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刺刀術大比拼,戰場上要是拼刺刀誰能贏?|輕武專欄

2021-02-19 軍武次位面

輕武專欄是一檔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在如今的現代化戰爭中,海峽兩岸士兵的刺刀術誰能更勝一籌呢?

刺刀是一個極具魔力的冷兵器,雖然在今日已經很少在戰場上大規模進行使用,但是卻依然是任何國家都不會忽視的武器。尤其是在中國,無論是抗戰還是解放戰爭,刺刀一直活躍在中國的戰場上,見證著中國軍隊在硝煙中逐漸發展壯大。那麼曾經在解放戰爭中,以命相搏的國共兩軍,如今在刺刀以及拼刺技術上,究竟是誰更勝一籌呢?

▲1973年解放軍千人刺殺操表演

人民解放軍所使用的刺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經歷了許多次的更新換代。伴隨著95式突擊步槍的大量服役,與之相應的95式多用途刺刀已經取代了原有的81式刺刀。這款刺刀,因為在設計上參照了美國的M9刺刀,因此常常被一些不知情的軍迷認錯。95式作為一種多用途刺刀,不僅可以裝在95式步槍上進行使用,同時還可以當作是格鬥匕首,或者是野外求生的刀具。臺灣軍隊現今所使用的大部分刺刀,是仿製美國的M7式刺刀所研製的65K2刺刀。這種刺刀相比於解放軍的95式刺刀要長整整30公分,並且這種刺刀前段為雙刃設計,後半則為單刃。這種設計一方面保證了強度,同時又能增強刺刀的刺擊威力。65K2刺刀整體無血槽,除刀刃之外,65K2刺刀的刀身都進行了磷化處理。雖然這使得刺刀的刀身呈現出一種黑灰色並且缺少光澤,但是卻能避免反光和生鏽。僅從刺刀最基本的刺擊效果來看,臺軍的65K2刺刀長長的刀身,使得其明顯優於解放軍的95式刺刀。但是95式刺刀的設計,卻也同樣有著它獨有的特點。比如在劈砍,尤其是在逆向劈砍中,95式刺刀就比65K2刺刀有著更大的優勢。畢竟在進行這一動作中,65K2刺刀會出現極大的折斷風險。

另外,從現代戰爭的角度來探討,65K2刺刀相比於95式刺刀就有著無法彌補的差距,首先95式刺刀是一種多功能性的刺刀,因此在危險而又多變的戰場以及野外求生中,可以極大的提高士兵的存活率。臺軍的65K2刺刀,由於是針對刺擊所設計,因此在其他使用必須要經過大量的訓練,尤其是野外生存方面,對於65K2刺刀的使用,如果缺乏相關的知識,將很容易對刺刀產生嚴重的損壞。當然,正所謂再好的武器也要看人的使用。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日漸的便利,很多剛剛入伍參軍的青年們,常常表現出體能不足,以及心理素質上的諸多問題。因此無論是大陸還是臺灣,刺刀的訓練都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戰鬥訓練,而且還同時是一種對新兵們進行身心雙重洗禮的訓練。正因為於此。解放軍與臺軍之間單兵戰鬥力水平的高低,也很容易通過他們之間刺刀的訓練和使用效果上表現出來。因此就讓我們拋開諸多的其他因素,比較一下大陸解放軍和臺灣臺軍的拼刺究竟孰強孰弱。解放軍在刺刀的使用上可謂是頗具傳統。在近戰中,解放軍常常依靠刺刀、槍託、彈夾等進行攻擊。解放軍最為著名的刺刀訓練莫過於二段十六式的「刺殺操」。這套刺殺操總結了解放軍長久以來所磨礪出的刺刀使用經驗,並將中國傳統的武術精髓融入其中,可謂是環環相扣,兼具攻擊與防禦於一體,在世界上有著極高的讚譽。除此之外,解放軍的近戰訓練還包括了奪槍與反奪槍等一系列動作。解放軍刺殺操動作分別為:1.突刺 2.防左側擊 3.勾踢腿 4.上步撞擊 5.外撥轉身刺 6.彈夾擊彈體 7.馬步擊肋 8.上步砍劈 9.後擊砍劈 10.防下刺 11.立槍擋撥側踹 12.上步下砸 13.橫劈下擊 14.虛步架槍 15.上步橫擊 16.轉身突刺。

在解放軍的訓練中,這套刺殺操曾經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這不僅僅是因為實戰的需要,更是能夠提升解放軍戰士的體能和軍事素養。尤其是在解放軍刺刀訓練中的「對刺訓練」雖然只是對實戰進行模擬,而非真的讓戰士們以命相搏,但是對於解放軍戰士們的心理素質仍然有著很大的鍛鍊。不過由於現代戰爭中刺刀地位的下降,刺刀的地位也與日俱降,在1987年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士兵軍事訓練教材》中,刺刀就已經不再出現。臺軍的刺刀使用訓練項目被稱之為「刺槍術」,與解放軍的刺殺操相。槍刺術主要是繼承了日本許多的技巧,並將許多中國傳統武術融入其中。刺槍術這一名詞最早起源於日本,因此在訓練方面,雙方也有著相似的地方。

臺灣軍隊在刺槍術訓練中,注重所謂「練膽、練心、練氣、練體力」等。雖然臺軍基本也是將刺刀訓練視為體力訓練的重要一環,但是就如同專精刺殺的65K2刺刀一樣,臺軍對於刺殺的訓練有著極為細緻的研究。

臺軍刺槍術的動作分為:1、原地突刺 2、前進突刺 3、迴旋突刺 4、左側突刺 5、右側突刺 6、原地防右刺 7、原地防左刺 8、原地防下刺。除此之外,還有託擊法:1、上擊 2、橫擊 3、衝擊 4、劈砍。除了對招式的訓練,臺軍在理論上對於刺槍術也有很深刻的研究。與刺槍術相對應的,臺軍還有大量關於空手搏鬥的訓練。並且臺軍還會在訓練中,特意指導士兵如何針對人體的薄弱部位進行刺殺。可見,臺軍對於刺槍術的重視程度極高,以至於臺軍的很多體能訓練也是針對著刺槍術所進行的,包括對肌肉力量增強,速度的提升,還有在爆發力、柔韌度、協調性等方面,臺軍都會進行響應的大量訓練。

將解放軍和臺軍對於刺刀的發展和使用就行對比,就可以很明顯發現雙方軍隊的不同。臺軍無論是刺刀還是相關的訓練,顯然都更加注重刺刀的刺殺,尤其是刺刀在實戰中的地位。而另一邊,解放軍雖然也有全套完整的刺刀相關訓練,然而很明顯的是,解放軍對於刺刀的使用更加注重其功能性,並且將刺刀相關訓練作為解放軍諸多單兵訓練中的一環,而非核心。


雖然從重視程度,刺刀的威力來看,臺軍在拼刺方面似乎略勝解放軍一籌,但是這背後對於臺軍來說卻有著幾位苦澀的緣由。目前,臺軍無論是單兵火力還是其他各個級別的火力,與解放軍相比早已有了雲泥之別。

因此臺軍的作戰任務,往往被定義為「拖住解放軍進攻數周,以待美國的支援」。這種情況下,臺軍的刺槍術,就不得不說或許可以成為最後的救命稻草,這就是為什麼臺軍會對刺刀如此的執著,而解放軍則可以更加遊刃有餘的增加刺刀的各種性能,逐漸完成刺刀的多功能化。軍武《輕武專欄》的快手帳號「懂槍帝」開通啦!,我們把輕武專欄做成精彩視頻每日推送,由軍武妹子夢小二進行解說,歡迎大家去關注觀看!不定期發放福利

▲上按圖片識別小程序即可觀看



相關焦點

  • 兩岸刺刀術大比拼,戰場上要是拼刺刀誰能贏?
    在如今的現代化戰爭中,
  • 銃劍道/拼刺
    如同國內的拼刺技術一樣,在現代化的戰場上,用刺刀拼殺的技術越來越被視為無用,但是拼刺作為一種科目可以訓練軍人在戰場上的勇氣。    如同國內的拼刺技術一樣,銃劍道面臨著失傳和沒落的風險。通過全日本銃劍道協會的努力,他們確定了銃劍道應該和劍道一樣,以保留和發展無害化的刺刀武術技術,為練習者提供在巨大社會壓力下的心靈藉慰。
  • MP40也能上刺刀?戰後這國比當年的日本還奇葩|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有別於其它歐洲國家,二戰時南斯拉夫的地下抵抗運動規模非常大,到戰爭即將結束時,狄托領導的遊擊隊總兵力已有三十萬人左右(當時的南斯拉夫全國總人口不過兩千萬左右)。
  • 中國95式步槍採用無託設計,拼刺刀會不會吃虧?|輕武專欄
    為了讓裝備滑膛槍的步兵在白刃戰中也有可用的武器,現代刺刀的原型就出現了。早期滑膛槍使用過塞入式刺刀,刺刀柄像個木塞子塞入槍口固定,後來發現這種刺刀容易脫落,而且裝上刺刀後無法射擊,於是又出現了靠槍口環固定在槍口的刺刀。
  • 二戰時期,日軍的刺刀在中國佔盡優勢,為何在美蘇面前卻不敢亮劍?
    二戰時期,中日兩軍之間發生肉搏戰,但最後往往是中國軍人吃虧,導致後來國軍不敢和日軍拼刺刀,這是為什麼呢?日式刺刀術,也叫作銃劍術,是明治維新後引入的西式刺殺術。日軍推廣刺刀作戰和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有關係,同時也與日本自然資源匱乏,戰場上必須節約子彈大有關係。
  • 十把魔改槍裡藏了一把中國槍暴改,你能猜出幾個?|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 抗戰拼刺刀 我們虧在哪?
    一戰時,超過8成的陣亡士兵是死於火炮和重機槍,白刃戰已經淪為非主流;時到二戰,近戰利器衝鋒鎗開始大量裝備部隊,蘇軍的波波沙、德軍的MP40、美軍的湯姆遜、英軍的斯登,這讓白刃戰、肉搏戰更加邊緣化。 當時只有閻錫山的兵工廠每個月能造幾百把衝鋒鎗,進口或外援,那首先考慮的也是飛機、坦克、火炮、機槍、步槍這些主力裝備。 來看看抗戰初期國軍第88師和日本乙級師團的裝備對比。
  • |輕武專欄
    在二戰時期,軍刀偏向格鬥的範疇,而在越戰之後,由於戰場變化的需求,刀不只是面對人體,而也有纖維、繩索、木料的切割需求,繼而世界各隊對具有生存屬性的多功能刀具開始在軍隊當中普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瑞士軍刀和美軍的M9刺刀。
  • 史上唯一款能拼刺刀的輕機槍,背後原因讓人啼笑皆非
    沒有一些獨特(奇葩)的設計怎麼能行呢?那是南部「大師」絕不可以容忍的。結果九九式輕機槍前端插了一把刺刀,而且還是陸軍三八大蓋標準制式的刺刀!其原因竟然是為了大力發揚日軍拼刺的長處!二、九九式輕機槍的服役情況以及與同類型武器的比較九九式輕機槍雖然在日軍各個佔領區都有服役,但是以太平洋戰場為主,東南亞次之,而在中國戰場極少裝備。九九式輕機槍給人第一印象,就是「杵在槍前端的38式刺刀」,一直成為後人的笑柄。然而在戰場上這不僅僅是笑柄那麼簡單,如果端著九九式輕機槍去與敵軍拼刺刀的話,那時非常不幸的。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有好東西誰還要美國淘汰貨啊,於是1974年韓國從柯爾特購買了M16A1的生產授權,在本土生產M16A1突擊步槍。▲右上角奈及利亞的K2K2的落伍也反映國際軍火市場上。原本質優價廉的K2在80年代的第三世界市場可謂火爆一時,但進入21世紀之後也出現銷量大減。
  • |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怒濤」號冒起濃煙烈火退出戰場,最終被我軍增援的281艦艇編隊追上擊沉。戰後據南越海軍自己查證,16號艦中彈820發, 4號和5號艦分別中彈超過千發,可見我軍火力之兇猛,就算打不沉你,也要把你打成篩子!
  • 戰爭的最終手段:刺刀白刃戰,拼的就是你死我活!
    而曾經長期在古代以及近代戰爭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的拼刺技術,正在逐漸地被各軍事強國所放棄。美國陸軍則是率先取消拼刺訓練的國家之一。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陸軍也在歐美軍事現代化軍事訓練方法的影響下,一度取消了拼刺訓練。因為,在現代戰爭中,已經很少會出現貼身白刃戰的情景。
  • 近距離作戰,大刀和刺刀相拼的畫面,大刀拼得過刺刀嗎
    近距離作戰,大刀和刺刀相拼的畫面,大刀拼得過刺刀嗎自古以來,刺類兵器就比砍類兵器適合戰場,一是長度優勢,二是難以格擋,三是(適合列陣
  • 八路軍與鬼子白刃戰,為什麼鬼子要退子彈,拼刺刀禁止開槍?
    拼刺刀是對一支軍隊的戰鬥精神,組織性,紀律性和訓練結果的嚴酷考驗。會武術、會耍大刀、會鐵砂掌,並不代表你的部隊在戰場上會拼刺刀。曾經有日本士兵的日記記載,三個日軍士兵組成的刺刀三角陣,相互配合,竟然能連續刺殺國軍戰士七人。
  • 拼刺刀的時候,為什麼敵人會配合,而不是拿槍掃射?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冷兵器不存在了,在一戰和二戰的時候,戰場上冷兵器還是很常見的,比方說最具有代表性的刺刀。通過現在一些戰爭片和紀錄片,我們會發現雙方士兵在打完子彈之後,都會上刺刀轉為白刃戰。雙方士兵廝打在一塊,場面還是比較激烈的。但是在現代戰場上,刺刀已經逐漸被匕首取代了。由於匕首功能性更多,所以像二戰時拼刺刀的戰鬥模式已經漸漸不復存在了。
  • 盤點海峽兩岸的歷次危機,解放軍沒有一次讓步
    而這場軍事對峙延續了50多年,直今仍未結束,只是在不同時期軍事對峙的強度有大有小。兩岸軍事對峙強度的變化,受兩岸政治形勢變化的影響,當然也受國際因素的影響。從軍事對峙緊張程度來分析,兩岸經歷了六次大的危機。分別發生在1949年、1954年、1958年、1961年、1996年和1999年。
  • 抗日大刀的真相——戰場上大刀真的拼不過刺刀?
    砍刀在抗戰中的主要作用是對付日軍刺刀,製造工藝簡單,使用方便、對於當時普遍缺乏正規格鬥訓練的中國軍民來說易於掌握
  • 朝鮮和韓國打一仗,誰能贏呢?
    在冷兵器時代和火器時代初期,即使兩支軍隊的武器裝備有差距,但憑藉人數、指揮,還是能夠拼一下的。 現代科技戰爭則不同,對戰雙方比拼的是「體系」——能拓一尺,即可全勝。 因為「體系」對武器裝備的放大作用是驚人的 雖然朝鮮看起來也有不少能飛的飛機、能戰的坦克,但在現代作戰體系的「放大作用」下,原本只和韓軍差一代的武器裝備,會被直接拉大到差數代。 不過好在朝鮮山地縱橫、叢林茂密,可以憑藉地利稍微抵消那麼一點。
  • 難道裝上小米能打死人?|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甚至有人認為「小米加步槍」就是動漫《機動戰士高達》裡的一種名為米加粒子步槍的武器,這種武器發射粒子束,號稱威力頂的上戰艦主炮。當年軍武菌一直感慨我軍太強大了,根本不用生產子彈,直接種小米就行了,又能吃又能當武器,簡直無敵. ▲這也能當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