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載荷類型與S-N曲線

2021-02-13 正脈科工 CAE

使零件或構件發生疲勞破壞的動載荷稱為疲勞載荷,可分為為兩類。一類是其大小和正負方向隨時間周期性地變化的交變載荷,另一類是大小和正負方向隨時間隨機變化的隨機載荷。交變載荷又稱為循環載荷,是最為簡單和基本的疲勞載荷形式。所研究結構部位因交變載荷引起的應力稱為交變應力。

圖14-1(a)是一個典型的交變應力-時間的變化歷程。圖中循環應力的大小和正負方(拉壓)向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作周期性的變化。一個周期的應力變化過程稱為一個應力循環。應力循環特點可用循環中的最大應力σmax、最小應力σmin和周期T(或頻率f=1/T)來描述。因為最大應力和最小應力的絕對值相等而正負號相反,故稱這種交變載荷為對稱循環應力。典型的循環載荷如圓軸類杆件的旋轉彎曲、軸向拉壓和平板零件的雙向彎曲等,都可以在零件的表面或內部產生這樣的交變應力。另外,軸類零件的雙向扭轉也可以產生類似的交變應力


在疲勞載荷的描述中經常使用應力幅σa應力範圍σ(也稱為應力振幅、應力幅度)的概念,定義如下。

應力幅σa反映了交變應力在一個應力循環中變化大小的程度,它是使金屬構件發生疲勞破壞的根本原因。

當研究的部位除承受有動載荷外,還有靜載分量荷時,動靜載荷的共同作用下的應力-時間變化曲線如圖14-1(b)所示。此時的載荷時間-變化曲線相當於把圖14-1(a)的對稱循環應力曲線向上平移一個了靜應力分量。這種的循環載荷稱為不對稱循環載荷,並用最小應力與最大應力的比值R來描述循環應力的不對稱程度,R稱為應力比,有時又稱為不對稱係數,即


由定義可知,當R=-1時的循環應力即為對稱循環應力,當R0時統稱不對稱循環應力。其中,R=0時為拉伸脈動應力,R=-時為壓縮脈動循環。

循環應力中的靜載分量通常稱為平均應力,用σm表示,可由下式求出。


靜載分量或平均應力對構件的疲勞強度有一定的影響。壓縮平均應力往往提高構件的疲勞強度,而拉伸平均應力往往降低構件的疲勞強度。因此,在疲勞強度和疲勞壽命的研究中,給定一個循環應力水平時,需要同時給出應力幅σa和應力比R、或者同時給出最大應力σmax和平均應力σm,也有時直接給出最大應力σmax和最小應力σmin來表示循環應力水平。

由以上各式可知,在應力幅、平均應力、應力比、最大應力和最小應力的參數中,只要已知其中的兩個便可求出其它。如當已知σa、R時,其它參數便可由下式得到。


一般情況下,材料所承受的循環載荷的應力幅越小,到發生疲勞破斷時所經歷的應力循環次數越長S-N曲線就是材料所承受的應力幅水平與該應力幅下發生疲勞破壞時所經歷的應力循環次數的關係曲線。S-N曲線一般是使用標準試樣進行疲勞試驗獲得的。如圖14-2所示,縱坐標表示試樣承受的應力幅,有時也表示為最大應力,但二者一般都用σ表示;橫坐標表示應力循環次數,常用Nf表示。為使用方便,在雙對數坐標系下S-N曲線被近似簡化成兩條直線。但也有很多情況只對橫坐標取對數,此時也常把S-N曲線近似簡化成兩條直線。

S-N曲線中的水平直線部分對應的應力水平就是材料的疲勞極限,其原意為材料經受無


數次應力循環都不發生破壞的應力極限,對鋼鐵材料此「無限」的定義一般為107次應力循環但現代高速疲勞試驗機的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應力循環次數超過107材料仍然有可能發生疲勞斷裂。不過107次的應力循環次數,對於實際的工程中的疲勞強度設計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要。疲勞極限又稱持久極限,對於無缺口的光滑試樣,多用σw0表示,而應力比R=-1時的疲勞極限常用σ-1來表示。某些不鏽鋼和有色金屬的S-N中沒有水平直線部分,此時的疲勞極限都一般定義為108應力循環下對應的應力幅水平。疲勞極限是材料抗疲勞能力的重要性能指標,也是進行疲勞強度的無限壽命設計的主要依據。

斜線部分給出了試樣承受的應力幅水平與發生疲勞破斷時所經歷的應力循環次數之間的關係,多用如冪函數的形式表示。


式中σ為應力幅或最大應力,N為達到疲勞破斷時的應力循環次數,m,C材料常數。

如果給定一個應力循環次數,便可由上式求出或由斜線量出材料在該條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幅水平。反之,也可以由一定的工作應力幅求出對應的疲勞壽命。因為此時試樣或材料所能承受的應力幅水平是與給定的應力循環次數相關聯的,所以稱之為條件疲勞極限,或稱為疲勞強度。斜線部分是零部件疲勞強度的有限壽命設計或疲勞壽命計算的主要依據。

材料或構件到發生疲勞破壞時所經歷的應力循環次數稱為材料或構件的疲勞壽命,通常它包括疲勞裂紋的萌生壽命與擴展壽命之和。疲勞裂紋萌生壽命為構件從開始使用到局部區域產生疲勞損傷累積、萌生裂紋時的壽命;裂紋擴展壽命為構件在裂紋萌生後繼續使用而導致裂紋擴展達到疲勞破壞時的壽命。在疲勞強度設計中,疲勞破壞可能被定義為疲勞破斷或規定的報廢限度。

S-N曲線又稱為應力-壽命曲線,主要用於構件的變形在彈性變形範圍內的情形。一般說來,這種應力狀態下的疲勞達到破壞時的循環次數比較高,往往達到106以上,所以這種疲勞又稱為高周疲勞。相對地,達到疲勞破壞的循環次數較低時的疲勞稱為低周疲勞,發生低周疲勞時構件在局部位置發生了塑性變形。近三十年來,對於低周疲勞,基於塑性應變幅εa的疲勞壽命曲線(εa-N)在工程中得到應用。對於帶缺口的零件,其工作載荷變動較大時,在應力集中的局部區域將會發生塑性變形,此時疲勞壽命估算則要求基於應力和基於塑性應變的兩種材料疲勞性能曲線。這種方法目前還不能用於高周疲勞的壽命估算。

相關焦點

  • 疲勞與S-N曲線
    疲勞現象在變動載荷/應力反覆長期作用下,材料內部薄弱區域發生損傷積累而引起的裂紋、斷裂等失效現象,稱為疲勞。機械失效中,80%以上都是由於疲勞引起的。疲勞的分類按應力狀態:拉壓疲勞、彎曲疲勞、旋轉疲勞、複合疲勞等。
  • 彈簧設計仿真及疲勞計算
    在對包含彈簧的產品進行力學仿真時,一般可以採用1D彈簧單元進行簡化。另外,6自由度的彈簧單元,通過設置不同方向的剛度,也可以用於模擬轉動副、滑動副等運動副。彈簧幾何建模本站資源中心的「螺旋彈簧計算」在線工具,可以根據彈簧尺寸參數,按照理論公式計算出彈簧的剛度。例如:線徑2mm,外徑20mm,有效圈數為6,自由長度40mm的壓縮彈簧。
  • 應力 — 壽命疲勞試驗基礎
    對稱循環應力 大多數應力疲勞試驗都採用對稱循環載荷進行。不過,也有許多不採用對稱載荷的例子,這或者是因為無法做到,或者是因為部件在正常使用中只在一個方向上受力。非對稱循環載荷的例子包括髖關節植入體的單純壓縮疲勞試驗和薄鋼板的單純拉伸試驗(薄材料壓縮時會發生翹曲)。
  • 疲勞試驗方法與疲勞斷裂試驗標準
    ,一般該類試驗周期較長,所需設備比較複雜,但是由於一般的力學試驗如靜力拉伸、硬度和衝擊試驗,都不能夠提供材料在反覆交變載荷作用下的性能,因此對於重要的零構件進行疲勞試驗是必須的。MTS 810金屬材料疲勞試驗的一些常用試驗方法通常包括單點疲勞試驗法、升降法、高頻振動試驗法、超聲疲勞試驗法、紅外熱像技術疲勞試驗方法等。適用於金屬材料構件在室溫、高溫或腐蝕空氣中旋轉彎曲載荷條件下服役的情況。該種方法在試樣數量受限制的情況下,可近似測定疲勞曲線並粗略估計疲勞極限。試驗所需的疲勞試驗機一般為彎曲疲勞試驗機和拉壓試驗機。
  • nCode疲勞分析方法___材料映射 Material Mapping
    材料庫定義的材料疲勞屬性,通常為標準疲勞載荷試驗得到的SN曲線,考慮的因素與實際情況有出入,因此,需要各種修正。在nCodeDL 中,主要有三種方法定義材料:調用標準材料庫中的材料、創建內置模板材料、自定義材料 。
  • 52種國產機械材料的S-N曲線表達式,機械設計人員必備
    用全尺寸零件進行疲勞試驗是取得零件S-N曲線的最精確方法。但是,在設計階段,零件尚未製造出來,而且,用全尺寸零件進行疲勞試驗費用很高,往往沒有條件這樣做。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材料S-N曲線推導出零件S-N曲線。因此,材料S-N 曲線又是零件S-N曲線的基礎。
  • 我團隊含結構缺陷三維編織複合材料力學表徵研究成果發表在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更重要的是,在這些應用中,三維編織複合材料通常能夠承受振動引起的疲勞載荷。然而,目前對含減紗缺陷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的研究僅限於準靜態力學行為。因此,深入研究含減紗缺陷三維編織複合材料的疲勞行為,特別是疲勞失效表徵,對航空航天結構件的高可靠性設計具有重要意義。
  • 材料在交變載荷下的力學性能及相關試驗國家標準匯總
    工程中很多機件和構件都是在變動載荷下工作,如曲軸、連杆、齒輪、彈簧、輥子、葉片及橋梁等,其失效形式主要是疲勞斷裂。疲勞是指機件和構件在服役過程中,由於承受變動載荷而導致裂紋萌生和擴展以致斷裂失效的全過程。變動載荷是引起疲勞破壞的外力,是指載荷大小甚至方向均隨時間變化的載荷,其在單位面積上的平均值為變動應力。變動應力分為循環應力和無規則隨機變動應力。
  • 機械可靠性工程師對疲勞強度設計總結
    根據零件所用材料的試樣的疲勞試驗結果,以最大應力σ為縱坐標、以達到疲勞破壞的循環數 N為橫坐標,畫出一組試樣在某一循環特徵下的應力-壽命曲線(σ-N曲線)。應力-壽命曲線和應變-壽命曲線統稱為S-N 曲線(圖1)。曲線的斜線部分的一般表達式為:σmN=C,式中m和C為材料常數。在應力和循環數的雙對數坐標中,該方程式的圖形是一條直線。
  • 疲勞分析中FOS與FRF相關技術討論
    疲勞強度因子分析(Factor of Strength,FOS)       疲勞強度因子分析可以計算有限壽命分析中的目標壽命,也可以基於材料的耐久性極限進行無限壽命計算
  • 美空軍F15戰鬥機飛行中突然斷頭,nCode金屬疲勞分析難學嗎?
    調侃歸調侃,相信機械相關專業的小夥伴們對金屬部件的疲勞損傷都不陌生,簡單來說,就是反覆變化的載荷在遠小於金屬斷裂損傷載荷的情況下,也會使金屬機械性能逐漸變弱並最終發生損傷斷裂。作為全球技術頂尖的飛機設計製造公司,能不重視部件疲勞損傷問題嗎?當然不會,事實上不但重視,而且是非常重視。但是疲勞損傷是相當詭異的一件事,金屬部件做一百次疲勞試驗,能出來99個結果,更別說結構更為複雜的複合材料,載荷工況複雜的航空部件了。
  • ROC曲線繪製神器:plotROC(基礎篇)
    :ggplot2 (>2.0.0)devtools::install_github("hadley/ggplot2")devtools::install_github("sachsmc/plotROC")library(plotROC)創建一個example data setset.seed
  • 壓縮彈簧的類型及計算
    壓縮彈簧是專門設計用來感應軸向壓縮載荷的機械裝置。它們通常也可以伸展以及旋轉到一個點。一般來說,壓縮彈簧在受到壓縮載荷時可以儲存機械能。一旦載荷被移除,它們將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和大小--經歷彈性變形。這種獨特的儲存勢能的能力,加上其相對簡單和便宜,使壓縮彈簧在非常廣泛的應用中具有寶貴的價值。從機械鍵盤按鈕、床墊和原子筆,到槍枝和汽車懸掛減震器。
  • 特殊日子裡伴您讀書(八):《飛機結構損傷容限與疲勞評定》
    飛機結構在實際使用中,持續承受交變載荷的作用。
  • 澳大利亞皇家空軍「鷹」Mk.127教練機完成歷時14年的疲勞試驗
    試驗地點為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漁人灣(Fishermans Bend)的國防科學技術集團,疲勞試驗時長達到50000個飛行小時,相當於「鷹」Mk.127教練機的5個完整壽命周期。「鷹」Mk.127教練機的全尺寸疲勞試驗計劃是根據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預計作戰需求制定的,試驗樣機的機體結構被施加了實際作戰使用環境中可能承受的全部載荷。
  • ROC曲線不用愁,四種R包教你一步搞定!
    考慮一個兩類預測問題(二元分類),其中結果被標記為正(p)或負(n)。一個二元分類器有四種可能的結果。①如果預測的結果是p,實際值也是p,則稱為真正(true positive, TP)。②如果預測的結果是p,實際值為n,則稱為假陽性(FP)。③當預測結果與實際值均為n時,是真陰性(TN)。④當預測結果為n而實際值為p時,是假陰性(FN)。
  • 【花式玩轉小熊派 】 上位機顯示光強變化曲線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需要對一些傳感器的某些數值進行長時間的測試和觀察,以了解傳感器的性能,在電子工程裡,我們經常聽到的測試曲線莫過於電池充放電曲線了,通過電池充放電曲線,我們很容易可以知道電池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滿電和饋電的狀態以及電池的使用周期等等,今晚,我們就讓光強通過曲線顯示出來,用QT+QCustomPlot來實現,最終效果如下視頻操作所示:一、QCustomPlot
  • A319/A320飛機主輪轂聯接螺栓疲勞斷裂力學分析...
    針對A319/A320飛機主輪轂聯接螺栓疲勞斷裂,根據載荷、應力在構件疲勞裂紋萌生和擴展階段的影響機制,對聯接螺栓進行載荷分析,提出A319/A320飛機主輪轂聯接螺栓設計改進和使用維護建議,減少主輪轂聯接螺栓在使用中斷裂。    國內A319/A320飛機用戶或維修單位,不時發現有主輪轂聯接螺栓在使用中發生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