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21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對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三個國家——瓜地馬拉、巴拿馬和牙買加進行了穿梭訪問。其中,對瓜地馬拉的訪問是日本外相時隔34年之後,對巴拿馬是時隔八年之後,對牙買加則是該國獨立後日本外相的第一次訪問。這三個國家與日本相距遙遠,日本政要之前也鮮少踏足。此次茂木外相的訪問說明了什麼,又反映出日本外交的何種微妙變化?
茂木對此三國的訪問情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展現日本與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友好關係的姿態。茂木與三國政要會談時,均談到日本要加強與該地區國家的友好關係。比如,強調日本與這三個國家都是海洋國家,都有遭受過慘痛自然災害或地質災害的經歷,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有加深合作的需求與共同點等。在訪問過程中,茂木還在三個國家的主流媒體發表文章,藉以增加日本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親和感」,顯示日本與該地區國家關係的緊密度。
二是舉出「共同應對疫情」與「共渡疫情難關」等外交招牌,打「疫苗外交」牌,以增進日本與這一地區國家的感情。茂木與三國政要均談到了合作應對新冠疫情的重要性,表示日本要向它們提供應對疫情的相關醫療器材,特別是供應、儲藏與運輸疫苗的「疫苗冷鏈」設備。
三是宣傳東京奧運是「安全」與「安心」的奧運會,展開「奧運外交」。茂木往訪時恰值東京奧運會開幕前夕,宣傳東京奧運會就成了茂木三國之行中的重要任務。此訪的牙買加也是在國際體育界有較大知名度的國家,通過宣傳東京奧運會也能以體育外交的方式拉近與這一地區民眾的心理距離。
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是全球中小國家聚集的地區之一,但卻是國際社會不能忽視的地區。近年來該地區正在加強一體化建設,朝著集體增強地區與國際影響力的方向而努力。
首先,日本看重中南美洲在地緣政治方面擁有的巨大影響力。
茂木此訪的巴拿馬,是一個在全球地緣政治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巴拿馬運河是與蘇伊士運河齊名的全球最繁忙的國際航運要道之一。對於日本來說,巴拿馬運河是日本與南北美洲各國往來通行的關鍵海上航道。據統計,2020年度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各類船隻所載貨物量中,發往日本的貨物就佔14.1%,可見日本航運對巴拿馬運河的依賴之深。茂木在訪問巴拿馬時,實地查看了巴拿馬運河,在與巴拿馬總統科爾蒂索會談時就談到了日本高度重視巴拿馬運河的地緣戰略地位,期望能與巴拿馬方面達成長期穩定利用巴拿馬運河的協議。
其次,宣介日本的「印太構想」,謀劃在全球海洋領域佔領戰略制高點。
茂木在與三國政要會談時均提到「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地處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是溝通兩洋的天然橋梁。儘管該地區與日本眼中的「印太地區」相距遙遠,但從廣義上來說,該地區也是瀕臨或靠近太平洋的地區,如能贏得該地區眾多中小國家對日本「印太構想」的共鳴或支持,將在無形中提升日本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同時也可以給日本謀取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中間地帶獲取戰略支點提供幫助。
茂木在訪問三國期間均提到了要與包括三國在內的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構建基於法律支配的國際秩序」的重要性。更為微妙的是,他與三國政要會談時還提到了中國南海與東海的形勢。儘管中國的南海、東海與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風馬牛不相及」,但向三國政要提及南海與東海形勢,表明日本希望在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宣揚自身的「海洋地緣政治」觀點,向這一地區的國家「推銷」自身的「海洋強國」觀,在國際海權領域提升「話語權」地位,對中國在東海與南海維護主權與守護正義的努力進行牽制或制衡。
再次,希望在該地區一體化的過程中拓展日本的影響力。
此次茂木訪問三國,重點出席了兩場多邊會議:一是在瓜地馬拉出席了第四次日本—中美洲一體化體系外長會議,二是在牙買加出席了第七次日本—加勒比共同體外長會議。中美洲一體化體系(SICA)和加勒比共同體(CARICOM)是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兩個重要的地區一體化組織,近年來在該地區一體化進程、整合地區力量與凝聚地區合作信心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日本在時隔11年之後才再次參加日本—中美洲一體化體系外長會議,也正是因為看中了該地區一體化步伐加快所帶來的增長效應,以期獲得更多在該地區投資的機會,順勢拓展日本在該地區的戰略影響力。
傳統上,中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是美國的勢力範圍與「後院」,儘管日本與美國是盟友關係,日本發展與該地區關係不一定會「觸動」美國敏感神經,但還是會面臨一定的阻力。
首先,日美同盟在助力日本拓展與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關係的同時,也會對其構成一定的牽絆。
日本拓展與該地區的關係,一般局限在經貿、能源資源、自然災害應對、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等不敏感領域問題上,難以上升到政治與軍事等安保戰略的高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國一向不願看到自家「後院」有「外人」進入,更不能接受 「外人」覬覦自家「後院」的戰略利益。
其次,日本想在「入常」問題上獲得該地區各國的支持也存在變數。
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中小國家眾多,是聯合國的又一個「票倉」。如能取得該地區國家的支持,將對日本「入常」有很大的幫助。但「入常」不是日本一國的事情,就在拉美地區還有另一大國——巴西也在迫切追求「入常」。儘管日本與巴西(以及德國和印度)組成了「入常」聯盟,但誰能最先成功「入常」,仍存在激烈競爭。支持日本還是支持巴西,該地區國家需要面臨選擇。
再次,在「資源外交」方面,日本也面臨著一些阻力與挑戰。
該地區有色金屬、森林、漁業和農業等資源非常豐富,日本對此自然非常看重。從「資源外交」與資源進口多元化角度來考慮,日本把該地區視作潛在資源進口戰略地區之一。但投資開發該地區資源行業,會與美歐國家形成相互競爭,而且該地區一些國家也會擔心本國資源會被過度開發、且要接受新的「殖民剝削」,從而對向日本等國出口資源而設置更多的限制與條件。
最後,如何拿捏和平衡與那些跟美國不睦的國家的關係,考驗著日本外交的手腕與能力。
此次茂木訪問行程中原本包括古巴,但在行前取消。就是因為古巴與美國長期不睦,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難以繞過美國而貿然訪問古巴。但古巴是該地區乃至全球有影響力的國家,日本又不能不重視與該國發展關係。完全忽視古巴,將難以提升與該地區的整體關係的水平。而要切實發展與該地區的關係,就得通盤考慮日美關係、日古關係與古美關係這三對複雜的雙邊關係。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