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春節前夕,我和戰友們奉命隨潛艇出航,到預定海域執行節日戰備巡邏任務。
大年三十中午,潛艇按計劃潛入了預定海區。午餐後,王政委說,雖然我們離開了軍港,不能在岸上貼春聯、放爆竹、吃水餃,那麼我們就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大家在「龍宮」裡過春節。於是,水兵們開始忙乎了,除了值更人外,有的擦拭機械,有的美化艙室,還有的輪流洗澡換衣,碧波下洋溢出節日的氣氛。
我用紙做了一盞小紅燈籠掛在主機艙,惋惜地說:「這潛艇是圓的,水密門也是圓的,能有個地方貼春聯就好了。」話音剛落,王政委走來說:「有地方貼了,喏,這是你們艙的春聯。」
我高興的接過春聯一看:「喲,真稀奇,這對聯怎麼像一圈紅彩帶啊。」王政委一邊往上抹著膠水,一邊追溯地說:「這春節貼春聯啊,由來已久了。據說西漢時它叫『桃符』,是用桃木做的。從宋代開始啊,用紅紙寫好貼在門楹一直沿習至今了。人們都說貼春聯能避邪,還能帶來喜慶呢。今天,我們告別親人來潛航,就是在除邪滅害,讓祖國人民歡歡樂樂的過春節啊。」
一會兒,春聯圍著圓形水密門貼好了,它沒有橫批,倒像一首迴環詩。王政委斷句念道:
「水下『貓耳洞』,艙艙臥虎藏龍;
人民潛艇兵,個個騎鯨蹈海。」
接著,我又轉過身來,朗朗地念著貼在艇艉水密門上的春聯:「駕戰艇,一人辛苦萬人甜;
守海疆,一家不圓萬家圓。」
頓時,笑臉、春聯紅燈籠,
在「龍宮」耀相輝映。
潛艇潛座到了海底後,我和戰友們暗暗在想,此時此刻,我們的親人都有在幹什麼?也許是妻子懷抱嬰兒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也許銀髮的老母親正在給孫兒發「壓歲錢」;也許……可是,機要參謀小卞卻想起了爆竹。出航前,小卞準備了上千頭爆竹。
平時,只要一提起爆竹,小卞就會文縐縐地說,春節放爆竹始於兩千年以前,那時是用火燒竹竿以爆裂之聲驅逐惡魔。後來,人們又用火藥做爆竹。現在,我們家鄉能造成出近千種花炮。這時,小卞還吟出《紅樓夢》中一首爆竹詩:「能使妖魔膽盡催,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一成灰。」眼下,小卞還能過上爆竹癮嗎?船鐘的時針終於「嘀噠」地指向了24時,除夕之夜姍姍的來了。
「親愛的水兵,您們好。」突然,廣播器裡傳來一個似高山流水的女中音:「首先,我代表全艇官兵家屬,向您們拜年。祝大家春節快樂,潛航成功!」奇怪,在這「男兒國」裡,哪來的女同胞呢?噢,水兵們聽出來了,這不是航海長長那位當廣播員妻子的錄音嘛:「在這除夕之夜,大家一定想放爆竹吧?我給您們帶來了。下面請來自爆竹之鄉瀏陽的卞參謀來放吧。」
小卞這才恍然大悟,只見他走到錄音機前,把開啟健往下一按,隨即爆竹聲、禮花聲、歡歌笑語聲在水下迴蕩。
「新春猜謎會」是在各個艙室分別進行的。艇員們是那樣的認真,有的託腮沉思,有的低頭輕吟。這裡雖然看不到兩岸的山水,也聞不到田園的花香,但是艇員們的謎語,都離不開祖國的名城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