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絡上一條消息刷屏了……
據報導,17日傍晚,臺灣當局「空軍」花蓮基地一架機號6672的F16A型戰鬥機執行例行性夜航訓練任務時,起飛2分鐘後失聯。臺灣隨即成立應變中心,展開搜救行動,但到18日晚間仍未尋獲。
▲墜機的6672號F16「生前照」
這可是個大新聞。網友們除了例行嘲笑一番「沒打就摔」的臺灣戰鬥機,又被臺媒甩鍋論和蔡英文念錯飛行員的名字逗樂了。不過從18日晚間,一則三無消息開始在各個微信群流傳。內容很勁爆:失聯的F16原來是起義!而且飛到了廈門!▲謠言的誕生起源於臺灣論壇
今年44歲的蔣正志,可謂「根正苗紅」。他1999年畢業於空軍官校,由於飛行技術好,一畢業就飛上了F-16,然後一直在嘉義四聯隊服役。他飛行經驗很、豐富,總飛行時數2230小時(其中F-16「駕齡」1815.55小時)。▲蔣正志
2018年,他被選拔到臺北「空軍司令部」短期鍍金並晉升上校,2019年外放到花蓮基地擔任第26作戰隊隊長,堪稱「仕途上的幸運兒」。而且,他結婚到現在也沒有孩子,妻子和母親都在臺北居住,可謂「一心撲在飛行上」的典範。如果不出意外,過幾年很可能「扛上將星」。這樣一位資深飛行員,妻子母親都還在臺灣,有迫切的起義動機嗎?▲廈門正對臺灣西海岸
地圖上看,臺灣的對面就是廈門,似乎飛到廈門是理所應當。可是,飛機失聯地點是在臺灣花蓮,地處臺灣的東海岸。如果真要起義飛大陸,只有兩條路線:第一條:從花蓮外海向北飛,繞行防空雷達密布的臺北地區,然後直飛福州。第二條:從花蓮外海向南飛,繞行臺南尖角,然後直飛汕頭。從花蓮起飛,如果直接向西飛廈門,要穿過臺灣中央山脈,不可能不被島內雷達發現。
而沿著上述兩條航線,繞過臺灣島後,沒有理由再多飛幾百公裡、南下或北上廈門,延長飛行時間,增加被追截的風險。而且,澎湖列島的陣地還是防空雷達密布。
可見,這個謠言,人為編造的可能性很大。這不禁想到了1999年流傳甚廣的「4架臺灣F16起義」的謠言。▲當年刊載謠言的報紙
當年這則謠言,起源於一份名為《軍事博覽報》的地方報紙。報紙以「特約撰稿人」的方式煞有介事地報導稱:5月27日凌晨,臺灣駐桃園機場第16航空連隊韓榮鳴少校駕駛自己的F-16戰機,帶領其它3架戰機起飛,在臺海上空進行例行性飛行訓練。4時許,4架戰機突然偏離訓練航線,向海峽中線飛去,並中斷與地面塔臺聯繫。為了順利起義,其間更擊落一架企圖攔截他們的同型戰機,隨後在大陸8架蘇-27戰機的掩護下降落到解放軍駐福建一空軍基地。當年這則消息,很快被國防部正式駁斥。時任中國外交部的發言人章啟月,在海外記者問及此事時也明確否認。
▲從數據來看,蔣正志沒有呼救,也沒有警告,直接降低高度墜海
筆者大膽推測,這次失聯時,飛行員在夜航狀態、海上飛行時,發生錯覺將海面看成天空。由於缺少參照物,飛機明明在正向飛行,飛行員卻感覺是在倒飛;於是糾正飛行姿態,並拉升「爬高」;實際上卻是在下降高度,結果短短20秒內拍在了海裡。這種失誤,老飛行員反而比新飛行員容易犯。老飛行員經驗豐富,更容易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儀表,結果就在錯覺下摔了。類似屢見不鮮。2019年日本空中自衛隊的第一架F35A,也是因為飛行員遭遇「空間定向障礙」而墜海。當時飛機起飛後不久就從雷達屏幕上消失,飛行員來不及發出任何信號。飛行員細見彰裡當年41歲,飛行時間總計大約3200小時,也是一個老鳥。▲日本墜海的F35A
日本這次事故,數據情況顯示:F35A墜機之前30秒,飛機從9000多米的高空俯衝,時速1000公裡;整個過程飛行員沒有表示「遇到麻煩」,沒有試圖避免碰撞,也沒過發現試圖彈射的任何跡象,然後就一頭扎進了大海……如此種種細節,與此次臺灣F16失聯非常相似。可見,這次大概率只是個飛行事故而已,不必做出更多聯想。當然,有網友覺得:F16墜機是因為蔡英文……
不過,這次也算是提醒臺灣當局,買點武器並不能成為「以武拒統」的依仗。正如國臺辦所說,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大勢,「臺獨」是條走不通的死路,只會給臺灣同胞帶來災難。來源:「雲上國防」(ID:YUNSHANGGUOFANG),原文標題《臺灣F16起義降落廈門?謠言!別被騙了!》
排版:江畔月
不信謠,不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