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被發現

2021-02-19 經濟日報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

詳情請點擊視頻

這是繼 「致遠艦」之後,我國甲午海戰遺蹟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懸掛於艦體舷側的「經」「遠」二字

「經遠艦」由德國伏爾鏗(Vulkan)造船廠建造,1887年底作為「致遠艦」的僚艦,入編北洋水師。著名將領鄧世昌、林永升分別出任兩艦的管帶(艦長)。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戰在黃海北部大東溝海域爆發,北洋水師戰敗,共損失戰艦四艘。其中「經遠艦」受到四艘日艦圍攻,全艦官兵不畏強敵,英勇接戰,直至最終沉沒。全艦僅有十六人倖存,管帶林永升及二百餘名官兵捐軀殉國。

帶「經遠」文字的木質籤牌

甲午海戰遺蹟是近年來我國水下考古工作重點之一。本次「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水下考古隊利用多波束等儀器設備採集遺蹟數據,結合潛水探摸,結合地方志文獻研究,確認了「經遠艦」的準確位置。艦體位於水下12米處的海床上,呈倒扣狀態,主體已被海底淤泥覆蓋。

第二階段,水下考古隊在艦體外側進行抽沙作業,逐步揭露出艦體結構,並發掘清理出水文物。

9月15日,考古隊員在海床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由此確證沉艦即為經遠艦。

遺址中還發現一塊木牌,清晰書有「經遠」二字。艦體前端保存了艏柱、錨鏈、舷板等遺蹟,外圍發現大量散落的艦體構件。水下考古清理出鐵、木、銅、鉛、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質各類遺物標本500餘件,種類十分豐富,包括鍋爐、斜桁、舷窗、艙門、鐵甲堡襯木等艦體結構,毛瑟步槍子彈、左輪手槍子彈、37毫米炮彈、47毫米炮彈等武器裝備,以及銼刀、扳手、旋柄等船載工具。

此外,遺址中還發現了53毫米格魯森炮彈、120毫米炮彈引信等,均不見於「經遠艦」出廠檔案,推測為海戰爆發前緊急添置的武器裝備。

☞ 宏觀調控最強音:讓錢袋子「鼓起來」,讓消費「跑起來」!

☞ 剛剛,罪犯莫煥晶被執行死刑!

☞ 下月你的工資迎來4大好消息,第一個就開心到飛起!

☞ 海淘兒童藥靠譜嗎?真相在這裡!

來源 / 人民日報客戶端、東方大頭條

編輯 / 渠麗華

相關焦點

  • 重大發現!繼 「致遠艦」之後,大連海域發現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
    >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經遠艦」由德國伏爾鏗(Vulkan)造船廠建造,1887年底作為「致遠艦」的僚艦,入編北洋水師。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戰在黃海北部大東溝海域爆發,北洋水師戰敗,共損失戰艦四艘。其中「經遠艦」受到四艘日艦圍攻,全艦官兵不畏強敵,英勇接戰,直至最終沉沒。全艦僅有十六人倖存,管帶林永升及二百餘名官兵捐軀殉國。
  • 重大發現!遼寧大連海域發現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
    「經遠」艦名字牌,由此確證沉艦即為經遠艦。懸掛於艦體舷側的「經」「遠」二字 國家文物局供圖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
  • 「致遠」「經遠」與「定遠」:北洋水師沉艦的水下考古發現與收穫
    ①" 按照清代建制,海軍分設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和福建水師3支艦隊。北洋水師於1888年12月17日在威海劉公島建立,時稱「北洋海軍」(文獻中亦有稱之為「北洋艦隊」者)。本文遵循史學界的傳統,仍採用「北洋水師」的稱呼。
  • 「沉睡」124年的甲午海戰經遠艦被發現 當年黃海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的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經遠艦」艦體位於水下12米處的海床上,呈倒扣狀態,主體已被海底淤泥覆蓋。9月15日,考古隊員在海床面以下5米處發現懸掛於艦舷外壁的木質髹金「經遠」艦名字牌,由此確證沉艦即為「經遠艦」。"經遠艦」沉艦遺蹟是中日甲午海戰真實見證。那麼究竟這艘戰艦當時是如何沉沒的?它在那場戰爭中經歷了什麼?
  • 大連小夥潛入莊河海域水下,親眼見到了甲午沉艦經遠艦…
    日前,國家文物局公布了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終評項目名單,大連莊河海域甲午沉艦遺址
  • 沉睡海底124年,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現身
    「經遠艦」水下考古成果是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對於近代史、海軍發展史、世界海戰史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同時,「經遠艦」是德國設計製造裝甲巡洋艦的最早案例之一,它的發現為世界海軍艦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 北洋水師經遠艦考古記:一場颱風令平靜的考古工作進入高潮
    北洋水師經遠艦考古記:一場颱風令平靜的考古工作進入高潮在2018年,我國的考古十大發現之中,有這麼一個考古是比較的引人注意的,這個考古項目就是遼寧莊河甲午沉艦遺址(經遠艦)的水下考古調查,相信我們大多數的國人對於清末的北洋水師都是有一些了解的,經遠艦就是其中的一艘戰艦,雖然並不算是主力戰艦
  • 黃海海戰擊沉的戰艦,意外發現74顆子彈,專家稱北洋水師被冤枉了
    眾所周知,在1894年,中日兩國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海戰。而到如今戰爭已經過去124年了,但是這場戰爭在大多數人心中卻還一直歷歷在目,特別是一些歷史研究專家。在近段時間,在黃海海戰的遺址上經過探索發現了一艘沉船。在經過專家的考證之後,這艘船就是北洋水師的戰艦經遠艦,而這艘戰艦正是黃海海戰中被日本海軍擊沉的。
  • 「定遠艦」沉艦遺址找到了,大型裝甲板揭甲午沉艦神秘面紗!網友緬懷致敬:英雄們,回家了!
    經專家論證,歷經兩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現已基本確認清代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的沉滅位置,並出水一批沉艦遺物,這是2014年以來北洋甲午沉艦系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員、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領隊周春水介紹,本次調查工作以2017年、2018年的水下考古物探、潛水實地探摸結果為基礎,採取抽沙揭露的方法了解殘存艦體的保存情況。
  • 「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山東找到了!英雄們,回家了!
    9月2日,「威海灣一號甲午沉艦遺址保護區域劃定論證會」在山東威海劉公島上舉行。經專家論證,歷經兩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現已基本確認清代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的沉滅位置,並出水一批沉艦遺物,這是2014年以來北洋甲午沉艦系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 「定遠艦」沉艦遺址找到了!網友評論讓人淚目
    經專家論證,歷經兩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現已基本確認清代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的沉滅位置,並出水一批沉艦遺物,這是2014年以來北洋甲午沉艦系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員、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領隊周春水介紹,本次調查工作以2017年、2018年的水下考古物探、潛水實地探摸結果為基礎,採取抽沙揭露的方法了解殘存艦體的保存情況。
  • 北洋水師輸掉黃海海戰的三個細節
    這一事件至今都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話題:為什麼曾號稱「東亞第一」的北洋艦隊,會有如此慘敗?‍海戰中,北洋水師艦隊擺出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陣型為何還是會輸?日艦的火藥暗藏怎樣的殺機,為何這種火藥世界沒人敢用?它給定遠艦帶來了怎樣的危機?‍致遠艦為什麼去衝撞吉野?有怎樣相同的戰術目的?北洋水師的戰艦為什麼航速這麼慢?
  • 「定遠艦」沉艦遺址找到了!昔日雄偉戰艦所剩無幾
    沉艦遺址及出水文物「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威海發現「威海灣一號甲午沉艦遺址保護區域劃定論證會」日前在山東威海劉公島上舉行經專家論證,歷經兩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現已基本確認清代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的沉滅位置,並出水一批沉艦遺物,這是2014年以來北洋甲午沉艦系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據介紹,本次調查工作以2017年、2018年的水下考古物探、潛水實地探摸結果為基礎,採取抽沙揭露的方法了解殘存艦體的保存情況。
  • 「定遠艦」沉艦遺址找到了!福建船政學堂的同學們,回家了
    經專家論證,歷經兩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現已基本確認清代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的沉滅位置,並出水一批沉艦遺物,這是2014年以來北洋甲午沉艦系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圖片來源: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本次調查區域可確認為艦體炮臺與彈藥艙附近位置,發現並提取出水文物150餘件,同類物品在此前的「致遠艦」「經遠艦」遺址調查中也有發現。這是威海灣甲午沉艦遺址第一期調查項目出水的一塊「定遠艦」的銅銘牌(資料照片)。
  • 「定遠艦」沉艦遺址找到了!這句網友評論,讓人瞬間淚目
    「定遠艦」沉艦遺址及出水文物,圖片來源:新華社9月2日,「威海灣一號甲午沉艦遺址保護區域劃定論證會」在山東威海劉公島上舉行。經專家論證,歷經兩個月的水下考古調查,現已基本確認清代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的沉滅位置,並出水一批沉艦遺物,這是2014年以來北洋甲午沉艦系列調查與研究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方伯謙究竟是不是貪生怕死,他為什麼要逃走?
    摘要:甲午海戰期間,北洋水師「濟遠」號管帶方伯謙的表現歷來飽受爭議,他到底是不是貪生怕死之徒?如果不是貪生怕死,他為什麼又要逃走?
  • 在甲午海戰裡怒撞日艦的致遠號找到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國家考古人員去年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丹東一號」被確認為北洋艦隊「致遠」號巡洋艦。山河猶在,國泰民安,魂歸來兮!  據央視新聞報導,國家考古人員去年在丹東黃海海域發現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被確認為清朝北洋艦隊的「致遠」艦。
  • 若是開戰,中國或無甲午之恥
    文:漢唐歸來2018年9月21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開展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搜尋,發現並確認了甲午海戰北洋艦隊沉艦——「經遠艦」。
  • 致敬 「致遠艦」考古現北洋海軍將士遺骸 水中沉睡121年
    △視頻:致遠艦考古有新發現  甲午海戰中沉沒的致遠艦水下考古工作一直備受關注。
  • 艦隊沉沒124年後,在船中撈出74顆子彈,北洋水師終得平反
    就是這麼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海軍艦隊卻在一場海戰中全軍覆沒,以至於清政府不得不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北洋水師也因為這一次的全軍覆沒所造成的影響一直被後世抨擊。但就在最近,我國把當時組成北洋水師的其中一隻戰艦——經遠艦從大連灣附近打撈了出來,看著船身所受的創傷和毀壞,我們足以想像當時的戰況是多麼激烈,讓這些年來我們抨擊的那些英勇戰鬥的海軍士兵們承受了多少的污衊和侮辱。而且相比家喻戶曉的鎮遠艦來說,經遠艦的性能算不上是當時水師中最好的,甚至不算是一艘主力戰艦,所以經遠艦在那一場戰鬥中所遭受的攻擊不被世人知曉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