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春,日軍2萬多人大舉向中牟和邙山頭一帶同時發起進攻。日軍很快攻佔了龍門,兵鋒直指洛陽,形勢危急。
中國守軍第8師第23團作為先遣軍迅速從鹹陽乘火車東進,於12日下午抵達陝縣會興鎮布防,團部設在張茅車站。第二營第五連作為前哨推進到十里舖組織陣地。
前哨第五連成為阻擊日軍的第一道防線,要保住團部所在的張茅車站,第五連必須死守十里舖。
連長崔澤藩是黃埔第十五期畢業生,作戰勇猛,指揮有力。在接到死守命令後,崔連長立刻組織起骨幹排長謝本瑛等人進行陣地選址和戰略部署。
十里舖一馬平川,唯一有一個長圓形的獨立山頭可以作為陣地。這座無名山高約30米,長不足100米,左邊高,右邊低,山後150米處有連綿起伏的丘陵。在此堅守可以居高臨下,防守有力。
命令下達後,全連士兵在排長的指揮下利用地形優勢構築起了機槍掩體,布置了手榴彈投擲位置兩處,挖好了多處跪射散兵坑和溝通壕。一切布置就緒後,連長集合班排長下達命令:「陣地能否守住,關乎全團戰局。戰鬥再慘,只能堅守,最後關頭也只能血肉相搏。要牢記發揚黃埔精神,不成功,便成仁!
」
5月14日,日軍一個黑色氣球從東南方向飛起,在陣地上空偵察了大約20分鐘後,又朝著飛來的方向飛去。緊接著,一架日軍飛機衝到陣地連續投十幾顆炸彈。幾分鐘過後,日軍先頭部隊大約500多人氣勢洶洶衝來,日軍匍匐到陣地前十多米處時,敵軍數十門大炮開始轟擊陣地,日軍飛機也往來衝突掃射,掩護步兵登山。
第一波衝上來的日軍大約100人,守軍在日軍進入射程範圍後立刻開火還擊,日軍進入了先前預測好的火網,傷亡慘重,不少日軍被擊斃滾落到山腳下。第一波攻擊結束後,日軍死傷數十人,不得不退下山去。
緊接著,日軍又發動了第二波攻擊。日軍一大隊長揮舞著指揮刀,驅使士兵在炮火的掩護下繼續往山上爬,他大喊大叫,神態幾近瘋狂。二排長謝本瑛端起一支步槍,瞄準了這名日軍隊長的頭,一聲槍響後,敵軍官被擊中頭部,栽倒在地。指揮官被擊斃後,守軍士氣大增,日軍傷亡加劇。
但守軍也損失不小,尤其是第五班的機槍掩體被日軍大炮擊中。班長、機槍手和三個兄弟陣亡,守軍居高臨下的火力受到削弱。副班長接替班長繼續射擊,不料還沒過幾分鐘,副班長也被日軍擊中犧牲。
日軍接連兩次衝鋒失敗,更加惱羞成怒,組織起敢死隊往山上猛衝。
守軍立刻將全部的手榴彈拿出,卸下蓋子,全體士兵上刺刀,準備做殊死決戰。日軍以波浪陣型衝鋒,前面的士兵被擊斃後,後面的踩著前面的屍體往上衝。不多久,第一排的陣地開始失守,機槍不再響起,到處都是喊殺聲和刺刀的聲音。
第二排排長謝本瑛率領手下數十號人馬堅守在山腰,日軍很快衝到了山腰位置。他們在殺死殺傷了數十名日軍後,日軍攻上了陣地。慘烈的肉搏戰打響了,謝本瑛在轉身的瞬間被日軍流彈擊中右肋貫穿胸背,士兵邱樹宗拼死背起他衝到掩體附近,搬起兩具遺體壓在他的身上。
邱樹宗對他說道:「排長,我馬上去找崔連長來支援,你暫時忍耐。」
邱樹宗走後,謝本瑛躺在地上,親眼看到了日軍舉著膏藥旗衝上山腰,用刺刀一個個捅地上的傷兵和屍體。謝本瑛悄悄摸過手槍,準備等日軍靠近時做最後一搏。
此時,第三排從左端的制高點架起機關槍狂射日軍,日軍掉頭向第三排的陣地衝去,謝本瑛逃過一劫。第三排全體士兵對日軍發起衝鋒,打死日軍數十人後,日軍立足未穩被再次趕下山去,謝本瑛被第三排救起。
激戰連續三天三夜,日軍死傷數百人,依然無法拿下陣地。
第四天,日軍後續部隊來到,守軍處境更加艱難。日軍採取了「肉彈」戰術,用死亡拼陣地。陣地逐漸失守,崔連長率領殘部與日軍做最後的血戰。
最後,崔連長在指揮作戰時被日軍飛機的炮彈擊中,邱樹宗也一起陣亡了。為了避免隊伍被日軍全殲,剩下的士兵在三排長的率領下不得不放棄前哨陣地,轉往會興。
十里舖阻擊戰,第五連僅憑上百勇士血戰日軍三晝夜,擊斃日軍大隊長1名,擊斃日軍一百多人,擊傷兩百餘,殺得日軍心驚膽寒。全連最後僅有15人撤下陣地,足見此戰之慘烈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