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中國軍力變化有多大?中國2001年和2021年軍事實力對比

2022-01-06 西海金沙

                                                                                                          

過去二十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己經從一支規模龐大但水平落後的隊伍成長為一支實力強大的現代化軍隊。儘管在大多數領域,解放軍的技術與技能水平與美軍相比仍有差距,但是這種差距己經在縮小。

回顧近二十年的強軍之路,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經歷了極不平凡的歷程。人民軍隊重振政治綱紀,重塑組織形態,重整鬥爭格局,重構建設布局,重樹形象作風,國防和軍隊建設進入新時代。

例如,素有政府與軍隊「外腦」之稱的美國防務智庫,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對中國軍事問題的研究力度。他們廣泛搜集涉華軍事信息,獨立研判中美關係走向,提出應對中國軍隊崛起之策,為美國政府和軍隊提供了數量可觀、質量上乘的諮詢報告。

筆者搜集整理其相關的數據資料,來分析中國2001年和2021年軍事實力的巨大變化,來看20年中國軍力變化有多大。

一、20年中國空中軍事力量的發展變化

在20年前,我國擁有的空中軍事力量中直升機240架,其中武裝直升機僅有20架。到了2021年的今天,我國擁有的直升機有1400架,其中武裝直升機為300架。

在20年前,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是蘇-27,如果發生武裝衝突或者戰爭,僅有少量的蘇-27,以及一些強-5、殲-7等等,殲-8是我國最先進的國產戰機。

一旦發生奪取制空權的衝突時,雷達效能低下,我國戰機缺乏中遠距離打擊能力,蘇-27主要依靠發射空對地火箭。倘若沒有制空權下,強-5、轟-6等作為對地打擊力量很難發揮作用。

到了2021年的今天,我國戰機更新換代,慢慢演變出殲-10\11\15\16等機型,為研發殲-20贏得了寶貴時間。殲-20的出現真正起到了「扭轉乾坤」,「空軍三劍客」殲-16/10/20這三大型號幫助中國空軍一飛沖天。

中國還是世界上第二個正式服役「自研」五代機的國家。據媒體估計目前的國產殲-20戰機大概為80架左右。在搭載上霹靂-15後,除了美國的F-22以外已經不虛其他任何戰機,而且在很多技術方面與美國最先進的F-22相比更是後來者居上。

殲20五代戰機的出現,是中國航空力量崛起的又一節點,而且我國已經服役的殲-20,運-20,直-20,以及正在研發的轟-20,在未來將作為大國重器,成為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空軍飛行員的訓練方面,蘭德公司發布《從理論到實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訓練》認為,近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訓練己經發生巨大變革,真正按照實戰條件訓練,提升了實際作戰效能。

中國空軍飛行員訓練、空間部隊訓練以及聯合訓練、遠徵能力訓練等新銳作戰力量的訓練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20年中國海軍軍事力量的發展變化

海軍20年前,我們的海軍還是以051型驅逐艦、053型護衛艦,這樣的第一代國產戰艦為主。

在當時,我國的海軍艦船的噸位基本在2000-4000噸左右,防空系統只有法國製造的「海蛇」,射程在12公裡。那時的我們沒有航空母艦,沒有大型驅逐艦,也沒有先進艦載機,海軍的軍事實力發展可謂是嚴重落後。

到了2021年,我國的海軍實力突飛猛進,網友戲稱軍艦近年的發展速度如同「下餃子」,由此可知軍艦研製的速度飛快。

我國已經服役的有山東艦、遼寧艦兩艘航空母艦,以及海南艦作為準航母,而且第三艘國產航母也即將下水。另一方面,還有055型驅逐艦、054型護衛艦這樣的現代化國產戰艦為主,我們在海軍戰艦具有與世界先進戰艦相當的技術水平。

在核潛艇方面20年前僅有6艘,而目前服役的核潛艇有19艘,其他類型的潛艇數量也大幅度增加。中國正在發展海基核威懾能力,己經部署了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而且第5代核潛艇正在建設中。

到了2021年,我國離「海上強國」夢更近了一步。我國不僅「建設一支世界級的海軍」,還包括「建設一支大規模、高效率的海岸警衛隊」「世界級的商船和漁船編隊」以及「全球公認的強大造船能力」。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中國的海軍能力僅次於美國,在造船行業,中國己經是世界頂級水平,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漁船編隊,中國的商船在世界也是排在前列,另外,中國的海岸警衛隊的戰艦數量也是全球最多。

中國海軍正在走向深藍,逐漸發展成為一支全球海軍。

三、20年來中國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軍事力量的發展變化

(一)陸軍軍事力量的發展變化

陸軍可謂是中國軍隊的王牌,在歷次戰爭中打出來的名氣是響噹噹。在20年前中國陸軍7000輛坦克,三代坦克400輛左右,到了2021年我國陸軍有8000輛坦克,以99式和96式為主的三代坦克3800以上。

在20年前中國陸軍裝甲兵運輸車1500輛,到了2021年我國陸軍有裝甲兵運輸車3350輛;在20年前陸軍的其他裝甲車約1萬輛,到了2021年我國陸軍的其他裝甲車約為2.77萬輛;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我國陸軍實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高鐵的發展更是使得我國的軍事動員和投送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上述這些看似陸軍實力發展變化並不明顯,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的軍事改革中,把陸軍的發展分門別類的組建相應的專門化軍隊,如火箭軍部隊、戰略支援部隊。

(二)戰略支援部隊軍事力量的發展

根據蘭德公司報告,我國軍方成立戰略支援部隊的初衷就是將空間、網絡、電子戰能力整合到中國的軍事行動當中,中國網絡力量的發展,將對中國軍力投送能力建設,有著巨大的影響。

戰略支援部隊的網絡空間作戰能力,是中國戰略威懾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蘭德公司報告指出,我國一直在進行相應的網絡戰能力建設,而且開展了諸多有計劃的網絡行動。

中國高度重視網絡力量的建設工作,網絡強國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在世界新軍事革命浪潮下,網絡空間國防力量建設也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軍隊在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隸屬於戰略支援部隊的中國的網絡部隊,是中國軍改後五大軍種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作戰力量,曾引起美軍的高度重視,美國防務智庫對華軍事研究報告,更是提到了美國政府高度關注中國戰略支援部隊的建設發展,打造更加靈活、強大的部隊,保持對華軍力競爭優勢。

(三)火箭軍、部隊軍事力量的發展

自2015年組建火箭軍以來,火箭軍的戰略威懾和常規威懾能力得以增強,是我國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在彈道飛彈能力發展上,一直以來,飛彈部隊的發展是中國軍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核飛彈正在採用更加先進的固體燃料推動,而且其彈頭也在由單一彈頭轉向多個彈頭。

在彈道飛彈部隊訓練上,中國飛彈部隊的訓練水平在不斷加強,尋求在各種複雜條件下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自火箭軍成立以來,以新的面貌開啟新的徵程,開展一系列實戰化訓練,有效鍛鍊了指揮決策能力、部隊快速反應能力以及中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同時,一大批新型飛彈列裝現役,戰略威懾能力在對抗中也得到了加強。

四、中國的軍事改革與中國軍事綜合實力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陸續成立了,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調整組建15個軍委機關職能部門,劃設五大戰區,完成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機關整編工作,實施聯勤保障體制改革,組建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和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形成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中主建」的新體制新格局,軍隊規模結構與力量編成改革己經全面展開。

中國軍隊卓有成效地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也引起了美國防務智庫的重點關注。

蘭德公司報告稱:

在外交上,美國政府應該與韓國、日本結成更加緊密的盟國,加強盟國和夥伴國的防務能力;

在軍事上,調整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部隊態勢,同時加大在亞洲地區的軍力存在;

在技術上,對高精尖技術進行封鎖,影響中國在高技術領域的研發、採購和發展能力。

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的軍事排名由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在20年前我國的現役部隊250萬,到了2021年中國的現役部隊約為200萬;在20年前預備役約為800萬,到了2021年我國的預備役約為1000萬。

中國的GDP只有1.2萬億美元,到了2020年中國的GDP為14.73萬億美元。到了2021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預算草案,中國的國防支出為13553.43億元人民幣(約209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6.8%。

與此同時,2021年美國的國防支出為7405億美元,略有增長,其中超過6300億美元用於國防項目基本預算,690億美元用於海外軍事活動。2021年的印度軍費計劃,總開支(含國防養老金)約為4.78萬億盧比(約為654億美元 )。

2020年美國的軍費開支為7380億美元,幾乎是中國的4倍(1933億美元),俄羅斯的12倍(606億美元),佔全球軍費總開支的40%。美國和中國國防預算的增長,佔2020年全球國防支出增長總額的近三分之二。

結語

通過中國2001年和2021年軍事實力對比可以發現,我國的軍事實力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中國的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多兵種協同發展,在全方面有著重大的進步。

相比之下,經過20年的努力發展,中美軍力差距在不斷縮小,但是對此仍應到理性看待。對於中美軍力差距有,局座張召忠認為,即便是美國現在停止發展,可能中國20年都追不上美國的軍事實力與技術。

例如中國海軍至今未能建造核動力航母,但是從60年底末到本世紀初,美海軍卻已經一口氣建造了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

2017年新型的「福特」級首艦「福特」號的入役,美國預計在2058年前建造10艘「福特」級航母,取代「尼米茲」級成為美海軍新骨幹。

相關焦點

  • 24年變化有多大?中國1996年和2020年奪島登陸能力比較
    歷史沒有給它引燃的機會,但並不代表未來不再發生,只不過隨著時間遠去各方軍力水平也在不斷變化中。1996年,三軍最精銳力量齊集一堂,萬炮齊轟、搶灘登陸、海陸空一體看似熱鬧非凡。實際演習場上硝煙瀰漫並不和戰鬥力成正比,雖然官兵士氣高昂軍事素養超凡,但在顯示決心同時軍事實力與此卻並不匹配。以往陸戰實力通過實戰得到世界認可,但多年之後裝備水平嚴重落伍,更重要的是登陸作戰需要兵力投送裝備。
  • 2021年全球軍事實力排名
    這個全球火力指數排行公司根據自己的數據模型,給各國的軍力進行打分,排行榜就是根據這個分數排出來的
  • 25年有多大變化?中國1996年與2020年登陸作戰能力對比
    目前,我國人民海軍的坦克登陸艦和中型登陸艦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較先進水平。1996年中國曾組織大規模的登陸演習和飛彈發射訓練,那麼25年後今天的中國登陸作戰水平又是如何呢?目前的登陸作戰與當年相比又究竟有多大的改進呢?
  • 24年有多大變化?中國1996年與2020年登陸作戰能力對比
    點評:這篇對解放軍臺海實力的分析還是比較客觀準確的,現在中國人在解放臺灣的問題上完全沒必要有「恐美症」。
  • 2021年初,中美海軍大中型艦艇實力對比,差距到底有多大
    美軍持續炒作「中國威脅論」,宣稱中國海軍在2035年全面超越美海軍軍事力量。中國海軍真如美國大肆渲染在2035年超越美海軍嗎?隨著,中國海軍在大型水面艦艇建造速度和規模與美海軍差距正在以驚人速度縮小,但跟美海軍目前水平依然存在著相當差差距。
  • 2020年中國、美國、俄羅斯軍事實力大比拼!
    每天都有分享,請放心關注                                                                                                        中美俄軍事實力大比拼
  • 24年變化有多大?— 中國1996年和2020年陸軍裝備水平比較
    回到90年代中期的東南沿海,曾經有場貼近實戰的世紀大演習讓我們去一探究竟,看看當年的陸軍裝備和現在相比有多大區別。90年代中期,陸軍裝備可以用寒酸形容,陸戰之王還是以五對輪的59式、69式中型坦克為核心,外加62式輕型坦克。先進一些的79式、88式主戰坦克裝備數量有限,性能也僅相當於對岸M60坦克,更加先進的96式、99式都還在研製中或裝備前夕。
  • 中國軍力辛苦發展一年,關鍵實力卻和對手越差越多?
    近年來,中國軍力發展迅速,每年的都在發生令人欣喜的變化。可在我們進步的同時,其它國家的軍力也在發展,尤其是美俄等軍事強國。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每年的《軍力平衡》報告中都會簡述全球軍力發展,近年的報告都會用數據圖表簡答明了對比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以及印度的軍力情況。這些數據當然不可能完全準確,但多少卻能看出些趨勢。那麼,按照最新《軍力平衡2018》報告的記載,過去一年中國的軍力發展相比其它幾個主要國家進展如何呢?
  • 2020年中國軍事實力
    軍費開支不是決定軍力的決定性因素,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是重要因素之一。因為武器裝備的研製以及練兵備戰的能力是實實在在需要軍費來作支撐的。(二)武器裝備1.陸軍中國陸軍有規模龐大世界上頂尖的99式以及99A主戰坦克,還有國慶閱兵新亮相的15式輕型坦克,還有大批量的武裝直升機這其中就包括武直-20等等國產武器裝備。
  • 印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中印軍事實力對比
    從最後一次中印交戰結束到現在,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印兩國的軍事實力,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印兩國軍事實力對比,結果如何?我們先來看看數據。有人說,印度的軍隊簡直就當年北洋艦隊的翻版,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強大,可實際上根本沒有太強的戰鬥能力。如果中印兩國在發生矛盾衝突的話,中國雖然會遭到一定創傷,但卻能夠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印度軍隊獲得勝利。
  • 2021年了,印度還盜用中國閱兵照片,網友:沒眼看
    ,一直堅持自己是世界第三大國,這還是謙虛的說法,其實在很多印度人的心中他們的軍事實力已經超過了美國!最近兩三年印度的軍事確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因為莫迪政府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武器了,即便如此在閱兵報導中,還要盜用中國的照片來裝門面! 此前印度盜用中國閱兵照片的事情已經被曝光了很多次,但是沒想到現在都2021年了,印度還在盜用中國的照片,很多網友表示:「真是沒眼看了!」
  • 從中國軍力報告看中美軍事關係變遷
    9月1日,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該報告從2000年起每年發布一次,內中常常引用網際網路信息,充斥眾多毫無根據的臆測和抹黑,成為美國炒作「中國軍事威脅」的重要依託。儘管如此,從過去20年中國軍力報告的關注點、相關評估看,這份報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美軍力對比和兩軍關係的變化。
  • 2021年世界軍力排行榜!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圖文均來自於網絡,侵權刪!根據「全球火力」網2021最新軍力排行榜顯示,排名前十的國家美洲和歐洲各佔了2位,其餘六位國家都來自亞洲。
  • 中國3分鐘 | 40年改革 中國軍隊變化有多大?
    與美國等世界一流軍事大國相比,中國軍隊仍存在一定差距,短板也很明顯。這些年來,中國幾輪軍隊改革的目標和方向都很明確——那就是圍繞戰爭形態的變化和軍隊職能任務需要,提升軍隊戰鬥力,建立現代化的軍事力量。早在70年代中期,中國軍隊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機構,總人數高達610萬,陸軍佔絕對主導地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曾是部隊最大的問題。
  • 以現在的中國和鼎盛時期的蘇聯相比,誰的軍事實力強一些?
    眾所周知,蘇聯上個世紀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社會主義國家,其軍事實力和美國不相上下,因為對世界霸權的爭奪和美國陷入了長期冷戰,最後在多方原因的共同推動下走向了解體
  • 【兩岸關係這五年】2012-2017年兩岸軍力變化
    近五年來兩岸軍力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張冪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五年過去了。這五年是兩岸軍力發生重大變化是時期。經過被稱為「史上最牛」軍改之後解放軍正穩步的向世界一流軍隊邁進,其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能力不斷增強。反觀臺軍規模日益萎縮,戰力也逐年下降,但妄圖以武拒統的野望仍在。
  • 【第一軍情】「龍象」爭鋒55年:您知道從1962年到現在中印實力的真實對比嗎?
    而據《印度斯坦時報》6月30日報導,針對中國提及1962年戰爭,要求印度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印度國防部長Arun Jaitley 對媒體公開表示: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的印度不一樣了。從1962年到2017年整整過去了55個年頭。應該承認,半個世紀又5年的時間確實不算短,印度從國力軍力到兵力兵器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中國與俄羅斯軍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普京一語中的說出大實話
    國外媒體每年都會評出各國的軍事力量排名,過去的一年世界軍事力量仍是以美國最強,俄羅斯次之,中國第三。不過軍艦總數方面,中國的艦艇總數為714艘,而美國為415艘,俄羅斯352艘,是軍力前三強當中數量最多的。毫無疑問,在外媒看來中國陸軍實力絕對是全球第一的。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一支軍隊,解放軍陸軍總人數超過160萬,居世界第一!遠超美國和俄羅斯。
  • 國際日報 | 2021年全球火力指數出爐 印尼軍力排名16 東南亞最強
    在對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進行分析時,該網站通用採用的是全球軍力指數計算方式,即當PwrIndx值越接近0時,代表該國的軍事能力越強;反之,PwrIndx越大,則表明該國的軍事實力較為落後。值得注意的是,決定PwrIndx大小的因素多達50種,但核武器因素不在評估項目之列。
  • 抗日戰爭中日軍力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岡村寧次曾說「敵非敵」
    這種落伍,首先在中國和日本的較量中殘酷地展現出來。當時的中國與日本,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上世紀30年代,可以說中日當時的軍力對比是非常懸殊的。1936年有一個統計,日本鐵的年產量為3.69萬噸,中國是不足10噸,相當於30:1,是中國的30倍,這是鐵產量。鋼產量當時日本是640萬噸,中國不足千噸,這個差距更懸殊。軍事武器裝備全是用鋼鐵做成的,沒有鋼鐵怎麼做飛機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