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飛虎奇兵抓拍抗戰歲月

2022-01-31 中國科學探險



他是飛虎隊王牌飛行員,是幫助中國人空中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英雄,他在空戰中擊落了將近十架不可一世的日機。

他又是一位頗具才華的「文藝青年」,一邊駕駛戰鬥機,一邊使用徠卡相機和問世不久的彩色膠片,記錄下飛虎隊的戰鬥生活。


史密斯是最早拍攝彩照的飛行員之一,在艱苦的戰爭條件下,他在自己駕駛的P-40戰鬥機上攜帶了一部35毫米口徑的徠卡相機,拍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 飛虎隊的隊徽由美國迪斯尼動畫製作室設計,是一隻插著翅膀的老虎從代表勝利的 V 字型中撲出,兇猛又可愛。

1941 年 12 月,飛虎隊首次在昆明的空戰中,與日本空軍展開了激烈的較量,當場擊落日機 6 架,另外逃跑的 3 架也在途中墜毀。 

飛虎隊,這支由志願援助中華民族抗日的美國飛行員組成的航空隊,除了在戰爭中真刀真槍的援助,還在精神上給予了中國人民巨大的支持。飛虎隊當時幾乎是唯一能在東南亞地區遏制日軍攻勢的空中戰鬥力量,它是中國人民艱苦抗戰歲月最黑暗時段的一道亮光,投射到這片土地上,常常被懷念,從來沒有被遺忘。

飛虎戰友在巫家壩機場生活掠影。飛機頭部的鯊魚頭,據說是用來嚇唬對手的,由於中國內地居民從未見過鯊魚,於是誤將這些飛機稱為是「飛老虎」。 

這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關於中國戰場的彩色照片可能在不同場合出現過,拍攝這些照片的人也不是專業攝影師,而是飛虎隊的王牌飛行員——史密斯。本次刊出的圖片是他在緬甸和雲南拍攝或者被拍攝的,反映了1941 – 1942年間飛虎隊活動的重要場景。

陳納德將軍與飛虎隊隊員交流

抗日時期,史密斯隨著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來到中國,一直在中國和緬甸作戰。當時日本飛機狂轟濫炸,中國空軍為數不多的老舊飛機幾乎全軍覆沒。中國高層聘請了包括陳納德將軍在內數位美國顧問幫助訓練飛行員。

隊員查看發動機狀況

陳納德將軍在華盛頓招募到上百名飛行員和大約250名技師,並成功獲得上百架戰鬥機,組建了美國航空志願隊,也就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飛虎隊。飛虎隊的到來,令在中國城市上空恣意肆虐的日本戰機遇到了強勁的對手。飛虎隊在1941年12月20日首次對日作戰中,成功擊落9架日機。在之後的多場空戰中,飛虎隊擊落上百架日機,飛虎隊隊員中有22位壯烈犧牲或不幸被俘。他們以鮮血和生命在昆明築起了空中屏障,遏制了日軍對昆明的轟炸,在抗戰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史密斯是最早參與戰鬥的飛虎隊隊員之一,他駕駛的柯蒂斯P-40戰鬥機雖然沒有日本戰鬥機靈巧敏捷,但卻更加勇猛有力。

1941年12月23日,日本空軍襲擊緬甸仰光的第一天,史密斯參與戰鬥並擊落一架日本飛機,擊損一架日機。兩天之後,也就是在聖誕節那天,他又擊落兩架日本轟炸機和一架戰鬥機。在與飛虎隊的合約到期之前,他共擊落了8.9架日本飛機,曾兩次被中國政府授予勳章。 

史密斯和隊友的合影,飛機上有他妻子芭芭拉的名字暱稱—芭比。

除了立下赫赫戰功,史密斯還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識的攝影師。1935年,隨著彩色膠片在柯達研究實驗室問世,攝影進入了彩色時代。當時彩色膠片對熱非常敏感,即使在裝入相機後也要小心,衝洗膠捲必須送回柯達總部。在當時拍攝彩照是一個昂貴而艱巨的愛好,所以直到20世紀50年代彩色膠捲才被業餘攝影師普遍採用。史密斯是最早拍攝彩色照片的飛虎隊飛行員之一,在艱苦的戰爭條件下,他在自己駕駛的P-40戰鬥機上攜帶了一部35毫米口徑的徠卡相機,拍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雖然史密斯的照片已經在許多場合出現過,但此次專題是他作品的首次集中單獨展示。 

那場空戰發生在1941年的聖誕節,日軍一架Ki-43奧斯卡戰鬥機朝史密斯迎頭衝來,史密斯沒有閃躲,反而迎了上去,兩機面對面開火.敵機拖著黑煙朝海面栽了下去。


史密斯在美國航空志願隊的第三中隊「地獄天使中隊」擔任小隊長。

史密斯1918年2月23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約克。他曾就讀於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並於1939年加入美國陸軍航空兵,接受飛行員培訓。1940年,他以中尉軍銜進入現役,擔任基礎飛行教官。1941年 7月,史密斯辭去了他的現役職務加入陳納德組建的美國航空志願隊。1941年12月23日,他在仰光上空進行了個人的首次空戰。

羅伊·格林內爾的油畫作品

在油畫作品《來自飛虎的問候》中,美國藝術家羅伊·格林內爾描繪了飛虎隊王牌飛行員史密斯迎頭擊落一架日本陸軍航空兵川崎Ki-43奧斯卡戰鬥機的時刻。那場空戰發生在1941年聖誕節,那天史密斯與飛虎隊的戰友截擊了一隊準備空襲緬甸仰光的日本三菱Ki-21雙引擎轟炸機群。史密斯與一名隊友一起衝入敵陣,很快就擊落了3架Ki-21轟炸機。正當他們脫離接觸的時候,日軍一架Ki-43奧斯卡戰鬥機朝史密斯迎頭衝來,史密斯沒有閃躲,反而迎了上去,兩機面對面開火,同時高速接近,在即將發生碰撞的瞬間,敵機被擊中,並拖著黑煙朝馬達班灣海面栽了下去。史密斯成了這次膽量與意志較量的最終勝利者。 

史密斯駕駛的P - 51野馬戰機是當時性能最優越的戰鬥機之一。

史密斯還在文藝方面頗具才華。 在結束飛虎隊的服務回國後,他曾在好萊塢電影《天空的極限》中擔任技術顧問,該片的主演是好萊塢著名歌舞片明星弗萊德·阿斯泰爾 。後來史密斯不僅為廣播流行節目撰稿,在他的後半生中,他還根據自己在飛虎隊服役期間寫的日記和飛虎隊其他著名成員的回憶錄編寫和出版了頗具影響的《飛虎傳說》一書。史密斯於1995年8月21日去世,享年77歲。 

滇緬公路在抗戰關鍵時刻被切斷後,中國只能依靠駝峰航線來運輸國際上的支援物資,當年在這條航線的沿途埋葬了五百多架運輸機和無數英烈。圖為「飛越駝峰」的承擔者之一— 中國航空公司的道格拉斯 DC-2飛機。 

戰爭帶給人們的總是痛苦和災難,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中美聯合抗日,卻在中國的大地上,上演了一場勇敢與正義、善良和友愛的讚歌。

飛虎隊隊員幫助訓練的中國飛行員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七十多年,漫長的歲月淹沒了許多珍貴的記憶。史密斯和隊友們以及他們的後人,不斷回到曾經的戰場與這片熱土上的人們互動。隨著飛虎隊文物的不斷回歸,烽火歲月宛如昨日重現,昆明作為飛虎隊總部所在地沒有專題紀念館的缺憾不再。讓世人記住中美兩國交往中最光輝、最值得紀念的一頁,更是人們呼喚和平、歌頌友誼的共同期許。 

撰文/李曉帆 

供圖/昆明市博物館

點擊購買雜誌

本文刊載於

《DEEPWORLD 中國科學探險》

2017年6月刊總第一百五十七期

一本增添文化智慧的高品位雜誌

一本視野和深度兼備的高端雜誌

一本中國深度原創生態人文雜誌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外域】尋找「飛虎奇兵」的中國印記
    這就是「飛虎奇兵」館:中國第一座援華美軍博物館,隸屬於中國最大的民營博物館建川博物館聚落。8月16日,美國C-87運輸機機翼殘片的揭幕儀式讓這座博物館再度獲得了廣泛關注。近日建川博物館組織的探險隊,從西藏波密縣運回了這架二戰時期美軍援華飛機的殘骸。
  • 「飛虎將軍」陳納德與「山西王」閻錫山
    本文作者:林衛國,因篇幅原因本站略有刪節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志願航空隊為援助中國立下了特殊的功勳,因為他們的隊徽上有一隻身插雙翼的飛虎,因而被稱為「飛虎隊」,而它的創建者和指揮官,充滿傳奇色彩的航空英雄陳納德,也被稱為「飛虎將軍」。
  • 韓福東:都在消費昆明「飛虎公墓」,抗戰中國空軍誰來尊重?
    作為「昆明飛虎公墓」的立碑人,民間組織昆明飛虎隊研究會試圖在對公墓的保護性建設中分得一杯羹,但在一些關鍵性的事實陳述中引發了爭議。學界對於他們將墓地與「飛虎隊」聯繫在一起甚為詬病,歷史資料顯示,這裡埋葬的是昆明空軍烈士,並無飛虎隊員。  6年來墓地被多次曝光缺乏基本保護,但政府和民間組織都沒有太多積極作為,當地歷史學者認為,「飛虎公墓」成為一個被過度消費的名詞。
  • 建川博物館援華義士廣場之「飛虎將軍」陳納德
    抗戰爆發後。「八一四」空戰大獲全勝,「八一五」空戰連戰連捷,重創了日本空軍氣焰,極力掩護了地面作戰部隊。 為了繼承和發揚美國志願隊的「飛虎」精神,陳納德請人設計了象徵「飛虎」精神的標誌,並一直使用這個標誌,從此這個名字聞名遐邇。十四航空隊成立不久,就有大量中國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加入,又經常組成混合作戰部隊,聯合作戰,頻頻取勝。陳納德在戰機的機頭上,繪製了許多鯊魚的血盆大口圖案,聽說日本(大和)民族敬畏鯊魚,陳納德利用飛機上這兇猛可怕的裝飾,在心理上造成對日軍的威懾。
  • 【聚焦】71年前美飛虎隊員耒陽獲救,今「解放者」手槍陳列美抗戰紀念館
    如今,71年過去了,這把已鏽跡斑斑的「解放者」手槍被擺放在了不久前於美國舊金山剛剛落成的海外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二樓的顯著位置。「它不正在向人們清楚地述說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戰場上,美國援華抗戰中兩國民眾真摯的戰鬥情誼嗎?」年過八旬的紀念館榮譽館長方李邦琴女士向本報記者如是說。
  • 《奇兵歷險記》——解密輕武器
    您不僅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也在世界多變的今天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做為祖國兒女,我們為您驕傲自豪!祖國的強大離不開國防,國防的發展需要我們每一個兒女的共同努力。行小研聯合輕兵器雜誌社、輕武器博物館和中國北方國際射擊場,將小朋友和家長喜歡的輕武器知識結合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知識學習、拆裝及射擊體驗等,了解祖國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愛上科學、愛上國防,勵志未來!
  • 唯一在世的中國「飛虎」是莆田人
    今年97歲高齡的陳炳靖老先生,是土生土長的莆田人,他是美國第14航空隊12個中國「飛虎」中的一個,也是如今唯一在世的中國「飛虎」。他擊落過日軍戰機,先後在越南河內和上海、南京的戰俘營待過,1963年在臺灣退休後定居香港。這位血戰藍天的抗戰老兵以自己的行動捍衛了中國空軍的名譽,9月3日,陳炳靖將應邀參加舉世矚目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 紀念飛虎將軍陳納德
    他整個人生的輝煌,實際上就是在中國的八年抗戰中創造的,陳納德和他的飛虎隊用自己的行動,真正贏得了中國軍民的心。1939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已在歐洲、亞洲爆發。當時,英美尚未參戰,而中國抗日戰爭正處於艱難時期。1940年5月20日,蔣介石召見受聘於中國航空委員會顧問的原任杭州筧橋飛行軍官學校總教官、美國友人陳納德(CLAIRLCHENNAULT),要他設法回到美國,儘可能多爭取援助。
  • 抗戰老兵很心痛:抗戰歷史正被臺灣社會遺忘!
    隨著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臺灣官方最近一系列的舉動,給人一種臺灣「很在意」抗戰歷史的感覺。
  • 飛虎傳奇 首戰告捷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特別節目《飛虎傳奇》——為您揭秘中美關係史上的第一次軍事合作。
  • 在歷史長河中回望 在歲月激流裡前行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而9月3日則被設立為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從落後挨打,到抗爭探索,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卻頑強屹立,堅定前行。當時打麥場上放《血戰臺兒莊》,年過六旬的李景洲在看到殊死肉搏的場景時,突然失聲痛哭。「那天過後,鄉親們才知道父親參加了臺兒莊戰役,也是所在連隊僅活下來的幾個士兵之一。」李連松說。
  • 唯一在世中國「飛虎」閱兵後回鄉:生為中國人,死為中華魂
    抗戰「飛虎隊」隊員、唯一在世的中國「飛虎」、血戰藍天擊落過日軍戰機……9月9日,定居香港、原籍福建省莆田市的97歲陳炳靖老先生
  • 古津邙嶺八年抗戰的烽火歲月
    其實,孟津軍民同仇敵愾,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浴血抗戰,只不過我們要分期編發。本期就為您呈現《古津邙嶺八年抗戰的烽火歲月》。  1、堅守六年拒日寇於黃河以北  孟津百裡黃河,歷來為洛陽屏障。抗日戰爭中,孟津南接國民政府行都洛陽,北連太行山區抗日根據地,地理位置尤為重要。
  • 飛虎隊珍貴歷史照片
    從1941年飛虎隊來到中國到1945年二戰結束,數千名飛虎隊員在中國度過了難忘的歲月,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是第一次接觸中國人,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東方社會獨特的生活風俗以及社會結構,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飛虎隊員中的一些人用照相機拍攝了許多照片,從美國人的角度記錄了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以及美國人與中國人並肩作戰的經歷。
  • 領導人將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首個抗戰勝利紀念日引關注 或成「樣本」  今天是首個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備受國內外關注。專家指出,此次紀念活動有可能形成今後紀念抗戰的「樣本」。8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國政府將在今日(3日)舉辦抗戰勝利紀念活動,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艱苦鬥爭,深切緬懷先烈和死難同胞,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何定在9月3日?
  • 重現飛虎榮耀!P-40E戰鷹戰機回歸貴州戰場!Let's fight!
    二戰時期的美國航空志願軍「飛虎將軍」陳納德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那麼有關於二戰時期「飛虎隊」背後的故事你可知道?珍惜當下的和平環境,勿忘歷史! 飛虎標誌 鯊魚嘴儘管英國皇家空軍也是使用P-40B型戰鬥機,和飛虎隊的一樣,但是飛虎隊員卻特意把鯊魚嘴畫得比皇家空軍的更大,所以更加醒目。
  • 看【國軍】為抗戰做出最大貢獻將領排名!
    支那虎將——衛立煌  抗日事跡:抗戰初期血戰華北,後來率軍收復鄭州,指揮滇緬反攻,日軍稱其為支那猛虎,美國稱其為常勝將軍。  一寸山河一寸血——羅卓英  抗日事跡:國軍老牌主力十八軍軍長,二戰淞滬,十八軍死守羅店,羅店被稱為血肉磨坊,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抗戰、南京保衛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平滿納會戰等重大戰役,八年抗戰,
  • 美國援華志願隊「飛虎隊」 在中國的抗戰
    但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卻在幫助中國人民抗戰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根據美國國家航空博物館的資料,二戰期間,美國飛行員在中國擊毀4,000多架日軍飛機,摧毀了數百萬噸的日本軍用物資以及數以百計的日軍戰車、貨車等。與此同時,他們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在南京鐘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上,刻有3,305名抗戰時中外航空烈士的名字,其中有2,197名美國人,佔捐軀者的三分之二。
  • 《海島奇兵》軍事化還原度考據
    近日有軍迷玩家在遊戲中,結合自己的愛好,發現《海島奇兵》中很多設計是有原型可考的,而且大部分都可以來自於二戰期間,下面就來看看這名玩家的考據吧。《海島奇兵》軍事化還原度考據1、首先是遊戲中的基礎兵種——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