日軍著手將坦克集結使用,成績不佳,終究未能藉助坦克徹底擊垮國軍。

注釋:

①蔣薦:《抗戰期間的中國坦克部隊》,《環球軍事》2005年第13期;

②肖三:《徐庭瑤軍事技術思想研究》,2013年《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哲學學術研討會文集》;

③史說:《八一三淞滬抗戰略記》,《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102頁;

④杜聿明:《臺兒莊大戰中的戰車防禦炮部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徐州會戰》,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年,第207頁;

⑤⑥文思主編:《我所知道的杜聿明》,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35、44頁;

⑦(英)巴爾克:《日本有多強》,商務印書館1945年,第37、38頁;

⑧馬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坦克兵種的滯後》,2005年「中國抗戰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論文集。

相關焦點

  • 臺兒莊戰役擊毀日軍坦克30多輛 多虧了國軍手中的這款德國武器
    抗戰之前國軍僅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車,數量不過幾十輛而已,約相當於日均一個師團的坦克裝甲車數量。而這些可憐的坦克裝甲也幾乎都損失在上海和南京了!當時日軍瀨谷支隊配備的坦克裝甲車總數有80多輛,比整個中國的坦克數量還要多!
  • 抗戰時「偽軍」究竟多少?學者:總數三到四百萬人
    據《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受降報告》統計,日本投降後,被國民政府改編的偽軍共有238,996人,被國民政府整編的保安團等779,116人,共收編偽軍1,018,112人。此外,偽軍郝鵬舉第六集團軍向共產黨軍隊投降,偽軍孫良誠第三集團軍大部被共產黨軍隊解除武裝,加上偽滿洲國軍,實際數量不少於200萬。所以,偽軍總數應當是三到四百萬人。什麼人是漢奸?有多少漢奸?有說200多萬,有說400多萬,有說1000多萬。各種數字五花八門。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弄清楚什麼是漢奸?因而也就無從判斷誰是漢奸,是什麼樣的漢奸。
  • 抗日戰場上的三七戰防炮:單炮可擋8輛日軍坦克,秒殺豆戰車
    1936年,中國又追加訂購了124門37毫米反坦克炮,其中104門為木質車輪、馱馬牽引的Pak L/45型,20門為橡膠車輪、車輛牽引的Pak 35/36型,同時配套牽引車20輛,炮彈12.4萬發。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德國繼續對華交付武器,1938年5月迫於日本壓力德國中止武器出口,最後一批武器於8月交付,在此期間中國又接收了246門Pak 35/36型反坦克炮。
  • 緬懷丨國軍抗戰老照片:血染的歷史
    新兵訓練中的國軍ㄧ這張照片是日本記者拍攝的,前面是嚴陣以待的日本士兵,所有的槍和炮都對準了一輛孤零零的 國軍戰車,這輛孤零零的中國戰車,正在衝向日軍的陣地……旅日作家薩蘇看到後第一反應是:「國破山河在」!一張令人潸然淚下的舊照,讓我們想到國家危難 時,那種視死如歸的豪情!歷史的星空裡有他們的靈魂在閃耀!!!
  • 國軍抗戰老照片:歷史從未遠去!
    常德會戰,國軍第五十七師官兵新兵訓練中的國軍ㄧ這張照片是日本記者拍攝的,前面是嚴陣以待的日本士兵,所有的槍和炮都對準了一輛孤零零的國軍戰車,這輛孤零零的中國戰車,正在衝向日軍的陣地……旅日作家薩蘇看到後第一反應是:「國破山河在」!一張令人潸然淚下的舊照,讓我們想到國家危難 時,那種視死如歸的豪情!
  • 抗戰時,國軍美械師與美軍師裝備PK:重火力只有對方零頭
    1941年蘇德戰鬥和平靜洋戰鬥接踵發作,蘇聯已疲乏增援中國抗戰;而美國投入對日作戰後,與中國成為盟友,首先對中國抗戰實行救濟。美國事其時天下上非常大的產業化國度,美式救濟的到來剛強了中國國民的抗戰刻意,並以美式兵器武裝了片面戎行,這些隊列也俗稱為是「美械師」。
  • 抗戰中中國軍隊的德制一號坦克小傳
    今天是七七事變83周年,紀念戰爭初期最黑暗艱苦時刻奮戰的中國軍民一號坦克(Panzerkampfwagen I)是德國的一款輕型坦克,自1932年開始設計,並於1934年開始大量生產,它原先僅作為德軍建構新一代的裝甲戰鬥與技術時所使用的訓練車輛,雖然在戰鬥表現中顯得脆弱
  • 中國到底擁有多少輛99式坦克,數量超出你想像
    至今這型坦克已經面世17年,但對於外界仍然很神秘,很多人關心99式坦克到底生產了多少輛。確切的數字是沒有的,但我們可以從新聞報導裡分析出來。2015年1月25日的解放軍報,以《第16集團軍某裝甲旅雪域訓練橫刀立馬》為題,報導陸軍第16集團軍某裝甲旅舉行「優勝坦克車組」比武。
  • 一個裝甲師多少坦克:美國348輛,俄320輛,中國多少?
    隨著坦克技術發展的不斷成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在地面作戰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邪惡軸心國之一德國在本國軍工實力領先於其他國家的情況下,在坦克上的造詣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二戰戰場上,德國陸軍快速拿下歐洲多個國家就離不開坦克的功勞。為了更好的發揮坦克的戰力,德軍新成立了一個部隊,就是將裝甲部隊集合到一起,成立裝甲師,以及裝甲集團軍。
  • 國共內戰美國到底在國軍裝備有多少裝備?
    ;汽車三百六十輛。另外還組建了三個快速縱隊,每個快速縱隊下轄一個步兵旅、一個戰車營、兩個炮兵營、一個裝甲搜索營、兩個工兵營、兩個汽車營,裝備有坦克四十輛,重炮二十四門,汽車二百輛。  大約只有不到1/10的雜牌軍裝備較差。
  • 重大事件;國軍裝備了大量德式武器,為什麼抗戰時還是打不過日軍?
    在以人民黨戎行為主的正面疆場上,國軍卻非常少能獲得成功,往往受到日軍的火力彈壓。按理說,在人民黨戎行中也不乏優秀的德式兵器,比起八路軍,國軍械炮、坦克等火力兵器的數目並很多,辣麼為何設備了大批德式兵器的國軍,仍然不可以在火力上超出日軍,獲得上風呢?人民黨戎行的德式兵器,要緊是在人民政府和德國同盟時積累的。
  • 魚壩抗戰遺址 國軍遺愛祠
  • 一個裝甲師有多少坦克?美國348輛,俄羅斯320輛,中國是多少?
    眾所周知,當前軍事實力排在世界前三的國家是中國,美國以及俄羅斯,所以在坦克裝備方面,這三個國家也一直都被拿來比較。坦克作為陸上中心武器,不僅在火力方面表現突出,在防護和越野能力也有很大造就,所以很多國家都擁有著自己的裝甲師;據數據顯示,美軍裝甲師擁有348輛坦克,俄羅斯裝甲師擁有320量坦克,那中國擁有多少量坦克呢?
  • 抗戰大課堂——抗戰後期國軍編制詳解
    國軍的野炮,山炮,其實主要都是以 75毫米口徑,老兵們一般都稱呼為75山炮。有少量的76.2毫米口徑的蘇聯炮,如果有老人能說出七六二炮這個名詞,基本上就可以認定是抗戰老兵了。講一下迫擊炮的口徑,國軍步兵師下轄的迫擊炮,是82毫米口徑的迫擊炮,這是抗戰時期的主要迫擊炮口徑,這是國產的。
  • 南京保衛戰:三輛德式戰車反退為攻,衝破日軍旅團司令部
    據第3連連部摩託偵察班班長何嘉兆回憶:「戰車第3連連部共有戰車2輛,偵察班摩託車12輛,3個戰車排15輛戰車和1個補充排汽車10輛。全連17輛戰車,12輛『春達浦』兩輪、三輪摩託車。」(按照《國軍裝甲兵發展史》記載一共購買了16輛1號戰車。)南京戰役中的戰車部隊
  • 舌尖上的國軍:你不能想像抗戰期間國軍真實夥食竟如此不堪 低格必讀
    最近抗戰話題很熱,低格君就來挖一挖國軍當年吃飯那點事兒。雖以「舌尖」為題,卻全無大國昇平的活色生香,只有崢嶸歲月的風餐露宿。用標題黨的話說:抗戰時國軍士兵的夥食,還不如日軍的一條狗。究竟有多悽慘,請您看下文。翻開國軍飲食史,滿篇只寫著兩個大字:辛酸。
  • 國共內戰全面爆發前國軍的編制及裝備
    ,輕 機槍為捷克式,重機槍為馬克沁,迫擊炮為六零炮與國產82迫擊炮,此外, 還有美式衝鋒鎗、火箭筒等,而在重武器方面,炮兵都是日式火炮另外國軍還有被稱為雜械的雜牌軍:以使用抗戰之前與之中進口的英、德、蘇及捷克式武器和土製槍械為主,無統一的編制。
  • 1945年日本投降時,在中國境內的日軍兵力、武器有多少?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日本陸軍僅有常備的17個師團,此外加上其他輔助部隊,日本陸軍現役部隊為38萬人。此後因日軍全面侵華,其陸軍在1937年底即擴充到了108.4萬人,到1939年底,日本陸軍擴充到了40個師團,其中85%的部隊投入到了中國戰場。
  • 都用美式武器,解放戰爭時美械國軍和美械韓軍相比,裝備差距有多大?
    到解放戰爭時,國軍又從新接收的美械物資及預備裝備中抽出組建美械部隊,美械與半美械裝備部隊共計為22個軍(整編師)64個師或旅,交警部隊18個總隊又4個教導總隊;戰爭中陸續還有美械部隊組建,如不算被殲後重建,國軍在三大戰役前共計美械裝備部隊106個師或旅(註:這些部隊並非純美械裝備)。
  • 兵鑑|不要以為抗戰時期只要是國軍就都戴德式盔
    兵鑑|不要以為抗戰時期只要是國軍就都戴德式盔深度摘要:在如今眾多的抗戰影視劇裡,基本上只要是國軍就都戴著德制M35鋼盔,無論是中央軍還是雜牌軍,也無論是抗戰初期還是後期,只要是國軍就必定人手一頂德式盔,簡直成了國軍的標配,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