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臺軍大張旗鼓地搞了所謂「翔展二號」升級的IDF戰機接裝典禮,按照臺軍的說法,這下所有的IDF都從原本的F-CK-1A/B升級成了F-CK-1C/D型(臺灣這套標識因為間隔號太多長期遭到施佬嫌棄,所以還是習慣寫喜聞樂見的IDF)。
▲ 這個土不拉幾的儀式就是他的新戰機改進完成典禮
當然,在解放軍已經開始接裝殲-20、蘇-35、殲-16的時代,這個新聞也就只有臺灣島內的媒體還會覺得高興了。大多數大陸讀者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都是這樣想的:啥飛機?IDF?那算了……
別看IDF今天這麼一副無人關注的廢柴樣,20多年前的時候,這東西可是號稱「中國最先進自製戰鬥機」的存在,而有關這傢伙的早期研究和規劃裡,也有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和腦洞。
▲ 對1990年代的臺灣人而言,IDF是「奪麼好的一款戰機」啊
從作戰意義上說,IDF對於臺灣空軍的意義是極為巨大的,倒不是因為這東西是自製,而是因為臺軍終於獲得了能夠發射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戰機。臺軍因為在上世紀70年代初曾經接觸過(甚至以為自己馬上就要獲得)美制F-4D戰機,因此對於這一能力早就心心念念。但是無論是美國人授權的F-5E/F還是臺灣滿世界「阿里山計劃」來的F-104,都不具備這一能力。
▲ 關於臺灣一廂情願覺得能搞到打「麻雀」的戰機這事兒,有空咱再聊
本來臺灣空軍是十分看好美國的F-20的,這種戰機確實能夠發射「麻雀」,但是因為中美建交,美國限制對臺出售武器,這一計劃也告吹了。而同樣因為中國與西方關係的全面正常化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引進西方技術改進和升級本國空軍的可能性也驟然增加。臺灣深感不更新戰鬥機肯定不行,於是在1981年,臺灣「行政院」決議由臺灣航發中心帶頭,研製臺灣自己的「高性能戰機」。
▲ 航發中心搞的這個教練機叫「自強」,也是挺有寓意的
有趣的是,根據1982年臺灣空軍制定的性能指標和要求,IDF戰機的對抗目標包括以下四種:殲-7、殲-8、F-16和幻影2000。
沒有錯,F-16和幻影2000這倆日後來到臺灣和IDF成為臺灣「以武拒統」妄想的重要機型,在IDF研製之初,是作為對手來看待的。
▲ 沒想到啊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傢伙也叛變革命了!
畢竟1979年,中國代表團在巴黎航展上仔細參觀了幻影2000戰機,1982年中國代表團專程又排代表團去法國繼續考察幻影2000B,葛文墉老爺子還鑽進雙座機的座艙飛了7個架次,眼瞅著那殲-9沒準就要改仿幻影2000了(大霧),至於F-16/79,當時美國也沒少向新興的東方北約成員國推銷。要對抗這倆飛機,似乎已經是臺軍「躲不過的挑戰」。
▲ 都上去摸過了,那離引進顯然是不遠了呀!中國遲早要買幻影2000!
但是在項目成立初期,由於美國的通用動力公司還沒有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介入研究,臺灣飛機研究人員對於需要搞一款什麼樣的戰機完全處於不著四六的狀態。所以項目研究一年多,臺灣研究人員終於得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結論:
「若想自己發展符合理想需求的戰機,唯有自己先研發發動機,方為可行!」
這種白說一樣的話改變不了臺灣航空業啥也沒有的現狀,那麼「聯繫實際」的搞法就是從臺軍現有的發動機著手了。
臺軍先想到的是J85渦噴發動機,因為臺灣此時已經能夠「自產」F-5E/F戰機,雖說前後7個階段之後所謂的「國產化率」也沒過50%,但好歹發動機搬上拆下的,對配備的J85發動機比較熟悉。但是J85發動機推力太小,單臺最大推力也只有2.2噸,即使F-5E搞了雙發也只有4.4噸,輕型機的命,怎麼可能上雷達打中距彈?
▲ J85是個好東西,大陸這邊也曾經想要仿製過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臺灣航發中心主任當即提出,搞3發J85構型!照著美國的太空梭那樣來!
▲ 還學太空梭,你咋不學著加倆火箭助推器搞零長彈射呢?
3發就是3個進氣道,經過一番研究,臺灣人迅速意識到搞太空梭是不可能的,3發的地勤維護也會變成大災難,於是老老實實說,咱們去清泉崗看看F104屁股上的J79吧。
▲ 別的沒有,F-104我們還是有的嘛!
J79的最大推力差不多8噸,比3發J85給力多了,臺灣因為「阿里山計劃」拆拆拼拼F104,也算是對這東西有所了解,於是就先這麼著(zhao)吧,趕緊找人設計吧。
你指望臺灣人設計那是肯定不可能的,臺灣人於是通過美國一家叫丹尼爾顧問公司的企業,招募了一批當年在洛克希德公司的老工程師,說你們試試看搞吧~搞一個能打雷達彈的高性能戰鬥機吧。
臺軍選的是F-104用的單發J79,臺軍腦子裡之前見過的也是F-104,這批洛克希德的老頭子不少也就是設計過F-104的,結果您猜怎麼著?
他們又設計出一個改進型F-104來!
丹尼爾公司提出的四個第一階段設計都是F-104G改改改,無非是加了雷達和「麻雀」飛彈,順便有好心的型號給加段邊條改善改善低速性,只有一個方案比較脫俗:長得跟F-104一樣,用倆F404發動機。
▲ 要能搞倆404發動機我就整大黃蜂了!要什麼104啊!
後來發現,這些老頭不僅參加過F-104,還參加過和F-5競爭的CL-1200「槍騎兵」項目,難怪這幾個項目和高配「槍騎兵」幾乎如出一轍。要施佬說,還好請的是洛克希德而不是麥道的老工程師,要不然,他們非得用J79給你復刻一個「鬼怪」出來。
最後臺軍一看,這單發J79推力還是差一截啊,就提出最好能搞到一臺最大推力9噸的發動機,最好還是渦扇的。
你別說,在1982年,這種發動機還真有,而且離臺灣不遠。
那就是中國大陸引進的「斯貝」渦扇發動機!
嗨!那有什麼用啊!(攤手抖)
(相聲表演完)
▲ 別說,當時大陸這邊搞的這個殲-13方案啊,一開始就是一臺斯貝202作為動力的,海峽兩岸還真是心有靈犀……
- 歡迎關注 -
微博|@天真賣萌Bernard
微信|胡謅施佬
本想寫羅馬尼亞歷史上的今天的,還是祝大家周末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