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境外媒體:美越強化軍事關係令中國警惕

2021-03-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31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歐巴馬總統宣布全面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絕不僅僅意味著出售武器。這是為了向中國傳遞一個信號。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5月28日文章,越南不僅可以購買美國的艦艇和偵察設備,還可以開始接待美國軍隊的訪問,包括在金蘭灣接待美軍戰艦。這類訪問會讓美國海軍進入中國表明由其控制的海域,以示美國不承認中國的說法,同時也是為了讓該地區緊張的中國鄰國放心——或者說美國希望是這樣。

40多年前,美軍在越戰期間在金蘭灣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美軍更頻繁地進入該區域可能會讓越南人想起那場衝突。不過美國軍艦的存在——近年來已開始訪問越南港口——也有助緩解對中國在該地區展示軍力的擔憂。

▲5月25日,歐巴馬在越南胡志明市同「東協青年領袖倡議」成員進行交流。

文章稱,美國堅持認為南中國海是國際水域,為此,美國展開了海上和空中行動以挑戰中國的領土主張。美國-東協商會負責人安東尼·納爾遜說,中國的強硬表現的確改變了該地區的態勢。

他說:「隨著中國崛起,我們看到該地區的安全環境的確發生了改變,美國發現,越南是關注該地區形勢的國家之一,並且把美國視為一個真正積極的夥伴以及維護國際秩序的力量。」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30日文章,分析人士說,雖然河內不大可能獲得美國的先進武器,但兩國軍事關係加強對北京而言是一個令人擔心的信號。一些分析人士還說,北京沒有料到越南會和華盛頓締結這樣的夥伴關係,他們呼籲北京調整其在南中國海的姿態。

文章稱,歐巴馬近日宣布全面解除對河內的武器禁運,稱這一改變將確保越南可以獲得必要的防禦裝備。雪梨大學專家阿什利·湯曾德說:「令北京擔心的是美越關係日益密切的前景。解除武器禁運是這一局面的一個痛苦標誌,也是美越關係在近幾年走得有多遠的一個標誌。」

▲5月23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與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舉行聯合記者會。(CNN)

湯曾德說,越南不大可能成為美國的盟友,但北京擔心兩國——還有華盛頓與其他夥伴——不斷加深的防禦關係將走向何方。近幾年,中越提升了政治經濟關係,雙邊貿易額超過600億美元,但兩國關係近來因南中國海領土糾紛變糟。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阮鳳(音)說,越南不大可能背棄北京。但中國將密切關注美越防禦關係如何發展,而且在處理爭端時可能要三思。阮鳳說:「北京認為,由於政治和人權差異,越南永遠不會格外努力向美國靠攏。」

但鑑於2014年中國石油鑽井平臺進入有爭議水域引發的危機,河內意識到必須改善與華盛頓的關係。此事曾導致越南發生大規模反華抗議。危機期間,河內發現它與北京的溝通機制未能緩和緊張局勢。

文章稱,暨南大學專家張明亮說,除了把籤訂賺錢的貿易投資協議的前景用作一種影響手段,北京在應對越南尋求與美國加強關係方面幾乎沒什麼選擇。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美國插一腳,局勢越發微妙。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頭條 外媒:中亞成中國「境外練兵」首選地
    ,這顯示中國已把中亞地區視為訓練其軍隊以提升境外行動能力的首選場地。據美國歐亞新聞網12月8日報導,對於多數密切關注該地區局勢的觀察人士而言,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的這份報告對中國-中亞國家關係的分析不會令他們感到意外。報告說,目前中國在中亞的活動主要是經濟方面的,軍事活動相對有限,但正在增加。中國的經濟和安全政策重點主要還是在毗鄰中亞的新疆地區維護穩定。
  • 【美越關係】川普時期的美越關係 | 國政學人 第309期
    自1995年美越關係正常以來,兩國關係一直在共同利益和共同關切的指導下發展演變,川普時期的美越關係也不例外。歐巴馬時期美越關係實現了跨越式進步。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明確立場和態度使得美越兩國愈走愈近。奧馬巴政府的重返亞太政策及其牽頭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為美越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
  • 境外媒體熱議中國成功測試中段反導
    境外媒體熱議中國成功測試中段反導,外媒關注中國測試中段反導:攔截能力比肩美國「宙斯盾」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 中國軍方2月4日成功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 頭條 境外媒體:中國輿論強烈抨擊韓國樂天 日本樂天「躺槍」
    境外媒體稱,韓國樂天集團同意讓地、為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鋪平道路的消息傳出後,中國官媒口誅筆伐,不少民眾表示抵制樂天。
  • 博弈 境外媒體關注中日韓外長會:中國對日本「軟硬兼施」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中日韓三國正朝著本月23日和24日在東京召開外長會談的方向進行最終調整
  • 美越關係升溫 只是 「握手」 遠非「擁抱」
    首次訪越,歐巴馬便奉送給越南一個大禮包,那就是宣布全面解除對越南持續了41年的武器禁運。《紐約時報》稱,這次訪問是為了「將另一個東南亞國家從中國緊緊的懷抱中拉攏過來」,BBC則預計美越「將尋求加強兩國軍事上的聯繫,以應對中國在南海逐漸增加的影響力」。有分析認為,越南可能回報美國,邀請美軍重新進駐南海最好的軍港金蘭灣。
  • 境外媒體:美國防授權法案矛頭直指中國
    境外媒體稱,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當地時間11日公布了該委員會版本的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摘要,這項7400億美元法案為國防部制定政策,涉及從官兵薪資、
  • 頭條 | 天天攪局臺海,美國這是要拿臺灣當「炮灰」——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孫成昊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整體來看,美國國會「親臺」勢力聲音不斷上升。包括此次參議院版《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以及不久前的「臺灣旅行法」,都是「親臺」的一種體現。
  • 美國大選倒計時,吳釗燮對美臺關係「越描越黑」
    臺灣的民進黨當局繼上周六緊急召開「國安會議」後,11月2日又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到「立法院」報告臺美關係,為之前的單邊押寶美國現任總統川普進行「找補」。不過,他一句「交接期」的表態又令島內產生質疑。吳釗燮。圖源:臺灣「ETtoday新聞雲」臺「外交部長」吳釗燮2日到「立法院」報告「臺美關係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 頭條 境外媒體:中國瞄準「第二島鏈」 已開工造第三艘航母
    境外媒體稱,《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說,中國航母不是「宅男」,不久就將直抵東太平洋。
  • 頭條 | 「外交」崩塌後,蔡英文扯下最後一塊「遮羞布」——
    境外媒體稱,與以往不同,在24日的聲明中,蔡英文通篇以「中國」稱呼大陸。    有輿論認為,面對兩岸關係,惱羞成怒的蔡英文已扯下最後一塊「遮羞布」。輿論認為,自民進黨上臺後,蔡英文及臺當局官員如何稱呼大陸,已成為衡量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指標。
  • 美媒承認055驅逐艦世界次強 真實目的值得警惕!
    中國新型驅逐艦剛剛進行的海試引發境外媒體的集中關注。有媒體將其視為是除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之外,世界第二強的驅逐艦。美媒認為,該艦可能可以發射反艦彈道飛彈,而美國海軍目前的造艦計劃中,還沒有對應的型號。 世界第二強驅逐艦?
  • 境外媒體:中國輿論強烈抨擊韓國樂天 日本樂天「躺槍」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韓國樂天集團同意讓地、為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鋪平道路的消息傳出後,中國官媒口誅筆伐,不少民眾表示抵制樂天。與此同時,部署「薩德」也引發一些韓國當地居民的抗議。中國網民討伐 日本樂天(Rakuten)撇清喊冤據香港《經濟日報》3月1日報導,韓國樂天集團(Lotte)決定向美韓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提供用地,引發民間反韓情緒升級,紛紛在網際網路號召抵制韓貨。但有網民卻「迷路」,誤以為日本網購平臺樂天市場(Rakuten)等同韓國樂天,並攻入其官微。
  • 警惕日本對華兩面手法
    安倍晉三政府在錯綜複雜的世界大局勢下,終於順應中日兩國人民的呼聲和歷史潮流,轉變政策,與中國政府相向而行,中日關係出現了由冷趨常的勢頭。以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為契機,兩國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聯繫逐漸熱絡起來。不過,雖然包括安倍在內的日本高層領導人不斷表達改善與中國關係的願望,但是在軍事上,日本防範和針對中國的動作不斷,日本向軍事大國邁進的步伐有提速小步快跑之勢。
  • 中國能否軍事介入境外反恐戰場?
    如果,這些國家的合法政權被極端恐怖分子推翻,並掌權的話,對中國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也是非常不遠看到的。中國能否軍事介入境外反恐戰場,這不光是全世界關注的,也是中國老百姓關注的。近日有外媒報導,中國產彩虹4B型偵察攻擊一體化無人機已經抵達伊拉克,伊拉克軍方高級官員到現場觀看了這種中國產武裝無人機,很快,彩虹4型無人機就將加入打擊IS組織的戰鬥。
  • (附音頻)本周軍情觀察室內容精選:中國推進兩極戰略+美衛星:中印強化邊境軍備+美國防長訪越南強化合作+解放軍第6艘兩棲登陸艦下水
    美衛星:中印強化邊境軍備 印度部署蘇30 中國入駐殲10殲11預警機 衝突可能升溫美國情報公司斯特拉福(Stratfor)發布照片顯示,自去年洞朗對峙結束至今中印雙方在邊境增強軍事部署。 美國防長訪越南強化合作 美航母今年到峴港 俄防長:繼續對越售軍備美國防長馬蒂斯到訪印度尼西亞及越南,公開表態美國全方位支持兩國捍衛「南海主權」,慫恿兩國向中國發動挑釁。馬蒂斯此舉似乎重演歐巴馬時期咄咄逼人的南海戰略,具有明顯的戰略意味。美日澳印積極推進所謂的「印太戰略」,並試圖把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也納入這一體系。
  • 蘭斌強:警惕!AIT公開宣稱美陸戰隊進駐臺灣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美國政府派軍人進駐AIT就意味著美國派兵進駐臺灣,這嚴重違反了中美兩國籤署的外交公報,跨越了外交紅線,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挑釁。那麼,這次AIT公開證實「美國政府向AIT派駐的人員.包括陸戰隊成員」,究竟想幹什麼?必須引起我們嚴重警惕,並予以相應的回擊。因為美國的這一舉動實在非同小可!
  • 高度警惕日美「表裡一體」新防衛合作指針
    而此次調整則以美國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特別是軍事上的戰略調整為大背景,主要是應對中國崛起。美國希望開掘和利用日本的軍事實力,服務美在該地區軍力配置的重新調整,以及「空海一體戰」「聯合作戰介入」等新軍事概念的實施。日美強化同盟無疑是出於對中國的高度戒備。
  • 【軍事文摘】張煥利:《日美安保條約》對亞太戰略格局的影響
    2001年美國「9·11」事件後,日美同盟關係的重新調整,既是對1951年《日美安全條約》籤署以來歷次調整的繼續,更是對過去的超越;既是後冷戰時期美國全球軍事戰略重新部署在亞太地區的客觀體現,又是日本藉機實現軍事大國的主觀訴求。日美同盟關係的調整不僅為日本的安全防衛和政治外交政策帶來了變化,還對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安全戰略態勢產生著深遠影響。
  • 美印籤署新軍事協議
    報導稱,當日,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的美印外長防長「2+2會談」結束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印籤署《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將促進兩國軍隊之間的合作。埃斯珀補充說,美國計劃向印度出售更多戰鬥機和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