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將軍」陳納德與「山西王」閻錫山

2021-02-07 太原道



「飛虎將軍」陳納德與「山西王」閻錫山


本文作者:林衛國,因篇幅原因本站略有刪節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志願航空隊為援助中國立下了特殊的功勳,因為他們的隊徽上有一隻身插雙翼的飛虎,因而被稱為「飛虎隊」,而它的創建者和指揮官,充滿傳奇色彩的航空英雄陳納德,也被稱為「飛虎將軍」。飛虎隊與陳納德家喻戶曉,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陳納德與閻錫山、與太原,還有一段塵封的淵緣。


█ 抗戰時期的陳納德將軍

援華抗日成英雄

陳納德(全名克萊爾·李·陳納德,英文名ClaireLee-Chennault),1890年9月6日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曾在美國陸軍航空部服役,1936年以上尉軍銜退役。

因某種機緣,在美國不得志的陳納德被聘請為中國國家航空委員會顧問,他對中國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愛戀,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終於在中國了!希望能在這裡為一個正在爭取民族團結和新生活的人民效勞。」

抗戰爆發後,陳納德前往昆明空軍軍官學校(前身為昆明航校)擔任空軍顧問兼戰術教官。在中國空軍的戰機和飛行員損失殆盡之時,陳納德在1941年組建了「中國空軍美國志願大隊」,他被授予中國空軍上校軍銜,擔任總指揮、大隊長。志願隊的徽記,是一隻身上長著雙翼的飛虎,正在躍過一個代表勝利的大字母V,人們因此親切地稱之為「飛虎隊」。二戰爆發後,「飛虎隊」擴編為「美國第14航空隊」,陳納德晉升為少將,從此有了「飛虎將軍」的頭銜。


█ 飛虎隊的飛行員和噴塗有飛虎隊標誌的戰機


█ 登上美國《TIME》雜誌封面的飛虎將軍陳納德


陳納德為援助中國的抗戰立下了特殊的功勳,受到中國人民的尊敬。1947年12月21日,57歲的陳納德在上海與22歲的中國姑娘、中央通訊社記者陳香梅結為伉儷,從此成為中國的女婿。


█ 陳納德與陳香梅

二次組建「飛虎隊」


  1946年10月,中國航空界除了「兩航」(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外,又出現了一家頗有實力的航空機構———「民航空運大隊」。這是「飛虎將軍」陳納德極力倡導並親自參與創建的航空企業,主要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運輸發放給中國的救濟物資,人們仍習慣地稱之為「飛虎隊」。

  「山西王」閻錫山對陳納德這位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是讚賞有加並心存感激的。陳納德組織戰機對運城的襲擊,狠狠地教訓了不可一世的侵晉日軍,確實替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出了一口氣。早在1937年8月,蔣介石在南京中央軍校召開高級軍事會議,閻錫山和白崇禧、龍雲、馮玉祥、韓復榘、蔡廷鍇等出席了會議。當時與會者還有兩個外國人:一個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私人顧問、澳大利亞人端納,另一個就是美國人陳納德。這使他們有機會進行近距離的接觸。閻錫山對這位滿臉老相而又精神充沛、不拘小節而又言論精闢的美國人,不僅有濃厚興趣,而且是由衷欽佩。


█ 陳納德畫像


  陳納德與孤城太原


1947年,解放軍在山西戰場的節節勝利,使閻錫山感到靠自己的力量難以支撐,千方百計尋求美國的支持。閻錫山派親信梁武到上海,通過李明揚的介紹,與「飛虎將軍」陳納德取得了聯繫。梁向陳說明山西的局勢,轉達閻錫山希望他支援空運物資的迫切願望。陳納德當下表示願意幫助,並希望閻錫山能夠參加他的「民航空運大隊」。

閻錫山獲訊後非常高興,立即發電報,盛邀陳納德夫婦到山西訪問,對雙方「合作」的有關事宜進行具體洽商。

  1947年6月2日,陳納德偕夫人陳香梅自上海飛抵太原。閻錫山將這位早已認識但未有深交的「飛虎將軍」奉為上賓,頻頻設宴款待,竭力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



█ 閻錫山與陳納德、陳香梅合影


  閻錫山向陳納德介紹了太原的防務情況,表示了「誓死保衛太原」的決心,請求「民航空運大隊」給予大力支援,並說已為空運專門修建了一個新機場。陳納德答應幫助空運守城物資,但希望閻錫山也能加入「民航空運大隊」。雙方一拍即合:閻錫山願意出資100萬元作為股本,正式成為「民航空運大隊」的大股東。這樣,閻錫山和陳納德不僅結成政治上的聯盟,而且成為經濟上的合作夥伴。




█ 陳納德贈送給閻錫山的照片擺上了閻錫山的辦公桌


  陳、閻聯手後,陳納德立即調動20餘架飛機,源源不斷從上海、青島、天津等地給太原空運各種物資。1948年7月晉中戰役結束後,解放軍從四面八方進逼太原。太原已成為一座「孤島」,與外界聯繫的所有地面交通全部被切斷,閻錫山政權和軍隊所需給養全靠空運接濟。在這種情況下,陳納德將派往太原運送物資的飛機增至80餘架,每天運送物資保持在200噸左右。


█ 向太原空投物資


  接濟太原是陳納德「民航空運大隊」最危險的「作業」之一。《陳香梅傳》描述當時的情景說:「在激烈的內戰中,陳納德越陷越深。空運大隊一直堅持到徐州解放前夜,方放棄徐州機場;而對太原仍每天維持200噸食物的投運,在猛烈密集的對空炮火中,駕駛員利用迫擊炮每發一枚炮彈後得花幾秒鐘校對坐標的空檔,神速地飛進飛出太原,推出大米和補給。他們自詡這是歷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空運活動,他們仍像當年飛虎隊那麼神猛,但他們也許意識到也許渾然不覺他們如今的空運發生了質變!……」


█ 從運輸機上俯瞰太原城垣


█ 飛機空投物資


█ 援助太原的物資


  閻錫山一直指望陳納德和空運大隊能夠直接參戰,和他的軍隊共同抗擊解放軍。1948年夏,閻錫山曾指示在上海的西北實業公司經理彭士弘向陳納德交涉:聘請美籍飛行員,組織飛虎隊,飛到太原與共軍作戰。陳納德由於美國有種種限制而未敢應諾,只答應適當增加對山西的空運次數。


█ 有防空部隊駐守的機場


█ 向太原空運物資的外國飛行員


  1949年3月28日,閻錫山接到「代總統」李宗仁的電報,請他到南京共商「國是」。閻錫山跑到南京以後,也通過各種方式給太原的部下打氣說:「中央已經答應再派兩個師增援太原,陳納德的飛虎隊已經組織起來,不日即飛往太原參加戰鬥……。」當然這都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而已。

  4月20日,閻錫山在日記中這樣記述:「至4月19日,太原飛機場即不能降落。按太原梁化之代主席電稱:請勿再圖返省,解救危急只有大量空軍,希望能使飛虎隊用國家空軍名義大量出動。」4月21日,解放軍橫渡長江直逼南京。22日,陳納德派飛機將閻錫山接到上海。4月24日,閻錫山接到「五妹子」閻慧卿的「絕命電」,知山西大勢已去,傷心地在日記中寫了四個字:「太原失守。」之後便與徐永昌等人由上海乘飛機逃往廣州。上海解放以後,陳納德將「民航空運大隊」總部也遷到廣州。陳閻二人又在廣州會合了。5月底,閻錫山在廣州組閣,就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陳納德繼續給予支持。




█ 搭乘運輸機逃離孤城太原的人們


  陳納德與閻錫山的臺灣歲月


  1949年10月,隨著國民黨軍隊從廣州敗走,陳納德也將「民航空運大隊」的總部遷到香港。退居四川的閻錫山因無力挽回危局,於1950年2月8日,由成都乘飛機逃往臺灣。

  陳納德和陳香梅結婚生育以後,在臺灣安了家。他們有一對可愛的女兒,蔣介石親自為她們取名陳美華、陳美麗。巧的是,陳納德的家與閻錫山為鄰,同住在臺北市中山北路武昌新村。陳、閻常來常往是很自然的事。不過,他們交談時不再崩緊神經了:在大陸的徹底失敗為他們在臺灣提供了充分的悠閒。他們可以不慌不忙地談天氣、談花卉、談寵物、……而翻譯當然是陳香梅的事。日子長了,她竟從閻錫山口中熟悉了山西口音。

  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因癌症醫治無效,在美國奧其勒醫院去世,享年68歲。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在臺灣去世,享年77歲。


推薦閱讀:決戰太原系列

一:徐向前與閻錫山的恩與怨

二:薄一波與梁化之的合與分

三:當年鏖戰血未乾——炮火中倖存的戰爭遺蹟

四:五千頑碉我為王——牛駝寨廟碉與碉堡城太原

五:將軍死戰哀太原——王靖國的最後一戰

六:孤城猶擁並山河——太原的圍城歲月

七:將軍的決擇——黃樵松、戴炳南、仵德厚的歧路彷徨

八:螞蟻部隊——山西「殘留日軍」的覆滅

九:妹雖女流亦完人——五妹子閻慧卿與太原五百完人

十:勝利之師——華國鋒、胡耀邦與百名開國將軍在太原

附:1948年美國記者鏡頭下被圍困的孤城太原


相關焦點

  • 紀念飛虎將軍陳納德
    1958年7月27日,陳納德將軍在美國辭世。他整個人生的輝煌,實際上就是在中國的八年抗戰中創造的,陳納德和他的飛虎隊用自己的行動,真正贏得了中國軍民的心。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已在歐洲、亞洲爆發。當時,英美尚未參戰,而中國抗日戰爭正處於艱難時期。
  • 建川博物館援華義士廣場之「飛虎將軍」陳納德
    飛虎將軍這時的第23戰鬥機大隊歸屬美國正規軍隊,但人們還是習慣的稱其為「飛虎隊」,陳納德和他的部下也很喜歡這個名字。為了繼承和發揚美國志願隊的「飛虎」精神,陳納德請人設計了象徵「飛虎」精神的標誌,並一直使用這個標誌,從此這個名字聞名遐邇。十四航空隊成立不久,就有大量中國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加入,又經常組成混合作戰部隊,聯合作戰,頻頻取勝。
  • 飛虎將軍陳納德
    1942年2月3日,在美國要求下,陳納德航空隊被編入美國陸軍航空隊。國民政府和陳並都不希望「飛虎隊」納入美國陸軍航空隊系列,那樣將不得不服從美軍調遣,並有複雜的指揮和人事關係。最終航空隊被改編為陸軍航空隊駐華特遣隊。史迪威在美國陸軍航空特遣隊的使用上有失偏頗。史迪威僅希望這支隊伍用於保護滇緬、印緬公路,只有當這個任務有閒暇時才可以用於中國其他戰場。
  • 感動億萬中國人的「飛虎將軍」
    而美國人眼裡「那個激進的陳納德」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陸軍航空隊退役上尉,一躍而成為世界各地的頭號新聞人物,被譽為「飛虎將軍」的美稱。美國的卡通大王迪斯尼還設計了著名的頭戴星條帽,騰空而起的飛虎憤怒地抓破日本太陽旗的圖案,作為「飛虎隊」的非正式標誌。  據中國空軍司令部1945年2月16日統計,陳納德指揮下的飛機打死日軍33450名,摧毀494架飛機,擊沉640900噸船隻。
  • 陳納德和「飛虎隊」
    陳納德是一個有威望、有能力的指揮官,部下習慣稱他「老頭子」(Oldman)。1945年的今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經過艱苦卓絕的8年抗戰,終於取得勝利。此文是以紀念陳納德將軍和他的「飛虎隊」,這支美國志願隊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並取得輝煌戰績。他們也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歷史的一部分。
  • 【外域】尋找「飛虎奇兵」的中國印記
    「飛虎奇兵」館展示面積1382平方米,藏有1400件文物,主要介紹了搜救援華美軍的美軍中尉理察·弗農·希爾、飛虎隊和其創始人陳納德將軍以及抗日戰爭期間美軍援華的整體情況。「飛虎奇兵」館由前美國國家建築師協會主席切斯特·懷東設計,建築外形似一艘軍艦航行在水中,象徵著從太平洋彼岸援助中國的美軍。第一次走進「飛虎奇兵」館的人會對館藏的種類印象深刻。
  • 飛虎傳奇 首戰告捷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特別節目《飛虎傳奇》——為您揭秘中美關係史上的第一次軍事合作。
  • 唯一在世的中國「飛虎」是莆田人
    1941年,為幫助中國在空中打擊日本侵略者,美國名將陳納德創建了「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因其插翅飛虎的隊徽和鯊魚頭形的戰機機首而得名「飛虎隊
  • 歷史探秘|飛虎奇兵抓拍抗戰歲月
    陳納德將軍與飛虎隊隊員交流抗日時期,史密斯隨著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來到中國,一直在中國和緬甸作戰。當時日本飛機狂轟濫炸,中國空軍為數不多的老舊飛機幾乎全軍覆沒。中國高層聘請了包括陳納德將軍在內數位美國顧問幫助訓練飛行員。
  • 山西晉德2016年秋拍徵集前瞻 閻錫山書法、賈景德書法對聯
    閻錫山(1883-1960)字百川,號龍池,山西五臺人。
  • 傅作義為什麼能脫離閻錫山,成為華北王,這都拜一個人所賜
    傅作義是山西人,他原本是閻錫山的晉軍將領,是閻錫山最得力的十三太保之一。
  • 閻錫山不好打,紅軍這次出徵犧牲5名幹部,能活到開國至少是將軍
    閻錫山把持山西幾十年,幾乎將這個「華北屋脊」、「表裡山河」經營成了「獨立王國」。在軍備建設方面,閻老西向來不惜血本。太原兵工廠從駁殼槍到山野炮均能仿製,產量還挺可觀。因此,晉綏軍不僅擁有全國數一數二規模的預備炮兵部隊,而且步兵裝備精良,彈藥供應充足。雖說晉綏軍不擅進攻,但在防守方面卻有心得。
  • 1941年:由陳納德率領的美國飛虎隊成員成功攔截試圖空襲中國昆明市的日本轟炸機機隊.
    陳納德有法國裔和匈牙利裔家庭背景,陳氏是二次大戰時在中國作戰的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的指揮官,有「飛虎將軍」之稱。陳納德將軍的夫人是華裔美國政治家陳香梅女士。原設置在臺北二二八紀念公園的飛虎隊陳納德將軍銅像,後來移到新生公園。2006年8月12日,空軍第401聯隊聯隊長田在勱少將有鑑於該聯隊的前身為隸屬於陳納德將軍下轄的第14航空軍中美混合聯隊之第五戰鬥機大隊,且陳納德將軍對中國貢獻至鉅,故致函時任臺北市市長馬英九並獲同意,遂將銅像移至空軍花蓮基地第401聯隊隊史館與相關文物、資料以紀念館的形式永久保存,並由陳納德將軍遺孀陳香梅女士由美返臺揭幕。
  • 重現飛虎榮耀!P-40E戰鷹戰機回歸貴州戰場!Let's fight!
    整整一天,陳納德都在發布命令和擬訂公文。工作結束後,陳納德參加了美國志願隊工作結束儀式——告別宴,並通知了凡是能參加晚宴志願隊隊員必須前往。各界政要和軍方代表都來參加了晚宴,重慶市民像過節一樣,為志願隊祝福。晚宴由黃仁霖主持,晚宴開始時,樂隊奏起了《啊,小小的伯利恆鎮》,一些志願隊隊員也跟著樂曲低聲唱著。
  • 閻錫山使壞, 把廢武器給八路軍! 聶帥的做法卻讓老閻氣得吐血!
    因當時八路軍裝備奇缺,聶帥為擴大抗日武裝力量,便決定向閻錫山要些武器。顯然,以奸詐、小氣聞名的閻錫山絕不會輕易答應聶帥的要求,但是礙於國共合作的情面,最後他便將一個專門裝廢舊武器的軍庫給了八路軍。聶帥因有求於人,對此也是無可奈何。抗戰時的山西(來自網絡)但意外的是,當聶帥打開武器庫一看卻驚喜不已,因為裡面不僅有大批新制武器,還有大量其它彈藥!
  • 今日頭條│卡迪羅:山西新軍旅長,投靠閻錫山,卻被五花大綁,秘密處決
    《山西新軍旅長,投靠閻錫山,卻被五花大綁,秘密處決》7連指導員賈格林(解放後任武漢列車電業局副局長)隨後跑回7連那裡,下令全團放下武器休息,戰士們看到連指導員過來,緊繃的臉都放輕鬆了。7連內原本也潛伏著楊立言的幾個親信,眼看連內大部分指戰員都擁護指導員,連長又不在,這時也都不敢有什麼動靜。
  • 南方人物周刊:徐永昌,士人與將軍
    有必要在這裡介紹一下這位將軍。出生在山西崞縣,成長於大同,從軍隊的雜役做起,最終成為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與抗日戰爭中各大實力人物或者在前線作戰的將領相比,徐永昌是一名不顯山露水的將軍,但不顯山露水,不意味著貢獻小。在抗戰中,他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從事的是幕後工作,其功勞不易為世人獲知。
  • 閻錫山兵工廠不僅山寨日本三八步槍,還有日本重機槍|輕武專欄
    如果近代中國要選出一個最擅長的人去負責發展全國的軍事工業,那非閻錫山莫屬。大軍閥閻錫山從1917年開始獨攬山西軍政大權的30餘年,大力發展軍火工業。能夠自主生產各類輕重武器,甚至還造過飛機,和同時代其他地方搞得軍火工業相比,山西軍火工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山西省在民國時期還是兩個模範省之一,另一個是廣西。
  • 韓福東:都在消費昆明「飛虎公墓」,抗戰中國空軍誰來尊重?
    作為「昆明飛虎公墓」的立碑人,民間組織昆明飛虎隊研究會試圖在對公墓的保護性建設中分得一杯羹,但在一些關鍵性的事實陳述中引發了爭議。學界對於他們將墓地與「飛虎隊」聯繫在一起甚為詬病,歷史資料顯示,這裡埋葬的是昆明空軍烈士,並無飛虎隊員。  6年來墓地被多次曝光缺乏基本保護,但政府和民間組織都沒有太多積極作為,當地歷史學者認為,「飛虎公墓」成為一個被過度消費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