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丟失的首個本土城市,美軍重兵圍攻浴血廝殺,血腥的亞琛戰役

2021-02-13 千歷共嬋娟

隨著1944年8月21日的法萊茲包圍戰結束,損失慘重的德軍不得不逃出法國。此時的德軍已經不復1940年的風光,而德國本土也即將成為盟軍的進攻目標。與之相對的,美軍則不曾停下自己的腳步,他們計劃一舉攻入德國境內,從而儘快的結束歐洲的戰事。此刻,雙方的焦點就都集中在了德國境內的一座邊境小城——亞琛,而一場殘酷的城市攻防戰,也將就此展開

一、目標,亞琛

此時的戰線有一種非常詭異的平衡,德軍實力不足只能死守他們的'齊格菲防線',而盟軍方面其實也是暫停了之前那種高速的攻勢。美軍停下來的原因也很簡單,可怕的後勤問題讓他們暫時難以進攻,畢竟現在有太多的物資堆積在後方的港口,不能及時運到前線部隊的手中。德軍方面則苦惱於兵力不足,雖然紙面上有74個師,但實際只能算是25個滿編師的戰鬥力。也因為這些原因,雙方暫時都進入了一種詭異的對峙之中。

此時美軍籌劃著一次空中戰役,也就是'市場花園行動'。因為這是一次必敗的行動,所以這裡就不做更多描述。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美軍進行著市場花園行動,可也沒放棄從另一方向進攻德國本土。尤其是在市場花園行動的慘敗,艾森豪決定讓部隊進攻魯爾,摧毀這個德國重要的工業區。該行動將由美國第1集團軍負責,他們將突破德國邊境城市亞琛附近的防線,從而打開通往魯爾的道路。

然而,美軍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自九月份開始德軍就不停的加強自己的軍力,尤其是在市場花園行動之後,德軍進一步加強了自己在'齊格菲防線'上的防禦,以期能夠重組自己的戰線。此時'齊格菲防線'上的德軍總數為230000人左右,而其中防守亞琛一帶的人數卻有足足44000人左右。雖然這些德軍士兵的素質參差不齊,但他們的威脅仍舊不可小視。比如9月12日至9月29日的第一次亞琛戰役中,美國第七軍被其用反坦克火力摧毀或擊傷了超過200輛坦克。

德軍的瘋狂讓美軍十分詫異,因為他們原本預計德軍不可能如此快速的恢復戰力,更不可能還保有較高的士氣。美軍不知道的是希特勒已經下了死命令,要求德軍務必守住亞琛。因為亞琛不僅是德國第一個遭受攻擊的城市,更是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建立'第一帝國'的加冕之地,它對於德國的象徵意義巨大,所以希特勒無論如何也不會把這裡拱手相讓的。美軍在碉堡和防線中奮力戰鬥,終於抵進至了亞琛一帶,一場殘酷的城市攻堅戰即將爆發。

二、激戰開始

10月2日,第二次亞琛戰役爆發,這次戰役本不在美軍計劃內,但現在他們為碉堡與戰壕構成的防線所阻,德軍又瘋狂的湧入亞琛,那麼美軍也必須將亞琛這個防禦支點拔掉。美軍很清楚德軍為他們準備了什麼,整個亞琛被'齊格菲防線'延伸出的工事所保護,並且有數條由炮臺、碉堡和堡壘所連接的防禦地帶,而且遍布地雷和鐵絲網等障礙物。美軍對這些套路也簡單,直接用重炮和迫擊炮開始轟擊德軍防區,並從北面派出第29、30步兵師對德軍展開攻擊。

戰鬥變得血腥而殘酷,美軍必須在三十分鐘內奪下碉堡,否則就會遭至德軍的反撲,個別連隊在一小時內就會損失超過80人,有的連隊甚至在一次德軍的炮擊中損失超過90人。美軍在付出較大傷亡後衝破了德軍的外圍防線,開始攻擊亞琛市周圍作為防禦支撐點的小鎮與城堡,美軍士兵手持輕武器和手榴彈逐屋逐巷的清剿德軍。雙方士兵的鮮血染紅了幾乎每一寸土地,鐵與火交織在這片土地上,戰至10月8日,德軍在北面的防線趨於崩潰,部隊收縮回了亞琛城附近。

苦戰已久的第29、30步兵師如今急需休整,所以暫時放緩了自己的腳步,但美軍又在南面展開了攻勢。素有'大紅一師'之稱的第1步兵師投入了戰鬥,他們的目的是收緊亞琛內德軍脖子上的絞索,將亞琛徹底合圍起來。而第18步兵師則將輔助他們進攻,並為第1步兵師的側翼提供掩護。面對第1步兵師強大的戰力,德軍的防線幾乎是形同虛設,在10月11日,第1步兵師成功在亞琛南部建立了一條19公裡長的半圓形戰線。

此時,美軍第1步兵師給亞琛城裡的德國守軍下了最後通牒,要求德軍立刻投降,否則美軍將會將徹底毀滅城市,強大的地空火力必然將城市夷為平地!德軍指揮官格哈德·維爾克斷然拒絕了這一要求,而美軍則回應給他以炮彈和航彈。自10月11日開始,美軍開始用自己強大的炮兵力量和空中力量轟炸亞琛城,整個亞琛城變成了一片遍布彈坑與殘垣斷壁的焦土。然而德軍還是決心死守他們的城市,堅決不肯將亞琛拱手讓給美軍,戰鬥將進入一個白熱化的階段。

三、城破之日

此時德軍忍受著美軍的炮擊與轟炸,美軍第1步兵師在11日一天就打出去的炮彈就高達5000發,而且這還不包括轟炸機丟下的航彈。亞琛也在這場鋼鐵風暴裡飽受摧殘,昔日美麗的城市如今只剩殘骸與焦土。而德軍也沒有坐以待斃,轉而向美軍發起了反攻,目標直指美軍第1步兵師控制的代號為'十字架山'的231號山。德軍深知如果不能撕開美軍的戰線,那麼等到南北兩面的美軍會師之後,亞琛就真的是一處絕地了!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德軍開始拼死攻擊美軍第1步兵師'十字架山',同時也派出部隊向北面的美軍第30師發動反擊。

戰況一度變得十分焦灼,'十字架山'在德軍瘋狂的反撲下,於10月12日一度易手。多虧了第1步兵師的美軍士兵英勇作戰,最終在當日日落前又將德軍趕下了'十字架山'。而第30步兵師也一連數次擊退了德軍的反撲,德軍投入的少數坦克也在戰鬥中被徹底摧毀。在這種拉鋸戰中,南北兩線的美軍頂著損失向前推進,不僅徹底掃蕩了亞琛城外的德軍陣地,並且在10月16日正式會師。而在這段時間裡,美軍已經對亞琛展開了攻擊,第1步兵師的第26步兵團在10月13日就開始攻擊亞琛城。

亞琛城內的德軍約有5000人左右,而且抵抗的異常頑強。德軍士兵依託城市建築抵抗美軍的攻擊,街道完全被德軍的交錯火力覆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痛代價不說,德軍有時還利用下水道迂迴至美軍後方實施偷襲。在這種要命的地方,就算是坦克也不能有效的為步兵們提供掩護。殺紅眼的第26步兵團索性把155毫米榴彈炮拖進城市,對德軍佔據的建築進行近距離轟擊。這一行為不僅可以有效的壓制德軍,更可以在那些建築上開個窟窿,讓部隊免於穿過那些危險的街道向前推進。

在第26步兵團的進攻下,德軍的防線開始搖搖欲墜。儘管人數上雙方旗鼓相當,但是第26步兵團畢竟是久經沙場的精銳,其戰鬥力遠非德軍這些東拼西湊的雜牌所能比擬。在10月18日,第26步兵團就攻佔了亞琛大部分區域,並對德軍控制的亨姆施鐵德酒店發動進攻。此處是德軍在亞琛的指揮部,如果拿下這裡德軍有組織的抵抗就將宣告終結。第26步兵團第3營對亨姆施鐵德酒店展開了猛攻,德軍亦拼命防守酒店,雙方為此展開了長達三天的拉鋸戰。在第26步兵團第3營兇猛的攻勢下,尤其是155毫米榴彈炮的轟擊下,酒店幾乎被變成廢墟,並最終在10月21日被英勇的第26步兵團第3營攻佔。

結語

此時德軍的有組織抵抗已經趨於瓦解,德軍指揮官格哈德·維爾克雖然一再向柏林發報,表示自己會戰至最後一人。可實際情況卻是他的部隊已經徹底分崩離析,士兵們如果沒有戰死或被俘,那多半是已經飲彈自盡了,因為他們已經無法忍受戰爭的折磨。格哈德·維爾克深刻的意識到亞琛的毀滅不可避免,現在應該做的是向美軍投降,好保全自己和那些僥倖未死的士兵的生命。

於是在10月21日,當美軍攻克酒店,並向他所在的臨時指揮所發動進攻時,格哈德·維爾克在美軍的榴彈炮轟擊下選擇了面對現實,直接派出使者向美軍投降。也是在這一天,亞琛戰役徹底結束了,除去亞琛大教堂還保存完好之外,剩餘的建築均被戰火摧毀。為了奪取亞琛,美軍付出了約五千人的傷亡,第1步兵師和第30步兵師的損失都不輕,急需得到補充。

隔壁的德軍其實更慘,他們在整個亞琛戰役的戰死者超過了5000人,另有超過15000餘人被俘。而亞琛也成為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第一座在戰爭中被佔領的城市。(一戰結束後被佔據的不算,那不是在戰爭裡被打下來的)可以說,亞琛戰役標誌著德國被徹底攻陷的日子已然不遠。可對於美國第1集團軍而言,之後還有更為殘酷血腥的許特根森林戰役等待著他們呢。

參考文獻:《血腥的亞琛》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相關焦點

  •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反撲
    阿登戰役又叫突出部之役,是指二戰末期(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5日)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德國邊境重兵集結,正準備大舉向德國腹地推進以求儘快結束歐洲戰事時
  • 史達林格勒戰役——被稱為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
    現代戰爭中局部地區投入大量的兵力作戰,往往也預示著即將出現殘酷的血腥廝殺。在二戰期間,就發生了很多殘酷的戰役,比如著名的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德國妄圖通過這場入侵蘇聯的戰爭將其滅亡,從而達成其邪惡的目的。
  • 百大血腥戰役之溪山戰役
    溪山戰役,美軍代號為「蘇格蘭行動」和「飛馬行動」是越南戰爭中爆發於越南共和國(南越)廣治省西北部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時間為1968
  • 百大血腥戰役之基輔戰役
    「巴巴羅薩」計劃,可見地圖右下角的蘇軍西南方面軍的正面並沒有德軍重兵集團進攻  巴巴羅薩計劃是集中大量兵力,以「閃電戰」從數個方向實施迅猛而深遠的突擊,佔領蘇聯首都莫斯科、蘇聯第二和第三大城市列寧格勒和基輔等,把蘇聯紅軍的主力消滅在蘇聯西部地區,爾後向蘇聯腹地長驅直入,進抵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線,並用空軍摧毀烏拉爾工業區,從而擊敗蘇聯。
  • 《浴血長空》著名戰役之悲情馬奇諾
    從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到1945年結束,許多對後世歷史有著重大轉折的著名戰役在此出現,本篇將為大家帶來號稱二戰十大戰役之一的悲情馬奇諾「法蘭西會戰」,一起來看看吧。 法蘭西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為侵佔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於1940年5-6月採取的軍事行動。當時德軍主力西調,準備對法作戰,而其作戰計劃「揮鐮行動」規定,軍事行動分為兩個階段。
  • 二戰期間的美軍和德軍差距多大?美軍目中無人,打陸戰會被教做人
    美軍和德軍都是二戰頂級力量,一個單挑歐洲,一個席捲太平洋。若以1941年參加巴巴羅薩行動的德軍為對手,讓美國在同一時期跟德國打一場純陸地戰,兩雄爭霸誰能笑到最後呢?美軍實彈訓練和作戰科目訓練很少,陸軍作戰思維還是一戰狀態,重視火炮,裝甲力量弱。二、1941年的德軍,人類空前絕後的陸軍美國這支150萬人的陸軍編制,一直保持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此時在大洋另一邊,德軍已經迫使法國投降,並於41年6月集齊550萬人入侵蘇聯。僅僅從數量上來看,1941年德軍的體量是美軍的數倍,比例基本是三比一。
  • 史達林格勒,蘇軍幹掉了150萬德軍精銳!直接導致德國元氣大傷
    正因為如此,這場78年前的城市攻防戰,是當之無愧的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說到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就不得不介紹一下戰役的來龍去脈。整個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從1942年7月17日正式打響,一直到1943年2月2日結束,前後歷時180多天,整個戰役,德軍投入兵力約200萬人,蘇軍投入兵力約300萬人。
  • 著名戰役|阿登戰役
    美軍傷亡主要集中在戰役的前三天,美軍第106步兵師三個團中有兩個被迫投降。整體而言,阿登戰役是美國在二戰血腥的一役,美軍陣亡人數達15000人。阿登戰役正是發生於這樣的情況之下,按蘇德戰場上的大兵團作戰規模來看,阿登戰役並不能算是一場大的戰役,僅從戰爭雙方的作戰兵力上來看就很說明問題,當時的盟軍參戰兵力為70萬人,而德國兵力僅僅只有27.5萬人,這已經不是德國侵略其他國家的時候了,盟軍即將打進德國本土,是德國的防禦戰,而曾經不可一世的德軍竟然只有區區不到30萬的兵力迎擊龐大的盟軍部隊,可想而知,德國已經無兵可用了。
  • 阿登戰役
    美軍傷亡主要集中在戰役的前三天,美軍第106步兵師三個團中有兩個被迫投降。整體而言,阿登戰役是美國在二戰血腥的一役,美軍陣亡人數達15000人。阿登戰役中被俘的德軍1944年深秋,戰爭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計劃從1944年9月底開始在德軍最高統帥部秘密地策劃。
  • 幾乎賠光盟軍空降力量的戰役,市場花園行動裡都發生了些什麼?
    英軍空降兵在缺乏重型裝備的情況下和黨衛軍浴血拼殺,可直到晚上也沒能奪下阿納姆橋南部的德軍陣地。至於倒黴的英國第一空降旅的第二營…………他們現在是徹頭徹尾的孤軍,只能祈禱援軍儘快抵達。而盟軍整個作戰意圖也被德軍知曉,現在'市場花園行動'已經沒有秘密可言。現在莫德爾已經聚集了他在阿納姆附近的兵力,開始猛烈攻擊英國第一空降師,另有其它地區的德軍部隊開始對美軍的兩個空降師展開攻擊。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血腥慘烈的五大戰役
    在二戰中,這些世界強國紛紛使用設計先進的炸彈和武器作為效率超群的殺人機器,因此不難想像若干人類史上最血腥的戰役也就應運而生。  當我們歷數這些戰役,您會注意到根據不同的資料來源,這些戰役中的確切傷亡數字(不僅包括死亡人數,還包括受傷,患病和失蹤的人)往往各不相同,而且頗多爭議。
  • 柏林戰役
    柏林戰役是蘇聯紅軍對德國法西斯軍隊的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上的最後一場大規模城市攻堅戰役。
  • 二戰德軍「梅利託波爾」戰役,德軍2個步兵師終只剩下300人突圍
    第聶伯河戰線是二戰時期德軍構築最長的一條臨時防線,全長1400千米總兵力達到124萬,由於蘇軍來勢兇猛強度第聶伯河向德軍進攻,很快德軍的防線被突破只能收縮兵力防守各個城市的要點,等待戰局的進一步改變,德軍第6集團軍退守第聶伯河戰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梅利託波爾,梅利託波爾是一座中型城市人口約17萬,是第聶伯河各路通道的匯集點之一。
  • 布拉格——在硝煙中浴火重生的城市
    德軍與蘇軍四年多的恩怨將在這個城市做個了斷。這個城市就是被稱為歐洲之心的布拉格布拉格,波希米亞的明珠,全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坐落在靜靜流淌的伏爾塔瓦河畔。千年來,這座城市擁有美輪美奐的建築瑰寶,也因地處歐洲大陸中心的特殊位置而不斷受到歷史風暴的衝擊。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這裡迎來了長達數年之久的納粹統治 。布拉格戰役是這是這座城市黎明前的黑暗,新生前的陣痛。
  • 【戰役】血戰卡西諾——二戰中最激烈的山地戰
    卡西諾山地戰雖然就其規模比不上在東線和歐洲戰場上的那些重大的戰役,但是其慘烈程度卻堪與那些重大戰役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從1944年1月17日起到5月17日的4個月裡,雙方在小小的卡西諾山地這塊彈丸之地投入重兵,反覆廝殺,盟軍先後發起了4次攻勢,付出了犧牲25000多人和成千上萬噸炸藥的代價後,終於佔領了這個通向羅馬的據點。而德軍也付出了傷亡20000多人的代價。
  • 1943年義大利戰役盟軍進攻7天沒有結果義大利軍隊卻向德軍繳械
    1943年8月,盟軍拿下了西西里島後開始向義大利本土內陸進擊,計劃動用英國第8集團軍和美國第5集團軍,大約50萬的盟軍兵力,在義大利的薩勒諾海灘登陸計劃奪取德軍第
  • 究竟哪首是德軍裝甲兵進行曲?
    ,所以在此一併列出主要是想弄清楚究竟哪首是德國國防軍第一裝甲師進行曲?網上說此曲名為《The Mass》,有說它是德國國防軍第一裝甲師進行曲,但也有說它原為法國的宗教音樂,是誤傳為德軍進行曲的。這一點堂主也沒辦法證實,不過這曲子聽起來讓人極其振奮!可視頻中除了德國的豹2坦克外,還充斥大量的美軍M1A2坦克的鏡頭,不知道是怎麼個意思。
  • 布雷斯特堡壘,美軍立志要攻陷、德軍決意要堅守
    米德爾頓計劃由第29步兵師從布雷斯特西面進攻,第2和第8步兵師從東面進攻,一旦攻至城下,第2和第29步兵師將經由狹窄的城池接近地清理城中的德軍。美軍十餘天的精心準備和大規模轟炸並沒有帶來預期的結果,美軍第2步兵師的2個主攻團發起進攻後,遭到第2傘兵師工兵營和傘兵7團2營的頑強抵抗,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連更是炸得對手倉皇后撤,當日日終時這部分美軍只前進了400至600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