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67次核實驗
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由1200多個大小島礁組成。1947年,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交由美國託管,1986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在美國託管期間,由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和埃尼威託克環礁最為開闊平坦,而且居民較少,美國最終選擇了這兩個環礁作為核試驗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的數據顯示,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一共進行了67次核試驗。1954年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島嶼上試爆了一顆氫彈——「喝彩城堡」(CASTLE BRAVO), 「喝彩城堡」的威力是廣島原子彈威力的1000多倍。資料圖片:1954年3月1日,「喝彩城堡」氫彈核爆現場。(原子遺產基金會)核威力直接將核爆地點所處的小島及附近兩座小島變成了一個寬2000米、深度達到80米的湖泊。由於美軍對於核爆的威力估計出現失誤,沒有提前讓附近的人們撤離,導致比基尼島嶼附近的居民,以及正在海上作業的人們,受到非常嚴重的傷害。核爆目擊者:天空中出現兩個太陽,幾小時後飄起「核雪花」
日本有一艘漁船就在核爆地點200公裡之外的地方捕魚,日本漁船上的船員甚至以為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了。沒等他們討論完畢,天空中已經飄起了「核雪花」。後來這些漁民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輻射病,當他們回到日本港口的時候,很多人已經奄奄一息。據《洛杉磯時報》報導,72歲的納吉·約瑟夫見證了美國測試 「喝彩城堡」氫彈的場景,當時她只有7歲。1954年3月1日,約瑟夫早晨醒來時看到天空中升起兩個太陽——除了真正的太陽外,另一顆是從西邊升起的:它從明亮的橘色變成粉色,然後消失了。當時,約瑟夫和島上其他63名島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幾小時後,從「喝彩城堡」氫彈引爆點飄來的放射性沉降物像下雪一樣覆蓋了他們的家園,汙染了他們的皮膚、水和食物。兩天後,美國政府疏散了朗格拉普環礁居民——當時已經有人出現了急性輻射中毒的症狀:大把掉頭髮、皮膚被灼傷,以及持續嘔吐。核爆後,數十名周邊島礁居民在短時間內因癌症、白血病等疾病喪生。海平面逐年上升,穹頂核廢料場面臨洩露危險
美國的這些核試驗不僅將這個風景秀麗的熱帶天堂變成了充滿核輻射的地獄,也讓附近太平洋海域的環境遭受了永久的破壞。從1977年到1980年,約4000名美國軍人被派去清理埃尼威託克環礁的核試驗場。他們鏟起受汙染的土壤以及其它放射性廢料,將這些材料傾倒進魯尼特島上一個核爆造成的深坑裡,然後用混凝土進行了密封。位於馬紹爾群島的核廢物填埋場,被當地居民稱作「墳墓」。(《洛杉磯時報》)傷害還在持續……
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
本期編輯:崔鵬、楊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