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一個步兵班的火力有多強?七支98k,再加一挺機槍

2021-02-22 告白讀歷史

二戰時期,德軍的戰鬥力有目共睹。拋開其他方面因素不談,單單就軍事角度而言,德軍無疑是非常優秀的。無論是數十萬人的大規模集群作戰還是班組體系的小規模戰鬥,德軍都是非常強悍的存在。

當然,許多人說,那是裝備的碾壓優勢,畢竟德軍動物園太強悍。確實有這樣的因素存在,但是如果由此就小看了德軍的戰術能力的話,那就有點井底之蛙了。德軍的戰術能力是當時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存在比如德軍的班組戰術,其在火力優勢不復存在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發揮巨大的戰力。

關於德軍一個班的編制和火力,這個是要分時間段的。因為隨著戰爭進行到後期,德軍出現了兵力不足的情況,從師到班,基本上所有單位都在縮編。

比如德軍普通步兵師在二戰爆發前夕,一個師的正常滿編是17200人,3營3團編制。而到了1944年,這樣一個師變成了兩營三團編制,人數降到了12300餘人。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步兵班這樣一個最為基礎的集體作戰單位中,後期的德軍步兵班,常常人數沒有滿編。

咱們下面是以早期的滿編為準。

作為一個以陸軍稱雄的國家,德國陸軍的編制是當時全世界最為科學的。其最基層單位「步兵班」的人員編制總人數為10人,一般是有1名士官加上9名士兵,其中班長一般由士官擔任。

其具體戰術火力分配如下:

首先班長一名,標配是98k步槍,外加90發子彈以及3顆手榴彈。後來班長的個人武器改成了MP38衝鋒鎗,配有224發子彈。共6個32發子彈的彈匣,分別裝在攜行兩個衝鋒鎗彈袋裡。

機槍手一名,配備一挺MG34多用途通用機槍,後期換裝為MG42,還有簡易的修護工具、備分零件和清槍工具。當然機槍手還會有一把手槍作為自衛武器,配發子彈50發;

副機槍手一名,其主要任務是充當後備機槍手,以及在機槍手尚存的情況下,協助機槍手,完成諸如輸送彈藥,觀察設計目標以及戰場防護等作用。

所以其身上會配備有4個50發機槍彈鼓和備彈300發的彈藥箱,還有兩根預備槍管,當然副機槍手也會有一把手槍作為自衛武器,配發子彈也是50發。很顯然,這是一項力氣活。一般戰鬥發生時,他的位置一般在機槍手的後方或者左邊,他要在戰鬥中確保彈藥鏈能夠正常供彈,同時在機槍卡殼時能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彈藥手一名,彈藥手的要求不算太高,基本上班裡除主副機槍手之外的任何一人都能勝任。換句話說,這個人員並不固定,誰身上背有2個300發彈藥箱,誰就是彈藥手。如果戰場環境需要,會有更多的步槍兵為機槍手攜帶更多的彈藥。彈藥手身上會有配備一把98k,作為武器。不僅要自衛,還要保護整個機槍班組,擔任警戒。

步兵伍六名,人手一把98k步槍,攜帶90發子彈,以及2至3枚手榴彈。

如此算下來,德軍一個步兵班一共裝備有一挺機槍,七把步槍,一把衝鋒鎗,兩把手槍,以及至少15枚手榴彈。

這種單純的火力其實看不出來什麼優勢。

二戰時期,日軍一個步兵班一共13人,分別是8名步槍兵和4名機槍兵。裝備有一挺輕機槍,四把手槍,以及八支三八大蓋單發步槍,還有就是人手兩枚地瓜手雷。其火力顯然不比德軍弱。當然,單論裝備的話,德軍的MG42肯定要比歪把子強,98k也比三八大蓋給力。但總體來說差距並不大。

唯一一個在班組火力上做到碾壓的其實是美軍,美軍一個標準步兵班共12人,裝備有1支M1903帶槍榴彈發射器,10桿M1加蘭德以及1挺BAR自動步槍。後期則是11桿加蘭德,其中3桿帶榴彈發射器,1挺BAR自動步槍。此外,美軍人手兩枚的馬克手雷以及一把點兒四五手槍。

別的不說,就那十來支加蘭德一起突突,就能壓得人抬不起頭。

當然,如果細節對比的話,你會發現德軍班一級的編制,其實已經是採用了較為先進的方法,從人員數量到武器搭配,再到火力密集度和持續性,可以說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即便到了今天刨除武器裝備的性能外,其編制戰力也不遜色。

事實上,德軍最令人稱道的是其特有的,或者說最先採取的「班組戰術」,其將班這樣一個戰術單位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德軍步兵班基本上是以一挺班用機槍為建置骨幹,而加上相當數量的步槍兵來協助機槍發揚火力。

一旦遭遇敵情,機槍手就地臥倒準備機槍,副射手和彈藥手會分別進入機槍手左右兩邊的戰鬥位置,輔助機槍手準備射擊。其他人則是於兩側分散,將機槍手保護在中間,以機槍為主要輸出,步槍為輔助勘察與保護。必要時,步槍伍的士兵會插上刺刀衝鋒,機槍則作為掩護火力支持。

這種戰術模式主次分明,既發揮了機槍的火力優勢,又保證了自身陣地的安全,進可攻,退可守。一個班完全就可以打一場小規模的戰鬥。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德軍的戰術體系規劃中,步兵班是不允許主動實施單獨的攻擊行動的,因為其缺乏重火力支持。德軍的最小攻擊單位是排,一個排下轄四個班,他們分工明確,突擊過程中交替掩護。外加一個迫炮組,由組長1人和2個炮手組成,攜帶有一門50迫,炮彈數是50發。其可以為突進步兵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持。

這樣一個班組火力體系就構成了。

雖然這樣的火力體系在如今已經被玩兒出花了,但在二戰時期,卻是非常領先的。所以德軍的強大不僅僅是武器裝備,更是其出色的戰術計劃和兵員配合。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國產新型精確射手步槍也可作為班用機槍 有效增強陸軍步兵班火力
    不過班用機槍型一直沒有出現,有人揣測國產新一代自動步槍或沒有班用機槍。不過最新一張圖片顯示國產新一代自動步槍精確射手型可以配備彈鼓,彈鼓是國產班用機槍標誌性部件,它備彈75發,能夠為班用機槍提供持續火力。而精確射手步槍則強調精確射擊,一發子彈就要消滅一個目標,打一槍就要轉移陣地,對於備彈沒有太多要求,採用普通30發彈匣就足夠了。
  • 從98K到突擊步槍,二戰德軍步槍發展簡史
    毫無疑問,Kar 98k步槍是最為經典的輕武器之一二戰期間,德軍步兵一直使用Kar 98K 步槍。隨著戰事演變,該槍被賦予了更多用途,如加裝瞄準鏡作為狙擊步槍使用。1942年12月,為促使這些槍械在部隊列裝,德軍在拉斯騰堡精心組織了一次火力展示,由元首護衛營的一個9人制步兵班使用MKb 42和手榴彈攻擊模擬的敵軍靶標。希特勒沒有觀看這次火力展示,儘管沒有得到上級的支持,陸軍試驗和發展局還是十分低調的組織了這次試驗。
  • 揭秘丨二戰時期德軍戰力強悍 那德國步兵營能否打得過日本步兵大隊?
    如果讓日軍和德軍中的最強部隊較量的話,那麼毫無疑問,德軍完全可以將日軍打敗,但是,如果說是德軍的步兵營和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相比,那就不好說了,畢竟日本步兵大隊人數更多。如果是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這樣的人數不等的戰爭究竟誰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其實雙方都有可能,雖然德國在人數上不佔優勢,但是德軍強大的作戰能力也是日軍比不了的。
  • 二戰時期,德軍機槍組帶1150發子彈,為何日軍機槍組只有450發?
    作為高射速武器,機槍的彈藥消耗非常快,因此攜帶的子彈數量直接決定了機槍的火力持續時間。以德國與日本為例,德軍機槍組可以攜帶1150發7.92×57mm毛瑟彈,而日軍步兵分隊(相當於班)的機槍組僅攜帶450發6.5×50mm友坂彈,差距非常明顯。
  • 二戰德軍的天才步槍,一個班能打一個排,蘇軍傷兵抱怨:真是羨慕
    一、戰爭推動的武器進步人類的武器進步都是圍繞著戰爭進行的,因為有需求才有創造,這一點毫無疑問。戰場環境的改變催生了熱武器的不斷進步。從火繩槍到單發步槍、機槍,再到突擊步槍,其實背後是人類戰爭形態的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各國都進行"塹壕戰",深挖戰壕,豎起鐵絲網,打艱苦的陣地戰。這時候敵對士兵相距較遠,射程遠、打得準的單發步槍是戰場王道。
  • 日軍一個小隊能「剛」中國一個連?這三國班組火力差距太大|輕武專欄
    「栓動步槍+輕機槍/自動步槍」的組合,基本上是二戰爆發前,各國軍隊步兵班的標準武器搭配形式。包括當時的英國、法國和日本在內的多數國家,都採用了這一基本組合。這種武器搭配的模式,也可視為二戰步兵班火力配置的標準與及格線。
  • 一戰德軍制式武器盤點,毛瑟98k步槍尚未誕生,它爹才是德軍最愛
    眾所周知,德式武器通常與「精良、先進」掛鈎,不管是二戰時期的毛瑟98k步槍、MG42通用機槍,西德時期的G3步槍、MP5衝鋒鎗,亦或是今天的G36步槍、HK416步槍,都有著相當出色的性能。值得一提的是,98k也是Gew 98步槍的短管版本,但它與Gew 98卡賓槍還是有點區別的。Gew 98卡賓槍是為騎兵老爺配備(馬上操作不便,需要短槍管),苦逼的步兵沒資格使用;98k是為全體德軍配備,而且30年代的技術肯定要比過去強太多,所以98k的可靠性更高。
  • 二戰德軍裝甲偵察營,偵察與戰鬥並重,火力升級版的裝甲擲彈兵營
    德軍摩託車步兵隸屬於摩託化步兵旅的摩託車營轄有3個摩託化步兵連(重機槍2、輕機槍18、輕型迫擊炮3)、1個摩託化機槍連(重機槍8、中型迫擊炮6)和1個重武器支援連(75mm步兵炮4、37mm反坦克炮3),總兵力
  • 二戰時期,一個最普通的法國陸軍步兵班,擁有怎樣的武器陣容?
    法國步兵班由12人組成,在各國步兵班的編制裡,已經算是比較大的了(日軍步兵班13人,美軍12人,蘇軍11人,德軍10人,英軍10人),具體可以分為班部、火力組與攻擊組。班部由班長與副班長組成,平時一起管理步兵班,戰時副班長領導火力組,而班長負責整體指揮;火力組即傳統意義上的機槍組,1名機槍手、1名副機槍手和3名彈藥手;攻擊組即步兵組,4名步兵和1名榴彈手。
  • 二戰武器:德軍MG-42通用機槍
    他們研究了一種從傳統眼光看來,完全不是重機槍的通用機槍。這挺通用機槍,若使用兩腳架,配備75發彈鼓即可作為輕機槍使用,跟隨班排作戰。若使用重機槍的三角架,配備300發彈箱,即可作為重機槍使用,成為營連的支援武器。若裝上裝甲車輛,它又是車載機槍,成為盟國步兵的噩夢。其最大特點是不同於馬克沁重機槍的採用水冷降溫的方式,而是和輕機槍一樣採用氣冷式,通過迅速更換槍管來保持射擊的連續性。
  • 二戰時德軍步兵營870人,日軍一個大隊1100人,兩者到底誰更厲害?
    正常來說,沒有其他火力幹擾的話,德軍一個步兵營想要進攻日軍一個大隊,那絕對是去送死。但是如果短兵相接的話,德軍對日軍就是屠殺。在好多人的眼裡,德軍明顯是要比日軍更強大的,不論是軍工還是機械化水平,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德軍那裡步兵也是要分個三六九等的。
  • 印度步兵班火力中堅 二戰時期的布倫輕機槍
    除了上述這些情況之外,印軍當中還有一個更為尖銳的問題,那就是班組內的不少輕武器,仍舊充斥著大量的二戰老產品。以班組火力中堅的輕機槍為例,不少印軍班級編制內配屬的仍舊是二戰時期的布倫式輕機槍,發射的彈藥是7.7×56mmR步槍彈,性能強於AK-47所使用的7.62x39mm M43步槍彈。
  • 二戰德軍MG42通用機槍
    重機槍狀態的MG34MG34是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由德國毛瑟公司設計,、是其子彈與步兵手中的毛瑟Kar    98K子彈通用,極大方便了後勤補給。MG34是1930年代德軍步兵使用的主要機槍,亦是坦克及各種    車輛等的主要防空武器。
  • 中國步兵連配6挺重機槍嚇壞印度?別鬧這是機槍連
    近日有國內自媒體發表文章,對軍報的一張「解放軍一次山地作戰訓練的照片」做出研判,推斷照片中解放軍的山地步兵部隊居然在一個步兵連內裝備了6個12.7毫米89式重機槍小組,「火力兇猛程度令人乍舌」,然後「嚇壞了印度」,最後「令印度媒體沉默」。其實仔細觀察照片,再有一點點軍事常識,都不會得出上述結論。
  • 步兵班的裝備自二戰以來大同小異
    其實,自二戰開始,到目前為止,步兵班的基本武器配置,實際上是大同小異的,只不過是由5發拴動步槍升級成30發彈匣供彈的自動步槍,口徑由大威力步槍彈,升格成中間威力步槍彈或小口徑步槍彈。一般軍隊除了特勤人員,步兵班基本上淘汰了二戰時期大出風頭的衝鋒鎗,自動步槍就是融合了5發栓動步槍和衝鋒鎗特點的步兵槍械,既有步槍的遠射程和殺傷力,同是保持了衝鋒鎗的猛烈火力,克服了衝鋒鎗彈丸殺傷力小的弊端。
  • 二戰步槍中的另類:威力巨大的蘇軍反坦克步槍,德軍裝甲兵的噩夢
    由於德軍裝甲部隊早期非常重視坦克的機動性,所以配備的多為裝甲很薄的輕型坦克,蘇軍所配備的反坦克步槍可以輕鬆擊穿德軍坦克。按照「三三」制編有3個排,每個排有3個班。另外設有一個包括正副連長和指導員在內的7人連部。每個排有24人,裝備9支PTRD反坦克步槍,配屬一輛馬車。後來又經過不斷發展完善,獨立的反坦克步槍編制不斷擴大,1942年3月18日,蘇軍設立了新的步兵團建制,每個步兵團擁有的反坦克槍數量是:一個獨立反坦克連27支,三個步兵營48支,總共75支PTRD和PTRS反坦克槍。具備了相當強的反坦克火力。
  • 國軍德械師到底有哪些德械?與正規德軍相比火力差距又有多大?
    德械師裝備的輕機槍多是國造仿製捷克ZB26輕機槍。但是德國陸軍在二戰中最為出名的MG42機槍卻沒有採購裝備,中國也沒有仿製生產。輕機槍裝備數量基本能達到每班一挺的標準。在班組單兵火力方面,典型的德軍1939年步兵師中一個班由10人組成,其中一名士官(班長)和9名士兵,班長標準武器自1941年後是一把MP38/40衝鋒鎗。
  • 看到炮兵裝備我有了答案
    二者如果交戰,國軍能否有一戰之力?不妨聊聊這個話題。首先,以當時的眼光來看,這批武器還是很先進的。以中正式步槍為例,它和德軍使用的98k是同宗型號的步槍,LeFH-105榴彈炮也是德軍師一級自用火炮、其中FH-150榴彈炮人家德國人還是使用30倍徑標準型13公裡射程的,而賣給中國的150榴彈炮是萊茵金屬公司為中國量身定製的32倍徑射程達15公裡的定製版。
  • 二戰德國陸軍制式標準單兵武器裝備!
    機槍是德軍步兵和裝甲擲彈兵部隊戰術的中心。所有步槍兵都要圍繞著機槍進行布置,只要機槍還在響,任何戰術目的都有可能完成。魯格手槍魯格P08是一戰,二戰最具有代表性的手槍,它作為德國軍人的一種榮耀,影響著那一個特殊的年代。魯格P08是喬治。魯格在1900年研製的博爾夏特手槍的改進型。實驗品於1899年研製成功。1900年開始 投入改良品的生產。
  • 綜合比較,國軍德械師與真正德軍師差距到底有多大
    德械師步兵班配屬一挺捷克造,由於輕機槍火力持續性差等因素,僅充當支援角色。紙面火力比較而言,國軍德械師的班級火力可以說是略遜一籌。德械師全班共有12人,一挺捷克式輕機槍配2名射手,包括班長在內的10人配有中正式步槍(98K的仿品),輕機槍可以說是步兵班的支援火力而非主要火力,德械師班級火力主體是步槍,並且沒有裝備衝鋒鎗,而裝備有數目較多的衝鋒手槍。(我們常說的駁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