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最新裝具拿最舊的槍:越戰美海軍陸戰隊單兵裝備

2021-03-02 裝甲參謀部

越戰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局部戰爭,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深度參與其中。在這場戰爭中,海軍陸戰隊坦克兵採用了不少當時最新的裝具,不過他們的武器,恐怕是參戰美軍裡最舊的。
 


對于越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坦克兵乃至全體參戰美軍來說,尼龍防彈衣是個參戰的新裝具。頭戴蒙有迷彩盔罩的M1鋼盔,身穿「馬甲」,胸掛L形手電,端著M14或M16突擊步槍成為越戰美國大兵的經典形象。

美國海軍陸戰隊坦克部隊在越戰時期裝備的防彈衣有3種:M-1951、M-1955和M-1969。M-1951式防彈衣實際上在20世紀50年代末已經在某些熱點衝突地區前線配發給美國陸軍步兵部隊。

試穿M1951

為拉鏈無袖夾克式樣,重量7.75磅(3.5千克),材料為防水尼龍,胸部上半部分和肩膀是尼龍的柔性墊,而胸部下半部分、背部和腹部是可完全的多倫(玻璃鋼)板。

這種防彈衣外側有兩個衣袋,配腰帶,腰帶主要是為了掛手槍套已經類似的單兵裝具。

根據美國陸軍的統計,這種防彈衣能偏轉了大約65%的各類彈藥,75%的炸彈破片和25%的輕武器射擊。將軀幹傷口減少了60%至70%,傷痛減少了25%至35%。

但是它有個很大的缺點——悶熱,這個缺點在另外兩種防彈衣上也是很明顯的。

 

M-1955防彈衣是在M-1951式防彈衣上升級而來,防彈衣有23個5 1/4平方英寸(33.8平方釐米),1/8英寸(0.31釐米)厚的多倫(玻璃鋼)板。這些防彈材料為13層尼龍。重量為10磅3盎司(4.56千克),成本為47美元。M-1955在右肩上加了一條掛繩,方便在行軍時攜帶突擊步槍。在20世紀60年代末,許多M-1955背心上增加了兩個大的前口袋。

M-1955防彈衣

M-1969式防彈衣在式樣上最大的改動是增加了衣領,另外還加上了手雷扣,甚至在加上筆袋來容納原子筆。而防彈材料改為12層尼龍,重量有所下降,為8.5磅(3.85千克),成本為每件35美元。

海軍陸戰隊穿M69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越戰時使用防彈衣的一大特色是在背後用醒目的巨型字體印上自己的名字。當然有些人由於各種原因穿的是別人的防彈衣,也只會草草在上方補上自己的名字,對原來的名字不做塗抹或改動。

 

當然坦克兵一般在坦克車內,自然是無需穿防彈衣的,只有車長會頻繁露出上半身觀察態勢,所以通常會穿。

 


越戰時期,美軍坦克部隊終於換掉了二戰時代的M1938「大狗叔叔」坦克頭盔,戴上了T56-6坦克頭盔。

這種頭盔的盔體幾乎是一個球形,材質為玻璃鋼,重量較輕。將送話器和耳機都整合在頭盔裡,有MK-525/G和MK-1036/G兩種通信耳麥系統。

T56-6坦克頭盔

網上有說法稱美國明星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在參軍的時候戴過T56-6頭盔,但是從他1960年主演的電影《大兵的煩惱》中可以看出,他佩戴的依然是M1938頭盔。

貓王的坦克頭盔

不過,解放軍倒是引進過T56-6頭盔,目的是與從西方進口的坦克電臺所搭配。有些中文資料寫作CVC T56-6或者CVC頭盔,其實CVC是戰鬥車輛車組成員(Combat Vehicle Crew)的縮寫,不是型號。

解放軍的T56-6

美軍的作戰部隊對T56-6頭盔的指責較多,比如頭盔的殼體較大,防護性能不夠好,在越南這種熱帶雨林氣候中顯得悶熱難受。所以,美軍從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尋求替代方案。1973年,美軍開始用DH-132頭盔替換T-56-6式。不過暫時沒有發現越戰前線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坦克部隊大規模換發DH-132的照片。

順便,DH-132頭盔沿用至今,其改進型到現在依然是美軍M1系列坦克,M2步兵戰車等車組的制式頭盔。

DH-132頭盔

 


越戰時代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坦克兵和二戰時代類似,除了坦克兵特有的少數裝具和徽章之外,軍服大體和步兵類似,他們也穿M62式軍服。

M62軍服是灰綠色棉質平紋布質地,受時代科技限制,既不透氣,也不吸汗,也不是阻燃材料,上衣內側有地圖口袋,單扣固定。隨著戰爭的進行,大致有三種樣式變化:

第一種:扣子為塑料材質,明扣,斜角口袋。有肩袢,袖子有可調節的袖口,可以捲起來。每個口袋的底部都有排水孔。

第二種:改為暗扣,帶腰袢。

第三種:平紋布質地或者尼龍,取消肩袢,腰袢。

M48坦克車組

順便,這種軍服雖然是單色,非迷彩樣式,不過在越戰美軍中並不獨特。現代人去看越戰時期的照片,反映越戰的影視劇,也會發現這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大量的美軍穿著單色軍服作戰。

作為對照,南越軍隊的迷彩服普及率倒是很高,他們的迷彩服樣式甚至比美軍要多。

 

通過一些顯著特徵可以分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和美國陸軍的士兵:

左胸口袋上的海軍陸戰隊標誌;

海軍陸戰隊的腰帶是針扣皮帶,而陸軍是板扣皮帶;

如果帶著攜行包,上面也有軍種標誌和部隊標誌;

 

坦克兵們通常在領口或者胸前佩戴鮮明的軍銜標誌,原因很簡單,他們坐在坦克裡,不怕被「重點照顧」,而步兵部隊的士官和軍官有時候會選擇不帶軍銜標誌。

 

美軍剛參加越戰的時候,配發的是真皮製的黑色軍靴,鋁製扣眼,橡膠底。高層認為襪子必須防潮,防打滑和腿腳起泡,還給坦克兵配發了羊毛混紡的襪子。這種搭配確實能保護在坦克上作業的坦克兵,不過並不適合越南的實際情況。

因此,美軍後來因地制宜,開始配發一種名叫「叢林靴」,靴筒改為綠色尼龍,靴面改為皮革和綠色尼龍,增加了排水孔,橡膠靴底很厚,還加了塊金屬板,目的是提防越共布置的竹籤/木樁陷阱。在熱帶雨林中,叢林靴的透氣散熱稍好一些,但是防水性依然較差。為此,美國大兵們自嘲說,至少有排水孔,就不用踩著靴子裡的水走路了。

叢林靴

海軍陸戰隊的軍帽和陸軍接近,起初是圓筒帽,後來是棒球帽樣式,兩種樣式都有兩個通風孔,另外還配發奔尼帽。

越戰中的奔尼帽


由於坦克部隊不太可能使用輕武器作戰,所以配發的依然是舊式武器——M1911白朗寧手槍、M1A1湯姆森衝鋒鎗和M3A1注油器(或者叫黃油槍)衝鋒鎗,解放軍當年都繳獲過不少。

M1911白朗寧手槍在美軍中服役長達74年——從1911年到1985年,在中國外號大眼擼子,得名於其0.45英寸(11.43毫米)口徑,比當時中國常見的所有手槍口徑都大。由於攜帶方便,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坦克兵中很受歡迎。

大眼擼子

不過M1A1湯姆森衝鋒鎗和M3A1注油器衝鋒鎗就不那麼受歡迎了。

這兩種衝鋒鎗的重量一點不輕,湯姆森衝鋒鎗3.75千克,黃油槍3.67千克,而M14步槍4.5千克,M16步槍3.9千克。

但衝鋒鎗發射的是手槍子彈,射程近,威力也不足。所以,很多坦克車組都想辦法搞來M14和M16放在坦克裡應急。

手持湯姆森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

這兩種衝鋒鎗也曾被解放軍大量繳獲過,剛開始對於缺乏衝鋒鎗的解放軍來說,是個新奇武器,得到了「簡直就是小機槍」的評價。不過,在解放軍決定蘇械化之前,曾認真考慮大批量仿製生產的不是美式衝鋒鎗,而是發射短步槍子彈的M1卡賓槍。

儘管如此,美軍坦克部隊不但在越戰中依然大量裝備M3衝鋒鎗,甚至一直沿用到1991年海灣戰爭。

冷戰時代的M3衝鋒鎗

按今天的觀點來看,美國海軍陸戰隊坦克兵的單兵裝備並不適合當時的作戰環境,不過美軍高層還是對其寄予厚望,將他們部署在南越的最北邊,既要對付遊擊隊,也要直面北越正規軍。不過,這些裝備在實戰中表現出的優缺點依然為之後的發展,指出了可能的方向。

在後臺回復mov4,獲得本公眾號的三篇戰爭片的歷史文章;

在後臺回復sgt16,獲得本公眾號的三篇坦克戰的歷史文章;

 

相關焦點

  • 美海軍陸戰隊單兵裝備現代化與技術改進
    來源:「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微信公眾號【知遠導讀】美海軍陸戰隊的步兵和特種作戰人員前方部署,為美國所面對的許多最棘手的戰略問題提供了一個有效和相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 器材洞明皆學問:《潛龍諜影V》單兵裝備考證(上)
    在軍事題材遊戲裡登場的單兵裝備,大多並沒有服務於遊戲邏輯的功能性,一般僅用於渲染真實氣氛以及敵我區分,因此大多數遊戲開發商對此並不重視,將美術資源更多放在武器、場景和角色上。而《潛龍諜影》系列在單兵裝備的設定方面歷來都很講究,系列遊戲中登場的每一個武裝角色身穿的裝備都有著細緻得體的設定和考證。系列最後一部正統續作《潛龍諜影V》在這方面更是達到新的高度。
  • 美國海軍陸戰隊偵察與特戰部隊單兵裝備
    2013年6月,隸屬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徵隊(31st MEU)軍直偵察連的特戰隊員正進行作戰訓練,他們身著叢林數碼迷彩作戰服(MARPAT),混搭了制式裝備和商版裝備。畫面中央的特戰隊員身穿TYR公司的PICO突擊隊員(Assaulter)載板背心和VTAC公司的Brokos戰術腰帶    軍用迷彩有兩個主要功能:在環境中隱藏自己,在戰場上區分敵我。
  • 趣談單兵防護裝備
    越來越重的防護裝備使士兵作戰時面臨重大考驗,確保系統設計減輕士兵負荷成為單兵防護面臨的三大問題之一先看看美國的單兵防護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防護成本呈不斷上升的趨勢。2001年,海軍陸戰隊員人均服裝和個人防護裝備成本為1200美元。防護裝備 足以抵擋9mm槍彈和炮彈碎片的頭盔和防護服。
  • 官宣海軍陸戰隊換裝:穿上星空迷彩的海軍戰士,太帥氣了
    而在6月27日,央視軍事專門發布了視頻,以官宣的形式為我們展示了解放軍駐吉布地基地海軍陸戰隊換裝星空迷彩的消息,顯然很振奮人心。吉布地保障基地是我國第一個海外基地,2017年8月1日,吉布地基地正式啟用,我駐軍官兵及裝備是用071型登陸艦及東海島號半潛船輸送到位的。
  • 2016年臺軍最新單兵裝備
    ,臺灣也不例外的研發公布了新一代的單兵裝備,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2016年臺軍最新單兵裝備」的細節以及臺軍針對士兵自購裝備的有關政策。無破裂及變形現象產生,同時可防碎片、日光直射及風沙,保護雙眼;「吸震型戰術護肘」以高吸震材料結合發泡技術製作內墊,外覆高強力PE塑料片,抗壓耐磨,與現役英、美軍單兵配賦裝具同等級。
  • 士兵肩上的歷史 美軍背包百年掠影(4)越戰篇上
    而美軍在越戰期間針對東南亞叢林環境的裝具研發工作也從那時開始。在二戰結束之後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美軍並沒有列裝新型號的背包,而只是對已有的背包裝備進行改進。但歷史總是相似的,越戰開始之後,美軍意識到當前的單兵裝具不能很好地適應東南亞地區叢林作戰環境,展開了一系列專為熱帶叢林環境設計的單兵裝備的研發工作,由此誕生了一系列經典裝具裝備。
  • 老而彌堅——十大長壽美軍單兵裝備
    :約40年M1955防彈衣是陸戰隊在越戰期間普遍裝備的一件硬質防彈衣,使用防彈纖維板材料,能夠提供比同時期陸軍裝備的M69破片衣更高等級的防護,但重量也要比M69重上許多。不過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雖然陸戰隊在80年代初就換裝了當時最新的PASGT破片衣,但M1955的生產卻一直持續到90年代初期,供海軍艦上安保人員使用。
  • 【裝備志】戰術腰帶野史
    牛皮等皮質腰帶則作為軍官的外腰帶及槍背帶、手槍套等裝備使用。此時的外腰帶已經有了配套的標準制式雜物盒、彈藥盒及手槍套等。日後這又發展成裝具組合。越戰中,美軍大量裝備了 M1956式裝具,帆布材質,含腰帶、Y字背帶、彈夾包、水壺包等等。美軍M1956裝具部件及腰帶
  • 美國海軍陸戰隊為何被稱作四等人?
    加上身處戰區的海軍陸戰隊員往往蓬頭垢面、狼狽不堪,因此海軍陸戰隊總是被調侃為「最沒人權的部隊」。此外,以前的海軍陸戰隊因為受到經費限制,老舊裝備一直難以更換,甚至訓練時還在拿M16步槍湊數,坦克更是用著老舊的M60。
  • 美軍的單兵裝備很牛逼?他們可能掉坑裡很久了
    但小兵兵覺得,我們也沒必要如此羨慕美國人,因為單兵作戰服這條路,美國人也沒徹底搞明白。今天就拿美軍「四等人」中的精英,陸戰隊軍屬偵察連(Force Recon 以下簡稱FR)來說說事:/SPIE組件的核心,是外觀類似於美國海軍陸戰隊整合式單兵作戰系統戰術背心,不同的是LBE/SPIE戰術背心使用的是可以模塊化可拆卸的戰術附包,垂降鞍座和腿部槍套也可選的。
  • 戰場單兵裝備
    中東和東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作戰環境,而且還有從全球各角落持續竄出,同時暴露出重大且不尋常的嚴峻挑戰,其挑戰範圍甚至足以衝擊作戰構想以及跟戰術、技術與程序有關的單兵服裝與攜行裝備,因為不論官兵性別,舉凡徒步近戰、乘車戰鬥、炮兵、工兵或後勤梯隊等,都離不開被裝補給和裝具需求。
  • 究竟是海軍陸戰隊的新寵?還是新瓶裝舊酒?-M40A6丨火器
    查克.馬威尼和卡洛斯.海斯考克均出自美國海軍陸戰隊,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圖片了解詳情)如果要說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制式狙擊步槍,那麼M40這把槍就一定是繞不過的坎。(美國海軍陸戰隊經典的制式狙擊武器)因為M40從1966年越戰時期,就開始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亦是其制式狙擊步槍。
  • 單價9990歐元G28裝備海軍陸戰隊, 美陸軍: 高價步槍只能他們用
    海軍陸戰隊試射G28這可以說是美軍2017年以來最大價格的槍械進口訂單,而G28精確射手步槍是這款上億訂單中佔大頭,800支G28的價格高達8千萬美元(其全球出口價格為9990歐元,美軍這是折後價)。G28在歐洲市場上被譽為全球最貴的突擊步槍,因為「精確射手步槍」就是通過突擊步槍改進而來的,G28就是HK416突擊步槍上改進的,主要改進的就是瞄準鏡、彈道(槍管膛線),精確射程不超過800米,老式SVD狙擊步槍的精確射程為1000米,精確射擊都比G28高,不過精確射手步槍可以連發。
  • 德械師的單兵裝具除了德國鋼盔還有日本飯盒和美國彈袋
    但在真實歷史上這支被後人稱為「德械師」的新式中央軍到真正配備的什麼單兵裝具,到底有多少德式裝備,這在許多人眼中都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概念。筆者最近翻閱故紙堆,找到了當時抗戰前整軍的詳細資料。下面就為大家揭秘一下這支所謂的德械師的單兵裝具。
  • 解放軍單兵裝備有多貴?一身行頭值兩部iPhone6
    在全軍信息化作戰的浪潮裡,解放軍終於將「神盔」升級成帶接口和卡具的「信息化模塊頭盔」,而此時的美軍已經在考慮:如何讓頭盔更加智能?頭盔能不能成為士兵的「第二大腦」? 把「根」留住 在單兵裝備系統中,防護裝具除了頭盔還有更為重要的防彈衣。而中美頭盔之間的代差也存在於防彈衣之中。
  • 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更新,徹底拋棄M16步槍,全部換成此型號
    另外還有消息稱,美國海軍陸戰隊希望機槍的樣子與普通單兵步槍更接近些,這樣在戰場上就不至於太「惹眼」而招來對方火力的「重點關照」。因此,也有文章認為IAR應該理解為「單兵輕機槍」更為確切。交付美海軍陸戰隊使用的M27按照公開資料顯示,到2010年年底,已經有五個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遠徵營裝備了M27,其中其中第3、4、9、25陸戰團的第1營共4個步兵營將步兵班的M249全部替換成了M27,第1輕裝偵察營
  • 單兵裝備篇之防風護目鏡
    單兵裝備篇之防風護目鏡 從一戰到科技含量爆棚的現代戰爭,人類的科技一直在不斷攀升,而作為科技水平領導者的美國軍隊,自始至終都沒有停斷過對單兵裝備的改良
  • 特種部隊裝備——戰術背心
    是一種能將大部分個人戰鬥所需之裝備整合穿戴在身上,以利於戰鬥中能方便快速取用各項裝備的單兵戰鬥裝備。戰術攜行具是單兵裝備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產生和發展,和人類的戰爭史一樣久遠。它使得士兵和武器裝備形成一個整體。戰術背心的作用主要有兩種:防護 、便捷。戰術背心主要由:布料、裝備袋、扣、車縫線所構成的。
  • 美海軍陸戰隊士兵裝備M27自動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