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課堂 | 基本競爭戰略——集中化戰略

2022-01-02 商學有思

  Hello June

   Hello~

親愛的小夥伴們

今天是五月的最後一天啦

六月即將來臨

你有什麼新的期待嘛

本周商學課堂

咱們要學習的是

三大基本戰略中的最後一個

——集中化戰略

一起來看看吧!

集中化戰略(Focus Strategy)又稱集中戰略或重點集中戰略,也稱作聚集戰略或專一化戰略,是指企業或經營單位根據特定消費群體的特殊需要,將經營範圍集中於行業內的某一細分市場,併集中滿足的戰略。與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的不同的是,企業不是圍繞整個產業,而是面向某一特定的目標市場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以期能比競爭對手更有效地為特定的目標顧客群服務。因此,在這種特定的目標市場內,企業可以通過成本領先戰略和特殊化戰略取得競爭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說,集中化戰略實際不是特殊的成本領先戰略和特殊的差異化戰略。企業採用集中化戰略也許在整個市場上並沒有取得成本領先或差異化的優勢,但在較狹窄的市場範圍內卻是成本領先或差異的。集中化戰略的硬體活動都要是圍繞著如何很好地為某一特定的目標顧客服務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定的每一項職能方針都是考慮這一目標。

集中化戰略的實施方法包括單純集中化、成本集中化、差別集中化和業務集中化等。

1.單純集中化

單純集中化是企業在不過地考慮成本差異化的情況下,選擇或創造一種產品、技術和服務為某一特定顧客群體創造價值,並使企業獲得穩定可觀的收入。

2.成本集中化

成本集中化是企業採用低成本的方法為某一特定顧客群提供服務。通過低成本,集中化戰略可以在細市場上獲得比較領先者更強的競爭優勢。實際上,絕大部分小企業都是從集中化戰略開始起步,只是並不不一定都能意識到它的戰略意義,並採取更具有戰略導向的行動。對我國的中小物流企業而言,面對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提高對集中化戰略的認識和運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差別集中化

差別集中化是企業在集中化的基礎上突出自己的產品、技術和服務的特色。企業如果選擇差別集中化,那麼差別集中化戰略的主要措施都應該用集中化戰略中來。但不同的是,集中化戰略只服務狹窄的細分市場,而差別化戰略要同時服務於較多的細分市場。同時,由於集中化戰略的服務範圍較小,可以較之差別化戰略對所服務的細分市場的變化作出更為超迅速的反應。

4.業務集中化

企業物流業務集中化是企業在不過多考慮成本的情況下,按照某一特定客戶群的要求,集中較好企業物流中的某一個項業務,如準時制配送、流通加工、倉儲等。對於一些非專業性的物流企業如製造企業,如果將物流競爭戰略定為物流業務集中化,那麼企業物流的其他業務可能就是相對弱化,可能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為保證企業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企業可能會考慮物流外包。當然。對於專業化的物流企業如第三、四、五方物流企業,業務集中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因為企業的競爭力要可能會因此加強。

1、具有完全不同的用戶群

2、在相同的目標市場群中,其他競爭對手不打算實行重點集中的戰略

3、企業的資源不允許其追求廣泛的細分市場

4、行業中各細分部分在規模、成長率、獲得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集中化戰略的收益

1、便於使用整個企業的力量和資源更好地服務於某一特定的目標

2、將目標集中於特定的部分市場,企業可以更好地調查研究與產品有關的技術、市場、顧客以及競爭對手等各方面的情況做到「知彼」

3、戰略目標集中明確,經濟效果易於評價

1、技術創新或替代品的出現會導致企業受到很大衝擊

2、競爭者採用了優於企業的更集中分的戰略

3、產品銷售量可能變小,產品要求更新使用權的集中化的優勢得以削弱。

集中化戰略,也稱專一化戰略、目標集中戰略、目標聚集戰略、目標聚集性戰略等。它是指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戶群、或某一產品線的細分區段、某一地區市 場。與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不同的是,他具有為某一特殊目標客戶服務的特點,組織的方針、政策、職能的制定,都首先要考慮到這樣一個特點。

本期商學課堂就到這裡啦~

咱們下期再見!

-河南大學商學院-
本期圖文 | 來源於網絡
本期封面 | 皮娜玲
本期編輯 | 孫文靜
責任編輯 | 王夢

相關焦點

  • 麥可·波特三大基本競爭戰略(3):集中化戰略
    大家好,歡迎來到歐賽斯超級品牌課堂,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歐賽斯思想基石系列:麥可·波特三大基本競爭戰略之集中化戰略。麥可·波特競爭戰略的第三種競爭模式是集中化戰略,又叫集中專一化戰略。專一化戰略是主攻某個特殊的顧客群、某產品線的一個細分區段或某一地區市場。公司業務的專一化能夠以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服務,從而超過在較廣闊範圍內競爭的對手們。
  • 職場攻略 成本領先、差異化、集中化,這才是成功人生應有的戰略
    「基本競爭戰略分為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三種」——「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在《競爭戰略》中提及因為,走向成功就是一個追求競爭優勢的過程。那這三種戰略在人生中會起到怎樣的作用?成本領先戰略不費心,但費力▼含義:通過實現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從而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核心:優化流程、簡化產品、加強管理推及人生:提升時間和精力的利用率
  • 對不起,我拒絕一切沒有戰略的努力
    他把基本競爭戰略分為了三種: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三種戰略並無對錯優劣之分,但企業必須要從中選擇一種作為主導戰略,否則很難在複雜的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接下來,大本就為你分析一下,這三種戰略對於我們的人生究竟意味著什麼:01成本領先戰略不費心,但費力成本領先戰略,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實現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從而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
  • 三種基本競爭戰略 五力模型 價值鏈 鑽石模型 產業集群理論
    競爭三部曲——《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國家競爭優勢》奠定了在世界戰略研究領域的大師地位,提出三種基本競爭戰略、五力模型、價值鏈、鑽石模型、產業集群理論等。一、三種基本競爭戰略在《競爭戰略》一書中,波特提出了三種基本的競爭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及聚焦戰略,其中聚焦戰略又可以分為成本聚焦和差異化聚焦。
  • 《連鎖乾貨》:企業戰略的三種狀態
    [編輯]拓展型戰略拓展型戰略是指採用積極進攻態度的戰略形態,主要適合行業龍頭企業、有發展後勁的企業及新興行業中的企業選擇。具體的戰略形式包括:市場滲透戰略、多元化經營戰略、聯合經營戰略。市場滲透戰略是比較典型的競爭戰略,主要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三種最有競爭力的戰略形式。成本領先戰略是通過加強成本控制,使企業總體經營成本處於行業最低水平的戰略;差異化戰略是企業採取的有別於競爭對手經營特色(從產品、品牌、服務方式、發展策略等方面)的戰略;集中化戰略是企業通過集中資源形成專業化優勢(服務專業市場或立足某一區域市場等)的戰略。
  • 差異化競爭戰略
    邁克波特在其《競爭戰略》一書提到了三種競爭戰略: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聚焦戰略。
  • 《新戰略》擬籤約經濟日報出版社
    波特提出的三大戰略(成本領先、差異化、集中化,這三大戰略基本上屬於產品戰略),對我們的中小微企業而言,沒有規模經濟,哪來成本領先?缺乏技術領先,如何差異化?既不能成本領先,又沒有差異化,如何選擇集中化的市場突破?《新戰略》創造性地提出了全新的四大戰略類型(以及若干細分類型),揭開了高速發展的秘密,適用於各種規模的組織,從家庭、到企業、到地區和國家。
  • 閻學通:數字時代的中美戰略競爭
    預測「新冷戰」將來臨有如上世紀50年代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將發生一樣,非常可能被歷史證明是戰略誤判。本文將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分析中美戰略競爭的本質和特殊性。時代變遷與中美競爭與美蘇競爭的異同為了認清當今中美戰略競爭的性質和特殊性,我們有必要比較一下冷戰時期美蘇戰略競爭和當下中美戰略競爭的異同。
  • 理性認識美國外交轉型與中美戰略競爭
    但是,全球化時代的中美戰略競爭與歷史上大國戰略競爭有本質的不同,表現為競爭的非對稱性、非零和性和非對抗性。中美戰略競爭是由美國通過不斷調整其外交戰略的方式而產生的,未來中美在經貿、人文和科技領域的「脫鉤」可能趨於常態化,在國際規則和全球治理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在軍事安全領域突發高危事件的可能性也將增大。
  • 初二大餐:10鍾讀懂邁克·波特大師的「競爭戰略」
    波特擴大了這種方法的使用範圍,並將其運用到企業戰略的研究領域。波特認為:企業經營活動所處的市場結構是經營戰略的基礎。從本質上講,波特採納了設計學派的基本方法,將其應用於企業外部環境,或者稱作產業環境。戰略形成是一個設計的過程的觀點,已被當時的人們廣泛接受。
  • 小小便利店也需要戰略?結構化運營思維:保證差異化原創商品研發!
    戰略既是成功的起點也決定最終成敗,同時指引正確方向而不至於南轅北轍。那小小的便利店思考戰略有必要嗎?是的,因為怎樣面對競爭需要戰略,有限資源匹配需要戰略,便利店差異化原創商品的研發體系也需要戰略保障。而這些實現的唯一途徑就是商品運營的原創化,原創的研發是差異化競爭的起點,也是便利店的核心戰略,並且這個戰略的實施,還需要公司或團隊的體系化戰略支撐,而在落地執行中也需要內部職能單元戰略的配合。01差異化為中心的競爭戰略熟知的競爭戰略有低成本、差異化和集中化三種。
  • 【考前必讀8000字】CPA《戰略》考前注意事項及重點提醒!一定要看!
    一、 2021年預測 2021大題考點預測:1、一體化戰略使用條件2、多元化戰略的優缺點3、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的實施條件和風險4、國際化戰略動因5、價值鏈分析6、藍海戰略的內涵和途徑7、造成零散產業的原因8、新興產業的戰略選擇
  • 高科技領域的競爭正改變大國戰略競爭的主要模式
    在2017年發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2018年1月發布的美國《國防戰略報告》中,川普政府都把中國稱為「修正主義者」和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者」。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更是聲稱,「國家間的戰略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者,現在成為美國國家安全的主要擔憂」。從此,大國競爭成為美國與中國打交道時的關鍵詞,而且美國稱當今時代為「大國競爭時代」。
  • 川普政府發布國防戰略報告,進一步強調應對中俄長期戰略競爭
    本文轉載自海鷹資訊(ID:hiwing_news)當地時間2018年1月19號,美國國防部公布《國防戰略》報告概要,著重指出美國國防戰略重心進一步轉向大國長期戰略競爭轉移,並呼籲國會加大國防建設投入。將美國與中俄的長期戰略競爭視為美國繁榮和安全面臨的核心挑戰美國《國防戰略》概要指出,日益複雜的全球安全環境下,國家間長期戰略競爭再現、國際秩序趨於更加自由開放,美國必須清醒的評估安全威脅和戰爭規則的變化並制定應對之策。
  • 【世界知識】大國競爭背景下的美國新海洋戰略
    與強調海洋合作的2007和2015年版美國海洋戰略相比,2020年版的戰略明顯更加強調大國競爭,體現了轉型特徵。第一,目標明顯針對中國。《海上優勢:擁有集成化全域海上力量》共37次提到中國,而2015年的《21世紀海洋合作戰略》僅五次提及中國。
  • 任正非:絕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②中長期戰略規劃(簡稱為SP,Strategy Plan的縮寫)它是指以戰略機會點為輸入,做未來中長期戰略規劃。而中長期戰略規劃是包含戰略洞察的,因為戰略洞察太重要,所以把它單獨拎出來,放在前面。華為也會做中長期戰略規劃報告,用行話來講就是「五看三定」。五看是指看行業(包含看技術)、看市場、看客戶、看競爭,看自己。
  • 【深度文章】中美亞太地區的戰略競爭和安全困境?
    在引言之後,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美方對中美在亞洲地區的戰略競爭的評估,並認為這是美方支持安全困境存在的重要論據。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美方認為中美之間存在安全困境的原因。 二、中美在東亞的戰略競爭?美國認為中美之間在東亞存在戰略競爭,因為美方認為: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是保持美國的主導地位並遏制中國,以防止中國對美國的印太主導地位造成挑戰。相比之下,中國在東亞的戰略是要確保其主權不受侵犯。此外,中國試圖突破美國在西太平洋設置的島鏈封鎖從而保證中方和平發展不受外部勢力影響。因此,中美兩國在戰略上存在矛盾,這些矛盾將導致競爭。
  • 《好戰略,壞戰略》讀書筆記
    『很多想要把戰略同抱負、領導力、願景、規劃或者競爭的戰略邏輯等同起來,但實際上戰略與它們不是一回事。』『它們正在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互相摧毀式的競爭之路。問題的根源出在人們未能分清運營效益(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和戰略(strategy)的區別。』
  • 嘉樂低調分享 | 什麼是戰略、什麼是好戰略、什麼是壞戰略?
    「戰略」一詞已成為企業創始人和管理層最頻繁使用的管理詞彙之一,尤其在當下的經濟環境和競爭背景下,尤為突出。然而,能真正理解戰略、並且把戰略和企業組織能力建設、核心競爭優勢的建立緊密聯繫起來,並融入在企業日常的經營過程中,卻不是一件易事。其中的原因各異,最大的一個可能是對戰略概念的誤解與濫用和對戰略理解的空洞與錯誤。
  • 宋鴻兵解讀美國印太戰略
    ■ 文 | 宋鴻兵……宋老師小課堂又開課啦~本文節選自鴻學院17-18學年微課堂第15期《宋鴻兵解讀川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美國最近出臺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很大程度上,把盟友的重要性又提起來了。雖然這件事情很難,最終難以達成他們設想的效果,但是這件事情足以幹擾你的歐亞大陸這條戰略的通道,可以起到拆臺的作用。所以我們看到印度跟中國之間的很多矛盾的起源,確確實實是跟美國想利用印度,在印度洋上構成一個阻礙中國跟非洲和中東之間貿易的一個戰略上的屏障。印度表現得也很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