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舖之戰: 一百勇士血戰日軍三晝夜, 擊斃日軍隊長, 僅15人倖存

2021-02-18 老二說車

1944年春,日軍2萬多人大舉向中牟和邙山頭一帶同時發起進攻。日軍很快攻佔了龍門,兵鋒直指洛陽,形勢危急。

中國守軍第8師第23團作為先遣軍迅速從鹹陽乘火車東進,於12日下午抵達陝縣會興鎮布防,團部設在張茅車站。第二營第五連作為前哨推進到十里舖組織陣地。

前哨第五連成為阻擊日軍的第一道防線,要保住團部所在的張茅車站,第五連必須死守十里舖。

連長崔澤藩是黃埔第十五期畢業生,作戰勇猛,指揮有力。在接到死守命令後,崔連長立刻組織起骨幹排長謝本瑛等人進行陣地選址和戰略部署。

十里舖一馬平川,唯一有一個長圓形的獨立山頭可以作為陣地。這座無名山高約30米,長不足100米,左邊高,右邊低,山後150米處有連綿起伏的丘陵。在此堅守可以居高臨下,防守有力。

命令下達後,全連士兵在排長的指揮下利用地形優勢構築起了機槍掩體,布置了手榴彈投擲位置兩處,挖好了多處跪射散兵坑和溝通壕。一切布置就緒後,連長集合班排長下達命令:「陣地能否守住,關乎全團戰局。戰鬥再慘,只能堅守,最後關頭也只能血肉相搏。要牢記發揚黃埔精神,不成功,便成仁!

5月14日,日軍一個黑色氣球從東南方向飛起,在陣地上空偵察了大約20分鐘後,又朝著飛來的方向飛去。緊接著,一架日軍飛機衝到陣地連續投十幾顆炸彈。幾分鐘過後,日軍先頭部隊大約500多人氣勢洶洶衝來,日軍匍匐到陣地前十多米處時,敵軍數十門大炮開始轟擊陣地,日軍飛機也往來衝突掃射,掩護步兵登山。

第一波衝上來的日軍大約100人,守軍在日軍進入射程範圍後立刻開火還擊,日軍進入了先前預測好的火網,傷亡慘重,不少日軍被擊斃滾落到山腳下。第一波攻擊結束後,日軍死傷數十人,不得不退下山去。

緊接著,日軍又發動了第二波攻擊。日軍一大隊長揮舞著指揮刀,驅使士兵在炮火的掩護下繼續往山上爬,他大喊大叫,神態幾近瘋狂。二排長謝本瑛端起一支步槍,瞄準了這名日軍隊長的頭,一聲槍響後,敵軍官被擊中頭部,栽倒在地。指揮官被擊斃後,守軍士氣大增,日軍傷亡加劇。

但守軍也損失不小,尤其是第五班的機槍掩體被日軍大炮擊中。班長、機槍手和三個兄弟陣亡,守軍居高臨下的火力受到削弱。副班長接替班長繼續射擊,不料還沒過幾分鐘,副班長也被日軍擊中犧牲。

日軍接連兩次衝鋒失敗,更加惱羞成怒,組織起敢死隊往山上猛衝。

守軍立刻將全部的手榴彈拿出,卸下蓋子,全體士兵上刺刀,準備做殊死決戰。日軍以波浪陣型衝鋒,前面的士兵被擊斃後,後面的踩著前面的屍體往上衝。不多久,第一排的陣地開始失守,機槍不再響起,到處都是喊殺聲和刺刀的聲音。

第二排排長謝本瑛率領手下數十號人馬堅守在山腰,日軍很快衝到了山腰位置。他們在殺死殺傷了數十名日軍後,日軍攻上了陣地。慘烈的肉搏戰打響了,謝本瑛在轉身的瞬間被日軍流彈擊中右肋貫穿胸背,士兵邱樹宗拼死背起他衝到掩體附近,搬起兩具遺體壓在他的身上。

邱樹宗對他說道:「排長,我馬上去找崔連長來支援,你暫時忍耐。」

邱樹宗走後,謝本瑛躺在地上,親眼看到了日軍舉著膏藥旗衝上山腰,用刺刀一個個捅地上的傷兵和屍體。謝本瑛悄悄摸過手槍,準備等日軍靠近時做最後一搏。

此時,第三排從左端的制高點架起機關槍狂射日軍,日軍掉頭向第三排的陣地衝去,謝本瑛逃過一劫。第三排全體士兵對日軍發起衝鋒,打死日軍數十人後,日軍立足未穩被再次趕下山去,謝本瑛被第三排救起。

激戰連續三天三夜,日軍死傷數百人,依然無法拿下陣地。

第四天,日軍後續部隊來到,守軍處境更加艱難。日軍採取了「肉彈」戰術,用死亡拼陣地。陣地逐漸失守,崔連長率領殘部與日軍做最後的血戰。

最後,崔連長在指揮作戰時被日軍飛機的炮彈擊中,邱樹宗也一起陣亡了。為了避免隊伍被日軍全殲,剩下的士兵在三排長的率領下不得不放棄前哨陣地,轉往會興。

十里舖阻擊戰,第五連僅憑上百勇士血戰日軍三晝夜,擊斃日軍大隊長1名,擊斃日軍一百多人,擊傷兩百餘,殺得日軍心驚膽寒。全連最後僅有15人撤下陣地,足見此戰之慘烈和作戰

相關焦點

  • 1.7萬:10萬,泰山軍打服日軍,日軍屍首如山採取砍左手代替全屍
    日軍戰史記錄,「整個第68師團的戰力,為之癱瘓。」日軍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戰役。日軍受阻,損兵折將的日軍喪心病狂之際使用了毒氣彈,但是依然沒有拿下衡陽。日軍每前進一步都會付出極大代價。由於傷亡過大,日軍不得不暫緩進攻。7月15日,衡陽戰役已經持續了20餘日。這日拂曉,日軍一部佔據下新街道陣地後,以沿江岸邊的房屋為掩護,集結兵力向五桂嶺陣地發起進攻。守軍採用火攻,王嘉祥帶領5名勇士衝入房屋,將房屋全部點燃,但6名勇士被日軍子彈封鎖,無法突圍,最後全部被大火吞噬。
  • 日軍戰史中的南京雨花臺血戰
    進攻雨花臺的日軍實際兵力如下:  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將  第6師團  配屬:獨立山炮兵第2聯隊(欠第2大隊):41式75毫米山炮12門  野戰重炮兵第14聯隊之第1大隊:4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12門  獨立裝甲車第2中隊  獨立裝甲車第6中隊
  •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衝繩血戰
    該島對日本來說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它與硫磺島共同組成了日本本土南面海域上的門戶,素有日本「國門」之稱。隨著美軍佔領菲律賓灣,對日本來說,衝繩島如果失守,日本本土、朝鮮以及中國沿海地區的制海權、制空權都會化為泡影,其通往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也將被徹底切斷。如果盟軍佔領該島,便可破「門」而入,直接攻擊日本本土,因此衝繩島登陸戰被稱作「破門之戰」。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卻聽成47天,擊斃日軍5萬,打得日本懷疑人生
    方先覺素以治軍嚴明、英勇善戰而著稱,軍令如山,他沒有一絲懷疑,即刻率領第10軍1.7萬弟兄,修築工事、加緊布防,以做長期苦戰,甚至全軍犧牲之準備—日軍擁有10萬之眾,我軍僅有1.7萬,要在此地堅守47日,能活下來的機率幾乎為零。
  • 日軍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在中國犯下了什麼罪行?最終結局是什麼?
    常德會戰餘程萬率領守軍與日寇浴血奮戰,每一塊陣地,每一個戰壕都反覆爭奪。血戰16晝夜後,57師絕大部分官兵均以犧牲,常德城也大部被日寇佔領,眼看即將彈盡糧絕,城破人亡,餘程萬決定率殘部突圍,突出重圍後,58師僅剩幾十個人。
  • 【歷史回顧】黃金生: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衝繩血戰
    該島對日本來說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它與硫磺島共同組成了日本本土南面海域上的門戶,素有日本「國門」之稱。隨著美軍佔領菲律賓灣,對日本來說,衝繩島如果失守,日本本土、朝鮮以及中國沿海地區的制海權、制空權都會化為泡影,其通往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也將被徹底切斷。如果盟軍佔領該島,便可破「門」而入,直接攻擊日本本土,因此衝繩島登陸戰被稱作「破門之戰」。
  • 抗戰,20萬黃埔生,戰死者19萬,僅萬人倖存
    而當時日軍的師團長普遍在50歲左右;因此有人說,中日之戰是一群青年人與老年人的戰爭。這群青年人用自己的膽識、能力和犧牲、以及犧牲精神,抵擋並戰勝了那群邪惡的老頭子的進攻。前線官兵相互勉勵,誓死保衛祖國,其抗戰意志之堅定,戰鬥士氣之高昂,令人敬佩。胡宗南帶領國軍主力第34集團軍堅守楊行,與鬼子兵展開血戰。他和將士們白天隱蔽在竹林和村莊裡,任敵機投彈掃射,一動不動。等到敵機離去,他和將士們則一躍而出,反擊和打退著日軍步兵的一次次衝鋒。在死守陣地一周時間裡,他除了下令進攻和反擊,從不向上級抱怨和要求支援。
  • 日軍眼中的中央軍戰鬥力如何
    那麼抗戰八年間,在當時日軍眼裡,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又如何呢?日軍在抗戰爆發前對中國軍隊進行過詳細調查,認為「中國軍隊一直是軍閥的私人軍隊,其編制,裝備,素質,訓練都不好,作為國防軍是低劣軟弱的」。同時,又將當時國民政府控制的中國軍隊分為三類,一是蔣介石的嫡系軍(又稱中央直系);二是改編地方軍而成的中央旁系軍,三是未劃入蔣介石統制下的地方軍。
  • 當日軍從湖南、廣州夾擊韶關時,廣東仲元中學校長獨力血戰鬼子
    時任65軍副軍長的李振(廣東興寧縣人)認為:韶關作為廣東的軍政中心,又是粵漢鐵路的隘口,即使守不住也不能輕易讓給日本人。於是,李振被餘漢謀任命為韶關警備司令部司令,負責留守韶關抵抗日軍。第十二集團軍總部隨即也由韶關大塘遷至南雄縣的新田村。餘漢謀留下少量部隊給李振,在韶關作象徵性的抵抗。韶關帽峰海拔二百米,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全城,峰是一個天然的堡壘。在歷史上,韶州戰事之勝敗,是以帽峰的得失為斷的。
  • 英勇 「八百壯士」血戰四天四夜逼退日軍 掩護數十萬國軍撤退
    亡國滅種之禍,發之他人,操之在我。一不留心,子孫無噍類矣!為國殺敵,是革命軍人之夙志也。餘一槍一彈誓與敵周旋到底。流最後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當代價!  10月27日清晨開始,日軍沿著蘇州河一邊縱火一邊搜索前進,下午2點,日軍大部隊進入了中國守軍的射程內,謝晉元一聲令下,槍炮齊發,當場擊斃80多名日軍。從此,大樓內的孤軍和日軍展開了四晝夜的殊死搏鬥。
  • 此戰國軍擊斃日寇近4萬人,差點動搖了日軍整個「一號作戰」計劃
    雖然在兵力、火力上中國守軍都處於劣勢,但是經過半個月的血戰後,日軍先期投入作戰的68、116師團不僅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反而被我軍殺傷了1.9萬人,為此橫山勇緊急命令獨立第57旅團以及第58師團開始趕赴衡陽城外進行作戰。
  • 戰死在江橋的日軍士兵【檔案】之二
    江橋抗戰中被我軍擊斃的日本士兵,暫時翻譯過來7個人的,以後陸續翻譯,從日軍檔案中
  • 中日長城血戰 日軍最精銳特種部隊被國軍王牌軍全殲
    ,腰懸肋差,臂帶骷髏,但畫面上應該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尾巴」–池上秀夫攜帶的這面旗幟十分特別,它並不是日軍常用的日章旗,旗幟中央象徵日本的「紅太陽」中心,還有一個特殊的圖案,正是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徽!日軍記載雙方交手地點名為「心型陣地」,守軍大量投擲手榴彈,骷髏隊則仰仗隊內人員多為日軍中射擊最好兵員不斷狙擊,雙方甚至發生了白刃戰。這一戰川原旅團面對的應該是東北軍第112師,該師戰鬥意志不堅,僅幾個小時便匆忙後撤,但日軍也付出了配屬中隊長橫澤被擊斃,骷髏隊分隊長佐佐木負傷的代價。
  • 血戰白馬河:一個營截擊日軍一個聯隊,三天全殲日軍精銳大隊
    但人人殺敵之志堅強,人人忍著飢餓和疲勞爬上了白馬河邊的最高峰。白馬河既寬又深,橫在日軍退路的前方,一條大路和白馬河斜交,交點處就是渡口。渡口附近道路的左右兩側都是高山,日軍就在道路兩側休息,連白馬河邊的制高點都沒有派兵佔領,僅在高山的反斜面派有幾組哨兵而已,但就這些哨兵也都在睡覺,足見敵之疲憊與麻痺。
  • 淞滬會戰之陣地戰(下)
    接著日軍南渡薀藻浜,攻擊第8師左側,第8師傷亡甚重,被迫退守姚家弄,王家邊。第8師繼續反覆阻擊,第36師和稅警總團各一部也趕來增援,殺傷敵千餘人,但仍無法阻擋日軍瘋狂進攻。戰至10月10日,該師才奉命撤下火線,轉到後方整補;全師從戰前8000餘人減員至700餘人,傷亡竟高達91%,可謂徹底打光。
  • 風雲芒市|昆飛狼突,殘龍難勇 ——日軍戰史中的芒市敗退(八)
    但好景不長,英軍南下搶佔密鐵拉機場時,吉田四郎又被本多司令官委以重任奪回機場,這次他及聯隊3000餘人被英軍的裝甲戰車全部碾殺。第56師團長松山祐三根據監聽破譯的情報判斷:中國遠徵軍沿滇緬公路、芒遮舊道、芒市大河走向攻擊芒市及周邊的日軍。遂以師團主力(步兵6個大隊、山炮2個大隊基幹)牢固地佔領芒市周圍的既設陣地,粉碎來攻之敵(指遠徵軍,下同)於陣前。
  • 血戰太平洋:貝裡琉島殘酷對峙 日軍斷糧集體自殺
    2010年3月15日,美國HBO電視臺製作的十集迷你劇《血戰太平洋》重磅上映,繼《兄弟連》的歐陸戰場後,聯合監製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又把人們的視線引入二戰的太平洋戰場。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血戰太平洋》並沒將太平洋戰事中諸如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琉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這些比較為人所知的內容作為重點,「戲份」最多的卻是名氣不大的貝裡琉島戰役,竟佔據兩集半篇幅,從第五集後半部開始,貫穿第六、第七集。
  • 常德之戰餘程萬為何棄城而走?一位老兵的親身經歷說明了一切
    餘程萬21日拂曉,牛鼻灘方向的日軍一千多人,在三架飛機掩護下,大舉殺向馬家鋪陣地;另外一隊日軍竄到洛路口,進逼常德。激戰到上午11點鐘,馬家鋪的日軍增兵千餘人,向常德市發起猛烈突擊。當天晚上,日軍繼續增兵至3000人,大炮10門,於23日拂曉集中炮火併用毒氣彈猛攻,阮營長帶領僅剩的弟兄衝殺,奈何敵眾我寡,日軍以密集炮火進行覆蓋式轟炸,堅守河洑山的大部分士兵被炸起來的石頭、泥巴埋在戰壕中,阮志芳營長壯烈犧牲,全營僅有10幾人突圍,日軍繼續向常德進犯。
  • 每周一戰 | 日軍傘兵百餘精銳決死「送菜」,僅換回2名美軍陣亡
    百名空挺隊員夜襲衝繩機場,二戰日軍傘兵的謝幕之戰 引子1945年5月
  • 他是國民黨第一悍將,石牌要塞血戰不退,擊潰日軍精銳師團
    石牌要塞全景石牌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右岸,是宜昌境內的一個小村落,因南北均為斷崖絕壁,江面又僅寬百餘米,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是逆江而上進入重慶的第一道門戶,自1938年起,國軍便開始利用地勢構築要塞,內設炮臺三處,重炮十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