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跟亞塞拜然為什麼會打起來?

2021-02-23 眠眠冰室

2020註定是個難熬的年份,自天災、疫情之後,戰亂也如期而至。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一對高加索地區的老冤家,再度選擇了這個於這個多事之秋,展開了一場全面戰爭。

戰爭爆發的根源很簡單,就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主權。這裡為啥會引發兩國綿延至今幾十年的爭端呢?那還得從最初說起。

01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是一塊位於高加索山脈的山區,也就是我們最近新聞裡常聽到的納卡地區。這裡直到今天,依然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之間爭鬥不休的問題地帶。

亞美尼亞人稱納卡地區為阿爾察赫,在當地也是亞美尼亞人居多,但這裡如今卻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納卡地區擁有數百年的歷史,曾經在數個帝國之間幾易其手。

大約在公元前180年,阿爾察赫成為亞美尼亞王國的15個行省之一,並維持至第4世紀。需要說明的是,阿爾察赫雖然名義上是一個行省,但實際上卻是一個自主權相當大的小國家。亞美尼亞國王提格蘭大帝在這裡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提格蘭納克特。

到了公元387年,亞美尼亞王國覆滅,被中世紀兩大帝國——拜佔庭與薩珊波斯所瓜分。阿爾察赫這個名義上的亞美尼亞行省也隨之被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王國納入了版圖,但是這個小王國在此期間也受到了亞美尼亞人強勢的宗教與文化的影響,當地人口大都由亞美尼亞人及多個亞美尼亞化的部族所組成。

在此期間,納卡地區一直處於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的夾縫之中。

再到之後的15世紀,納卡地區先後由黑羊王朝與白羊王朝所統治,這兩個突厥人部落聯盟統治的王朝同樣給了納卡地區以高度自治權。土庫曼人貴族賈漢沙將治理權交給了當地的亞美尼亞王子們,允許一位亞美尼亞領導者整合五個貴族家系。而各家系由稱為「梅裡克」的王子主導。這些王朝代表早期卡臣王朝的分支,也是中世紀阿爾察赫國王的後裔。

02

納卡地區成為兩國爭端之地,還要到了一戰之後:由於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沙俄帝國也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這塊地區也隨之成為了權力真空的地帶。此前還處於沙皇俄國統治下的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紛紛宣布獨立,並組成了所謂的外高加索聯邦,然而短短三個多月之後,這個原本就沒什麼緊密聯繫的聯盟便就地宣布解散。

聯盟解散之前,亞美尼亞就和亞塞拜然產生了領土爭端:為了爭奪兩國之間的三個地區——納希切萬、贊格祖爾(今亞美尼亞休尼克省)和卡拉巴赫的主權究竟屬於誰,兩家彼此爭鬥不休。

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戰敗之後,英軍於1919年佔領南高加索。英軍指揮部臨時承認亞塞拜然政府指派的霍斯洛夫·貝伊·蘇爾坦諾夫(Khosrov bey Sultanov)為卡拉巴赫和贊格祖爾總督,但英國人並沒有直接解決此地的爭端問題,而是打算先暫時放一放,一併拖到巴黎和會上再行討論。

然而就在英國人之後,蘇聯人又來了。兩個月之後,蘇軍第11集團軍便進軍高加索,在高加索地區建立了蘇聯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由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組成。外高加索共和國是蘇聯歷史上的第四個加盟共和國,也是第二個聯邦共和國。

但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外高加索地區原本就因為歷史原因而顯得高度碎片化,除主要的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外,還有阿布哈茲,奧塞梯等民族,均有其自治政權。所以雖然它們組成了一個「國」,但由於民族、歷史、文化、宗教等各種差異,彼此之間根本玩不到一塊兒去。

所以沒過多久,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又分別獨立出來,成為蘇聯的三個加盟共和國。

03

分分合合一頓操作之後,蘇聯人也要處理納卡地區這塊燙手的山芋了。

民族人民委員會決定4比3投票多數通過的方式,將卡拉巴赫劃分給新成立的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然而此舉一出,立刻引發了亞塞拜然領導人納裡曼·納裡曼諾夫的抗議。亞塞拜然人不幹了。

就在同一時期,亞美尼亞首府葉裡溫又爆發了反蘇叛亂,這一事件也惡化了蘇聯高層對於亞美尼亞的看法。於是,民族人民委員會於1921年收回決議,把卡拉巴赫重新又分給了亞塞拜然。

兩年之後,亞塞拜然把這裡改為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NKAO),又將首府從舒沙遷至漢肯德,並改名為斯捷潘納克特。需要重複說明一下的是,新成立的納卡自治州當地居民中,有94%的組成部分是亞美尼亞人,信奉基督教。

正是因為亞美尼亞人素來視納卡為自家後院,所以他們堅決不承認這一決議,多年來一直認為自己的主權遭遇了不公正對待,不停地發出抗議,納卡當地的民族主義運動也是層出不窮。

隨後事情又起了變化……1985年,米哈伊爾·戈巴契夫上臺之後,納卡地區的領導人在1988年2月20日通過全民投票。投票最終以110票對17票的結果,要求納卡地區轉移給亞美尼亞。只是這一請求被莫斯科當局否決。

2月22日,一大群亞塞拜然人由阿格達姆區前往阿斯克蘭的亞美尼亞聚居市鎮遊行示威時,雙方發生了第一次的直接暴力衝突——亞塞拜然人與阿斯克蘭附近的警察對抗,惡化成為阿斯克蘭衝突,導致兩位亞塞拜然人死亡。於是,梁子也便就此正式結下了。

04

1988年2月納-卡戰爭爆發,共有3萬人在衝突中喪生,多達23萬亞塞拜然的亞美尼亞人和80萬亞美尼亞和卡拉巴赫的亞塞拜然人由於衝突流離失所。隨著戰爭開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都陷入了曠日持久而又未正式宣戰的卡拉巴赫山地戰中。兩國也爆發了蘇姆蓋特、黑色一月慘案等令人觸目驚心的種族屠殺慘劇,多達數萬人喪生,一百多萬人流離失所……

經過6年之久的戰爭,納卡軍隊在亞美尼亞的支援下不但頂住了亞塞拜然一波又一波的收復行動,死守住了納卡地區,還反過來佔領了納卡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幾塊地區。而且此時兩邊都消耗嚴重,在此狀況下,亞塞拜然被迫承認納卡當局為談判方,從而開啟了直接談判進程。

1994年5月,在俄羅斯當局的調解下,亞塞拜然、納卡和亞美尼亞在比什凱克籤署了停火協定。同年12月5日至6日,在歐安會布達佩斯峰會上,歐安會參加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設立了明斯克會議共同主席機構,以協調歐安會框架內的所有調解工作。

不過,這些停火的協定顯然只是暫時性的無奈之舉,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在納卡歸屬權上始終尖銳對立,並且都拒絕首先讓步。亞塞拜然認為要討論納卡地區的最終歸屬,亞美尼亞必須從所有佔領區撤軍;而亞美尼亞方面則堅持,先對納卡地區地位達成共識,然後才能撤軍。至於納卡當局,則是要求先獲得正式承認,再開展進一步談判。

所以雖然比什凱克停火協議籤署了,雙方依然在停火線上不停發生武裝衝突。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直到如今仍被亞美尼亞武裝部隊所佔領,國際社會也長期在歐安組織成立的明斯克小組框架下正在尋求解決途徑。

05

顯然,這些努力隨著近期納卡地區的正式開戰化為了泡影,兩國之間醞釀了30多年的納卡爭奪戰也就此死灰復燃。

戰爭的背後,透露出兩國高層始終無法和平解決納卡問題的絕望:亞塞拜然戰略諮詢小組負責人法哈德·馬梅多(Farhad Mamedow)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的首要任務一直是在公認範圍內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試圖和平解決問題已有28年了,但沒有奏效。因此現在正在進行反擊。"

而亞美尼亞方面則認為:「安全局勢應該在談判開始之前改善,而亞塞拜然除了破壞局勢穩定外並無其他手段。"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兩國的背後也少不了大國博弈的影子。高加索地區素來是大國的角鬥場,亞塞拜然身後是一直給予支持的土耳其,而亞美尼亞則一直都是俄羅斯的小弟,俄羅斯在亞美尼亞設有軍事基地,並且雙方都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軍事聯盟的成員。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俄羅斯和亞塞拜然之間的關係也是不錯的,所以兩國開打,俄羅斯有充分的理由站出來斡旋。

因此,這場戰爭最後的走向,很難不和這些大國的地緣博弈相關。

相關焦點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在卡拉巴赫打起來了
    而到了亞美尼亞,酒店客棧、交通餐飲也一樣誠實,卻會在你差點忘了關心價格時,細緻的將條目組成報給你聽。此次高加索之行的第二天,我就去過這塊飛地,雖然並沒發生過大規模武裝衝突,但境內原先就不多的亞美尼亞人走得差不多了,村莊也沒了,熱情將我迎進自家農家院款待的老頭,主動說起客人不便提及的詞彙「亞美尼亞「,並通過會英文的兒子強調著:「這塊土地上從來就沒存在過亞美尼亞人!」
  • 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時候
    今天居住在伊朗境內(西北部,以大不裡士為中心)的亞塞拜然族人(Azeri)要比亞塞拜然國內的還多,19世紀初徹底割讓給俄國之前,兩個地方的亞塞拜然人並沒有國家的區別,伊朗人會擔心他們想要歸附亞塞拜然麼,或者亞塞拜然哪一天會宣稱對伊朗西北部擁有主權麼?雖然這個國家的名字亞塞拜然要在一戰後建國才出現,之前只有一個意思,就是指伊朗西北部地區Azeri人聚居的地方。
  • 納卡硝煙再起:為什麼說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衝突背後是代理人爭霸
    亞塞拜然的說法是炮戰「是亞美尼亞先打第一炮」,擊落了亞塞拜然的無人機,突然對邊境駐軍與民人村落「無差別炮擊」。亞塞拜然稱摧毀了亞美尼亞軍隊的一個軍事目標和軍事技術裝備。「(亞美尼亞)打來的炮彈落在我家院子裡,離我們住的房子不到10米……還好我的家人們當時外出,否則飛來的橫禍,大概會讓我們一家死無葬身之地。」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誰是戰爭製造者 | 世界觀察局
    不可否認,亞塞拜然肯定想解決雙方邊境的爭端,只是七月與亞美尼亞爆發衝突後,雖然戰爭沒有繼續擴大,但亞塞拜然卻損失慘重,在新軍事裝備沒有抵達的時候,肯定不會在對自己最不利的時候挑起戰爭。在這場衝突中,俄羅斯肯定不是幕後主導者,這場戰爭只要打起來,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布局必然受到影響。
  • 現代戰爭到底有多殘酷,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衝突短短幾天傷亡5000人
    看看地圖,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東西相鄰,穆斯林國家亞塞拜然北方就是俄羅斯、喬治亞,南方是伊朗,東面是裏海,西面就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為主的亞美尼亞。而亞美尼亞西鄰則是土耳其。我們都知道,在敘利亞戰場上,正是伊朗出人,俄羅斯出裝備,跟土耳其在博弈。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大打出手,這兩個國家有什麼恩怨情仇?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國家,對絕大多數國人而言都是比較陌生的,甚至說連它們在哪裡,大部分人都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所以,最近這兩個國家兵戎相見之後,不少人都很懵:這是哪裡冒出來的兩個國家,他們之間又為何說打就打呢?
  • 鄧海南:悲情亞美尼亞,桀驁喬治亞,放達亞塞拜然
    為什麼?我們問。      「因為他們對我們不好!」露絲說,「我們和亞塞拜然前不久打過仗,現在邊境上也不太平,他們經常還向我們這邊開槍。我們國家很多年輕人都參軍保衛邊疆,我丈夫是個軍人,他也在那裡。」她這麼一說,我們再一問,才大致搞清了亞美尼亞和周圍鄰國的關係。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廝殺,和中國有關係嗎?
    但之後,沙俄於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兩次入侵卡扎爾王朝,割走包括現在納卡在內的大片北亞塞拜然,該區域和目前的亞塞拜然共和國大體相當,但南亞塞拜然則留在伊朗境內,這也是為什麼伊朗現在有2000萬亞塞拜然人。
  • 校場:十分鐘看懂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衝突的根源
    最後,本地的阿爾巴尼亞人和外來的突厥人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亞塞拜然民族。今天,亞美尼亞國內人口以亞美尼亞人為主,信仰一種類似於東正教的基督教分支——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人口約295.6萬人,2019年GDP為134億美元,人均GDP 4527美元,排名世界第104。而亞塞拜然則以亞塞拜然人為主,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
  • 「亞美尼亞購買俄羅斯武器,但亞塞拜然買得更多」
    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0月4日刊載題為《為什麼俄羅斯需要亞塞拜然》的文章,文章分析了俄羅斯在納卡衝突中保持中立等距立場的原因,全文編譯如下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為什麼資本主義導致了前蘇聯地區的民族衝突
    而且,就像在印度的英國人一樣,塔吉克人對抗烏茲別克人,吉爾吉斯人對抗哈薩克人,亞美尼亞人對抗亞塞拜然人,喬治亞人對抗阿布哈西人,俄羅斯人對抗所有其他人。沙皇的命令是:「如果巴什基爾人或吉爾吉斯人表現出反叛的傾向時,他們將互相較量,俄軍則可以坐收漁利。
  • 戰鬥激烈進行,亞美尼亞頹勢明顯!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速報
    -亞塞拜然衝突速報當地時間9月30日,亞塞拜然方面發布視頻,顯示亞塞拜然的無人機對亞美尼亞一輛載有20名士兵的卡車發動襲擊。這張照片是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1990年爆發的納卡戰爭期間,一名106歲的婦女在亞美尼亞南部的德格村中用
  • 根在蘇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硝煙何去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打起來了!不是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以下簡稱納卡)那塊飛地,而是在納卡周圍邊界沿線。戰鬥激烈,數十人死亡。有意思的是,雙方都聲稱對對方形成致命打擊,但是關於直升機和坦克被毀的說法目前還是各執一詞。這兩國國家之間發生戰鬥很正常。遠的不是,光是過去幾年,就有數百起事件。
  • 亞塞拜然SU-25戰鬥機疑似被擊落!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速遞
    當地時間11月1日,亞塞拜然發布了使用Su-25戰鬥機襲擊亞美尼亞軍事目標的視頻。與往常一樣,亞美尼亞損失慘重,不過有個襲擊值得注意,圖一到圖四是一組完整的襲擊視頻,在亞塞拜然襲擊之後,亞美尼亞方面迅速聚集對傷員進行搶救,而後遭遇亞塞拜然Su-25戰鬥機的第二次打擊
  • 亞美尼亞戰敗割地和中國的「絕處逢生」
    一是亞美尼亞跟亞塞拜然的戰爭戰敗的原因,以及俄羅斯為什麼見死不救。二是東協發起的RCEP是中國的一個巨大的戰略性利好。三是簡略談談美國大選新情況。我在一個月前的節目中,專門講過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戰爭問題。亞塞拜然是突厥人的後代。突厥人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有力打擊下,一部分歸化中原與漢族融合,西突厥部分逃亡到中亞和西亞。
  • 俄羅斯進逼納卡、亞塞拜然大勝、亞美尼亞割地求和!
    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談判代表正式於莫斯科,就兩國此前圍繞「納卡地區」而爆發的戰爭,達成和平協議。戎評略微的看了一下,協議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點:1、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立即停火,分時、分階段的撤出未失守的全部納卡地區土地。
  • 亞塞拜然集體處決亞美尼亞人,大批俘虜被反綁雙手:集體頂頭槍斃亞塞拜然集體處決亞美尼亞人,大批俘虜被反綁雙手:集體頂頭槍斃
    一旦有了這三種武器,還是一樣可以打敗亞塞拜然軍隊。現在的亞美尼亞將會很快進入到重新整軍備戰。亞美尼亞媒體已經表示,亞美尼亞將不會再訂購昂貴的蘇30戰機,二手坦克和俄羅斯防空系統。 亞美尼亞將會全力訂購武裝無人機,研發巡飛彈。以及建立更加快速有效的軍隊。實際上,真正論戰鬥力,亞美尼亞是超過亞塞拜然的。
  • 誓死不投降打到底,亞塞拜然士兵傷亡慘重:槍斃亞美尼亞傷兵洩憤
    ,亞美尼亞人在保衛陣地,以及督戰隊監督下,打的異常頑強,誓死不投降。從動圖可以看到,在攻擊亞美尼亞陣地的時候,亞塞拜然軍隊出動了TOS-1A重型噴火坦克,這種坦克有24管火箭發射系統,可以發射燃料空氣彈藥,將對方陣地變成炙熱的火海。
  • 亞塞拜然同亞美尼亞全面交火
    阿拉伯帝國的興起、伊朗文明的復興,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後來居上,使得高加索成為不同民族雜居的地區,其中就包括皈依伊斯蘭教的亞塞拜然人。| 圖中斜線部分大致即亞美尼亞(左)和亞塞拜然(右)爭議的納卡地區這些歷史演進,為今日的納卡衝突埋下了伏筆。曾為蘇聯兄弟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終究變成了老死不相往來。
  • 亞塞拜然士兵斬首亞美尼亞老人,都21世紀了為什麼還有軍隊如此野蠻?
    近日,又發生一起亞塞拜然士兵割喉亞美尼亞老人的新聞。視頻中,倒在地上的亞美尼亞老人——強調一下,是個平民,他不斷哀求,但是阿士兵絲毫不為所動,好像這個老人只是他抓住的動物,然後就拿出匕首一下一下割開老人的喉嚨。到這視頻戛然而止,但是據說完整版視頻裡老人的頭最後被割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