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給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造成了災難性毀壞,讓各國認識到核輻射的巨大危害。其實,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地方,至今都籠罩在核輻射的陰影裡。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此地完成67次核爆的始作俑者,卻拒絕為其罪惡行為買單。
這個地方是馬紹爾群島,而核爆者是美國。1947年,該島被美國接管,從此,開始了70多年的噩夢。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人煙稀少,美國便把這裡當成試爆核彈的最佳場所。數據顯示,在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該島製造了67次核爆。1954年3月1日,在未通知島上人員撤離的情況下,美國照例試爆了一枚氫彈——「喝彩城堡」。
據了解,這枚核彈的威力是二戰時廣島原子彈的1000多倍,所以畫面之慘烈可想而知!據美媒報導,倖存者納吉·約瑟夫這樣形容當時的場面:「喝彩城堡」使天空中出現了第2個太陽,它從西方升起,從橘色變為粉色,最後消失在天際。在這樣的畫面過去幾小時後,放射性物質開始從天而降,逐漸覆蓋了整個馬紹爾群島。
試爆兩天後,美國才出面要把居民撤離到安全地帶。但此時已經晚了,島上的居民已深受其害,有的因白血病失去生命,有的出現了皮膚灼傷、掉發以及持續嘔吐等核輻射中毒現象。活下來的人屈指可數,且未來要忍受一生的病痛折磨。
據媒體報導,在1977年至1980年,大約有4000餘名美國士兵被派往馬紹爾群島處理核爆形成的放射性垃圾。他們把受到汙染的土壤等物質裝填在核爆後產生的大坑裡,並且用混凝土將其封閉起來。據了解,這些士兵在歸國返鄉後,也在不同程度上忍受著核輻射帶來的病痛。
而且,這些混凝土大坑也未能封存永世。近年來,天氣轉暖,海平面逐漸上升,混凝土大坑開始產生裂縫,而且裂縫有逐漸變大的趨勢,核廢料隨時可能從大坑裡洩出來,流向大海。原本美麗宜居的小島,在67次核爆之後,人們的生活逐漸失常,癌症、關節病、皮膚病、登革熱病隨之出現,甚至連後代都不能倖免。
資料顯示,海島周圍的魚類、藻類生物都被核輻射波及。面對這些不可彌補的巨大傷害,國際上判定美國支付23億美元來賠償馬紹爾群島,但是,美國拒絕了,美國表示,誰的土地誰負責,相當理直氣壯,令各國憤怒不已。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