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列車電站、船舶電站和拖車電站的史料,簡稱列電史料。對列電史料的廣泛搜集與「深耕細作」,是《中國列電》叢書畫冊編撰者的必由之路。
從時限、形式、內容等方面看,沒有社會類多途徑的搜索,列電史料是不完整的。實踐證明,孔夫子舊書網、萬方數據網、中國知網、超星發現網、7788收藏網、淘寶網、當當網、京東網等社會類史料,讓列電史料更加真實和堅實,是企業檔案和個人追憶所不能涵蓋和替代的。《山西新軍旅長,投靠閻錫山,卻被五花大綁,秘密處決》
7連指導員賈格林(解放後任武漢列車電業局副局長)隨後跑回7連那裡,下令全團放下武器休息,戰士們看到連指導員過來,緊繃的臉都放輕鬆了。7連內原本也潛伏著楊立言的幾個親信,眼看連內大部分指戰員都擁護指導員,連長又不在,這時也都不敢有什麼動靜。賈格林隨後任命地下組織成員、一排長王樹書為代理連長,命他帶著7連在政治處外圍構築工事,防止突發事變。
列車電業局
1956 年 1 月 14 日,電力部以(56)電生高字第 004 號文,發布《關於成立列車電業局統一管理全國列車電站的決定》。同年 3 月 1 日,列車電業局正式成立,康保良擔任列電局首任局長。臨時辦公地點設在北京南營房北京電管局內。
籌建工作首當其衝的是建局選址。建局地址除設有局本部機構外,還需考慮建設具備多臺列車電站同時安裝和試運條件的裝配廠,以及後勤基地。在北京及其周邊幾經踏勘、難以滿足需要的情況下,最後選定河北保定市西南郊,京廣線北側、清水河兩邊 50 餘萬平方米的土地。局址一經選定,1956 年春夏之交,即開始了基建施工。年底,一期工程基本竣工。
列車電業局 1956 年 3 月成立,1983 年 4 月撤銷。在存續期間,先後擁有列車電站67 臺、船舶電站 2 臺,另有拖車電站 13 臺,總容量近 30 萬千瓦,曾經佔到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的 1.9%。
1962 年 6 月 28 日,水利電力部行文國家經委,並抄送國家計委、勞動部、北京市人委,為適應戰備需要,將列車電業局機構從保定遷回北京,同時在馬連道建立倉庫。編制力求精簡,從原來辦事處編制 34 人增至 44 人,保定基地後勤留守人員100 人,合計144 人。10 月 3 日,列電局在德勝門外六鋪炕三區正式辦公,後相繼遷東絨線胡同、三裡河路二裡溝。
1983 年 4 月 30 日,根據水電部決定,列車電業局機關停止辦公,人員及資產、設備分別移交給部有關部門和部屬單位。以此為標誌,列電調整基本完成,列電局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列電系統就此解體。
期待大家來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