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武警人牆」走紅網絡,背後的故事感人肺腑

2021-02-23 中國軍網

「兒子,我在抖音上看見你們執勤的視頻啦!」10月1日23時,剛從南京路執勤歸隊的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二支隊某中隊新排長孫濤,接到了母親的電話。

孫濤頗感意外,急忙翻看手機。他壓根兒沒想到第一次參加國慶安保執勤就走紅網絡。

抖音上,一條長20秒的武警執勤視頻被網友大量點擊觀看。《我愛你中國》的背景音樂讓人心潮澎湃。短視頻裡,在上海市南京東路和河南中路路口,近百名武警戰士分成4組,紅燈亮起時,排成「人牆」站在路口;綠燈亮時,「人牆」以排頭為原點,水平轉移至馬路中間,與對面「人牆」合併成一排,擋在機動車前,引導遊客通過馬路。

在車水馬龍的南京路步行街,「武警人牆」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武警官兵上勤不到半個小時,「網紅人牆」主題的視頻就遍布網絡,各大微信公眾號也紛紛轉載。網友們紛紛為武警官兵點讚,感嘆「每一幀都帥爆!」當晚,孫濤的微信朋友圈也被親朋好友刷屏。450餘公裡外的浙江麗水,退伍老兵周濟旺看到戰友們的英姿,倍感親切和自豪;1200餘公裡外的北京,同樣擔負國慶安保任務的北京總隊某中隊指導員穆俊彤,第一個點讚,並轉發給上海的戰友;2300餘公裡外的黑龍江哈爾濱,在家休假的士官張迪在視頻下留言:「忠誠衛士為人民,黃浦江畔鑄忠誠。」

與孫濤不同,四級警士長丁得中已連續10年擔負國慶安保任務。他對「武警人牆」走紅網絡並不感到意外。丁得中介紹說,其實,南京路上的武警用「人牆」疏導客流的視頻早在2014年就出現在網絡上,每逢元旦、五一、國慶等重大節日,常會有遊客來此打卡「網紅景點」,與「武警人牆」合影留念。

武警上海總隊領導介紹說,「武警人牆」是南京路上的一張名片。當潮水般的人群湧入官兵的執勤區域時,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定要疏導好人流,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夜色漸濃,南京路上的華燈全部開啟,流光溢彩。一道道橄欖綠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顯得格外顯眼,遊客們爭相與他們合影。

他們中,許多人並不知道,在「武警人牆」走紅的背後,還有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解放軍報記者 代烽 特約記者 陳超 通訊員 李軍學

國慶節期間,南京路上武警官兵用「人牆」疏導客流,守護節日平安。王亮 攝

「一切為了遊客的安全」

國慶長假,上海街頭車水馬龍,到處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作為中外遊客的打卡景點,南京路向來是人流密集區,尖峰時段一個路口就有近萬人通過。

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二支隊某中隊領班員楊木超說:「國慶安保雖是臨時任務,卻比常態執勤任務艱巨數倍,面對的安全壓力更重。」

10月2日20時左右,在南京東路和河南中路路口,楊木超隱約聽到人流嘈雜聲中有小孩子的哭聲。四處察看,只見一名小女孩緊緊抓著路邊的欄杆,正聲嘶力竭地喊著「媽媽」,已經哭成了淚人。

楊木超衝入人流,一把抱起這個與家人走散的小女孩,開始在路牌下等候。10分鐘後,小女孩的母親才找了回來。

「南京東路和河南中路路口,是步行街和機動車道的交匯點,人流量最大、安全風險最高,老人和小孩需要我們格外關注。」機動二支隊某中隊班長羅飛介紹說,今年國慶期間,外灘上演「浦江光影秀」,南京路也迎來了超大客流。

一次,在人群中,羅飛看到一名拾荒老人背著一個黑色的大塑膠袋,十分吃力,站在路口等了許久,遲遲走不過去。

路口車流不斷,遊客越來越多。羅飛見狀,立即跑過去幫忙,攙扶老人走過了擁擠的路口。

「武警戰士太棒啦,如果不是他幫忙,老人很容易被擁擠的人群撞倒。」目睹這一幕,市民黃女士不由稱讚。

在南京路步行街,「人牆」旁的遊客換了一茬又一茬,羅飛指揮哨兵反覆開關「閘門」,機警的目光不停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機動二支隊領導告訴記者,假日期間,戰士們手拉手組成「武警人牆」一天下來累計達7個小時,兩班倒輪換執勤,組成「人牆」的哨兵每天至少要來回走上300多趟。

「一切為了遊客的安全。」總隊作戰勤務處參謀王明明說,在總隊指揮所的後面,就是令人震驚的某踩踏事件現場。那年,因人群擁擠踩踏,36位遊客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其實,「武警人牆」走紅網絡,王明明並不感到意外。自2014年起,該總隊為應對超大客流調整執勤模式,改用「武警人牆」疏導客流,收到良好效果。後來,這種執勤模式就一直延續下來,現在已經成為南京路上武警官兵執勤的「標配」。

用「人牆」保障人群過馬路的方式,也曾受到過網友質疑:為什麼放著好好的紅綠燈不用?不用隔離欄而用人來管理,難道不是人力資源浪費?

「各類突發情況層出不窮,採用『人牆』疏導這種模式可以有效靈活地進行處置。」王明明解釋道,隔離欄容易被擠翻推倒,造成二次傷害。與之相比,用「人牆」來疏導人群,可以隨時調節路幅,有效防範發生人流對衝的風險。

滿目繁華,霓虹璀璨。身處鬧市的武警官兵,卻無心關注周圍美景。他們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只因「網紅人牆」的背後,是萬千遊客的安全。

「浦江光影秀」期間,武警官兵堅守在外灘執勤一線。王亮 攝

「守護好大家,也是在守護著我們的小家」

「有爸媽在,別為我擔心,不要耽誤了工作。」

給妻子辦理好待產手續,武警上海總隊機動二支隊某中隊中隊長印敏匆匆離開醫院,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流。

妻子產期臨近,讓印敏緊張又期待。國慶節前,他四處奔波預約醫院,想著一定要陪好妻子,彌補多年來對她的虧欠,可節日執勤讓他把請假的心思收了起來。回到宿舍,他手捧全家福,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誰不想見證孩子的出生,陪伴在妻子身邊盡好丈夫的責任?可是使命在肩,只能把牽掛默默藏在心底。」印敏說,國慶節前一天,他剛從機場接回父母,讓他們來照看妻子,還沒來得及安頓好,便匆匆趕回中隊。妻子住進醫院好幾天了,他也一直未能去看望。

任務結束後,他匆匆趕往醫院。看著妻子虛弱的身子,他滿心愧疚。妻子卻對印敏說:「能嫁給你是我平生最開心的事。守護好大家,也是在守護著我們的小家。」

每一次爽約,只為守護千萬家。機動二支隊助理員仲保強答應女兒到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一直沒能兌現諾言。國慶節前,女兒吵著要爸爸兌現承諾,仲保強提前兩周便買好了迪士尼樂園的門票。

然而,計劃還是落了空。今年國慶節期間的安保工作不同以往,上級反覆權衡,決定讓經驗豐富的仲保強到前指擔負任務。最終,妻子帶著女兒去了迪士尼樂園。

10月1日21時,因有燃放煙花節目,迪士尼城堡上空絢麗多彩。女兒興高採烈地撥通了電話,準備和爸爸分享她的喜悅。豈料,仲保強只說了一句「爸爸在執勤」就匆匆掛斷了電話。

電話那頭,女兒望著絢麗的煙花,禁不住委屈地哭了起來;電話這頭,仲保強心裡也酸酸的,他多麼希望把女兒高高舉在頭頂,一起去看夜空中那美麗的煙花。

一個家庭有了一個軍人,團圓便常常成為奢望。中隊長孟翀家住楊浦區,離哨位僅有10多分鐘的路程,卻因執勤任務重一直未能與家人團聚。上哨前,他從口袋裡掏出妻子的照片對戰友說:「剛跟妻子辦完結婚手續,還沒來得及帶她去度蜜月。」

說來也巧,國慶節第二天,妻子外出散步,剛好碰到執勤中的孟翀。理解丈夫身在崗位不便交談,她只是與他對視了一下便走開了。孟翀說,妻子眼神中的「我懂」勝過千言萬語。

「多麼希望時間能在這一剎那停止。」 孟翀說,看著新婚的妻子,想著對家庭的虧欠,心中十分愧疚。但職責在身,來不及多想,他又匆匆投入到緊張的執勤任務中。

「作為軍人,守護和平安寧是天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不變的宗旨。」該總隊領導這樣對記者說。

客流高峰期,武警官兵手牽手建起「人牆」,引導遊客有序通過。王亮 攝

「看著你執勤,也是一種幸福」

跨越大半個中國,只為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在河南上大學的張夢潔,早在國慶節前30天就買好了去上海的機票。臨近國慶節,她滿腦子全是和男友相聚的畫面。

10月1日下午,張夢潔一下飛機就直奔南京路,看著街頭著裝相同的哨兵,她著實犯了難。半個多小時裡,她一直穿梭在人群中,一個個地辨認尋找。

猛然間,她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朝思暮想的男友趙利威。久別重逢,讓她欣喜異常。看著趙利威不停地指揮「人牆」疏導客流,為不打擾男友執勤,張夢潔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找了個人少的角落默默地看著他。

南京路街頭人流如織,趙利威忙得不可開交,絲毫沒有察覺到女友的存在。

過了許久,副班長李嚴發現廣告牌下有一個女孩長時間未動,一直看著趙利威,感到十分奇怪,便對趙利威說:「班長,街角那邊的女孩,站了都有一個多小時了,一直看你。」

趙利威轉身一瞧,竟然是自己的女朋友。四目相對的那一刻,兩人眼裡滿是欣喜和愛意。

直到趙利威下哨,張夢潔才走到身邊,替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張夢潔對趙利威說:「看著你執勤,也是一種幸福。」

10月3日23時許,南京路上人流漸稀,不遠處的備勤室內卻熱鬧非凡。在父母和戰友的祝福中,下士葉佳順默默許下生日願望。

葉佳順是一名上海兵。從被挑選參加今年國慶安保工作的當天起,他就默默地把過生日的念頭收了起來。沒有想到,「武警人牆」的抖音視頻被父母刷到後,他們便一路尋來,趕到南京路給兒子過生日。

當晚,下哨後的葉佳順剛走進備勤室,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生日快樂」四個大字在彩燈的映照下格外顯眼,從幕布後走出的是朝思暮想的父母。「真沒想到會在哨位上過生日,更沒想到爸媽會來到執勤現場!」突如其來的相見,讓葉佳順喜出望外。

葉佳順後來才知道,為不打擾自己執勤,父母一直在遠處的咖啡廳裡默默看著他。

「親人的支持和陪伴,給了官兵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總隊領導說,家人的支持,愛人的理解,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官兵的心,激勵著他們更好地履行使命,全身心投入到執勤中。

「每次都是你們守護著我們,這次讓我來為你打傘」

「不贊網紅不贊星,只贊人民子弟兵。」

國慶節當晚,女大學生小鄧更改了自己微博的個性籤名,背景圖也換成了她與武警官兵的合影。

置身價值多元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作為軍事發燒友,小鄧對軍人情有獨鍾。此次她專程從北京趕來,只為一睹「武警人牆」的魅力。

看到武警官兵的那一刻,她便衝上前去,遞上玫瑰花,請求合影留念。沒承想,哨兵卻以執勤為由婉拒了她。小鄧不甘心,乾脆在不遠處坐了下來,一坐就是兩個小時。支隊領導再三考慮,特例批准,這才了卻了小鄧多年來的一樁心願。

網友「暮色青春」在抖音視頻裡這樣寫道:「人山人海中,他們的身影,厚實而堅強。別人在觀燈,他們卻背對繁華,用身體鑄就了安全屏障。」

「暮色青春」是南京路某商店營業員劉青的網名。每逢重大節假日,在門口看不斷移動的「武警人牆」,已成為他的習慣。時間充裕時,劉青還會拍一段視頻傳到網上。

國慶節當天,劉青拍攝的視頻便引起了廣泛關注。「美好生活的守護者,致敬最可愛的人」「為祖國和人民負重前行,為我們中國軍人點讚」……短短20秒的小視頻,很快就有一萬多位網友點讚和給予好評。

「『武警人牆』沒有影響到商店的生意,反而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來的人更多了。」劉青說,「武警人牆」現在已經成為南京路上的一張名片,商店的收益也與日俱增。

守衛人民的子弟兵,人民也將他們牽掛在心中。10月1日下午5時左右,突然下起瓢潑大雨,人群四散。剛剛還人頭攢動的街道,只剩下一個個哨兵在雨中堅守。

哨兵王彥正準備申請換著雨衣時,看到一個人在向他靠近——原來,這名女孩要為他撐傘。小小的雨傘容不下兩個人,不一會兒,女孩的後背就被雨水淋溼了一大塊。

突如其來的關愛,讓王彥備受感動,一股暖流湧上心頭。眼看雨越下越大,王彥謝過女孩,勸她趕緊找地方避雨,女孩卻說:「每次都是你們守護著我們,這次讓我來為你打傘。」

這溫馨的一幕,被鏡頭及時捕捉到,繼而在官兵中廣為流傳,也讓組成南京路「武警人牆」的官兵心生別樣的溫暖。為了這份理解與關愛,官兵們說,付出再多也值得。

多年來,「武警人牆」用堅守與奉獻贏得了群眾的認可。他們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在群眾心中。總隊領導說,無論「火」還是「不火」,有一些東西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官兵們對黨的忠誠、對人民安全的守護、對使命的擔當,以及對和平安寧的守望,這些永遠不變。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19年10月21日09版)

編輯:王社興 霍雨佳

編審:任 旭

投稿郵箱:zgjw_81@126.com

相關焦點

  • 當南京路「武警人牆」成了「網紅景點」……
    他壓根兒沒想到第一次參加國慶安保執勤就走紅網絡。抖音上,一條長20秒的武警執勤視頻被網友大量點擊觀看。《我愛你中國》的背景音樂讓人心潮澎湃。短視頻裡,在上海市南京東路和河南中路路口,近百名武警戰士分成4組,紅燈亮起時,排成「人牆」站在路口;綠燈亮時,「人牆」以排頭為原點,水平轉移至馬路中間,與對面「人牆」合併成一排,擋在機動車前,引導遊客通過馬路。
  • 下面請欣賞國慶大片《上海南京路的武警》,每一幀都帥爆了!
    這兩天抖音上一條關於「武警人牆紅燈」的視頻火了這條視頻的拍攝地點在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
  • 國慶長假期間,數千武警值守南京路、外灘、豫園,守「滬」平安
    國慶長假首日,在上海南京路、外灘、豫園等地,武警上海總隊數千官兵值守,守護遊客安全。據了解,國慶長假期間,武警上海總隊每天派出近2000名官兵,駐守在外灘、南京路、豫園等重點區域,以及虹橋樞紐、浦東機場等地,各類應急處置小組、專業救援分隊、反恐分隊前置一線隨時待命,確保申城市民和遊客能夠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假期。隨著南京路東拓完成,從南京路到外灘一線的客流將增大。
  • 海南帥氣武警特戰快槍手不敢牽女朋友的手?一起來看背後的故事~
    這樣的成績來自武警海南總隊某部特戰隊員田添鴻這樣一位能打出極限紀錄的特戰快槍手卻說不好意思牽女朋友的手下面一起來看看這背後勵志的故事4月的海南碧空如洗,烈日高照。武警海南總隊東山訓練基地,一名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持槍而立。
  • 南京路步行街幹了件大事
    5月28日,南京路步行街企業聯合會召開了170年來的首屆招商大會,不僅發布了首份獨家「商圈數據報告」,更透露了2021南京路步行街更新方向, 經過統計,南京路步行街全年共吸引2億遊客,品牌總收入高達200億元!而這2億群體中,近1.4億人都是80、90後!年輕群體已經成為南京路步行街的絕對主力!  這麼多年來,南京路步行街一直在成長蛻變,從未停歇!
  • 新疆的這個地方遇47年來最強大風,武警開重型裝甲車絕地營救!
    信息來源:央視新聞近日,一段武警新疆總隊的救援現場視頻在網上走紅。
  • 王建平落馬的背後 武警黑幕幾多重?
    在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擔任武警部隊司令員。直至2014年年底,王建平被調離武警部隊,轉任解放軍副參謀長。有分析人士認為,王建平可能「存在問題」的期間應是2009年至2014年。從其履歷可見,王建平在武警部隊快速獲得晉升正是周永康任中央政法委書記時期,並且周永康在2012年11月卸任前,王建平晉升為上將。
  • 法拉利Logo中的黑馬故事
    在後來的戰鬥中,這個躍馬的標誌果然給巴拉克帶來了好運,巴拉克在戰鬥中立下一人擊落敵軍五架戰機的赫赫戰功成為戰鬥英雄。        與巴拉克本人一起走紅的,還有他機身上的躍馬標誌。        遺憾的是,在一次執行任務時,由於戰機的機械問題,巴拉克英勇犧牲了,與他一起死去的,還有一位年輕的士兵,這位士兵就是法拉利的哥哥。
  • 陳國勝:入伍一年榮立三等功,難道「背後」有故事
    近日,武警龍巖森林支隊上杭大隊列兵陳國勝參加支隊單兵尖子比武榮立個人三等功,消息一經傳開成為了該大隊的「熱議」話題,「一個素質並不突出的列兵
  • 珍重 | 武警湖北總隊舉行2020年度幹部退役儀式
    7月31日下午,武警湖北總隊舉行2020年度幹部退役儀式。
  • 恭喜武警,多了新兄弟!
    張楠是武警山東總隊的一名戰士,2015年4月14日,他在索馬利亞執行大使館警衛任務時,在狙擊戰位上被恐怖分子的擊中負傷,但是,僅僅28天後,他便重新走上陣地。不料,當年7月26日,張楠再次遇襲,這一次是炸彈,他再也沒能回來。
  • 武警成武中隊授稱五周年:「至高榮譽」背後的平凡堅守
    無論是在老營房,還是在新營區,「忠誠石」始終矗立在武警成武中隊顯著之處。每天早晨起床,都有黨員把它擦拭乾淨;每次黨員政治生日,都要在它面前重溫誓詞;每年新兵下隊,都會用它上好「第一課」,讓「忠在骨子裡、誠在根子上」成為中隊官兵最純底色。
  • 10個月前走紅的「藥袋哥」,如今怎樣了?
    一10個月前,一張照片在網絡上突然走紅——一名社區網格員身上披掛著大大小小的藥袋,昂首站在路邊背後,正是無數像豐楓這樣的普通人,毅然決然地「站出來」。如今,也有網友用同樣的網絡語言,來傳唱豐楓的故事:「當年在遊戲裡高喊『為了部落』的少年,終究有天會長大,成為『守護家園』的藥神。」
  • 圓木的故事:看武警官兵如何練兵備戰
    武警臨滄支隊某中隊官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落日為伍,和群鳥相伴,譜寫以青春為筆,汗水為墨的軍旅讚歌,默默守衛祖國邊疆,共同詮釋忠誠含義。「紮根邊疆戍邊防,青春奉獻保安康。」這是該中隊時刻叫響的口號。據炊事班長朱建樸回憶,七年前,營區改造完工初期,中隊訓練設施缺乏,訓練條件跟不上。官兵們形容當時的訓練是「伏地挺身、蛙跳、400米衝刺、五公裡武裝越野『死亡循環』!」。
  • 國產「最善良手槍」, 因殺傷力太小意外走紅
    武器本質上是用來殺人的,自然是威力越大越好,但我國有一款手槍卻因為威力太小而走紅,被軍迷朋友們稱為是「最善良手槍」,它就是國產77式手槍。這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二種手槍,由濟南軍區修械廠研製,1977年正式定型,1981年正式投入量產,主要配備武警、公安幹警基層警力人員,通常配有7發容量彈匣,使用7.62毫米口徑子彈,能對50米內目標進行有效射殺,而且它的重量只有500克,巴掌大小,方便攜帶,隱蔽性較高,在同類手槍中算是比較小巧的,適合女性使用。
  • 爆火的馬保國背後,是武術的恥辱還是機遇?
    馬保國事件「走紅網絡」背後,中國武術的未來在哪裡?面對巨大流量和傳統文化情結,中國武術應當怎樣自我提升?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歷數搏擊每一次成為出圈話題,前有一龍大戰網紅主播藥水哥衝上熱搜,後有馬保國事件火遍全網,在這些搏擊&武術運動因「非嚴肅」內容而走紅的背後原因,才是更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地方。
  • 「空軍海上驅離外機中英文喊話」視頻走紅,主角是他們!
    近日,一條「空軍海上驅離外機中英文喊話」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主角」、驅離外國軍機的中國空軍飛行員,來自有著「遼東雄鷹」美譽的空軍航空兵某旅。對於這支在改革強軍中成長發展的新生空中勁旅而言,走紅網絡所展示的,是他們潛心礪劍、昂首亮劍的日常行為……在空軍部隊,「金頭盔」是授給對抗空戰比武中最為優秀的飛行員的;「天鷹杯」是頒給在對抗空戰比武中取得團體第一的航空兵部隊的。
  • 武警特勤排班長當選駐地十大年度人物
    特戰隊員作為上一線、打頭陣的先鋒隊員,往往有著讓人拍案叫絕的拿手絕活,也有著背後不為人知的血與汗。
  • 正在籌建中的武警部隊博物館長期面向部隊和社會徵集文物
    6月20日,微信公眾號「武警新聞」發布消息《武警部隊博物館文物徵集啟事》(以下簡稱《啟事》)稱,武警部隊博物館(籌建中)即日起長期面向部隊和社會徵集文物
  • 【人物報導】武警張掖支隊 | 陸軍某綜合訓練基地 | 西藏軍區某旅炮兵營
    記2020年度武警部隊「特戰極限勇士」李滿強「青春就像是一鍋沸騰的開水,狂熱而又富有激情,而不是夕陽西下一潭平靜的冷水,冷淡而無味。」——摘自李滿強筆記   落日的餘暉鋪灑在跑道上,斜斜地拉出一道道瘦長的身影。第一次見到李滿強,是在夏末傍晚的一個武裝五公裡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