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王俊生:李洙墉訪華,如何走出「有驚無喜」的怪圈?

2021-12-28 朝鮮半島論壇

              


王俊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5月31日在北京同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委員長、國際部部長李洙墉及其率領的朝鮮勞動黨代表團。6月1日,習近平主席接見了朝鮮代表團一行。考慮到李洙墉在朝鮮外交中的地位、考慮到中朝關係的現狀、考慮到習近平主席親自接見朝鮮代表團一行,李洙墉此次訪問中國可謂是中朝關係中的一件大事,也得到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這其中,部分西方媒體也不免有過分解讀之嫌,典型反映在兩個方面:其一,猜測此次李洙墉訪華是為中朝兩國最高領導人會晤進行協調;其二,認為此次訪問表明2270號對朝決議將形同虛設。這顯然不符合現實。

以筆者分析,這次訪問純粹是中國共產黨與朝鮮勞動黨之間的正常黨際交往。最直接的一個例證是李洙墉一個多月前剛剛路過北京,然後赴美國華盛頓開會。但是那次中國並沒有高官出面接待,當然朝鮮也可能沒有相關規劃。但是一個月後為什麼就有了這次訪問,以及得到高規格的接待呢?原因就在於李洙墉的身份變了,他是作為勞動黨政治局委員的身份訪華,其主要目的是通報5月上旬剛剛閉幕的朝鮮勞動黨七大情況。這正如習近平指出的那樣,「歡迎朝鮮勞動黨派團來華通報七大情況」。

當然,正是由於是兩黨之間的交往,所以此舉會影響中國執行2270號決議的效果更是似是而非了。因為一方面,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是兩回事,是中國作為國家行為體在執行2270號決議,不是中國共產黨在執行2270號決議。退一步講,中國是作為聯合國的一個成員在執行2270號決議。中國執行決議也主要不是因為中朝關係怎麼樣,而是基於國際社會的共同意願,中國作為其中的一員來執行該決議。

事實上,在國際關係中影響國家間關係的因素很多,比如經貿因素等。這其中政黨之間的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政黨關係是否能推動兩國關係發展,還需要很多條件。朝鮮勞動黨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主要看兩黨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分歧能否逐漸縮小,共識能否逐漸增大。眾所周知,對於中朝而言,最大的分歧在於對於朝鮮擁核問題上的分歧。中國無論是從自身國家安全、地區和平與穩定、以及國際責任的角度都無法接受朝鮮是一個擁核國。而從勞動黨七大的報告以及李洙墉最近的表態來看,朝鮮堅持擁核國的地位。這樣看來,李洙墉此次訪華仍然無法擺脫「有驚無喜」的怪圈。

國際社會的有核國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其一,像中國美國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是《核不擴散條約》明確賦予合法性的核國家;其二,是像印度、巴基斯坦等,雖然不具備合法性,但是國際社會也默認的核國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等西方國家與其開展的核項目合作;其三,以色列這種雖然公認具備核武能力,但是以色列既不確認也不否認,而是模糊處理。

從朝鮮新領導人上臺以來的立場來看,無疑是在追求像印度與巴基斯坦這樣的地位,但是這顯然極為不現實。其一,從朝鮮半島南北對峙以及大國激烈的博弈來看,朝鮮半島近代以來就是東亞的「火藥桶」,如果再有核武器存在,稍有不慎,不僅對地區安全是巨大威脅,而且對朝鮮民族來說也是一個災難;其二,如上所述,作為朝鮮最重要的鄰國,中國無論從任何角度都無法接受朝鮮是擁核國,那麼朝鮮追求印巴這樣的核武國家地位,無疑讓中朝關係分歧公開化,難有迴旋餘地。

但與此同時,中朝關係對於中朝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對於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中朝都釋放出了重視兩國關係發展的信號。正如這次習近平主席在接見李洙墉時指出的那樣,「(朝鮮代表團此次訪華)表明金正恩委員長、朝鮮勞動黨中央對兩黨兩國關係的重視」。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方高度重視中朝友好合作關係」。2011年11月金正恩就任朝鮮最高領導人後,中國是第一個向其發出賀電的國家,同時針對當時美韓對金正恩政權的懷疑,中國積極與美韓溝通協調,促使其承認金正恩政權。

兩國也相繼派出李源潮副主席、崔龍海特使、劉雲山常委等進行互訪。但是這些互訪卻也屢屢出現「有驚無喜」的局面。在外媒看來,「驚」的是兩國關係如此冷淡的情況下,卻有如此高級別官員訪問。這次李洙墉訪華並得到習近平主席接見是最新的案例。這再次體現出兩國對於發展中朝關係重要性的認知。「無喜」指的是不僅這些訪問缺乏實質性成果,而且從結果來看往往並沒有促使兩國關係突破。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兩國在朝鮮擁核問題的分歧。

中國也體會朝鮮發展核武器對於保障國家安全的初衷,也再三指出美韓對朝鮮的壓力是造成今天朝核局面的重要根源。事實上,中國不僅要求朝鮮棄核,同時也對韓美聯合軍演也持批評態度,也反覆要求韓美正視朝鮮的安全關切。但是如果朝鮮在擁核道路上越走越遠,那麼韓美必然加大對朝鮮的安全壓力。這樣以來,中國作為調停者也無能為力。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李洙墉時指出的那樣,「(中方)願同朝方共同努力,維護好、鞏固好、發展好中朝關係」。「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加強溝通對話,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因此,如上所述,如果想擺脫這種「有驚無喜」的局面,必然需要朝鮮展現靈活姿態。比如回到金正日時期,指出朝鮮半島無核化是朝鮮的最終目標。這樣以來,不僅中朝關係局面將大大改善,而且朝鮮半島局勢也將很有可能為之煥然一新。中朝在半島局勢上的被動局面與壓力也都將大大緩解。

毫無疑問,對於這次李洙墉訪華最為關注是韓國。這次訪問再次告訴韓國兩點:其一,中朝關係的紐帶仍然非常堅固。如上所述,這其中不僅中朝雙邊利益,也是中國藉此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抓手。其二,韓國應該放棄「吞併」朝鮮實現統一的任何幻想,回到就事論事的道路上來。也就是說,該制裁製裁,但是最終還是要回到對話的軌道上。

【中韓關係研究中心】

朝鮮半島論壇微信號:Korean_Studies

論壇宗旨:關注朝鮮半島局勢,發布權威評論,打造一流學術平臺。

相關焦點

  • 李洙墉訪華後:朝鮮半島局勢即將大變?
    一般認為,李洙墉這次訪華相當特殊。不僅是今年1月試射飛彈後朝鮮第一次正式派遣高官訪華,而且,81歲高齡的李洙墉本人作為張成澤的親信僥倖逃過清洗並被委派此次特使重任,足見金正恩急欲打開外交局面,尋求突破。
  • 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李洙墉為何突訪中國?
    根據韓國中央日報消息,朝鮮勞動黨政治局委員、朝鮮勞動黨副委員長李洙墉今天出訪中國,這是今年1月第4次核試驗後,朝鮮高層首次訪華。
  • 九重天時評:《朝鮮半島戰爭真的來了嗎?》
    :《朝鮮半島會有戰爭嗎?》二、韓國。本月10日,樸槿惠的彈劾案成立,韓國保守的右翼勢力徹底失敗。同時,更大的忌憚是惹了中俄兩個核大國,這對整天花盡腦汁,計算如何去對別人「訛錢」的川普,簡直是一種無法忍受的受罪!只要不是「美國優先」的事,又花大錢的買賣,川普是絕對不去「交易」的。所以,任憑別有用心的人去宣傳和鼓動。想讓川普對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又要花大錢去開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不,他派國務卿蒂勒森近期到中韓日訪問,商討解決朝鮮這個「麻煩事」,是其主要內容。
  • 金英哲、李洙墉雙管齊下,朝鮮仍然不想與美國決裂
    然而,金英哲和李洙墉的9日談話卻延續了崔善姬5日談話的基調,繼續給美國以改弦更張的機會。在金英哲和李洙墉的談話中,施壓力度絲毫未減,強烈暗示朝鮮即將走上的「新路」是大事情,會讓「美國的安全威脅日益嚴重」(金英哲),是「更糟糕的災殃性後果」(李洙墉)。相較而言,金英哲談話更直截了當一些,而李洙墉談話則相對含蓄矜持,這大抵是「身份」不同的原因。
  • 【朝鮮半島】鄭繼永:朝鮮半島局勢轉圜:動因、評估與展望
    過去8年多來, 李明博與樸槿惠政府解決問題的核心思路是顛覆朝鮮政權, 以「消滅有問題的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遭遇到朝鮮「超強硬對強硬」的回擊, 自然導致朝韓關係的斷崖式跌落。文在寅上臺後, 不但秉持金大中、盧武鉉時期的對朝和解政策, 反對朝鮮半島出現戰亂, 還在諸多問題上與朝鮮有「同理心」。朝鮮也意識到, 文在寅不同於李明博與樸槿惠, 有實現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的「真誠願望」。
  • 俄羅斯,如何走出「越反越恐」的怪圈?
    瓦爾代俱樂部主任蘇斯洛夫表示,這起恐怖襲擊的時間和地點都有政治含義,襲擊在普京訪問聖彼得堡之前進行策劃,是為了發出猖狂的信號,也就是說國際恐怖主義將繼續在俄羅斯戰鬥。眾所周知,俄羅斯幾乎可以說是反恐力度最強的國家之一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有句反恐名言:「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情,我們的事情,是送他去見上帝。
  • 川普訪華談啥?中國以何規格接待?中方最權威詳盡的說法來了!
    我們也希望這能成為川普總統訪華的重要成果之一。在被問及對川普總統此次訪華的期待和雙方準備情況時,崔天凱表示,習近平主席和川普總統即將迎來他們的第三次正式會晤,也是第一次在北京舉行的會晤。在被問及如何減少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時,崔天凱表示,雙邊貿易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否則就不會有貿易的存在。然而在當今世界,我們很難簡單地定義或計算貿易收益和損失,因為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非常複雜。不能通過一種產品或一段時間在貿易上是順差還是逆差,來判斷貿易的得失。其實,在服務貿易領域,美國已實現了對華順差。
  • 金正恩是「秘密訪華」?外交部:如果是就不會發消息了!
    問:中方認為此訪對中朝關係有何重要意義?對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和地區形勢有何影響?答:金正恩委員長首次訪華和中朝最高領導人此次會談體現了中朝雙方對兩黨兩國關係的高度重視。我們也多次重申中方一貫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半島問題,一直本著這一原則在半島問題上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履行自身國際義務的意願是毋庸置疑的。
  • 特雷莎·梅首次訪華
    這是她出任首相18個月來首次正式訪華◆ 中英兩國在多領域合作有堅實基礎和廣闊前景,在「脫歐」帶來不確定性的背景下,英國更需要借力發展◆ 新時代中歐關係開局良好,倡導務實合作,給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附:中英合作有哪些「黃金」亮點?◆ 附:是什麼造就了特雷莎·梅?
  • 朝鮮半島和平體制若干問題探討
    一、朝鮮半島和平體制的概念和內容無論從學術研究的角度,還是從實際政策操作的角度,理清"朝鮮半島和平體制"的概念都是不能繞開的基礎性工作。同時,如何界定朝鮮半島和平體制的內容和構成也將影響其完整性、穩定性和可行性。
  • 美國總統川普訪華,背後的門道你看懂了嗎?
    據了解,此次川普訪華有兩個最重要議題,一個是朝鮮問題,另一個是經貿合作。雙方將向國際社會展示兩國關係的穩定性,此訪將成為中美關係新的起點。不過,對於川普總統訪華,我們不應過多地「看熱鬧」,而應儘量嘗試「看門道」。
  • 美國總統特使克裡訪華目的何在?讀了此文就知道,絕不那麼簡單!
    克裡作為美國總統特使,是拜登政府第一位訪華高官,似乎可以理解為一次改善兩國關係的行程,但如果我們了解一下克裡這次訪華的背景,就可以知道,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第一,川普任美國總統時讓美國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這一舉動在世界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極大地損害了美國的信譽。
  • 朝韓宣布:半島不會再有戰爭!美國還需要在韓駐軍和部署薩德系統嗎?
    李光滿冰點時評481 2018年4月27日註定成為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天。
  • 方略時評:「攘外安內」的歷史鏡鑑
    如何辯證看待和處理「攘外」與「安內」的關係,事關國家興衰存亡。面對戰爭與和平、生存與發展的嚴峻考驗與挑戰,不僅需要冷靜觀察、審時度勢、把握大勢,更需要著眼全局、放眼未來、慎重抉擇。西漢時期,漢景帝繼位後,內外矛盾交困,外部受到匈奴不斷侵擾,內部中央專制皇權與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漢朝面臨艱難抉擇。
  • 【熱點】川普來中國了,他與歷屆美國總統訪華有何不同?
    川普成為中共十九大之後訪華的第一位外國元首。      昨天下午,美國總統川普乘「空軍一號」抵達北京,開啟對中國的國事訪問。這是川普今年初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首次訪華,也是中共十九大勝利閉幕後中方接待的第一起國事訪問。空軍一號抵達的首都機場
  • 【鍵睿時評】泉宣道:二代政治家在穩定中日關係中的責任
    在東亞,仍有遺留的冷戰格局——朝鮮半島問題和臺灣問題。川普總統在朝鮮和臺灣兩地均有幹涉。  圍繞南海海洋權益的問題,中美對立也十分突出。  然而,中美兩大國首腦也不應只顧追求「美國第一」、「中國夢」之類的本國利益,還應該在國際合作的正確路線上坦蕩前行。 東アジアには朝鮮半島問題と臺灣問題という「冷戦構造」が殘存する。
  • 巴爾幹半島是如何成為歐洲火藥桶的?
    在喀爾巴阡山脈以南有一片介於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半島,這便是巴爾幹半島。該半島呈現一個倒三角的形狀,其西側為亞得裡亞海,東側為黑海,南部的尖角深入地中海的部分就是希臘。與巴爾幹半島隔博斯普魯斯海峽相望的部分是土耳其的安納託利亞半島,故而巴爾幹半島深受伊斯蘭教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