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塵待戰:新政策下美軍地雷戰能力的迅速提升

2021-02-23 邁納防務科技

2020年1月31日,美國防部正式宣布修改地雷使用的策略,允許具備自毀和自失能功能的地雷在朝鮮半島之外的戰場上運用。這是川普政府對前歐巴馬政府制定的各種約束的又一次撕毀。

與中導條約類似,對地雷戰政策的修改,將美軍陸軍在地雷的研製、生產、作戰運用方式的約束全部打破,美軍將進一步發展地雷這種高效低價的地面武器,對世界的和平帶來新的威脅,對本來已經困難重重的戰後人道主義掃雷帶來新的障礙。

美軍具備強大的地雷、布雷和掃雷破障能力,雖然在越南戰爭後,沒有美軍研製新型地雷的報導,但是諸如」蜘蛛「、」黃蜂「這樣的類似地雷概念的新型無人值守地面小型武器,早已進入美軍陸軍服役。

據2016年的美國「DefenceNews"一篇報導稱,美陸軍的主要布雷武器"火山「系統,正在加以改進,以增強實戰布雷能力,以適應陸軍對致命性攻擊力的改革需求。

報導稱,美國陸軍正在重新啟用它在上世紀90年代最初使用的地雷布撒系統,因為美陸軍認為地面拋撒布雷系統在現在和未來對付具備同等戰力的對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M139火山拋撒布雷系統可以把5噸的通用越野卡車或一架黑鷹直升機迅速變成拋撒布雷平臺。火山系統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之前就被使用過,但是在中東戰爭的最後15年裡,由於軍隊沒有看到它的作用,在美軍的武器庫中,火山系統已經相對休眠了。

地面火山系統採用5噸級的M548越野卡車,可以安裝4塊布雷板,共計160個M87布雷筒,每個M87布雷筒能裝5個防坦克地雷和1個防步兵地雷。每個M87A1布雷筒裝6個防坦克地雷。地雷可以設置自毀時間(4小時、48小時和15天),符合日內瓦公約的技術要求。

火山系統提供在不同條件下快速部署大型雷場的能力,其布雷裝備能夠迅速加載到空中直升機平臺和地面車輛上,任務包括:戰術雷區,加固現有的障礙,封閉通道的縫隙和阻滯敵人,保護側翼,是機動設障的重要武器。

火山系統一直運用在朝鮮半島。2012年發布在YouTube上的一段視頻顯示,駐紮在韓國首爾空軍基地的第二戰鬥航空旅正在訓練並獲得使用空中火山地雷系統的資格。火山被部署在那裡,作為對朝鮮的一種威懾。

現在,根據陸軍訓練和條令司令部的陸軍能力集成中心(ARCIC)稱,陸軍計劃在多域戰的火力結構中重新激活火山,作為陸軍殺傷力的一個關鍵能力,也是未來美軍六個現代化重點之一。從2018年開始,陸軍將恢復火山布雷系統的全部任務能力。與此同時,該能力也將支持美國陸軍歐洲聯合作戰的需求,將更新設計一種名為「SAVO」的人工布設的火山地雷。「SAVO」也是位於瓜達爾卡納爾附近的一個真實火山島的名字。

同樣從2018年開始,美國陸軍計劃部署其「蜘蛛1A」(Spider 1A)系統——早在2017年春天,美國陸軍在其網絡集成評估中就完成了蜘蛛系統的設計定型工作。蜘蛛是一種智能地面彈藥系統,它不是地雷,也不是被動激活的。該系統具有遠程控制站MCU,使用了一個」人在迴路「的裝置來監視地面發射器,並與戰場上的每個彈藥系統通過自組網絡相連接。它主要用區域拒止防禦和野外伏擊作戰。根據ARCIC的網站介紹,到2022年,Spider系統將擁有一個改進的控制站,能夠全面提升其控制能力。

另據報導,從2023年到2027年,美陸軍將研發另外的新型「地形塑造」障礙武器系統,並將配備符合日內瓦公約的的「鱷魚」(Gator)地雷替代裝置(Product Manager Gator LandMine Replacement (PdM GLMR) ),這是一種正在開發的網絡化彈藥系統,將實現阻止敵人進入,並使用非致命手段讓平民遠離危險地區。

報導指出,未來的地形塑造障礙武器系列「旨在將『人在迴路』技術應用於一種普通彈藥,這種彈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交付,以滿足地面作戰指揮官的意圖,並隨著作戰需求的變化提供最大的靈活性。」

沿此思路,2028年和2050年之間,除了用於防守地形形成障礙,陸軍還將研製新型的近距離和中距離地面拋撒地雷系統(close- and mid-range Family of Scatterable Mines (FASCAM) ),模塊化的地雷包(Modular Pack Mine System MOPMS)和區域封鎖彈藥/遠程反裝甲彈藥Area Denial Artillery Munition/Remote Anti-Armor Munition (ADAM/RAAM) 。

為了達到跨域火力更新計劃,陸軍成立一個區域拒止武器產品管理辦公室,位於新澤西的皮卡汀尼軍工廠,負責改進新型「鱷魚」(Gator)地雷替代裝置(Product Manager Gator LandMine Replacement (PdM GLMR) )和近距離戰鬥系統( Close Combat Systems (PM CCS)。

相關焦點

  • 號角響起時:揭秘真實的地雷戰!
    相對於裝備簡陋、彈藥匱乏的八路軍,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遠遠勝出。為了巧妙抗敵,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和民兵想出了各種「奇特」的辦法。據史料記載,1941年,八路軍軍工部,特意在山西兩個村莊開辦了地雷訓練班。
  • 電影 | 《地雷戰》
    軍區為了粉碎敵人的蠶食政策,加強邊沿地區的對敵鬥爭,特地從主力部隊抽調一批幹部,來組織和領導各地的民兵武裝;同時,還集訓了一批民兵骨幹,學習使用地雷的本領,號召人們對日本強盜展開地雷戰。黃村當時是敵人的一個重要據點。和黃村遙遙相對,隔著一個山口,有個趙家莊,是根據地的邊沿。
  • 經典老電影之《地雷戰》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
  • 地雷及其引信
    到了近代,我國人民在歷次革命戰爭中奇妙地運用了地雷,使侵略者和反動派吃盡了苦頭。電影「地雷戰」,生動地描述了抗日戰爭中,英勇的民兵配合主力部隊,用地雷打擊日寇的壯麗史實。地雷戰威震東亞,使日本侵略者聞雷喪膽。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地雷的作用日益重要,它不僅是殺傷兵員的有力武器,還可以毀傷地上的活動堡壘——坦克。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使用反坦克地雷擊毀了許多美軍裝甲車輛。
  • 對越反擊戰的地雷戰:我軍地雷偽裝太好,越軍多次看成「自己人」
    無論是遠古時期部落之間為了領地與資源大打出手的部落之爭,還是封建社會裡為了爭奪王權而爆發的一場場王位戰爭,亦或是現代戰場上為了國土安全、百姓平安而進行的戰鬥,武器都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成與敗,這也就是為什麼無論哪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武器研究、製造能力能夠更上一個臺階的原因。在我國的戰爭歷史上,地雷這種武器的使用歷史十分久遠,而在建國後還發生過一場「有趣」的地雷戰。
  • 反坦克地雷那些絕活兒
    這種地雷,通常安裝有2個引信(地雷的引爆裝置)。第一個是主引信,通常由外套筒、內套筒、擊針簧、鋼珠和起爆管組成,從地雷的正面安裝,用於坦克碾壓時引爆地雷,炸毀坦克。當地雷壓蓋三分之一以上面積受到足夠壓力時,壓蓋變形下降,將壓力傳給引信外套筒,引信外套筒下降並壓縮擊針簧,待外套筒上的窩槽對正保險鋼珠時,在擊針簧的張力作用下,保險鋼珠被推進窩槽內,擊針失去控制,擊發起爆管,地雷爆炸。
  • 地雷戰功臣因為會說英語被當成奸被石頭砸死
    ——————————————————節選自《172個被誤讀的歷史真相》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作者:張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華北地雷戰中這些科技人員為「地雷戰」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冀中抗日根據地,地處大平原,沒有山脈、湖泊,被日軍重點駐兵的3條重要鐵路包圍著,又靠近日寇統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成為開展遊擊戰最為艱難的地區。1938年春,抗日戰爭處於艱難時期,八路軍急需槍枝彈藥,在這種條件下,抗日軍民被逼出了「地雷戰」這個戰法。可是,一沒有人會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
  • 日軍眼裡土八路的地雷戰
    點擊上面藍字 見山博物 加關注  消磨更多時間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民兵和八路軍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
  • 【中國之最】「地雷戰」的發源地——煙臺海陽
    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抗日根據地的遊擊隊、民兵和人民群眾,創造性地運用地雷武器開展伏擊戰、破交戰、圍困戰、破襲戰、麻雀戰,使「鐵西瓜」遍地開花,炸得日寇心驚膽戰,談雷色變。煙臺海陽是革命老區,也是「地雷戰」的故鄉。海陽地雷戰威震敵膽,聞名中外。當時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海陽的鐵西瓜,威名傳天下。……直把那日軍,打發回『老家』!」
  • 地雷戰中的地雷,加了這些「佐料」!
    趙家莊的民兵總結了教訓,不斷改進地雷技術,使敵人的工兵無法起雷。麥收季節,日偽軍乘聯防民兵搶收麥子的機會,又一次偷襲了趙家莊,擄走一部分村民。他們讓被俘村民在隊伍前踩地雷,再次進攻趙家莊。趙虎領導民兵巧擺地雷陣,用子母雷、連環雷、釘子雷、碎石雷、鐵夾子雷、頭髮絲雷等各種各樣的土造地雷打擊敵人。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終於解救了被俘的群眾,全殲進犯之敵。
  • 橡樹 | 斷箭,也許是假象: 德浪河谷之戰全解讀(下)
    是夜,美軍戰機、重炮在不斷襲擾可疑目標同時,還向"X光"機降區主要防禦方向部署了大量的戰術地雷,其中,便有號稱史上最狠的反步兵雷「闊劍」。在二戰和韓戰時期,地雷的戰術價值是製造禁區,驅使敵方進入己方交叉火力受創。可是,「闊劍」地雷顛覆了這一概念。這種地雷內含700枚鋼珠,部署在近陣地的開闊地帶。
  • 士兵如果踩到反坦克地雷, 地雷會不會爆炸
    與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擁有更多的炸藥,並引信被改造成只會被車輛觸發。反坦克地雷有TNT炸藥、引信、和發火裝置組成,與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裝填有有更多的炸藥,被大於180公斤時的力量觸發引信才可以引發爆炸,因為要防止人和汽車引爆。步兵踩到反坦克地雷,通常不會爆炸!如果你確定軍隊有180公斤以上的大胖子,那很可能會爆炸!
  • 70年崢嶸歲月 | 原來《地雷戰》是如此硬核
    影片《地雷戰》原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軍教片,於1963年被當作故事片在全國放映。
  • 一顆地雷能毒死52萬人:美軍最狠化學武器,和家常農藥同根同源
    二戰中盟軍20.7%的坦克毀於地雷;韓戰中美軍坦克、車輛有70%毀於地雷,10%人員傷亡由地雷造成;越南戰爭中美軍70%的坦克損失和33%的人員傷亡來自於地雷。圖:布袋雷,踩上去以后里面的摩擦片擠壓、引爆炸藥。無金屬,極難探測;炸藥量小,剛好夠炸爛腳掌致殘。戰爭需求不斷推動著地雷的進步,地雷的設計也越來越用心歹毒。
  • 踩中地雷不抬腳就不會炸?千萬別被電影忽悠了|輕武專欄
    但是,導火索在點燃時產生的火花和煙霧容易暴露點火者和地雷的位置,此外,導火索對使用環境的要求較高,在潮溼環境下,極易出現無法點燃的情況,往往會延誤戰機。後來,隨著無線信號傳輸的發展,使用遙控方式引爆地雷變得逐漸普遍起來。尤其是在當今中東地區的一些「治安戰」中,很多路邊炸彈、地雷都是通過遙控器或手機信號進行引爆。
  • 美軍電磁頻譜戰的進展
    在爭奪現代戰場的戰略優勢中,為破解目標對手日益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美軍推出電磁頻譜戰新概念,迅速引領新一輪軍事理論和技術創新。研析美軍電磁頻譜戰的進展,對於在未來信息戰場禦敵制勝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認識電磁頻譜戰首先要認清概念內核——電磁空間。電磁空間是現代戰爭的作戰概念和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的對抗新域。
  • 新政策落地,女軍人職業前景如何?
    之前一直等清退女幹部,現在新的軍官制度來了,我就一直想轉業,意願非常強烈,可是目前的轉業新政策,我也是搞不清楚。 比如說,「6+3」的退役模式,有的人說只適合轉業,有的人跟我說只適合復原,還有的人說,即使符合了「6+3」退役,也不是想走就走的,更何況現在對「銜3」怎麼定,我們單位包括戰友其他單位的都不太了解。
  • 中國坦克打巷戰能力如何,96A城市戰演練首曝光!
    綜合以往城市戰中的經驗教訓來看,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是首位的要求。強大的防禦力一直是主戰坦克立足於戰場的基礎。96A是中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第一種採用焊接式炮塔和模塊式主裝甲的主戰坦克,在其車體前部和炮塔前部裝備了複合裝甲,此外,96A還可以在炮塔正面、兩側以及車體首上等部位加裝FY-4型楔形模塊化裝甲,採用模塊化結構,可根據不同作戰需要更換不同防護等級的裝甲模塊,這對於提升96A坦剋薄弱部位的防護性能,增強城市戰能力,意義重大。
  • 講述|踩到地雷,你經歷過嗎?
    「我可能踩到地雷了!」許思典一字一頓地說出這話。「思典,千萬別動,別動!」在附近指揮的快反排長劉曉輝趕緊喊到,「別過來,都別過來,有地雷!」他迅速擺手,讓其他官兵也趕緊後退。空氣仿佛凝固了,時間仿佛靜止了,許思典一動不動。炎熱的天氣下,他似乎流出了冷汗。
  • 【講堂160期】XM-7蜘蛛智能網絡炸彈,信息科技下的地雷發展趨勢
    其中地雷也不列外,今天老白要說的XM-7「蜘蛛」網絡化智能地雷就是信息化的一款先進的武器。▲講堂160期視頻XM-7網絡炸彈有多出色?XM-7 蜘蛛 網絡化智能地雷的研發目的主要是用來提升軍隊的側翼保護能力以及區域封鎖能力,並且配置的信息化設備,能在1500m的距離上實現穩定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