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合作QQ:3304279071、6240132
今天世界上的故唱和平,實力倡亂的反覆陰謀等等,只要你真正懂得《戰國策》的策略,便可一覷看穿,不會上當的。
▲全球徵戰的美軍,已然成為了「靚麗風景線」
2020年,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全世界逐籠罩在超級大國的陰影之下。中東、亞太、西歐,乃至於非洲,都在人為的幹預之下變成了熱點地帶。
美國頻頻南海挑釁,光八月份美國陸軍偵察機到南海「刷存在」已來了近10趟,不少網友高呼:打下來。
真的打下來就贏了嗎?
鬼谷子說:「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始終,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聯焉,而守司其門戶。
意思通過觀察變化作出判斷,並進一步把握事物存亡之理。測算萬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通曉人類思維的規律,揭示事物變化的徵兆,從而控制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
說到底,要明白一切行動背後的本質。實際上,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老祖宗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01
秦楚爭霸
戰國末期,「橫成則秦帝,縱合則楚王」,是當時士人對天下局勢的總結。
秦孝公繼位之後,秦國重用衛鞅開始了變法圖強。一系列的舉措,讓秦國正式走上爭霸的舞臺。
衛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空前強盛,公民擅於為國而戰,山上沒有盜賊,家家戶戶都能吃飽飯,人力資源極其充沛。
來自多國的人才紛紛投奔秦國,在秦武王、昭王兩代期間,13個人擔任宰相,但是其中有12個都不是秦國人。
一時間,朝堂上下清明,在各種政事上毫無瑣事遺留,十分的安閒。只有開放才能強國,這樣的道理早在兩千年就已經證明了。
眼看周王室衰微,社會勢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新一輪社會利益的重新分配,而秦國的崛起讓它隱隱具有了重新分配利益的力量。
這樣強盛的國家,逐漸遭到了多個諸侯國的聯合警惕。楚國作為曾經的老大哥,自然義不容辭擔起了責任,蘇秦站了出來。
出身鬼谷子門下,蘇秦的縱橫之術可謂是爐火純青。本該作為頂尖人才的他,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埋沒,直到遇得了燕文公,才有機會平步青雲。
這個沉浸窮到吃不起飯的草根說大家可以組一個從南到北的朋友圈暴揍大秦啊。
於是,他擔任了六國總督頭,統領六國軍隊。
蘇秦確立的「合縱」地緣阻隔方針,多國南北接通,將秦國擋在了函谷關之外整整十五年。
▲合縱連橫代表了古代中國頂級的國家間戰略較量
近代中國曆程上,同樣開始積貧積弱,通過政治變革實現高度中央集權制度,同樣都是大政府,通過搞靈渠等大型基建工程發展國有經濟。
中國如今和秦國一樣,走上了同六國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隨著中國不斷在經濟、政治、軍事等綜合實力方面的崛起,美國等西方國家便不斷傳出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表示出他們對於中國的崛起會影響和威脅到其本國利益的擔憂,並試圖通過這種輿論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或在國際舞臺中孤立中國。
02
這邊,大秦也著急上火啊。很快,就看出了這個合縱的軟肋——人心不齊,各懷鬼胎。
於是秦惠文王在張儀的建議之下開始實行了「連橫」的計策,即為「拉攏弱國對抗強國」,採取鄰國靠戰爭威懾,遠國靠外交穩住的方針。
這個主意是一個叫做張儀的大忽悠出的。不過非常管用。他一路從陝西忽悠到山東。
號稱天下第一名嘴。他的這張嘴,直接推動了歷史的車輪。
他對魏王說「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史記·張儀列傳》下同)」,對韓王說「先事秦則安,不事秦則危」,對齊王說「大王不事秦,秦驅韓梁攻齊之南地」,又威脅趙王說「今楚與秦為昆弟之國,而韓梁稱為東籓之臣,齊獻魚鹽之地,此斷趙之右臂也。」
在大忽悠張儀的遊說下,合縱之約順利瓦解,各諸侯之間各懷鬼胎,始終無法組成一個合縱的聯盟。
秦國滅韓的時候,趙國雖說有李牧這樣的猛將,但其剩下的土地早已難以支撐反擊。
魏國人則是為了向秦國表忠心,主動和楚國爆發大戰牽制大量兵力。同期,由於秦國的外交策略,齊國是真的在「混吃等死」,這就是縱橫之術的最高體現。
連橫讓大秦轉危為安。
六國最後破滅,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蘇秦的合縱術表面上很強大,實際上內部矛盾重重,不能形成一個強硬的拳頭。更不會在蘇秦的統一指揮下,主動進攻秦國、消滅秦國。
在合縱維持的十五年時間裡,六國也沒有利用這短暫的和平時間改革發展壯大,提升國力,反而盡情「享受」和平,以為天下無事了。
等蘇秦一死,六國的危險重來,只能坐等著強大的秦國來攻,自取滅亡。
如今美國想要重新拉起冷戰時期的「最強陣容」,但很顯然,美國那些個享受了和平發展福利的盟友們卻和他們不是一條心,這就給予了我們提供了全新的突破口。
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接受了中國大量援助的義大利,顯然是個極好的合作夥伴。
▲意塞希三國將成為中國在歐洲大陸的關鍵突破口
加上作為中國傳統夥伴的希臘和塞爾維亞,只要稍加運作,在歐洲大陸上就將會出現「中心開花」的一個局面,然後在歐洲核心地帶進行一個向外的輻射延伸,北接歐洲經濟核心的法德,東接市場潛力巨大的東歐地區,局勢可被盤活。
03.
合縱:」合縱弱以攻一強" ,就是結合眾多弱國以阻止強國對弱國的吞併。
而連橫是指 」事一強以攻眾弱」,就是依附一強國,伴虎吃食,贏取戰略轉機的時間。
以史為鑑,合縱需要團結,連橫需要發展。
即合縱的各方,必須要懂得放棄,運用「捨得」這種精神,大舍才有大得,不舍永遠不得。
而連橫的一方,必須要知道在與別人合作的同時,不斷深度發掘自身的潛能,強大自我。
秦國,就是在與六國連橫的過程中,一方面擊破了合縱,另一方面不斷深挖本國的潛能,使國家不斷的富強,最終取得了統一霸業的偉大勝利。
如此大勢下,中國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既不能妄自尊大,又不可妄自菲薄。在戰略時機尚未成熟的情況下,要能夠做到「藏巧守拙」「韜光養晦」,不要急於「亮劍」「秀肌肉」,所謂「時不至,不可強究」。
但這種忍耐,這種內斂,決不是被動的、消極的。
而是積極的攻勢防禦,是以時間換空間,一旦時機成熟,就要敢於展示大國的力量,「得時無怠」。
而要能夠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關鍵在於「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說白了,川普現在做的任何挑釁,就是為了激怒中國,挑起事端,轉移國內矛盾,除了全面戰爭不可能外,他希望事越大越好,只要有利於他選舉的,他根本不在乎什麼底線。
所以,中國要學聰明點,管他怎麼折騰,抱牢不脫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等到大選結束,所有一切都不同了,等到那時再出招才是明智之舉。
現在中國要做的是繼續低調發展,多交朋友,同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做朋友」,並通過「一帶一路」擴大國家數量。
上下五千年,麻隧之戰的輿論戰,空城計的心理戰,完璧歸趙的博弈戰,中國人什麼場面沒見過。
美國還是太年輕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