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國際局勢,就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放大

2021-03-05 迷彩虎

廣告合作QQ:3304279071、6240132

今天世界上的故唱和平,實力倡亂的反覆陰謀等等,只要你真正懂得《戰國策》的策略,便可一覷看穿,不會上當的。

▲全球徵戰的美軍,已然成為了「靚麗風景線」

2020年,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全世界逐籠罩在超級大國的陰影之下。中東、亞太、西歐,乃至於非洲,都在人為的幹預之下變成了熱點地帶。

美國頻頻南海挑釁,光八月份美國陸軍偵察機到南海「刷存在」已來了近10趟,不少網友高呼:打下來。

真的打下來就贏了嗎?

鬼谷子說:「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始終,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聯焉,而守司其門戶。

意思通過觀察變化作出判斷,並進一步把握事物存亡之理。測算萬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通曉人類思維的規律,揭示事物變化的徵兆,從而控制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

說到底,要明白一切行動背後的本質。實際上,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老祖宗就已經給出了答案。

01

秦楚爭霸

戰國末期,「橫成則秦帝,縱合則楚王」,是當時士人對天下局勢的總結。

秦孝公繼位之後,秦國重用衛鞅開始了變法圖強。一系列的舉措,讓秦國正式走上爭霸的舞臺。

衛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空前強盛,公民擅於為國而戰,山上沒有盜賊,家家戶戶都能吃飽飯,人力資源極其充沛。

來自多國的人才紛紛投奔秦國,在秦武王、昭王兩代期間,13個人擔任宰相,但是其中有12個都不是秦國人。

一時間,朝堂上下清明,在各種政事上毫無瑣事遺留,十分的安閒。只有開放才能強國,這樣的道理早在兩千年就已經證明了。


眼看周王室衰微,社會勢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新一輪社會利益的重新分配,而秦國的崛起讓它隱隱具有了重新分配利益的力量。

這樣強盛的國家,逐漸遭到了多個諸侯國的聯合警惕。楚國作為曾經的老大哥,自然義不容辭擔起了責任,蘇秦站了出來。

出身鬼谷子門下,蘇秦的縱橫之術可謂是爐火純青。本該作為頂尖人才的他,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埋沒,直到遇得了燕文公,才有機會平步青雲。

這個沉浸窮到吃不起飯的草根說大家可以組一個從南到北的朋友圈暴揍大秦啊。

於是,他擔任了六國總督頭,統領六國軍隊。

蘇秦確立的「合縱」地緣阻隔方針,多國南北接通,將秦國擋在了函谷關之外整整十五年。

▲合縱連橫代表了古代中國頂級的國家間戰略較量

近代中國曆程上,同樣開始積貧積弱,通過政治變革實現高度中央集權制度,同樣都是大政府,通過搞靈渠等大型基建工程發展國有經濟。

中國如今和秦國一樣,走上了同六國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隨著中國不斷在經濟、政治、軍事等綜合實力方面的崛起,美國等西方國家便不斷傳出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表示出他們對於中國的崛起會影響和威脅到其本國利益的擔憂,並試圖通過這種輿論減緩中國的發展速度或在國際舞臺中孤立中國。

02

這邊,大秦也著急上火啊。很快,就看出了這個合縱的軟肋——人心不齊,各懷鬼胎。

於是秦惠文王在張儀的建議之下開始實行了「連橫」的計策,即為「拉攏弱國對抗強國」,採取鄰國靠戰爭威懾,遠國靠外交穩住的方針。

這個主意是一個叫做張儀的大忽悠出的。不過非常管用。他一路從陝西忽悠到山東。

號稱天下第一名嘴。他的這張嘴,直接推動了歷史的車輪。

他對魏王說「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史記·張儀列傳》下同)」,對韓王說「先事秦則安,不事秦則危」,對齊王說「大王不事秦,秦驅韓梁攻齊之南地」,又威脅趙王說「今楚與秦為昆弟之國,而韓梁稱為東籓之臣,齊獻魚鹽之地,此斷趙之右臂也。」

在大忽悠張儀的遊說下,合縱之約順利瓦解,各諸侯之間各懷鬼胎,始終無法組成一個合縱的聯盟。

秦國滅韓的時候,趙國雖說有李牧這樣的猛將,但其剩下的土地早已難以支撐反擊。

魏國人則是為了向秦國表忠心,主動和楚國爆發大戰牽制大量兵力。同期,由於秦國的外交策略,齊國是真的在「混吃等死」,這就是縱橫之術的最高體現。

連橫讓大秦轉危為安。

六國最後破滅,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蘇秦的合縱術表面上很強大,實際上內部矛盾重重,不能形成一個強硬的拳頭。更不會在蘇秦的統一指揮下,主動進攻秦國、消滅秦國。

在合縱維持的十五年時間裡,六國也沒有利用這短暫的和平時間改革發展壯大,提升國力,反而盡情「享受」和平,以為天下無事了。

等蘇秦一死,六國的危險重來,只能坐等著強大的秦國來攻,自取滅亡。

如今美國想要重新拉起冷戰時期的「最強陣容」,但很顯然,美國那些個享受了和平發展福利的盟友們卻和他們不是一條心,這就給予了我們提供了全新的突破口。

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接受了中國大量援助的義大利,顯然是個極好的合作夥伴。

▲意塞希三國將成為中國在歐洲大陸的關鍵突破口

加上作為中國傳統夥伴的希臘和塞爾維亞,只要稍加運作,在歐洲大陸上就將會出現「中心開花」的一個局面,然後在歐洲核心地帶進行一個向外的輻射延伸,北接歐洲經濟核心的法德,東接市場潛力巨大的東歐地區,局勢可被盤活。

03.

合縱:」合縱弱以攻一強" ,就是結合眾多弱國以阻止強國對弱國的吞併。

而連橫是指 」事一強以攻眾弱」,就是依附一強國,伴虎吃食,贏取戰略轉機的時間。

以史為鑑,合縱需要團結,連橫需要發展。

即合縱的各方,必須要懂得放棄,運用「捨得」這種精神,大舍才有大得,不舍永遠不得。

而連橫的一方,必須要知道在與別人合作的同時,不斷深度發掘自身的潛能,強大自我。

秦國,就是在與六國連橫的過程中,一方面擊破了合縱,另一方面不斷深挖本國的潛能,使國家不斷的富強,最終取得了統一霸業的偉大勝利。


如今世界已經是兩極格局,雖然兩極實力還有差距,但是彼此也都消滅不了對方。甚至可以說,核武器出現後,這一基本事實就已經確立。核恐怖平衡大背景之下,各國之間只會有經濟和政治競爭,而不是戰爭。

如此大勢下,中國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既不能妄自尊大,又不可妄自菲薄。在戰略時機尚未成熟的情況下,要能夠做到「藏巧守拙」「韜光養晦」,不要急於「亮劍」「秀肌肉」,所謂「時不至,不可強究」。

但這種忍耐,這種內斂,決不是被動的、消極的。

而是積極的攻勢防禦,是以時間換空間,一旦時機成熟,就要敢於展示大國的力量,「得時無怠」。

而要能夠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關鍵在於「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說白了,川普現在做的任何挑釁,就是為了激怒中國,挑起事端,轉移國內矛盾,除了全面戰爭不可能外,他希望事越大越好,只要有利於他選舉的,他根本不在乎什麼底線。

所以,中國要學聰明點,管他怎麼折騰,抱牢不脫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等到大選結束,所有一切都不同了,等到那時再出招才是明智之舉。

現在中國要做的是繼續低調發展,多交朋友,同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國「做朋友」,並通過「一帶一路」擴大國家數量。

上下五千年,麻隧之戰的輿論戰,空城計的心理戰,完璧歸趙的博弈戰,中國人什麼場面沒見過。

美國還是太年輕咯。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期的均勢——一種國際關係理論的解讀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國際局勢的演變,與近現代國際關係的體系的變革有著很大的相似性。
  • 看地圖學歷史:春秋戰國各階段地圖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疆域變幻無常,將當時的地圖資料和歷史事件結合起來,對後來的學史人意義重大。春秋戰國(前770—前221),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過渡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貴族政治不斷走向瓦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逐漸建立起來,過去和貴族政治相關的分封制、宗法制、世官制、禮樂制、井田制都走向了崩潰。而根據局勢的變化,又將分為春秋(前771—前453)和戰國(前453—前221)兩個階段。
  • 春秋爭霸戰國兼併,為何戰國七雄中只有秦國有統一的想法?
    自周天子遷都進入春秋以來,列國爭霸,互相兼併,經過幾百年的戰爭,最後剩下十多個強國,進入戰國時代,世界沒有和平,反而攻伐更加的頻繁,早期周天子制度的宗法制度也崩潰
  • 春秋戰國歷史時期的十大名將
    春秋戰國歷史時期的十大名將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中華民族第一個大黃金時代,這個時代是人類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現了許多的思想流派
  • 新世紀的春秋戰國 ——全球及亞洲秩序的解構與重建(上)
    由於分與合均為動能,故分合之間,必對原有秩序造成衝擊與破壞,是謂解構;然後,在解構之中,又會依循新的動能,逐漸摸索出一種新的穩定狀態,此即為新秩序的重建與形成。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長達五個多世紀(約550年,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即是一個不斷出現分與合,不斷對原有秩序進行解構,不斷對新的秩序進行摸索與重建的過程。
  • 春秋戰國-吳王夫差劍
    吳王夫差  自作用鈼春秋中期開始,吳國緊跟著諸侯爭霸的步伐,憑藉著豐富的礦藏資源和雄厚的冶鑄實力,在以舟師步兵為主要兵種的,吳王夫差劍圖冊與軍隊建制
  • 春秋戰國時期的水戰規模如何?伍子胥留下了一本書給出了答案
    原標題:春秋戰國時期的水戰規模如何?
  • 三國謀略放入春秋戰國竟得如此評價……
    而談到謀略,就有人表示三國時期的戰時策略比起春秋戰國時期簡直是小兒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春秋戰國時期,是謀略典籍成書最多的一個時期,這些典籍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幾千年。春秋戰國時期的謀略典籍數量驚人,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道德經》、《論語》、《韓非子》、《荀子》、《管子》、《鬼谷子》、《孫子兵法》、《戰國策》、《素書》、《六韜三略》、《司馬法》、《吳子》、《尉繚子》、《孫臏兵法》、《墨子》、《三十六計》(成書於明清,內容為春秋戰國)等等,這些都是謀略典籍,有兵家、縱橫家、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作等等。
  • 戰國時代的兩項產業革命,決定中國歷史的走向
    一、鐵器的推廣:拉開鐵血時代的序幕青銅仍然是戰國武器的主材,但這已經是最後輝煌時刻了。青銅是純銅和錫的合金,強度高且熔點低(800度),易於加工、鑄造,因此在商周時代,廣泛的被人拿來做成禮器和武器,非常受人歡迎。
  • 春秋戰國時期五大經典戰役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各諸侯國爭奪霸主,戰爭頻繁。下面,帶大家回顧一下這一時期的五大經典戰役。縱橫策略手遊《榮耀戰國》1、長勺之戰長勺之戰是發生在春秋時期齊、魯之間的一場戰爭。
  • 在組團打架的戰國時代,「合縱連橫」與普通的諸侯結盟有何區別?
    本       文       約   4027  字閱       讀       需       要11 min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各諸侯國彼此亦敵亦友,時而聯盟時而作戰。直到戰國時秦國逐漸一家獨大,縱橫家們提出了「合縱連橫」的主張。
  • 春秋時代的「貴族精神」
    雖然現在許多別墅小區,都起名「貴族苑」「貴族莊園」「傲城尊邸」之類;雖然今天的中國人開始崇尚所謂「貴族」生活,但是很不幸,大部分人所理解的貴族生活,就是住別墅、開賓利車、打高爾夫,就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讀過《毛選》的人都知道宋襄公的泓水之戰。通過那一戰,宋襄公被標上了「蠢豬式的仁義」的標籤,成了後世中國人嘲笑的對象。
  • 戰國七雄的首都分別叫什麼?是現在的哪些地方?
    1.齊國臨淄首先是齊國都城臨淄,作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時期,齊國是可以與西秦平起平坐的一個國家,其都城臨淄也是一個人口眾多而繁華的大城市。隨著歷史的變遷,現在的臨淄已不復往日,成為淄博市下屬的一個區。3.燕國薊城燕國的都城薊城,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城市,歷朝歷代商業手工業的發展讓這裡也繁榮起來,成為了北京建都之始,薊城的規模,大約在如今北京市房山區的位置。
  • 兵器譜|春秋時代的神秘小部件,能讓傳統弓準度加倍?
    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兵器發展十分快速,從青銅兵器慢慢發展出鐵質兵器,經歷了重大的變革。傳統弓箭也是如此,從單體竹木弓箭發展到了筋角木複合弓箭。成書於春秋戰國的《考工記》記載了:「凡為弓,冬析幹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體,冰析灂。冬析幹則易,春液角則合,夏治筋則不煩,秋合三材則合,寒奠體則張不流,冰析灂則審環,春被弦則一年之事」。這樣一段話,明確的說明了製作一把弓的備料、季節、時間、材料的組成。這證明此時中國已經發展出了成熟的筋角木複合結構弓箭製作技術,此後的幾千年時間裡,傳統弓箭一直就是這樣的材料結構製作技術。
  • 大數據來打臉:僅春秋戰國戰爭就超過整個中世紀三倍
    中世紀的歐洲總共進行了272場戰爭,頻率也就是四年一場(當然了英法百年戰爭是很能提分的),其戰爭也很有特點。首先就是戰爭規模小,野其次是野戰殺敵數量少,大部分戰爭都是圍繞著若干城堡進行了的拉鋸戰。在歐洲中世紀的戰爭中有三個特別的民族很值得一提,那就是法蘭西人、英國人和義大利人。法蘭西人儘管被網民嘲諷,但在中世紀卻是歐洲的武德巔峰。
  • Focus | 電動車的戰國時代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其實不只七雄,只是打到一定時期後,剩下七雄,之後六雄都沒有了,因秦滅了那六雄。
  • 朝貢體系:古代東亞國際體系的幻象
    朝貢制度雖然是古代中國外交中的重要制度,但並不能代表中國外交的全部,更不能反映東亞國際體系內容的全部。費正清在其研究中選取了明清為時間範圍,就是為了減小時間變量對朝貢體系模型的影響(但其劣勢依舊清晰可見);此後更多學者有意放大了朝貢制度的普適性,延伸至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更早,並意欲以其概括古代東亞國際體系,這無疑是對朝貢制度的過分解讀。
  • 春秋戰國著名戰役之秦趙「長平之戰」
    這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這一戰,加速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進程,是戰國歷史的重要轉折,也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結局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全程可分為五個階段。一、上黨歸趙前270年,秦軍越過韓國進攻趙國,被趙將趙奢大敗於閼與。這時,魏人範雎入秦為相,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
  • 戰國七雄簡史:一文了解戰國七雄
    【平王東遷】平王東遷是東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鎬京遷到洛邑的歷史事件,這也是春秋時代和東周時代開始標誌事件。周平王深知,如果繼續坐落都城鎬京,難免不會經常受到西戎侵擾,為了安全起見,於是決定把周朝的都城向東遷移到洛邑,這樣處於天下中心,就很難受到影響了,於是說幹就幹,公元前770年,平王叫上了幾個國家幫忙護送,開始東遷,最終定都洛邑。
  • 百名特種戰士789次激烈交火:春秋戰國是史上第一款射擊遊戲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周王室衰微諸侯勢力的增強紛紛擁兵自重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春秋時代的到來宣告遊戲正式開始不過兩三槍,便徹底的倒下了…好吧,他們真的是春秋時的「盒子精」… 這個維持了一種緊張的平衡感的時期,被後人叫做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