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劉貴福和他設計的八一式馬步槍
第一章
毛主席親蒞工展會
無名式馬步槍獲獎
1939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天,有許多的人,從延安東門外穿過飛機場,湧向橋兒溝。路上豎立著不少「到工展會去!」的標語和惹人注目的宣傳畫。
設在橋兒溝大教堂裡的「陝甘寧邊區工業展覽會」,是由中共中央提議、陝甘寧邊區政府建設廳等機關共同籌備,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會。展覽會籌委會主任陳康白同志親自撰稿,在延安《新中華報》上,從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連續進行報導,受到中央和邊區各界的廣泛關注。會場的大門是一座用翠綠的松柏樹枝搭成的牌樓,上有「陝甘寧邊區工業展覽會」幾個醒目大字,頂上安裝著一個由巨人推進的車輪模型。5月1日下午5點鐘,在夕陽的光輝下,展覽會的開幕典禮隆重舉行。會場上擠滿了機關、團體、工廠、學校、部隊等各界的群眾上千人。1939年5月延安《新中華報》有關「邊區工業展覽會」的報導
「毛主席來了!」會場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陪同毛主席前來的有李富春、張浩、高自立、劉景範,還有王明等中央和邊區的領導同志,邊區副主席高自立同志主持大會。毛主席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首講邊區的政治軍事文化工業等四項建設,繼說明一打日寇,二建設新中國,是目前的兩大任務,末結論到工業建設在今天的重要。」其他領導人也相繼講了話。會後,毛主席在邊區政府領導同志的陪同下,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工業展品。展覽大廳原是一個舊的天主教堂,裡面寬闊莊嚴。進門迎面擺著一幅會場展覽布置圖,參展產品在當時的邊區頗顯琳琅滿目、五光十色。 四周掛滿了各方送來的賀詞。正中的一塊紅色橫幅上是中共中央的賀詞:「勞動創造一切」幾個大字。毛澤東主席的賀詞是:「無產階級是抗日的先鋒隊,應為堅持抗戰到底建設新中國而鬥爭!」還有陳雲等領導人和許多單位的賀詞。各參展單位都有各自的產品說明,以及各種圖表。邊區機器廠(茶坊兵工廠)還有「工人生活一瞥」等照片和牆報。充分展現了全邊區的工業建設新面貌。展品近千種、2460餘件,分為原料、成品、機械、模型等幾個部分,包括工具機、石油、煤、鹽、化工原料、織布機、彈花機、棉布、農具、各種日用品及輕工產品等。展品中最為突出的是步槍、機關槍、高射機槍、迫擊炮、手榴彈、地雷、復裝子彈等武器彈藥,大多是邊區機器廠及後方修械所製造和修理的。其中最令人讚不絕口的是一支新穎、美觀、短小輕巧的步槍。口徑7.9毫米,一把摺疊式的三稜形槍刺,連接在槍管下方。這是由劉貴福和孫雲龍等人設計、製造的。新槍尚未命名,展覽會因其短小,就標了個「無名式馬步槍」。高射機槍是由劉貴福、孫雲龍、劉先惠、張慶森、曹嘉儀等人用馬克沁機槍改制而成。這些兵器的展出,在當時生產條件極其簡陋的延安,無疑是個奇蹟。對於拿著長矛、大刀與日本鬼子拚搏的戰士來說,尤其顯得無比珍貴。自從延安山頭上有了新的高射機槍,敵機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毛澤東同志走到嶄新的馬步槍前,仔細地看著,拿起來拉拉槍拴,瞄瞄準星,高興地對身旁的軍事工業局李強局長說:使上我們自己造的槍啦!槍造得很好嘛,也很漂亮啊,要創造條件多生產,狠狠打擊日寇。大家聽了很受鼓舞。展覽大廳裡熙熙攘攘,擠滿了參觀的人群。尤其是那新式的馬步槍和高射機槍,被許多八路軍的首長和戰士圍得水洩不通,他們捨不得離開,紛紛驚奇地議論:「咱們邊區也能造槍啦!真不簡單!」十幾天裡,參觀者絡繹不絕,達數萬之眾,屢有觀眾要求延緩展期。5月12日晚,在中央大禮堂舉行了隆重的工展會閉幕大會。大會主席高自立宣布毛齊華為評判委員會主任,評委包括李富春、滕代遠、張浩、高自立、高崗、陳康白、劉景範、曹菊如等同志。毛齊華宣布了評判條件和評判結果。根據製造精巧、實用;對國防有特殊貢獻;對邊區工業有特殊貢獻;對改善人民生活有貢獻等四項標準,對展品和有功人員進行評獎。「無名式馬步槍」獲甲等產品獎,製造步槍的邊區機器廠獲特等獎單位,「無名式馬步槍」的主要設計製造者劉貴福被評為特等勞動英雄。在大會上,劉貴福作為勞動英雄的代表,光榮地和毛主席等領導人坐在一起,並被邀請在大會上講了話。他說:「以前我是個窮工人,有了技術也免不了失業、流浪。如今參加了革命,有了點貢獻,想不到黨給我這麼大的榮譽。我要永遠跟著共產黨走,革命到底!」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因時間關係,獎品於會後分發」。延安《新中華報》有關「工展會」閉幕的報導
當晚,毛主席宴請劉貴福等有功人員。劉貴福感到這是他有生以來最榮幸、最激動的一天。在晚會上,他還唱了一段京劇。這次工展會目的是促進邊區的工業建設,它對我軍建設初步的國防工業起了重大作用。從此,我國有了「勞動英雄」的稱號。劉貴福是第一批勞動英雄的代表。為此,毛主席親筆題詞:「劉貴福同志 你是生產戰線上的英雄 毛澤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