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塞爾維亞國防部稱,當地時間9月25日上午9點10分左右,一架該國空軍的米格-21雙座型戰鬥機,在執行例行任務時,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交界處的西部墜毀,2名飛行員不幸犧牲,墜機發生在當地一個村莊,1名村民燒傷住院,塞爾維亞空軍正組建調查委員會查詢事故原因。
圖片:塞軍的米格-21UM
米格-21,也就是我國著名的殲-7家族的「母型」,是一種單發三角翼常規布局的輕型超音速殲擊機,屬於典型的二代機,塞爾維亞空軍的前身——南斯拉夫空軍,也曾經裝備有米格-21,包括米格-21最先進的改進型Bis型(單座)和這次失事的雙座米格-21UM型,後者大概是1986年前後引進的。
圖片:後艙坐著教官,視野一塌糊塗
有消息稱,這架米格-21UM,是塞爾維亞空軍中最後一架能飛的米格-21,原有的另兩架同型機早已停飛。畢竟,塞爾維亞空軍經過了1999年北約野蠻空襲南聯盟之後,已經是元氣大傷,目前只有10多架俄制米格-29戰鬥機,其中至少4架,是前兩年俄羅斯免費贈送的,同時還有10多架本國自行研發、生產的索科J-22「鷹」式攻擊機,因此保留二代機的同型高級教練機,沒有多少用。
圖片:做成雕塑的塞軍米格-21比斯
現在還不知道米格-21UM的失事原因,但這種戰機是米格-21家族中,有名的「不好開」。
和很多俄制米格戰機的雙座同型戰鬥教練機一樣,米格-21UM的後座飛行教員視野非常糟糕,需要用「祖傳」的潛望鏡觀察前方,由於加了一個後座艙,米格-21UM的飛行品質進一步下降,有知情人士稱,貴飛公司在米格-21UM基礎上仿製的殲教-7,早年也有類似的缺陷。
圖片:孟加拉國空軍的殲教-7BG
而現在很多中小國家,都在引進現代化的高級教練機,既可以為新手飛行員從航校到作戰部隊作為最後的過渡,也可以承擔制空、對地攻擊等中低強度作戰任務,從這個角度來看,塞爾維亞空軍是有引進高教機的需求的,只是受限於經濟實力,數量可能有限。
圖片:白俄羅斯空軍的雅克-130
塞爾維亞和中俄關係很好,因此中俄的出口型高教機,是他們比較大可能的選擇對象。比如俄羅斯的雅克-130和洪都的L-15,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果預算「囊中羞澀」,選擇貴飛的FTC-2000G「山鷹」也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需要指出的是,塞國和歐盟關係良好,如果條件允許,義大利的M346也會加入競爭之列。
圖片:FTC-2000G
在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中,英勇的塞空軍不畏強敵奮力抵抗,有空無防的痛,他們比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