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真實的美國獨立戰爭,是靠法國打敗的英國

2021-03-05 商朝史記

西班牙的哥倫布於14世紀末發現了美洲,隨後英、法、西這些殖民國家接手了在美洲土著人手裡的北美。這為以後的戰爭埋下了禍根。

15世紀末,西班牙人開闢了去往美洲的新航線。在接下來的四個世紀中,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和英國人圍繞著北美殖民地的歸屬和海上霸權,展開了激烈的搏殺。至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北美的大部分土地的擁有者。

英國當時全國人口為750萬人,連同殖民地人口高達3000萬人,並且擁有一支裝備先進、戰無不勝的陸軍和一支擁有300多艘戰艦、所向披靡的海軍艦隊。

美國獨立戰爭 爆發前,英國人剛剛在歐洲打了一場戰爭。即在1756年-1763年,英國和普魯士為一方,跟法國、 奧地利 、俄國為一方歐洲列強剛剛爆發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奪殖民地和地區霸權。史稱「七年戰爭」。法國大敗,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然而,但英國將這次戰爭花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強烈不滿。

英國政府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並實行高壓政策,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英國希望北美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並從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財富。殖民地人民不滿英國的盤剝和束縛,雙方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戰爭爆發。

1773年,英國通過了茶稅法,引起 波士頓 傾茶事件,這也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

1774年,英國頒布了5項不可容忍的法令(諸如封閉波士頓港,增派英國駐軍,取消麻薩諸塞自治權,確立英國對殖民地的司法權等),從政治上軍事上加緊對殖民地的控制與鎮壓。

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頓附近的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民眾打響了反抗的槍聲,揭開了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5年6月14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決定建立大陸軍,次日任命 喬治·華盛頓 為總司令。

戰爭初期,雙方力量懸殊。英國是當時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工業發達,海軍位於世界前列;駐北美英軍約3萬餘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且以加拿大為依託。

華盛頓率領的大陸軍衣衫襤褸、裝備簡陋,彈藥缺乏,沒有給養,確切地說,就是一幫烏合之眾。

隊伍剛剛組建時更是寒磣,一萬多名士兵,只有不到一千雙鞋子,三名士兵共蓋一條被子,槍枝彈藥就可想而知了。

華盛頓曾經寫道「士兵們衣不蔽體,夜無氈毯,腳上沒鞋,赤腳行軍,從他們腳上留下的血跡,就可以找到他們的行蹤,他們幾乎經常沒有糧食。……」所以說,美國獨立戰爭幾乎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

戰爭前期,英軍掌握主動權。英軍的總戰略是以海軍控制北美東部沿海,同時以陸軍分別從加拿大和 紐約 南北對進,殖民地軍則展開了「遊擊戰」,基本上採取避免決戰、保存實力、相機破敵、爭取外援的方針。

這時英軍內部矛盾暴露出來,軍隊遠離本土,不諳當地情況,人力物力補充困難;統治集團內部在戰爭指導上存在分歧,未形成統一指揮。

而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布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這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軍的士氣。

1777年9月英軍攻佔大陸會議所在地 費城 ,但英軍孤軍冒進,被美軍和遊擊隊圍困在薩拉託加(今斯凱勒維爾)。1777年10月17日,英軍伯戈率5000餘人投降。

而薩拉託加之戰帶來的最大後果就是促使法國於1778年3月對英宣戰。

在「 七年戰爭 」中,同為歐洲列強的法國輸得一敗塗地,咽不下這口氣,一直伺機報仇。

在獨立戰爭剛打響,法國人就坐不住,跟華盛頓聯繫,雙方眉來眼去,法國開始暗中對其提供支持,從槍枝彈藥到糧食藥品應有盡有、不一而足。儘管英國政府對法國的做法表示憤怒,又是抗議又是表示強烈不滿,但法國政府毫不理睬,我行我素。

1778年2月法美籤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而法國民眾早就摩拳擦掌開始行動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法國年輕人更是組成志願軍,漂洋過海來到大洋彼岸跟北美人民並肩戰鬥。

其中的 拉法耶特 侯爵最為典型,他是一個法國貴族,擁有法國最大地產。他19歲就讀了美國人民的《獨立宣言》,被「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精神所感動,嚮往那片自由土地。

加上他的父親是法國死於英軍之手,所以當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他挺身而出,招募船員遠赴北美支援當地人民抗英。

繼法國參戰後,英國的老對手西班牙、荷蘭也相繼參戰,加入了美法聯軍的陣營。法國將全部的海軍、陸軍精銳一起開赴美洲跟英軍面對面進行殊死搏鬥,鬥志甚至超過了華盛頓的大陸軍。並在1781年舉行的美國獨立戰爭中那場生死攸關的約克敦戰役中,華盛頓大陸軍有11000人參戰,法國軍隊參戰人數也高達8800人。

在約克敦戰役中,美軍在格拉斯伯爵率領的法國艦隊配合下包圍約克敦,迫使英軍於10月19日投降。約克敦圍攻戰導致英內閣倒臺並促使雙方和談。英國新政府於1782年11月30日與美國達成停戰協議。1783年9月3日,雙方籤訂《美英巴黎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直到此時,華盛頓的大陸軍裝備和戰鬥力還很弱,一個法軍中尉回憶說:「他們沒有制服,多數人衣衫襤褸,他們中的多數人光著腳。他們的形體各異,甚至有不到十四歲的孩子!」

同時,由於對這場戰爭的長期性缺乏思想準備,也由於對常備軍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大陸會議僅授權建立服役期為1年甚至只有9個月的團隊,以至整個戰爭期間,一到服役期滿,士兵們便幾乎跑光了。華盛頓率部渡過德拉瓦河襲擊特倫頓僱傭軍兵營時僅剩下2400人。

法國人來了,不但帶來了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還帶來了堅挺的法幣,給饑寒交迫的大陸軍發了軍餉。

更值得一提的是,戰爭中,法國軍隊傷亡人數竟然超過了華盛頓的大陸軍的傷亡人數。所以說這場戰爭,從軍事角度上講,與其說是美國獨立戰爭,還不如說是法英戰爭。

英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的時候,除了投降一方是英國人,勝利一方三個人籤字,兩個都是法國人。(一個是「美法聯軍總司令」的華盛頓,另外兩個則是法國皇家軍隊的陸軍中將羅尚博伯爵和海軍中將格拉斯伯爵。)這也完全印證,是法國人聯合美國人民打敗了英軍,或者說美國人民在法國的大力援助下,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法國全力支持北美獨立戰爭?七年戰爭法國輸得太憋屈了
    所以,由於法國投入過大,以至於財政面臨崩潰。據統計,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法國人花費了13億裡弗爾,大約相當於130億美元,而美國人自己在獨立戰爭中才花費了4億美元,也就是說法國人戰爭期間的財政投入是美國人的30多倍。巨大的投入對法國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戰爭結束之後法國政府債臺高築,並且引起了重大的經濟和政治問題,最終導致了1786年法國金融危機和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
  • 美國獨立戰爭
    我不知道當初翻譯人員故意沒有直譯的原因是什麼?是為了凸顯這戰爭的內在意義?革命戰爭就是為了獨立,內戰就是南北互毆,所以跳過表現,直擊內涵?為了避免產生歧義(選擇中國人民的慣用說法),下文我統一簡稱為獨立戰爭。
  • 近代愛爾蘭人為什麼要獨立?英國鎮壓為什麼不成功?
    因為德瓦士蘭曾經有個大敵叫祖魯人——還記不記得祖魯戰爭中配合紅衣英軍的德瓦士蘭人身著黑衣的志願兵。 英國人打敗祖魯人後德瓦士蘭人失去了最大敵人,於是就和13洲一樣感恩戴德的——造反了。 布爾戰爭發生前布爾人接受英國人統治成為其保護國,在德瓦士蘭的周邊一票黑人部落中當上等人。布爾戰爭後布爾人繼續受到英國人統治成為其自治領,在德瓦士蘭的周邊一票黑人部落中當上等人。
  • 新刊推薦 獨立戰爭:一個國家的誕生
    昔日曾在「法國與印第安人戰爭」中和母國同甘共苦,肩並肩作戰的北美殖民地人民,最終卻向自己的母國舉起了反旗。在經過了8年艱苦卓絕的戰鬥之後,1783年9月3日,美利堅合眾國正式獨立。這個年輕的國家共包括13個州,邊界北至五大湖,西到密西西比河,南至北緯31度。通過這場戰爭,昔日忠誠的北美殖民地推翻了英王統治,獲得了寶貴的獨立。
  • 美國獨立戰爭中,作為失敗方的大英帝國真的是打不過嗎?
    也就是說,當時的英屬印度對英國本土來說要「實惠」的多。難道其他地方有更好的收益,北美十三州就可以隨便放棄嗎?當然不會,美國獨立戰爭打了整整八年,最終英國還是選擇投降,為什麼能夠橫行三百多年的英軍,會在這一次吃敗仗?這裡面涉及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美國獨立戰爭的對陣雙方,不單純是美國和英國。
  • 你不知道的美國獨立戰爭丨波士頓「大屠殺」始末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篇文章,摘自我們的新書《帝國的分裂: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該書的作者鄭非系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從事比較政治研究。美國革命是一次奇怪的革命。它沒有直接的壓迫原因,其爆發的緣由是複雜卻又理性的。為什麼英國當時的執政者不能保住自己的國家?為什麼各殖民地最終會選擇獨立?美國究竟「新」在哪裡?正是美國這一「新型國家」,解決了大國眾民如何導入民主,而又不被民主造成分裂、再分裂之難題。
  • 獨立戰爭的始末——簡單聊聊美國2
    我們都知道18世紀70年代,英國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北美進一步成為英國的原料供給地,此外北美還是英國國內工業製成品的傾銷地,既是原材料地又是傾銷地,英國貿易額順差,北美的日子好過才鬼了,這加深了北美和英國的矛盾,助長了北美殖民地區的反英情緒。
  • 思想的勝利:斯密、柏克與美國獨立戰爭
    ——拿破崙1776年7月4日,獨立戰爭剛開始1年,軍事上節節敗退的北美人民,卻勇敢的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脫離英國殖民統治。7月4日這一天因此被定為美國的國慶日。不過,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獨立,要到7年後的獨立戰爭勝利之日。然而,提及美國獨立這段歷史,一個有悖邏輯常識的問題似乎一直被遮蔽:落後而又一盤散沙的北美,怎麼可能戰勝當時世界上的頭號強國英國?
  • 革命之夏 美國獨立戰爭的英雄
    在那一年5月到10月這段時間裡,人們達成了對於北美獨立的一致意見:美國的獨立是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為標誌,隨後在1783年9月3日英美雙方籤署的《巴黎條約》中,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
  • 美國南北戰爭南方失敗是因為海軍太弱小和英國沒出手?
    一個是,正在日益強大的美國,嚴重威脅著英國在美洲的另一塊殖民地加拿大的穩定,要知道,英國對美洲的控制欲之強烈,獨立戰爭以後,1812年的時候,又和美國打了第二次仗,這一仗在美國史上被稱為「第二次獨立戰爭」。另一個是,英國這時候,正被第二次國會改革和愛爾蘭獨立運動搞得焦頭爛額,如果這時候,大洋對岸的民主與獨立的典範轟然隕落,恐怕整個英國國會兩院都會笑死在酒會上。
  • 不列顛的輝煌——英國從獨立戰爭中的失敗崛起
    不列顛的輝煌——英國從獨立戰爭中的失敗崛起作者:轅固小生英國作為老牌殖民國家,全盛時期控制著世界上30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遍布各個大洲,幅員遼闊。先是英國成為「七年戰爭」的大贏家,把法國人趕出了北美,變成了北美洲的唯一強權;可是好景不長,殖民地人民自己造反,英國又經歷了和法國同樣的命運:輸掉了自己經營上百年的殖民地,由大贏家變成大輸家。那麼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
  • 帝國的分裂: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
    一北美自大英帝國獨立是十八世紀的一重大事件。後人,尤其是我們,多把它宣揚成一場「民族解放戰爭」。下面我將指出,這種看法是不真實的,而且嚴重的削弱了這件事( 北美獨立)本身的歷史意義。這裡有幾個指標可以用來衡量北美在大英帝國治下的境遇。首先是身高。
  • 美國獨立日,你真的了解美國獨立建國的真相嗎?
    ,他指出,英國很大程度上是被北美殖民者們「拖入」與法國的戰爭的,原因是殖民地的大財主們一直想藉助英國的軍隊來打垮法國人,以進佔富饒的俄亥俄河谷。但倫敦顯然無法接受這群子民的狂傲,於是戰爭爆發了。在北美獨立戰爭的過程中,許多細節也是美國教科書不願意去強調的。比如說,法國人在獨立戰爭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教科書突出了北美民兵英雄無畏的革命精神,卻不談這些民兵戰鬥力的低下。離開法國人的支援,北美獨立戰爭的勝利根本不可想像。此外,美國教科書也不會展示當時北美殖民地社會的內部分裂。
  • 近代世界史大事件——美國獨立戰爭
    列剋星敦之戰揭開戰爭序幕。1775年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1775年6月14日,決定建立大陸軍,次日任命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同時宣布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美國誕生了!
  • 烏合之眾的力量——獨立戰爭中的美國民兵
    1775年,列剋星頓的槍聲響起,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時,北美殖民地連一支正規軍隊都沒有,能夠抵抗強大英國軍隊的是各路雜牌民兵。
  • 英國為何無法阻止美國獨立?北美人多有錢,甩掉英國已經很有底氣
    但英國在北美洲移民者人數的增長比例,卻是歐洲人口增長比例的2倍。而充裕的勞動力,反過來又極大地促進了北美洲經濟的發展。據資料顯示,當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之時,英國在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人均收入,已經可以與英國國內的人均收入持平。英國政府殖民美洲的目的就是掠奪經濟利益,所以即便北美洲大陸上的移民者也是英國後裔,英國政府也不會絲毫減輕對他們的剝削和壓迫。
  • 如果英國沒有打敗無敵艦隊,世界會是西班牙的麼?
    先不說這位公爵並沒有說明如何能在英國人渾然不覺的狀況下,在佛蘭德斯海岸匯聚這麼多武裝人員還有七八百艘駁船,就連國王都注意到了,這份計劃靠的是出其不意,缺的是周全計劃。既沒錢又謹慎的腓力當時只能潦草評價:「幾無可能!」
  • 同是英國殖民地,美國1776年獨立,加拿大為何1982年才獨立?
    在英國的所有殖民地中,美國和加拿大屬於兩個極端,美國是最先脫離英國取得獨立的國家,早在18世紀中葉,美國的前身,13塊英屬北美殖民地就萌生了獨立念頭。到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在萊剋星頓打響了第一槍,1776年,美國正式宣告獨立。
  • 《美國獨立戰爭》教學設計
    目標解讀: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他使美國贏得了獨立,也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美國以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華盛頓對美國的貢獻是領導了這場革命,並使之取得了勝利,同時,也為美國確立了民主的傳統,他以他的人格精神與品質,影響了美國人。
  • 美國獨立建國的神話與真相
    最終,他們在迫於無奈之下揭竿而起,宣布獨立,並戰勝了宗主國的軍隊,獲得自由,並通過協商建構了一個優良秩序。不過,這個「官逼民反」的故事包含了大量神話的成分,就連普通美國人也不知道其真相。無論是維吉尼亞公司(the Virginia Company)及其「探險家」定居的切薩皮克灣地區,還是麻薩諸塞灣殖民地,都是建立不久就向內地擴張,對印第安人持續進行屠殺。殖民者不僅是為了追求安全,而且在意識形態上將自己視為英國文明的先鋒,想像自己正在領導人類走向未來。第三,北美獨立真的是在英國重壓之下活不下去的反抗之舉嗎?卡根和弗格森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