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周恩來:「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始末(下)

2021-02-22 中文歷史在線

全文共2821字 | 閱讀需6分鐘

美蔣特務開始暗殺計劃

1955年4月11日是國民黨特務機關實施其罪惡計劃的日子。上午11時左右,「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自印度孟買飛抵香港啟德機場。這是一駕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製造的星座式749A型飛機,在當時是不錯的飛機了。

據檔案記載,這架飛機已經飛行了11163小時,飛機狀況良好。擔任此次飛行任務的機組人員一共有七個人,包括機長、副駕駛員、領航員、飛行工程師、飛行事務員、空中女服務員、機械師等。此時正值中午,飛機停穩後,機組人員除了機械師卡尼克留在飛機上以外,其他人通通下飛機用餐。

雖然事先中國政府已經通報港英當局,美蔣特務可能會對飛機實施破壞活動,要求港英方面加強保護措施。然而,此時香港警方卻並沒有對飛機採取特別的保護措施,特別是對機場的地勤人員,並沒有進行認真的檢查和監控,只是派了輛警車停在離飛機很遠的地方監視,把觀察的重點放在了行李檢查處和機場入口處。

機組人員下飛機後,卡尼克發現機組的行李少了兩件。在他印象裡,這種事情在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

於是卡尼克趕緊離開飛機,去告訴準備用餐的其他機組人員,讓他們找找行李。據卡尼克事後回憶說,當時他離開飛機有十來分鐘,「如果要放爆炸物至機內,兩分鐘即夠」。卡尼克估計,炸彈應該是放在了飛機右翼兩引擎之間,「因該處機板只要兩分鐘便可打開,順利放進去。」

關於周駒是如何將定時炸彈帶進機場的,社會上流傳著多種說法,甚至有人說周駒是將炸藥裝進牙膏裡帶進去的。

據解密檔案記載,炸機事件發生後,周駒的同鄉、知情人周仕學和周國輝二人怕遭特務機關暗算,先是向港英當局投案尋求保護,後來又通過《大公報》的關係來到廣州,向我有關部門報告了當時的情況:

4月11日上午5點多鐘,由姓黃的特務把一定時炸彈(約茶杯大用雞皮紙包好)交給周駒攜進機場。當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抵機場時,周乘進行打掃的機會,把定時炸彈放於飛機右邊輪頭的上頭(引擎部位)。周騙其領班餘培說,這包是西藥,還表示以後對餘有好處等。得手後周把自己的咭紙(報到用的紙張)交給餘培,不等放工時間即由鐵絲網爬出機場。而當時特務分子黃、鄧二人駕駛一汽車停於黃大仙靠近機場的地方接應周離開機場,故周由鐵絲網爬出後即乘該車返太子酒店。

途中,黃鄧對周大加獎勵,說回臺灣後向上級報告,並表示周可帶其家人及在國內的弟弟周錫培等到美國,如其弟不能來港,可由特務機關派人在國內辦好出境手續。當天,黃鄧二人帶周離開太子酒店,先往ABC餐室飲茶,並給了周一些錢,要他往新新酒店居住。姓黃的特務分子於12日即先回臺灣,留鄧、甘兩人在港與周聯繫善後工作。但過後不久,鄧、甘二人見情勢惡化,而飛機爆炸也沒有周總理受難,不能達到其原陰謀目的,鄧、甘兩人就沒有與周聯繫,這時周的父親周瑞維曾四處找其蹤跡,但鄧、甘已偷偷返回臺灣,把周駒拋離不理。


克什米爾公主號機頭

中午12時45分,搭乘「克什米爾公主號」的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和記者等八人,以及波蘭、奧地利的兩名記者和一名越南工作人員乘坐航空公司的專車抵達機場。而周恩來總理因受緬甸總理吳努邀請於4月14——16日訪問仰光,臨時改變了原定行程,並沒有隨機出行。

按照事先跟印航商定的,代表團可以免除檢查,直接登機。於是汽車直接開到飛機跟前,這時印航經理已經站在飛機旁邊。

印航經理答道:「OK!」

潘又問:「引擎也檢查過了嗎?」

印航經理答:「檢查過了。」

倆人隨後登上飛機做進一步的檢查。

緊接著,代表團登機。隨機還託運了三十幾個箱子,裡面是亞非會議期間準備對外送禮用的景泰藍等工藝品,以及宣傳用的書刊資料等。一切進行得都挺順利。

下午1時15分,「克什米爾公主號」從啟德機場起飛,前來送行的人們望著漸漸遠去的飛機,不由得舒了口氣,大家誰也沒有想到,悲劇即將發生。

悲劇發生

從香港到雅加達的飛行時間是六個半小時,飛機升空後平穩飛行,一切正常。

下午6點40分,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突然接獲英國路透社消息:「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墜毀,除三名機組人員外,其他人員全部遇難。

解密檔案中記載有印尼空難調查委員會的事故調查報告,其中一部分是根據倖存的機組人員的回憶記錄下來的飛機墜入大海那一瞬間的真實情景:

飛機於1955年4月11日格林威治時間4時25分從香港起飛。飛機上共有十一個乘客,並載有3780英加侖燃料和140英加侖滑油。當時起飛重量是98376磅,載荷分布適當,重心在25%平均空氣動力弦。

飛機的機長賈塔爾是印度國際航空公司年資最老的和有經驗的駕駛員之一,他總共飛行了12300小時以上,其中4900小時是作為星座式飛機機長的飛行時間。飛乘組的其他人員也是有經驗的人員,個人都有他們專業的執照。

起飛後,飛機和地面電臺進行了例行通報。

大約在9時23分,當飛機在良好天氣下在18000英尺上空飛行時,飛機上發生了爆炸。三個生還的飛乘組組員都聽見了這一爆炸,但是爆炸聲是不是響得足以使機上的每個人都聽見,這方面還有一些疑問。飛機維護工程師卡尼克當時正在客艙內睡覺,他是被爆炸所震醒的。他當時發現有煙從冷空氣導管中噴出,懷疑後行李艙起了火。


克什米爾公主號右翼爆炸部分

火勢蔓延異常迅速,接近了機身。飛機維護工程師卡尼克估計機翼支持不了多久,因為金屬在熔化中。

在下降時副駕駛狄克西特和機長賈塔爾商量後,發出求救信號……飛機向左轉彎,企圖降落到接近陸地的地方。女服務員把救生背心先發給所有乘客,然後發給飛乘組。機內沒有發生驚慌,乘客們都坐在他們自己的座位上。

非常濃的黑煙進入飛乘艙,使強迫降落前一刻的前方能見度模糊不清……

儘管作了一切努力,想拉平飛機以便降落,飛機還是略為向右側轉,右翼衝到了海面……

在飛機墜落將及水面時,從窗口躍海的有六個人,我們三個是泅水七個小時登陸的,其餘三個則不知存亡。三人後被印尼當地一村民救起。

對殘骸進行檢查揭示了肯定的證據,證明一個定時的兇殘的機器曾在右翼輪艙內爆炸,這個機器的一些零件還卡在殘骸內……

這是飛機爆炸、燃燒,並衝向大海那個瞬間的情景,如果沒有生還者的話,那麼這個瞬間恐怕就永遠不為人知了。這裡面有一句話值得回味:

機內沒有發生驚慌,乘客們都坐在他們自己的座位上。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我代表團的工作人員能保持如此之鎮靜,確實令人敬佩。


這是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中遇難的3位新華社記者遺像,他們分別是李平、黃作梅、沈建圖

當飛機在大海上折成數段,並沉入大海的時候,他們的名字同他們所為之犧牲的事業一樣,永遠地為人們所記憶,他們是:

黃作梅: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

李肇基:外交部情報司科員

沈建圖: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主任

李炳衡(又名李平):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記者

杜宏:廣播事業管理局對外廣播部副主任

郝鳳格: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員

鍾步云:總理司機

三名外籍人士是:

生還的機械師曾告訴印尼交通部負責調查事件的官員,當飛機墜海後,曾看見一架英國SOUTHERLAND水陸兩用飛機在上空盤旋,儘管生還者向其呼救,但飛機沒有降落。後來英國方面曾解釋,因為失事水域是印尼領海,所以飛機才沒有降落。

來源:《解密中國外交檔案》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離去,請到這裡找我

相關焦點

  • 60年前謀殺周總理的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
    一、事件基本情況1955年,由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五國發起的亞非會議邀請中國參加,中國政府決定派團出席。中國政府代表團兵分兩路,一路由周恩來總理率隊從昆明準備前往緬甸首都仰光,而另一路中國政府代表團部分成員和記者則按照原計劃搭乘印度客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從香港飛往印度尼西亞。
  • 周恩來在珍寶島事件前後
    周恩來在此事件前後,為維護國家安全而殫精竭慮,以其政治智慧,為制止事態擴大,化解危機,使中蘇之間免於發生包括核戰爭危險的大規模軍事衝突而作出了重大貢獻,也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及時發現中蘇衝突端倪,採取正確應對措施1968年1月5日,在中蘇邊界發生了七裡沁島事件,蘇聯軍隊進入中國境內,雙方發生衝突。
  • 中印戰爭之後的印巴克什米爾戰爭
    這事件令三哥頓覺揚眉吐氣,國際上還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但對巴基斯坦來說卻改變了它的整個外交思路。一,葡萄牙是北約國家,它被進攻時,美軍漠然坐視。穆斯林繼續鬧事,要求徹查事件經過,2月28日,尼赫魯下令由薩迪出任克什米爾總理,並宣布戒嚴。但危機卻越發嚴重,巴基斯坦方面打算趁機介入此事,尼赫魯這時再出大招,把關在牢中的穆斯林領袖謝赫.阿卜杜拉放了出來(所謂司法獨立就是總理一句話),想用他來平息穆斯林反抗勢頭。
  • 盛世公主號郵輪領隊攻略無敵版
    盛世公主號簡寫:MJ盛世公主號是2017年3月31日在義大利蒙法爾科內交付,由製造方芬坎蒂尼集團交由公主郵輪開始運營。公主郵輪旗下郵輪包括:·加勒比公主號 ·珊瑚公主號 ·皇冠公主號 ·黎明公主號 ·鑽石公主號 ·翡翠公主號·黃金公主號 ·至尊公主號 ·海島公主號 ·太平洋公主號 ·紅寶石公主號 ·藍寶石公主號·碧海公主號 ·星辰公主號 ·太陽公主號 ·皇家公主號 ·帝王公主號
  • [歷史]周恩來發出「絕殺令」:暗殺出賣澎湃叛徒
    1929年8月23日,白鑫秘密通知在上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農委書記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彭湃等同志,於次日下午在他家召開有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參加的軍事會議。24日下午會議召開,周恩來因臨時有其他更重要事情要辦,請假未能到會。會議中途,大批國民黨特務突然偷偷包圍會場,手拿名單衝進屋內抓人。
  • 暗殺事件,給中國5點警示!
    畢竟美國多位地緣戰略家,為美國劃定的制霸世界,建立真正全球帝國的路線圖是伊-俄-中。暗殺事件,至少給中國帶來5點警示。在這麼多信號下:這次暗殺現場法赫裡扎德的座駕,看上去就一輛普通的日本尼桑天籟.比如今年被曝光的,美國CIA控制下的瑞士保密通信機,120個國家上當中招,伊朗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情況,伊朗安全機關,雖然時不時抓獲大量被美以收買的間諜,但很難防住美以技術降維打擊下的滲透破壞.不過,任何事物都是兩面的。以色列和美國貌似風光暗殺手段,遲滯了伊朗核技術的發展。但他們也同時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美國高官宣傳的「被追殺」劇情,將會真實上映。
  • 解密:克什米爾礦區機密(下)
    綠色:巴控克什米爾;棕色:印控克什米爾;克什米爾藍寶石礦位於印控克什米爾南部;印度最近又開始搞事的班公湖在圖中右側地質學分析克什米爾藍寶石礦區Paddar烏雲經常籠罩著沒有屋頂的警察所,一支由四名警察組成的隊伍,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不斷對克什米爾礦保持高度警戒。在礦山開工的幾年中,礦工們在附近紮營。早期的礦工在懸崖上挖出的洞穴作為休息庇護所(LaTouche,1890年),這些山洞今天仍然歷歷可見(再次參見圖4)。
  • 印巴克什米爾衝突再起,三哥真的要2.5戰爭?
    美印關係持續升溫,加上與蘇聯原有的親密關係,印度一下子就膨脹起來,在邊境問題上,對周恩來總理友善建議傲嬌的扭過頭去。巴基斯坦則在1961年3月,向中國提出邊界談判。並拒絕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東南亞條約》組織安全會議(遏制中國)。
  • 塞拉耶佛事件為何是一戰導火索?沒有暗殺事件還會爆發一戰嗎?
    學過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第1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塞拉耶佛暗殺事件,這起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為何引發了全世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呢?
  • 「青瓦臺事件」與「實尾島事件」!暗殺計劃導致的叛亂血案!
    就在襲擊事件之後兩天,半島局勢再次加劇,「火藥桶」一觸即發。 根據樸正熙的命令,韓國中央情報局制訂了周密的暗殺方案,由空軍負責招募並訓練敢死隊員和實施暗殺任務。根據計劃,接受特種訓練的敢死隊員將乘熱氣球飛到平壤上空,乘降落傘著陸後,再見機實施暗殺。
  • 彭湃被捕犧牲,周恩來親下「絕殺令」除掉叛徒,震動上海灘
    為了挽救同志,周恩來親自策劃了劫囚車行動:敵人將彭湃、楊殷等押赴龍華,紅隊化裝成攝影隊半路截擊。由於沿途警戒森嚴,運送武器來遲,千鈞一髮之際,手無寸鐵的紅隊眼看囚車路過,無法出手,只能含恨離去。3天以後,國民黨當局將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珍4人槍殺在龍華警備司令部。幾位重要領導的犧牲為中央特科敲響了警鐘。
  • 【鉤沉】臺灣江南案始末:是蔣經國下令暗殺,還是另有其人
    許多政治評論家認為,這宗發生於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的暗殺事件,是蔣家政權崩解的前奏。故事從導演白景瑞介紹臺當局「情報局長」汪希苓與黑社會的「竹聯幫」幫主陳啟禮兩人結識開始。其中除了存在太多機緣巧合,也存在著各種不為人知的機關算盡與門戶鬥爭。
  • 【讀史】臺灣江南案始末:是蔣經國下令暗殺,還是另有其人
    許多政治評論家認為,這宗發生於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的暗殺事件,是蔣家政權崩解的前奏。故事從導演白景瑞介紹臺當局「情報局長」汪希苓與黑社會的「竹聯幫」幫主陳啟禮兩人結識開始。其中除了存在太多機緣巧合,也存在著各種不為人知的機關算盡與門戶鬥爭。
  • 1967年印尼排華事件始末
    在陸軍當局控制下的雅加達一些政黨團體,也公開指責印尼共產黨是「九卅事件」的主謀。10月2日,印尼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及《忠誠報》被禁止發行。10月3日,印尼國家通訊社《安塔拉》被封,旋被軍管。10月8日至10日,印尼共、人民青年團、全印尼中央職工會和印尼婦女運動協會等的總部辦公處相繼被搗毀。10月18日,雅加達軍區司令部宣布取締上述組織和其他一些進步團體。
  • 第一次印巴戰爭:目標克什米爾
    立志要爭下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總督真納向時任巴基斯坦陸軍代理總參謀長的英國人伊斯埃納勳爵討論巴基斯坦出兵查謨克什米爾的可行性,但伊斯納埃勳爵反對馬上出兵查謨克什米爾。他認為時間倉促、準備不足,新建的巴基斯坦陸軍需要時間重建和鞏固。 在巴基斯坦的雙眼緊盯查謨克什米爾的時候,印度也沒有閒著。尼赫魯絕對不會坐視克什米爾落入巴基斯坦囊中。
  • 第一次印巴戰爭,目標克什米爾
    立志要爭下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總督真納向時任巴基斯坦陸軍代理總參謀長的英國人伊斯埃納勳爵討論巴基斯坦出兵查謨克什米爾的可行性,但伊斯納埃勳爵反對馬上出兵查謨克什米爾。他認為時間倉促、準備不足,新建的巴基斯坦陸軍需要時間重建和鞏固。 在巴基斯坦的雙眼緊盯查謨克什米爾的時候,印度也沒有閒著。尼赫魯絕對不會坐視克什米爾落入巴基斯坦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