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將軍」陳納德與「山西王」閻錫山
本文作者:林衛國,因篇幅原因本站略有刪節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志願航空隊為援助中國立下了特殊的功勳,因為他們的隊徽上有一隻身插雙翼的飛虎,因而被稱為「飛虎隊」,而它的創建者和指揮官,充滿傳奇色彩的航空英雄陳納德,也被稱為「飛虎將軍」。飛虎隊與陳納德家喻戶曉,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陳納德與閻錫山、與太原,還有一段塵封的淵緣。
█ 抗戰時期的陳納德將軍
援華抗日成英雄
陳納德(全名克萊爾·李·陳納德,英文名ClaireLee-Chennault),1890年9月6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曾在美國陸軍航空部服役,1936年以上尉軍銜退役。
因某種機緣,在美國不得志的陳納德被聘請為中國國家航空委員會顧問,他對中國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愛戀,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終於在中國了!希望能在這裡為一個正在爭取民族團結和新生活的人民效勞。」
抗戰爆發後,陳納德前往昆明空軍軍官學校(前身為昆明航校)擔任空軍顧問兼戰術教官。在中國空軍的戰機和飛行員損失殆盡之時,陳納德在1941年組建了「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他被授予中國空軍上校軍銜,擔任總指揮、大隊長。志願隊的徽記,是一隻身上長著雙翼的飛虎,正在躍過一個代表勝利的大字母V,人們因此親切地稱之為「飛虎隊」。二戰爆發後,「飛虎隊」擴編為「美國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為少將,從此有了「飛虎將軍」的頭銜。
█ 飛虎隊的飛行員和噴塗有飛虎隊標誌的戰機
█ 登上美國《TIME》雜誌封面的飛虎將軍陳納德
陳納德為援助中國的抗戰立下了特殊的功勳,受到中國人民的尊敬。1947年12月21日,57歲的陳納德在上海與22歲的中國姑娘、中央通訊社記者陳香梅結為伉儷,從此成為中國的女婿。
█ 陳納德與陳香梅
二次組建「飛虎隊」
1946年10月,中國航空界除了「兩航」(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外,又出現了一家頗有實力的航空機構———「民航空運大隊」。這是「飛虎將軍」陳納德極力倡導並親自參與創建的航空企業,主要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運輸發放給中國的救濟物資,人們仍習慣地稱之為「飛虎隊」。
「山西王」閻錫山對陳納德這位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是讚賞有加並心存感激的。陳納德組織戰機對運城的襲擊,狠狠地教訓了不可一世的侵晉日軍,確實替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出了一口氣。早在1937年8月,蔣介石在南京中央軍校召開高級軍事會議,閻錫山和白崇禧、龍雲、馮玉祥、韓復榘、蔡廷鍇等出席了會議。當時與會者還有兩個外國人:一個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私人顧問、澳大利亞人端納,另一個就是美國人陳納德。這使他們有機會進行近距離的接觸。閻錫山對這位滿臉老相而又精神充沛、不拘小節而又言論精闢的美國人,不僅有濃厚興趣,而且是由衷欽佩。
█ 陳納德畫像
陳納德與孤城太原
1947年,解放軍在山西戰場的節節勝利,使閻錫山感到靠自己的力量難以支撐,千方百計尋求美國的支持。閻錫山派親信梁武到上海,通過李明揚的介紹,與「飛虎將軍」陳納德取得了聯繫。梁向陳說明山西的局勢,轉達閻錫山希望他支援空運物資的迫切願望。陳納德當下表示願意幫助,並希望閻錫山能夠參加他的「民航空運大隊」。
閻錫山獲訊後非常高興,立即發電報,盛邀陳納德夫婦到山西訪問,對雙方「合作」的有關事宜進行具體洽商。
1947年6月2日,陳納德偕夫人陳香梅自上海飛抵太原。閻錫山將這位早已認識但未有深交的「飛虎將軍」奉為上賓,頻頻設宴款待,竭力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
█ 閻錫山與陳納德、陳香梅合影
閻錫山向陳納德介紹了太原的防務情況,表示了「誓死保衛太原」的決心,請求「民航空運大隊」給予大力支援,並說已為空運專門修建了一個新機場。陳納德答應幫助空運守城物資,但希望閻錫山也能加入「民航空運大隊」。雙方一拍即合:閻錫山願意出資100萬元作為股本,正式成為「民航空運大隊」的大股東。這樣,閻錫山和陳納德不僅結成政治上的聯盟,而且成為經濟上的合作夥伴。
█ 陳納德贈送給閻錫山的照片擺上了閻錫山的辦公桌
陳、閻聯手後,陳納德立即調動20餘架飛機,源源不斷從上海、青島、天津等地給太原空運各種物資。1948年7月晉中戰役結束後,解放軍從四面八方進逼太原。太原已成為一座「孤島」,與外界聯繫的所有地面交通全部被切斷,閻錫山政權和軍隊所需給養全靠空運接濟。在這種情況下,陳納德將派往太原運送物資的飛機增至80餘架,每天運送物資保持在200噸左右。
█ 向太原空投物資
接濟太原是陳納德「民航空運大隊」最危險的「作業」之一。《陳香梅傳》描述當時的情景說:「在激烈的內戰中,陳納德越陷越深。空運大隊一直堅持到徐州解放前夜,方放棄徐州機場;而對太原仍每天維持200噸食物的投運,在猛烈密集的對空炮火中,駕駛員利用迫擊炮每發一枚炮彈後得花幾秒鐘校對坐標的空檔,神速地飛進飛出太原,推出大米和補給。他們自詡這是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空運活動,他們仍像當年飛虎隊那麼神猛,但他們也許意識到也許渾然不覺他們如今的空運發生了質變!……」
█ 從運輸機上俯瞰太原城垣
█ 飛機空投物資
█ 援助太原的物資
閻錫山一直指望陳納德和空運大隊能夠直接參戰,和他的軍隊共同抗擊解放軍。1948年夏,閻錫山曾指示在上海的西北實業公司經理彭士弘向陳納德交涉:聘請美籍飛行員,組織飛虎隊,飛到太原與共軍作戰。陳納德由於美國有種種限制而未敢應諾,只答應適當增加對山西的空運次數。
█ 有防空部隊駐守的機場
█ 向太原空運物資的外國飛行員
1949年3月28日,閻錫山接到「代總統」李宗仁的電報,請他到南京共商「國是」。閻錫山跑到南京以後,也通過各種方式給太原的部下打氣說:「中央已經答應再派兩個師增援太原,陳納德的飛虎隊已經組織起來,不日即飛往太原參加戰鬥……。」當然這都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而已。
4月20日,閻錫山在日記中這樣記述:「至4月19日,太原飛機場即不能降落。按太原梁化之代主席電稱:請勿再圖返省,解救危急只有大量空軍,希望能使飛虎隊用國家空軍名義大量出動。」4月21日,解放軍橫渡長江直逼南京。22日,陳納德派飛機將閻錫山接到上海。4月24日,閻錫山接到「五妹子」閻慧卿的「絕命電」,知山西大勢已去,傷心地在日記中寫了四個字:「太原失守。」之後便與徐永昌等人由上海乘飛機逃往廣州。上海解放以後,陳納德將「民航空運大隊」總部也遷到廣州。陳閻二人又在廣州會合了。5月底,閻錫山在廣州組閣,就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陳納德繼續給予支持。
█ 搭乘運輸機逃離孤城太原的人們
陳納德與閻錫山的臺灣歲月
1949年10月,隨著國民黨軍隊從廣州敗走,陳納德也將「民航空運大隊」的總部遷到香港。退居四川的閻錫山因無力挽回危局,於1950年2月8日,由成都乘飛機逃往臺灣。
陳納德和陳香梅結婚生育以後,在臺灣安了家。他們有一對可愛的女兒,蔣介石親自為她們取名陳美華、陳美麗。巧的是,陳納德的家與閻錫山為鄰,同住在臺北市中山北路武昌新村。陳、閻常來常往是很自然的事。不過,他們交談時不再崩緊神經了:在大陸的徹底失敗為他們在臺灣提供了充分的悠閒。他們可以不慌不忙地談天氣、談花卉、談寵物、……而翻譯當然是陳香梅的事。日子長了,她竟從閻錫山口中熟悉了山西口音。
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因癌症醫治無效,在美國奧其勒醫院去世,享年68歲。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在臺灣去世,享年77歲。
推薦閱讀:決戰太原系列
一:徐向前與閻錫山的恩與怨
二:薄一波與梁化之的合與分
三:當年鏖戰血未乾——炮火中倖存的戰爭遺蹟
四:五千頑碉我為王——牛駝寨廟碉與碉堡城太原
五:將軍死戰哀太原——王靖國的最後一戰
六:孤城猶擁並山河——太原的圍城歲月
七:將軍的決擇——黃樵松、戴炳南、仵德厚的歧路彷徨
八:螞蟻部隊——山西「殘留日軍」的覆滅
九:妹雖女流亦完人——五妹子閻慧卿與太原五百完人
十:勝利之師——華國鋒、胡耀邦與百名開國將軍在太原
附:1948年美國記者鏡頭下被圍困的孤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