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忘情
在很多人印象中,閻錫山的晉綏軍是「豆腐軍」、「軟柿子」,比較好打,著實有失偏頗。閻錫山把持山西幾十年,幾乎將這個「華北屋脊」、「表裡山河」經營成了「獨立王國」。在軍備建設方面,閻老西向來不惜血本。太原兵工廠從駁殼槍到山野炮均能仿製,產量還挺可觀。
因此,晉綏軍不僅擁有全國數一數二規模的預備炮兵部隊,而且步兵裝備精良,彈藥供應充足。雖說晉綏軍不擅進攻,但在防守方面卻有心得。尤其是對剛結束長徵,人員和裝備均受極大削弱的紅1方面軍來說,擁兵8萬、對外號稱10萬的晉綏軍是個不容輕視的對手。
紅1方面軍到達陝北以後,對下一步向何處發展,曾有過不同意見。有人曾提出全軍離開地瘠民貧的陝北,轉移到條件好得多的陝南,會合紅25軍留在當地的陳先瑞部。有人提出「二次長徵」,經河南、安徽、湖北回江西。最終,毛主席力排眾議,力主東徵山西。理由是越靠近華北中日對峙前沿,紅軍政治上越主動。通過東徵在群眾中宣傳「停止內戰,全民抗日」,可為不久以後必將發生的中日全面衝突做好群眾動員準備。此外,山西遠比陝西富庶,通過東徵亦可解決陝北經濟及擴軍這兩個老大難問題。辛苦大家養成點點的習慣,謝謝。
最終,毛主席成功地說服了大家。紅1方面軍開始渡河東徵的各項準備工作。嗅出一絲「不祥」氣息的閻錫山,察覺紅軍居然要動他的根本,便立即調4個旅沿黃河布防,並加修了高碉、暗堡1000餘個,並放言:「鋼鐵三晉,人過要留錢,鳥過要脫毛。」
1936年2月20日,紅1方面軍開始東徵,過河部隊有紅1軍團、紅15軍團,紅28軍、紅30軍,總計1.3萬人。
過河不久,紅15軍團在蓬門戰鬥中取得大捷,紅1軍團在關上戰鬥中硬碰硬消滅了晉綏軍中號稱「滿天飛」的1個精銳團。關於這次勝利,時任紅1師副師長的楊得志回憶:「紅1團和紅13團打了好長時間也沒拿不下來,看來敵人是相當頑強的。我心裡有些著急,即和陳賡想辦法」,經過調整部署,紅1師傍晚開始繼續攻擊,經過大半夜戰鬥,終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晉綏軍精銳團被紅1軍團全殲,對閻錫山震動很大。他生怕自己的核心地盤不保,一面豁出血本,從晉綏各處收攏部隊,全力向紅1方面軍反撲。另一方面,急紅眼了的他也顧不上「引狼入室」了,急吼吼向蔣介石發電報、表忠心,懇請中央軍火速援晉。
3月10日7時,紅1方面軍主力在呂梁山南端的兌九峪地區遇到了晉綏軍主力。這裡地勢險要,易守不易攻,註定了這是場惡戰。
擔任正面進攻的紅1師和右翼紅15軍團主力迅速擊潰晉綏軍第一線部隊,但是晉綏軍佔據有利地形,依託工事、山崖、窯洞頑抗。晉綏軍炮兵發揮炮多、彈藥充足的優勢,向紅軍陣地猛烈轟擊。紅軍一部突擊到敵第2縱隊指揮部駐地,與晉綏軍展開白刃格鬥,晉綏軍第2縱隊司令楊效歐率衛隊拼死抵抗,紅軍後援不濟,被迫撤出戰鬥。
戰至下午13時,紅15軍團紅75師佔領西溝井西北高地,接下來又連續發起幾輪猛攻,因地形不利,以及晉綏軍火力猛烈,與敵軍形成對峙局面。紅1軍團主力全力發起攻擊後,迅速突進到兌九峪西北約5公裡處的原家莊、黃文村一帶,在此受到閻軍第3縱隊的阻擊。雙方隨即在原家莊展開激戰,對每一個山頭、窯洞都進行了反覆爭奪,戰鬥進展緩慢。
時任紅81師師長的賀晉年回憶:「3月10日清晨,戰鬥打響了。一開始就異常激烈,槍聲、炮聲響成一片。仗著山西有兵工廠,閻軍對彈藥不吝惜。特別是閻軍為了山地作戰專門製作的手雷,裝藥比一般手榴彈多,聲音響,殺傷力強。隨著爆炸聲,大地在顫動。空氣瀰漫著嗆人的氣味。」
「我軍裝備差,因此火力較弱,壓制不住敵人的炮火。山上又是光禿禿的,沒有什麼樹木掩護,整個部隊的行動都暴露在敵人的火力壓制下,造成了比較大的傷亡。閻軍的部隊打防禦戰比較內行,這大概和閻錫山這個土皇帝多年來閉關自守、一直怕別人侵佔他的地盤有關。這樣堅持到中午時分,閻錫山的飛機也從太原飛來助戰。由於我軍沒有防空武器,因此閻軍的飛機放肆的輪番低空轟炸。50磅一枚的炸彈不斷落在我軍的陣地上,給我軍的進攻增添了新的困難。」
「我81師241團是師的主力,平素很能打仗。而這次的對手是閻軍66師,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這些士兵還配有工兵鍬或十字鎬,修築野戰工事十分在行,堅固。閻錫山自詡其炮兵國內無敵,蔣介石也沒有這樣強大的炮兵。由於交戰雙方距離很近,山炮標尺均在千米以下,對我軍的威脅很大。」
時任紅1軍團紅1師政委的肖華回憶:「3月10日清晨7點鐘,我軍發起了攻擊。開始打的比較順利,但是突破敵人的第一道防線後,卻遇到了強有力的抵抗。敵人利用山邊的窯洞固守,集中炮火向我軍轟擊,炮火之猛烈是第五次反『圍剿』以後少見的。」
「我們佔領的山頭,黃土全被翻了過來。我當時隨先頭部隊指揮作戰,剛跳下一個土坑子,突然身不由己地倒了下去,覺得褲腳裡溼漉漉的,低頭一看,血已經流到腳面上。這才發覺左腿受了傷。警衛員把我背到窪地裡,這時看到四師的部隊正繼二師之後向前挺進。」
兌九峪戰鬥過程中,紅15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曾給毛主席和彭德懷發了封電報:
彭、毛:
(一)據俘虜稱,敵楊效歐率兩個旅昨來兌九峪,師部在羊泉曲,一個旅佔領家山周圍高地,一個旅在羊泉曲,現已佔領兌九峪南端高地及羊泉曲、劉灣村高地。
(二)七十五師七時半開始攻擊,現佔領西溝井西北高地,曾經幾次衝鋒,因為地形不好多是深溝,及敵人火力猛烈,死傷六七十名,現無法進攻,與敵對峙中。
(三)援隊一個營向兌九峪佯攻,進到兌九峪南端,高尚營進展一個連向兌九峪來擊。一個營期來河溝村附近為預備隊,其餘在孟家莊北端高地。
(四)敵人相當頑強。
(五)一軍團現在何處不詳,但在黃文村方向槍炮甚烈。
由此可見,兌九峪戰鬥極為激烈,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紅1方面軍能在兵力不佔優,地形對己不利,裝備、火力全面落於下風的情況下壓垮對手,最終消滅晉綏軍2個半團,殊為不易。
此戰以後,毛主席、彭德懷決定兵分三路,在晉中、晉南打運動戰,以調動晉綏軍,並獲得更廣闊的機動空間。不過,到4月上旬,中央軍10個師,連同指揮機關及後勤部隊共計約20萬人先後進入山西,讓敵我力量對比進一步惡化。鑑於東徵的主要目的已經達到,為避免不利形勢下的決戰,毛主席果斷指揮紅軍各部交替掩護,於5月5日,紅1方面軍全部撤回黃河以西地區。
至此,東徵戰役勝利結束。此役歷時75天,紅軍共消滅晉綏軍7個團,俘敵4000餘人,繳槍4000餘枝,炮20餘門,招收了8000多山西新兵,籌餉40多萬銀元。並迫使「進剿「陝北的晉綏軍撤回山西,使陝北蘇區得以恢復和發展,還在山西建立起一些抗日遊擊隊和遊擊區,擴大了紅軍的政治影響。
但是,勝利絕非沒有代價。且不說基層戰士,在中高級指揮員中,紅28軍軍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劉志丹於4月14日,在三交鎮戰鬥中犧牲。紅15軍團紅75師參謀長畢士悌於2月23日,在賀家窪戰鬥中英勇犧牲。紅1軍團紅2師參謀長鍾學高在蘇家萍戰鬥中犧牲。紅15軍團紅75師223團團長徐行德於4月12日,在師莊戰鬥中犧牲。紅1軍團紅2師第5團政委林龍發在鄉寧戰鬥中受重傷,後不治犧牲。紅軍的團以上幹部,如果能夠活到開國,至少是將軍。
那種認為晉綏軍是軟豆腐,東徵勝利手到擒來的荒唐觀念,實是大大貶低了諸多革命先烈。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