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是對潛入一定海區的敵對潛艇進行搜索,封鎖,限制或消滅的一系列戰鬥行動。在去年,美國曾用MQ-9A Block V型「死神」無人機,攜帶聲吶浮標吊艙,對模擬的潛艇目標展開跟蹤、追擊。這也讓無人機反潛,成了大眾討論的議題。那事實上,美軍這種反潛新戰法,真的有效麼?閒下來的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一看。
事實上,美軍之前那次無人機部署反潛武器系統,也是它們的首次。而參與測試的「死神」無人機,是美海軍「海上衛士」無人機系統開發的一部分。美海軍開發這套作戰系統,主要是為了降低美軍反潛的成本,讓其更加精銳的P-8A反潛巡邏機能夠騰出手來去對付核心目標。
據美媒的披露,測試中,「死神」無人機首先使用了UYS-505聲學處理系統捕獲了模擬的潛艇目標,隨後展開了長達3小時的跟蹤監視,在跟蹤過程中,「死神」無人機從其機翼下方的聲吶浮標吊艙向海面投放了10個聲吶浮標,同時將監視獲得的數據實時穿回到位於加州尤馬武器試驗場的監測站。值得注意的是,「死神」無人機機翼下攜帶的4具聲吶浮標吊艙,可以裝備超過40個A型尺寸的聲吶浮標或者是80個G型尺寸的聲吶浮標。這樣的聲吶攜帶量對於反潛無疑是非常大的幫助。
無人機反潛實驗,其實是一個非常新穎的思路,站在美軍角度想,雖然他們擁有全球第一的反潛力量,但對於茫茫大洋,有人操縱的反潛機數量還是不足的。目前,美軍的主要反潛行動模式就是派遣P-8A飛機飛赴疑似潛艇出沒的海域,然後一股腦扔下所有的聲吶浮標,接著就是在聲吶投放海域上空不斷的盤旋監聽。
一架P-8A監視的海域有限,美軍就必須派遣出更多的P-8A前往目的海域監測。然而無論是人還是飛機都是有極限的,在目標上空待夠了時間就必須返航。而無人機卻沒有這樣的顧慮,它可以長時間在投放海域工作,並且低空掠海投放聲吶浮標並進行監測。再者而言,P-8A的目標大,飛行速度慢,很容易被擊落,因此大量出動P-8A具有非常大的風險。而無人機的參與不僅成本低廉,且可以配合P-8A工作,讓反潛能力倍增。
美軍的這一反潛思路,對於我們而言可謂是「拋磚引玉」,因為我國的反潛力量還非常薄弱,還沒有足夠數量的反潛巡邏機參與行動。但與此同時,我們又是無人機研發與製造的強國。美軍有「死神」,我們有彩虹5、攻擊2。同時, 聲吶浮標、衛星通訊技術我們根本不輸美軍。
我們在無人機製造領域,可以說完全壓過美軍一頭,美國製造一架死神的費用就夠我們製造幾十架的彩虹5,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彩虹5上加掛小型化AESE雷達,用來搜索潛望鏡、通氣管、航跡。在大量的無人機協助下,我們可以對整個南海、宮古海峽、巴士海峽及關島附近實施強有力的反潛行動,也能對具有不明意圖的潛艇產生威懾。
更進一步想,當未來076型問世後,大量的反潛無人機可以助力我們在世界各地進行反潛作戰,這一思路,確實對我們大有裨益。希望未來,無人機實現反潛的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