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武器裝備的進步可謂突飛猛進,隨之而來的是殺傷效率激增,戰爭也就更加殘酷和血腥。例如這次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的衝突,短短幾天就造成了5000人的傷亡。
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武器裝備的進步可謂突飛猛進,隨之而來的是殺傷效率激增,戰爭也就更加殘酷和血腥。例如這次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的衝突,短短幾天就造成了5000人的傷亡。
看看地圖,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東西相鄰,穆斯林國家亞塞拜然北方就是俄羅斯、喬治亞,南方是伊朗,東面是裏海,西面就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為主的亞美尼亞。而亞美尼亞西鄰則是土耳其。我們都知道,在敘利亞戰場上,正是伊朗出人,俄羅斯出裝備,跟土耳其在博弈。現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武裝衝突,正是藉口宗教信仰的問題,正打得紅紅火火,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不難理解,所謂泛突厥國家嘛,天下穆斯林是一家。可是中東穆斯林的世仇以色列卻和土耳其一樣支持亞塞拜然又是幾個意思?亞塞拜然南方鄰國同為穆斯林的伊朗,則冷眼旁觀,這又是幾個意思?所以啊,可別說什麼宗教衝突了吧!
兩個小國家,一本正經藉口一塊不服穆斯林統治的基督徒聚居地區,很認真的在為信仰犧牲,實際就是大國地緣政治的犧牲品,最根本的本質,就是找藉口打掉亞美尼亞這個俄羅斯和伊朗連結的陸上通道!兩個小國對自己開戰理由越認真越赤誠,我們看起來就越可笑、可憐和可悲!
信息社會了,全世界到處都是這種藉口信仰,藉口宗教,就可以煽動起來的熱血何其愚昧?所以,價值觀的殘缺,相比戰爭中死去的五千人,要更加殘酷,這不是蔑視人命,而是只要這種價值觀殘缺,還在熱血和愛國主義的包裝下得以盛行,未來世界就將為此支付五萬乃至五億的人命!
信息社會了,我們收到的信息,在各種客觀影響下變形不說,還面臨自己主觀認知不全,導致信息支離破碎,比如就有很多人都認為:「人海戰術過時了。」
這句話聽著多時髦啊?說著就顯得高大上,可惜這就是一種主觀認知上的不足,導致信息破碎的觀點,人海戰術並不是戰場上派出黑壓壓無數士兵人擠人衝鋒才叫人海戰術,美軍打伊拉克,為戰爭服務的二十萬後臺人員,就在美國本土,坐在辦公室裡吹著空調,負責計劃制訂、情報收集、數據連結、後勤調配……這同樣也是一種人海戰術!這次亞塞拜然在後方,集中使用大量人員操控土耳其、以色列提供的無人機,對前方亞美尼亞各種目標實施打擊,加上各種後勤維護保障,偵察情報提供,以及作戰計劃制定,同樣也是一種人海戰術。工業社會國家戰爭,面臨的就是社會協同工作。
表面看一個偵察分隊才幾個人,偵察到敵方一個坦克團,呼叫並指示後方遠程打擊火力,幾乎可以在瞬間殲滅一個坦克團,這是偵察分隊幾個人殲滅的?實際上維持這套作戰體系,直接參與打擊的人,未必就比一個坦克團的人和裝備少到那裡去!可以拉開這種戰爭代差,我保證勝利方投入的成本更是遠遠高於一個坦克團,隱性社會成本更無法衡量,畢竟全高中畢業水平坦克團,在世界範圍也可以排名相當靠前,而維持一套可以通過基本在後臺操作,就可以殲滅其的作戰系統,人員絕大部分得是大學畢業,還不能是那種在大學裡混日子的人!這就是我們強調綜合國力的關鍵所在。
看過網絡上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這次戰爭的現場視頻後,我終於明白為啥之前英國在國防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要放棄維持現有的坦克部隊了。
在如今的現代戰爭中,信息戰爭技術已經徹底甩開過去機械戰爭的理念了,類似坦克這樣以往的陸戰之王,如今在沒有獲得空中優勢或者沒有有效的防空保護之下,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鐵棺材。
現在信息鏈和無人機介入現代戰爭後,以往要靠類似對地攻擊機、武裝直升機等有人操控戰機才能實現的對地打擊效果,如今只要一臺幾百萬美元,甚至一百萬美元就能輕鬆搞掂的無人機就可以實現。
過去對付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只有少數擁有先進空優能力的國家能夠進行空地一體打擊,如伊拉克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但現在無人機和信息鏈的普及,讓對裝甲部隊的打擊成本急劇下降,像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這些窮國家也能輕鬆搞掉對方相當規模的裝甲部隊,就像坐在家裡玩遊戲一般,真的是殺人不見血。
可見不用多久,類似坦克這樣的大型有人操作的裝甲單位就會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小型、低廉的可移動的無人戰鬥平臺。到了那時候,戰爭真的就像你坐在家裡打遊戲,至於士兵傷亡,可能你也會覺得只是一個數字遊戲吧。
所以,說起來現代戰爭很殘酷,但未來可能就是這麼樣,佔據高科技優勢的一方將對方打得血肉橫飛,而自己卻像在打遊戲那麼輕鬆悠閒。
跟歷史上很多戰爭相比,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戰爭根本算不了什麼殘酷。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絞肉機,英軍第一天就陣亡6萬人,上萬具屍體填滿了壕溝、鐵絲網和彈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史達林格勒雙方在煉獄般的城市巷戰裡拉鋸了兩個多月,生命被無情的歸納為「士兵的生命24小時,軍官的生命3天。」
怎麼看待現在戰爭的殘酷?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交戰只有短短十幾天,傷亡己達到了5000人。但是傷亡的這5000人不全是軍人。有一半是無辜的平民百姓,戰爭是殘酷的,它不分平民和軍人,因為戰爭經常會傷害平民百姓,所以各國人民都反對戰爭。
縱觀阿塞拜彊與亞美尼亞的戰爭,讓我們看到未來戰爭的模式,不可能再像當年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戰爭的時期那樣,實行人海戰爭,衝鋒陷陣、刺刀見紅的近戰搏鬥。連坦克在這場戰爭中都已經甘拜下風。無人機大顯身手,坦克、地面國防設置、地面部隊都成了無人機的活靶子,受到無人機狂轟濫炸,地面部隊根本無力反擊,只有挨炸的份。
通過這場戰爭又一次看到,現代化、數位化在戰爭中的應用,又一次看到落後就要挨打的實戰事例。土耳其援助亞塞拜然的無人機,幫了亞塞拜然的大忙,擊毀亞美尼亞多輛坦克。在戰爭中亞塞拜然在土耳其先進武器的支援下,屢佔上風。
總之未來的戰爭,那就是落後就要受別國的欺負,人民跟著遭殃。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國防建設,培養一大批國防科技人才力量,攻克難關、科技興軍。創造出更多的世界一流武器裝備部隊,從而鑄成鋼鐵長城,使任何力量也攻不破我國國防,祖國永遠屹立世界東方。
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讓武器的射程越來越遠、偵測裝備越來越廣泛和清晰。這導致了戰爭中沒有了前方和後方的區別,沒有了較好的隱蔽物,戰爭中的士兵無論藏在哪兒,都處於敵方的偵察、打擊範圍內,隨時都有可能被打擊死亡。因此現代戰爭中,士兵隨時處於被發現、被殺傷的威脅中。
在這次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戰爭,在社交媒體上大出風頭的,卻是無人機。無人機拍攝下的畫面中,經常出現一些亞方士兵在休息、在討論、在警戒,然後僅幾秒之後,就遭到從天而降的火力打擊,頓時被炸的血肉橫飛。
誠然,無人機在強電磁幹擾和強電子對抗環境下表現要打上大大的問號,比如烏克蘭東部頓涅斯克衝突時,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無人機,居然連控制軟體都被俄羅斯黑客給破解,反倒成為敵人的幫兇。但在亞塞拜然也亞美尼亞這種小國間戰爭中,土耳其和以色列的無人機則幾乎成為戰場的主宰。
可以說,以無人機為代表的非接觸戰爭時代正在到來,在這種戰爭模式下,士兵們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後方葛優躺在椅子上,面對顯示器,手持控制杆,簡直是像在玩遊戲一樣遠程操控無人機去收割對方生命。對方費盡心機打掉一臺無人機,工業大國工廠流水線再轉一下,馬上又有十臺出現在戰場上。
這簡直是讓小國絕望的悲哀,自己是用人命去拼,而對方卻用工業化產品跟你消耗。你在戰場上被炸的血肉橫飛,對方卻吹著空調像玩遊戲那樣操控戰場,這是另一種殘酷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深度軍事】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長按二維碼關注本號,解讀軍事歷史,點評時事風雲,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