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人民海軍的坦克登陸艦和中型登陸艦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較先進水平。1996年中國曾組織大規模的登陸演習和飛彈發射訓練,那麼25年後今天的中國登陸作戰水平又是如何呢?目前的登陸作戰與當年相比又究竟有多大的改進呢?
翻天覆地的25年,見證崢嶸歲月進入新世紀後,解放軍的登陸作戰能力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般情況下,登陸作戰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組織準備階段,從接受任務開始,到登陸士兵和登陸車輛在艦區集結結束。第二個階段是集合和登船階段。在這一階段,登陸士兵和登陸工具開始聚集在艦區,登陸後艦離開碼頭或海灘。
三是通航階段。在此階段,艦艇離開碼頭或海灘或從集結區航行至登陸區,直至登陸編隊到達登陸戰鬥線。
四是登陸階段。這一階段是從發射登陸編隊到登陸士兵攻佔登陸點。
第五階段是奪取和鞏固登陸灘頭陣地。這個階段是從登陸士兵佔 領的登陸點到登陸灘頭佔領的。
登陸作戰通常由各軍兵種的部隊執行。參加作戰的部隊,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組織成統一的聯合登陸兵團。主要根據作戰意圖、作戰規模、目標任務、敵方防禦形勢、作戰區域自然條件等因素確定。
雖然在現代戰爭中不排除軍事欺騙,但軍事欺騙戰略在大規模部的隊作戰中,可以通過後期調整使部隊仍能實施登陸作戰和縱深打擊,例如,臨時建造人工港。
敵我雙方都很清楚我軍用於登陸的區域,因此戰略欺騙最多只能讓敵人在我軍的登陸上產生誤判幹擾。
一旦部隊到達登陸海域,他們需要在前沿寬度有限的海域進行攻擊。此時部隊急缺乏有效的隱蔽又分成不同的突擊波次,一旦被敵人的火力 壓制,就不可能集中兵力和火力對付敵人。
此時,部隊應合理配置自己的武器裝備,特別是兩棲突擊坦克和配備輕炮的作戰坦克,在海上和空中獲得火力支援尤為重要,二戰期間美軍登陸海灘時,他們缺乏強大的火力,部隊無法及時獲得火力支援。
而且他們在狹窄的海灘上遇到了依靠堅固防禦工事的強大德國軍隊,導致美軍2500多人傷亡。
登陸戰是軍事行動中最複雜、最艱巨的作戰方式之一。因此,各種最新的武器和技術必將在登陸戰中得到廣泛的試驗和應用。在現代條件下,國防軍的機動性和武器殺傷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著陸速度的意義尤為重要。
目前中國在空軍方面,裝備的殲-10、殲-20等一批世界級戰機,在性能和數量上都遠遠超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此外,我國還擁有大量經過現代化改造升級的H6系列轟炸機,配合艦艇聯合打擊,其殺傷力也不容小視。
總體來說,我國人民海軍坦克登陸艦和中型登陸艦的技術水平在世界上已位列前茅。在運輸能力方面,根據國外期刊的研究,中國海軍有能力一次運送約2萬人和數百輛坦克、裝甲車上岸。
這種兵力投射能力足以讓第一波攻擊部隊向一個方向攻佔一個大島。但是當從兩個方向著陸時,這是不夠的,尤其是在火力方面。
由於主戰坦克運輸困難,第一波陸上部隊主要依靠步兵攜帶的反坦克武器、防空武器和兩棲裝甲車對主戰坦克和反登陸方的空中火力攻擊。
今天不同於過去。經過25年的發展,我軍主戰裝備已經形成了對周邊地區的壓倒性優勢。
首先是空軍。原來的殲-8和殲-7已經陸續淘汰退役。
殲-10c和殲-16可以與歐美任何第四代戰鬥機競爭,而殲-20在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方面領先於包括F-35和F-22在內的美國戰鬥機。
至少在西太平洋上空和我國預警機的作戰範圍內,中國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殲-20等空中優勢戰機負責摧毀對手空軍,殲-16等多用途戰機負責摧毀對手防空部隊。
可以說,在奪取制空權方面,對比1996年我軍目前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不再是美國稱霸海洋的格局了。
中國的軍艦生產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短短兩年時間,6艘052d飛彈驅逐艦同時開工。此外,還建造了兩艘航空母艦和一支全新的水下潛艇隊。
與此同時,中國兩棲攻擊艦也實現了白手起家的突破。075兩棲攻擊艦也經常被人們看到,而且離公務不遠。作為兩棲登陸作戰的主力艦,排水量超過1.2萬噸的071船塢登陸艦與以往所有兩棲艦相比,性能有了飛躍性的提升。
071塢登陸艦有一個大型直升機甲板,一個車輛滾裝船跳板在船的中部,和一個碼頭在船尾。有了80噸重的726氣墊船,它可以同時搭載一個裝甲營或三個輕步兵營。
今天著陸對我們來說易如反掌,足以壓制島上炮兵火力。以西亞地區為例進行遠程壓制,會使約旦河西岸的主要空軍和反裝甲飛彈陣地受到強烈打擊,海軍基地也在火力範圍內。
由於巡航飛彈採用了衛星制導系統,可以從南北空域發射,攻擊東海岸的目標。與095、093g核動力潛艇合作,可向F16戰機作戰半徑以外的東海岸基地發射大量巡航飛彈,迫使敵方戰機和水面艦艇退出戰鬥。
前線轟炸機主要與H-7和蘇-30MKK在防禦區外進行戰術飛彈攻擊。他們也會被大量的反坦克飛彈攻擊2架射程為7公裡的無人機所加強,如藍箭7號和AR1。高防禦目標受到11架無人機的攻擊,大量灘頭目標被直-10和直-19武裝直升機摧毀。
民用艦艇不再裝備陸軍大炮,陸軍航空旅已有11個空中突擊旅,每個旅約有40-50架各類直升機。未來,每個集團軍將至少有一個空襲旅目標。
一次跨海行動的直升機數量可能達到800架,在快速生產20架直運直升機的過程中,它將一次運送大約兩個空中突擊旅。
中國的2個東風41發射旅、6個東風31a/Ag發射旅、2個東風5發射旅和6艘戰略飛彈潛艇加在一起可以攻擊美國,彈頭總數超過392枚,大大超過美國國家飛彈防禦計劃可以攔截的數量,而美國如果想升級戰爭所面臨的風險也將太大。
在全軍主戰坦克、裝甲車、火炮、火箭彈、機器人等裝備的更新換代速度上是前所未見的,從25年前我軍兩棲登陸力量薄弱,到今天海、陸、空三個方面全面領先,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確立了優勢,戰鬥機和艦艇在我們周圍地區完全超越對手。
隨著「遼寧」號航母服役和002號航母舾裝,中國航母戰鬥群逐漸形成。在驅逐艦方面,近年來的055號和 052d號打造了一個極為強大的空海火力平臺。在兩棲登陸作戰中,航母戰鬥群不僅能阻擋空襲,還能提供超強的地面火力支援。
055驅逐艦編隊攜帶的巡航飛彈可以摧毀岸上的固體目標。052d和055 130毫米艦炮的射速為每分鐘70發,相當於一個炮兵營的火力強度。它也非常強大。東風系列、長劍系列等飛彈將也會使想要介入的外國付出沉重代價。
1996年,我們完全不具備進行兩棲登陸作戰的條件,也無力阻截任何外來勢力。如不計後果地貿然發起兩棲登陸,將招致災難,是自取其辱。
25年後中國的第三代戰機和艦艇在數量和質量上已經完全超過東太平洋上任何一支空軍和艦隊,登陸作戰能力已經超過全球大部分國家的規模。
艱苦奮鬥的25年,因為砥礪前行我國登陸作戰能力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因為我們國家我們黨對我國軍事力量密切關注,全力發展我國的軍事實力。
這背後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離不開科研人員的研發,離不開人民解放軍的後備力量,始終在軍事道路上不斷提高登陸作戰能力,砥礪前行。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的發展,及國際形勢的複雜多變,空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沒有堅強的後盾,就沒有辦法保證利益不損。
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邊疆地區一直都深受「三股勢力」的騷擾,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在外國敵對勢力的幫助下,繼續在國內外從事分裂活動,嚴重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中國不可能國泰民安!為了維護領土完整,我們必須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
在全球範圍內,天空、海洋和網際網路是未來資源競爭的焦點。經濟社會發展和軍事權力鬥爭都傾向於這些領域。為了保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空間和資源支撐,我們還必須增加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這些領域的投入。
在某種意義上,只有我們的軍隊牢牢佔據這些戰略空間和支點,中國的經濟發展才能取得進一步的進步。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高度重視海洋、太空和網絡安全」,表明執政黨對中國未來經濟和軍事發展有清醒認識和科學判斷。
建設強大的國防和軍隊是中國長期和平發展的戰略需要。世界上有些人把中國軍隊的發展當作眼中釘,到處散布「威脅論」,給中國戴上軍國主義、軍備競賽、世界霸權等形象。
事實上,這是站不住腳的。對中國人民來說,既要對過去中國國防和軍隊發展的成就有足夠的信心,也要對未來中國國防和軍隊根據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迅速發展有足夠的信心!
繼續航行的30年,更要腳踏實地目前我國正在朝信息化、機械化、現代化的軍隊而努力,實現登陸作戰全方位配合打擊,應該說這也是以後我們所要建設的目標,我們更要腳踏實地發展科技強國。
如果登陸作戰的穿越時間和降落時間大大縮短,那麼勝算無疑將大大提高。在這方面,我們的登陸艦仍然不能令人滿意。
在未來的局部海戰中,在敵人灘頭設置反登陸,不僅與火力計劃相結合,還與人工障礙物和自然障礙物相結合,早期設置和臨時設置相結合,形成了一個非常密集的障礙體系。
從前那種直接搶灘登陸的平面作戰方式已經逐步讓位於利用兩棲攻擊艦、大型氣墊登陸艇、直升機進行垂直登陸的立體作戰方式。
這些新型登陸工具的大量裝備,使現代登陸作戰更加快速機動,能夠穿越灘頭障礙物和敵方重點海岸進行深度登陸,擺脫了以往登陸作戰的弊端,大大加快了登陸作戰的進程。
從世界登陸艦發展看,大型化、通用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如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都裝備有登陸能力很強的大型兩棲攻擊艦,並且還在發展更先進、噸位更大、航速更快登陸艦艇。可見,與上述國家相比,我國登陸艦的運輸能力還有待提高。
登陸作戰與任何形式的作戰行動一樣,登陸作戰需要所有軍種的密切合作,並對所有環節進行仔細規劃,各部門認真執行。要反覆推演各種可能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計劃的同時,必須為各種臨時緊急情況留有足夠的餘地。
需要部隊攻克水下的困難,在行動中,必須有敢於克服一切困難的無畏精神。當面對敵人的鎮壓時,指揮官必須勇敢和冷靜,兩者兼而有之。
我們應該避免猶豫、膽怯和輕率。
在陌生的環境和地域作戰,必須嚴格組織避免因輕敵冒進而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同時,軍隊必須注意嚴格遵守的規定和紀律,我軍不僅要在部隊中做好,而且要在宣傳中做好,爭取群眾的擁護和愛戴,軍民合心,統一戰線從根本上瓦解敵人。
結語中國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國防和軍隊。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建設與國際地位、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強大國防和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
今天的中國不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時,作為世界大國,在中國的國家利益面前絲毫不讓,中國人民的怒吼聲已經傳遍四方。
因此,軍事力量不僅要保障我們自身內部的發展環境,並且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和責任,同時,更要為維護我國的全球利益和全世界人民的安全利益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