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與巴拿馬宣布建交 臺灣所謂「邦交國」僅剩20個

2021-02-13 新聞早餐

6月13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同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德聖馬洛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公報主要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拿馬共和國,根據兩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茲決定自公報籤署之日起相互承認並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友好關係。

巴拿馬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馬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係」,並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巴拿馬共和國政府的上述立場表示讚賞。

北京時間13日上午9點,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正式通過巴拿馬國家電視臺8點檔的新聞宣布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瓦雷拉在講話中表示與中國在多方面有著具有潛力的合作空間,與中國建交是為了該國民眾尋求更好的利益。

2016年12月20日,聖多美普林西比政府宣布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臺灣所謂的「邦交國」僅剩21個。如今,臺灣當局另一個最為看重的「邦交國」巴拿馬宣布與臺「斷交」,由此來看,其「邦交國」僅剩20個。

巴拿馬因為握有國際貿易和運輸航線上最重要的運河,因此被臺當局極為看重,巴拿馬與臺灣「斷交」,恐將成為近年來對臺最大的「斷交」衝擊。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表示,巴拿馬與大陸建交可以用理所當然來形容,巴拿馬很早就想和大陸建交,雙方的經貿往來也很密切,只是一直在等待時機。

蔡英文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趨於緊張。臺灣對抗下去,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走,巴拿馬與大陸建交可謂大勢所趨。之所以選在這個時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臺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且趨勢越來越明顯。

巴拿馬總統巴雷拉表示,在巴拿馬外交部內部已經成立專門工作小組,負責巴中建交進程。他強調,中國與巴拿馬之間擁有160多年的往來,來自中國的移民對巴拿馬鐵路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中國社團在巴拿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巴拿馬國土面積7萬餘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國家雖小,卻因巴拿馬運河而世界聞名。

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運河之一,被稱為黃金水道。全球每年近6%的貿易運輸通過該運河,有全球貿易晴雨表之稱。

巴拿馬因其地理位置銜接南北美洲的特點,再加上運河的存在,成為世界航空和海運的樞紐,許多國際航班需要在此中轉,貨輪則需在這裡穿越運河或靠港。

 

與中國歷史淵源深厚

華人抵達巴拿馬至今已有163年。早期來巴拿馬的華人勞工參與了兩洋鐵路和巴拿馬運河的建設,為這兩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價。

從此以後,就有不少華人選擇在巴拿馬定居,並形成拉美最大的華人僑社之一。據統計,目前旅巴華人華僑總人數近20萬。

步入巴拿馬運河位於太平洋一側的望花船閘遊客中心,赫然可見一艘三桅木製帆船的帆船模型。模型旁邊有配圖文字說明:「160年前的1854年,700餘名華工搭乘此船抵達巴拿馬,成為有文字記載的首批中國移民。」20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100周年紀念,巴拿馬土生華人向運河管理局捐贈了一艘名為「海巫號」的帆船模型。

「海巫號」對巴拿馬華人有重要意義!
《巴拿馬論壇報》1854年4月1日報導:「海巫號帆船載運705位華工從汕頭出海,經611天的航程於昨日中午抵達巴拿馬城港岸。」這證實,最早抵達巴拿馬的華人,是在1854年3月30日登陸,並參與了穿越太平洋與大西洋間的巴拿馬鐵路工程。

早期華工前來巴拿馬為的是修鐵路。1848年,一家美國財團成立巴拿馬鐵路公司,承修橫貫巴拿馬地峽的鐵路,該公司派團到中國南方大肆「招工」,估計從1851年至1865年間共招走華工2萬人,這些華工全都分配在巴拿馬鐵路西段工地上施工,是修築巴拿馬鐵路的主力。由於環境惡劣,許多華工感染黃熱病和瘧疾而死,只有少數人生還祖國。

1881年,巴拿馬運河工程動工。前後30年間,近萬名華工先後被運河公司通過各種手段從中國招來開鑿運河,其中有800多人喪生。1914年,巴拿馬運河終於竣工,成為現代工程史上的裡程碑。為紀念華工在開鑿運河中所作貢獻,巴拿馬人特意在當初運河工程最艱難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勞工亭,以表示他們對廣大華工的敬意。

不過,官方記載裡並不承認華工曾參與運河工程建設。這是因為,當時由美國人主導的運河公司執行排華政策,不敢正式出面招募華工,而是讓華工頂著其他種族人員的名義參加工程並支取薪水。但這些華工並沒有被人遺忘,他們的後代也早已融入當地社會。

巴拿馬民眾專門造了一個新詞組「運河華人」,借指那些參與運河修建、擴建和管理的華人。與先輩們篳路藍縷異國謀生不同,今天的華人憑藉專業知識,成為管理運河的中流砥柱,如今已有華人出任運河管理局執行副總裁,還有更多的華人成為運河擴建項目的工程師。

圖片說明:當地時間2016年6月26日,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全部竣工,中遠集團的貨櫃輪成為第一艘通過新竣工巴拿馬運河船閘的貨輪。 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統計數據,2015年,來自或前往中國的貨運量佔當年運河全部通過量的20%左右。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

 

轉口貿易和金融業是經濟支柱

坐擁交通運輸之便利,巴拿馬有美洲最大的免稅區——科隆自貿區。自貿區的轉口貿易覆蓋南美和加勒比國家和地區,是巴拿馬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中國目前是該自貿區最大的商品供應國。

巴拿馬金融業也以其開放而聞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銀行在這裡設有分行,外國銀行數量最多時超過100家,也使金融業成為當地經濟支柱之一。

近年來,巴政府還推動總部經濟,出臺許多優惠政策,吸引很多國際知名企業將地區總部設在巴拿馬。中國的華為、中港灣等企業也將地區總部設在這裡。

 

多元化的民族與生態

巴拿馬以歐印混血人為主,加勒比海沿岸則聚居著許多非洲後裔,還有許多印第安原住民,是個種族多元化的國度。巴拿馬政府有「種族熔爐」的政策,鼓勵和推動民族和文化的多元性發展。

巴拿馬地峽連接南北美洲,也使得這裡擁有生物多樣性的特點。海洋生物和陸地動植物種類繁多,再加上美麗的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岸線,吸引了大批的旅遊者。

來源:東方網綜合外交部網站、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

責任編輯:包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相關焦點

  • 今天,中國和巴拿馬建交
    巴拿馬和中國建交為什麼會上我們今天推送的頭條?因為,巴拿馬也曾是臺灣的一個「邦交國」——而且是最有名的。要不是小編做臺灣新聞,還真不知道臺灣還剩下的那20個「小夥伴」都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今天上午,巴拿馬媒體突然爆出一條重磅消息,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通過電視講話宣布巴拿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同時與臺灣「斷交」。
  • 巴拿馬斷交,臺灣還剩哪些「邦交國」? | 世界觀
    巴拿馬「斷交」後,臺灣僅剩20個「邦交國」,其中11個在中美洲;如果巴拿馬「斷交」真的引起「多米諾」效應,臺灣的「外交關係」至少會失去一半。此外大洋洲的島國有6個,非洲有2個,歐洲只剩了一個梵蒂岡。20個「邦交國」,面積加在一起30萬平方公裡出頭,比雲南省還小點;人口加在一起不到3000萬,也就一個重慶市……媒體曾經在地圖上標註過這些國家的位置,而當時臺灣還有23個「邦交國」。
  • 臺灣醒醒吧,20個國家在等候和中國建交,一個中國勢不可擋!
    在所有臺灣所謂「邦交國」中,巴拿馬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1、巴拿馬是臺灣「邦交國」中最大經濟體之一。2、在臺灣「邦交國」最集中的中美洲國家中,巴拿馬是最具影響力國家。至此,臺灣的「邦交國」僅剩20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分布在大洋洲與拉丁美洲上的島國。▲臺「邦交國」示意圖小小的巴拿馬「斷交」,在臺灣引起極大的震蕩。因為在臺灣看來,巴拿馬面積小,地位可不小!
  • 剛剛,巴拿馬宣布與中國建交!
    視頻:巴拿馬總統宣布與中國建交,時長約1分15秒巴拿馬位置圖多家臺灣媒體13日援引巴拿馬媒體報導稱,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巴拿馬總統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於北京時間上午9時宣布此消息。
  • 銳參考 | 臺灣最在乎的「邦交國」也「拋棄」它了,剩下的20個國家會效仿嗎?
    ▲巴拿馬總統在推特中也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在巴拿馬國內,目前有華人華僑近20萬。據新華社駐巴拿馬記者蘇津介紹,當地媒體也只在總統電視講話前3個小時,才得知這個重要消息。至此,臺灣的「邦交國」僅剩20個,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分布在大洋洲與拉丁美洲上的島國。
  • 外媒:臺灣20個「邦交國」有18個排隊等待與大陸建交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6月13日報導,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當日解釋採取這一步驟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對這個中美洲國家的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樣一來,就只剩下20個大都很小的國家還和臺灣保持外事關係。根據「一個中國」原則,北京不允許任何國家既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與臺灣保持外事關係。
  • 臺灣「邦交國」就剩這些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蘇聯宣布與臺灣「斷交」,蒙古、波蘭等緊隨其後;1950年,阿富汗、挪威、瑞典等國與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由47個跌至38個。60年代,民族獨立運動誕生了一大批新的國家。臺灣利用冷戰局勢,發展了較多「邦交國」,在1969年一度達到「外交」巔峰(70個)。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森訪華。
  • 臺灣的「邦交國」會被清零嗎?
    近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臺灣的兩個所謂「邦交國」相繼宣布與臺灣「斷交」。
  • 順應世界潮流,臺灣「邦交國」數量再減:僅剩14個
    尼加拉瓜政府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該國擁有了一個新的建交國中國。因為與中國建交是要有一定前提的,那就是支持一個中國原則,所以其與臺灣的所謂「邦交」關係正式結束,臺灣地區的「邦交國」的數量變成了14個,這對於想要在「臺獨」領域有所作為的蔡英文來說絕對是一個壞消息。尼加拉瓜位於中美洲,全國人口數量在650萬人左右。哥斯大黎加和宏都拉斯是該國的鄰國。
  • 臺灣「邦交國」即將歸零!
    豈料由於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的倒行逆施,也加快了臺灣與"邦交國"的斷交步伐。9月16日,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政府又宣布與臺灣「斷交」,並作出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中國正式建交的決定。這是蔡英文上臺以來與臺灣斷交的第六個所謂「邦交國」,再這樣下去,臺灣的邦交國就會越來越少,蔡英文吹噓的「重大外交勝利」難道就是更快實現「邦交歸零」嗎?
  • 臺灣剩下的17個「邦交國」都在哪?終歸逃不過被「歸零」的命運
    自蔡英文執政以來,臺灣和大陸的關係大不如前。民進黨在「臺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同時「臺獨」道路也是越走越窄,終歸是不能和世界大勢相抗衡。臺灣所謂「邦交國」的逐漸減少證明了「臺獨」道路在國際社會上是不得人心的,更是得不到「邦交國」所支持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建立時,臺灣的「邦交國」就已經開始呈現衰減之勢。
  • 重磅!巴拿馬被曝9時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
    多家臺灣媒體13日援引巴拿馬媒體報導稱,巴拿馬將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巴拿馬總統瓦雷拉(Juan Carlos Varela
  • 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與臺灣「斷交」臺「邦交國」僅剩15個
    這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016年上任至今與臺「斷交」的第7個國家,臺當局「外交部」今天下午1點召開記者會說明。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據傳吉里巴斯最近與中國大陸互動頻繁,打算以突襲方式與大陸宣布建交。如果依照吉里巴斯規劃,最快在本周內就會宣布與臺「斷交」,甚至還會比索羅門群島還早一步跟中國大陸建交。
  • 臺灣又一「邦交國」亮紅燈
    繼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之後,臺灣地區所謂的「邦交國」恐怕又要少一個了。
  • 臺唯一的非洲「邦交國」私下斡旋與陸建交
    至此,非洲地區還剩下一個臺灣「邦交國」——史瓦帝尼(臺稱史瓦帝尼)。中國外長王毅稱:「希望所有非洲國家都能一個不少地出現在中非合作的全家福照片裡。」《多維新聞》昨日報導稱,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9月3日至4日舉行,臺灣唯一的非洲「邦交國」史瓦帝尼是否棄臺再成為輿論聚焦的重點。
  • 別了|臺灣巴拿馬斷交牽扯出的那些事
    【導讀】巴拿馬13日宣布與中國正式建交,意味著臺灣又少了一個「邦交國」。
  • 臺灣,王小二「過年」!目前,只剩15個小小的「邦交國」了!
    4天前(16日),另一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剛剛與臺灣「斷交」。至此,臺灣僅剩15個「邦交國」。吳釗夑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全面停止「雙邊計劃」,並立即撤離「大使館」等。他表示其他「邦交國」暫時沒有問題,在掌握中。
  • 臺灣「邦交國」會被清零嗎?蔡英文上任年均丟2國
    近日,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臺灣的兩個所謂「邦交國」相繼宣布與臺灣「斷交」。這表明,在中國日益崛起的情況下,部分臺灣「邦交國」開始迷途知返,加入到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框架的行伍中。雖然臺當局會負隅頑抗,堅持與中國大陸對抗,但其「邦交國」數量不斷下降將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 臺灣根本不配有「邦交國」
    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曾言,臺灣的國際空間「只有存量,沒有增量」。1月10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第19期「金臺沙龍」上,與會的兩岸問題專家再次提及這一概念。專家們指出,在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下,臺灣對外空間勢必將越來越小。臺灣「邦交國」正在持續減少,這是不爭的事實。
  • 細數臺灣的16個「邦交國」
    截至目前,臺灣還剩下16個邦交國,包括中美洲4國、加勒比海島國4國和太平洋島國5國,以及南美1國(巴拉圭)、非洲1國(史瓦帝尼)、歐洲1國(梵蒂岡)。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彎彎的這16個「友邦」。英文上任前的22個「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