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944年8月21日的法萊茲包圍戰結束,損失慘重的德軍不得不逃出法國。此時的德軍已經不復1940年的風光,而德國本土也即將成為盟軍的進攻目標。與之相對的,美軍則不曾停下自己的腳步,他們計劃一舉攻入德國境內,從而儘快的結束歐洲的戰事。此刻,雙方的焦點就都集中在了德國境內的一座邊境小城——亞琛,而一場殘酷的城市攻防戰,也將就此展開
一、目標,亞琛此時的戰線有一種非常詭異的平衡,德軍實力不足只能死守他們的'齊格菲防線',而盟軍方面其實也是暫停了之前那種高速的攻勢。美軍停下來的原因也很簡單,可怕的後勤問題讓他們暫時難以進攻,畢竟現在有太多的物資堆積在後方的港口,不能及時運到前線部隊的手中。德軍方面則苦惱於兵力不足,雖然紙面上有74個師,但實際只能算是25個滿編師的戰鬥力。也因為這些原因,雙方暫時都進入了一種詭異的對峙之中。
此時美軍籌劃著一次空中戰役,也就是'市場花園行動'。因為這是一次必敗的行動,所以這裡就不做更多描述。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美軍進行著市場花園行動,可也沒放棄從另一方向進攻德國本土。尤其是在市場花園行動的慘敗,艾森豪決定讓部隊進攻魯爾,摧毀這個德國重要的工業區。該行動將由美國第1集團軍負責,他們將突破德國邊境城市亞琛附近的防線,從而打開通往魯爾的道路。
然而,美軍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自九月份開始德軍就不停的加強自己的軍力,尤其是在市場花園行動之後,德軍進一步加強了自己在'齊格菲防線'上的防禦,以期能夠重組自己的戰線。此時'齊格菲防線'上的德軍總數為230000人左右,而其中防守亞琛一帶的人數卻有足足44000人左右。雖然這些德軍士兵的素質參差不齊,但他們的威脅仍舊不可小視。比如9月12日至9月29日的第一次亞琛戰役中,美國第七軍被其用反坦克火力摧毀或擊傷了超過200輛坦克。
德軍的瘋狂讓美軍十分詫異,因為他們原本預計德軍不可能如此快速的恢復戰力,更不可能還保有較高的士氣。美軍不知道的是希特勒已經下了死命令,要求德軍務必守住亞琛。因為亞琛不僅是德國第一個遭受攻擊的城市,更是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建立'第一帝國'的加冕之地,它對於德國的象徵意義巨大,所以希特勒無論如何也不會把這裡拱手相讓的。美軍在碉堡和防線中奮力戰鬥,終於抵進至了亞琛一帶,一場殘酷的城市攻堅戰即將爆發。
二、激戰開始10月2日,第二次亞琛戰役爆發,這次戰役本不在美軍計劃內,但現在他們為碉堡與戰壕構成的防線所阻,德軍又瘋狂的湧入亞琛,那麼美軍也必須將亞琛這個防禦支點拔掉。美軍很清楚德軍為他們準備了什麼,整個亞琛被'齊格菲防線'延伸出的工事所保護,並且有數條由炮臺、碉堡和堡壘所連接的防禦地帶,而且遍布地雷和鐵絲網等障礙物。美軍對這些套路也簡單,直接用重炮和迫擊炮開始轟擊德軍防區,並從北面派出第29、30步兵師對德軍展開攻擊。
戰鬥變得血腥而殘酷,美軍必須在三十分鐘內奪下碉堡,否則就會遭至德軍的反撲,個別連隊在一小時內就會損失超過80人,有的連隊甚至在一次德軍的炮擊中損失超過90人。美軍在付出較大傷亡後衝破了德軍的外圍防線,開始攻擊亞琛市周圍作為防禦支撐點的小鎮與城堡,美軍士兵手持輕武器和手榴彈逐屋逐巷的清剿德軍。雙方士兵的鮮血染紅了幾乎每一寸土地,鐵與火交織在這片土地上,戰至10月8日,德軍在北面的防線趨於崩潰,部隊收縮回了亞琛城附近。
苦戰已久的第29、30步兵師如今急需休整,所以暫時放緩了自己的腳步,但美軍又在南面展開了攻勢。素有'大紅一師'之稱的第1步兵師投入了戰鬥,他們的目的是收緊亞琛內德軍脖子上的絞索,將亞琛徹底合圍起來。而第18步兵師則將輔助他們進攻,並為第1步兵師的側翼提供掩護。面對第1步兵師強大的戰力,德軍的防線幾乎是形同虛設,在10月11日,第1步兵師成功在亞琛南部建立了一條19公裡長的半圓形戰線。
此時,美軍第1步兵師給亞琛城裡的德國守軍下了最後通牒,要求德軍立刻投降,否則美軍將會將徹底毀滅城市,強大的地空火力必然將城市夷為平地!德軍指揮官格哈德·維爾克斷然拒絕了這一要求,而美軍則回應給他以炮彈和航彈。自10月11日開始,美軍開始用自己強大的炮兵力量和空中力量轟炸亞琛城,整個亞琛城變成了一片遍布彈坑與殘垣斷壁的焦土。然而德軍還是決心死守他們的城市,堅決不肯將亞琛拱手讓給美軍,戰鬥將進入一個白熱化的階段。
三、城破之日此時德軍忍受著美軍的炮擊與轟炸,美軍第1步兵師在11日一天就打出去的炮彈就高達5000發,而且這還不包括轟炸機丟下的航彈。亞琛也在這場鋼鐵風暴裡飽受摧殘,昔日美麗的城市如今只剩殘骸與焦土。而德軍也沒有坐以待斃,轉而向美軍發起了反攻,目標直指美軍第1步兵師控制的代號為'十字架山'的231號山。德軍深知如果不能撕開美軍的戰線,那麼等到南北兩面的美軍會師之後,亞琛就真的是一處絕地了!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德軍開始拼死攻擊美軍第1步兵師'十字架山',同時也派出部隊向北面的美軍第30師發動反擊。
戰況一度變得十分焦灼,'十字架山'在德軍瘋狂的反撲下,於10月12日一度易手。多虧了第1步兵師的美軍士兵英勇作戰,最終在當日日落前又將德軍趕下了'十字架山'。而第30步兵師也一連數次擊退了德軍的反撲,德軍投入的少數坦克也在戰鬥中被徹底摧毀。在這種拉鋸戰中,南北兩線的美軍頂著損失向前推進,不僅徹底掃蕩了亞琛城外的德軍陣地,並且在10月16日正式會師。而在這段時間裡,美軍已經對亞琛展開了攻擊,第1步兵師的第26步兵團在10月13日就開始攻擊亞琛城。
亞琛城內的德軍約有5000人左右,而且抵抗的異常頑強。德軍士兵依託城市建築抵抗美軍的攻擊,街道完全被德軍的交錯火力覆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代價不說,德軍有時還利用下水道迂迴至美軍後方實施偷襲。在這種要命的地方,就算是坦克也不能有效的為步兵們提供掩護。殺紅眼的第26步兵團索性把155毫米榴彈炮拖進城市,對德軍佔據的建築進行近距離轟擊。這一行為不僅可以有效的壓制德軍,更可以在那些建築上開個窟窿,讓部隊免於穿過那些危險的街道向前推進。
在第26步兵團的進攻下,德軍的防線開始搖搖欲墜。儘管人數上雙方旗鼓相當,但是第26步兵團畢竟是久經沙場的精銳,其戰鬥力遠非德軍這些東拼西湊的雜牌所能比擬。在10月18日,第26步兵團就攻佔了亞琛大部分區域,並對德軍控制的亨姆施鐵德酒店發動進攻。此處是德軍在亞琛的指揮部,如果拿下這裡德軍有組織的抵抗就將宣告終結。第26步兵團第3營對亨姆施鐵德酒店展開了猛攻,德軍亦拼命防守酒店,雙方為此展開了長達三天的拉鋸戰。在第26步兵團第3營兇猛的攻勢下,尤其是155毫米榴彈炮的轟擊下,酒店幾乎被變成廢墟,並最終在10月21日被英勇的第26步兵團第3營攻佔。
結語此時德軍的有組織抵抗已經趨於瓦解,德軍指揮官格哈德·維爾克雖然一再向柏林發報,表示自己會戰至最後一人。可實際情況卻是他的部隊已經徹底分崩離析,士兵們如果沒有戰死或被俘,那多半是已經飲彈自盡了,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忍受戰爭的折磨。格哈德·維爾克深刻的意識到亞琛的毀滅不可避免,現在應該做的是向美軍投降,好保全自己和那些僥倖未死的士兵的生命。
於是在10月21日,當美軍攻克酒店,並向他所在的臨時指揮所發動進攻時,格哈德·維爾克在美軍的榴彈炮轟擊下選擇了面對現實,直接派出使者向美軍投降。也是在這一天,亞琛戰役徹底結束了,除去亞琛大教堂還保存完好之外,剩餘的建築均被戰火摧毀。為了奪取亞琛,美軍付出了約五千人的傷亡,第1步兵師和第30步兵師的損失都不輕,急需得到補充。
隔壁的德軍其實更慘,他們在整個亞琛戰役的戰死者超過了5000人,另有超過15000餘人被俘。而亞琛也成為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第一座在戰爭中被佔領的城市。(一戰結束後被佔據的不算,那不是在戰爭裡被打下來的)可以說,亞琛戰役標誌著德國被徹底攻陷的日子已然不遠。可對於美國第1集團軍而言,之後還有更為殘酷血腥的許特根森林戰役等待著他們呢。
參考文獻:《血腥的亞琛》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