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動力太空戰艦已不遙遠,浩瀚星空之徵程有望開啟!

2021-12-27 未來科學家計劃


新一代空間核動力技術,太空戰艦的前奏?

美國正在開展新一代空間核熱推進技術研究,打算在2030年左右利用這一技術將太空人送到火星附近。


美國NASA論證後表示,要抵達火星和更遠的太空,在人類當前掌握的技術中,只有利用熱核推進技術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因為只有這種技術才能讓飛船擁有更高的速度,縮短往返周期。

為什麼是核動力技術?

空間熱核反應堆產生的熱量將氫氣加熱到2800攝氏度高溫,然後再噴出,相對於傳統的太空推進器而言,其總推力和單位重量的推力都更大。這得益於它的更高溫度,而傳統高溫氣冷堆冷卻劑出口溫度為700-1000攝氏度,遠低於新一代空間熱核反應堆氫氣溫度。


空間熱核反應堆研製中遇到的主要障礙是能夠耐受如此高溫的核燃料元件。美國和俄羅斯之前曾經開展過類似研究,但成果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差距。

此次,美國重啟空間熱核反應堆研究,目的是為了實現《國家太空政策》規劃的2030-2040年把太空人送到火星軌道並安全返回的目標。

核動力太空戰艦還有多遠?

空間熱核反應堆技術成熟後,美國要利用它製造的是核動力太空飛船,用來對火星或更遠的太空進行探索。

核動力太空飛船面世也就意味著核動力太空戰艦的最初版本出現,加上武器,核動力太空飛船就是太空戰艦。


當然,要想成為較高版本的核動力太空戰艦,武器需要改進,除了飛彈之外,還需要比如大功率雷射炮、電磁炮、質子炮之類的。

誰能駕馭核動力太空戰艦?

這種人當然需要淵博的知識、強健的體魄!

因此,2030年,乃至2040年,那時的20-40歲的人將成為太空戰艦的主力。

推算一下,這批人現在最大16歲,最小的還沒出生,16歲以下的都有機會!也許就是你這個小學生,你這個中學生,對!就是你們!

努力學習吧!強化鍛鍊吧!人類的第一批核動力太空戰艦在等你!


家庭論壇

前沿科技

來自中國的重磅發布:深刻影響軍事和經濟的十二大顛覆性技術!

有了這個逆天神技,人類就不會像恐龍那樣滅亡了!

終極重磅科學!愛因斯坦為何信神?因為人腦終極研究必然產生神!

如果你套上這個鬥篷,蝙蝠會毫不猶豫地向你撞過來!

顛覆核動力、核武器與核工業,可控核聚變技術

更多見公眾號菜單

國防與軍事

給軍委首長的信:關於國防科技創新!為了祖國,請轉發!

我們有些瓶頸技術為何久攻不下?原因在這裡!

做軍委高參:智力成本怎麼算?拋磚,請大家指點!

寫在建軍節前,獻給那支裝備二流、鬥志一流的龍族守護軍!

更多見公眾號菜單

股票投資

這個投資方法,20年本金漲30多倍,還躲過了5100點大跌!

寫給任正非的信:為您提供戰略預警!不要小看蘋果的未來!

更多見公眾號菜單

超級探索號(super-expert)公眾號,在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搜狐上設有分舵,文章每天被搜狐、今日頭條和百度百家大量推薦,每篇好文章會被推薦到50萬至100萬用戶手機上



 

相關焦點

  • 星際迷航·發現號 第二季:我們的徵程是浩瀚宇宙
    在以企業號為代表的星艦聯盟尚且稚嫩之時,他們是如何成長起來的?而宇宙又如何演變成後來的格局?《星際迷航·發現號》在這兩年為我們做出解答,這不,第二季又帶著他的硬核科幻和超快臺詞如約而至了。《星際迷航(也翻譯做星際旅行)》(1966-)系列是美國硬科幻最早的代表作,比大家熟知的《星球大戰》(1977-)還早了十年,超過700集電視劇,13部電影,幾乎從未離開過人們的視線。
  • 太空戰艦來了?我國計劃建造千米級太空飛行器,它將發揮什麼作用?
    恐怕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無數科幻作品中登場次數最多,巨大無比,遨遊星河的宇宙戰艦和宇宙飛船,例如電影《星際迷航》和《星球大戰》中的企業號和殲星艦。我們常常會幻想終有一天人類會進入太空時代,創建的宇宙戰艦組成艦隊去探索那未知的宇宙區域,而宇宙戰艦這種精密複雜的大型的太空飛行器對我們來說是既熟悉,又遙遠的存在,這種人們所幻想的,能夠探索宇宙的巨大太空飛行器遠遠不是現在科技水平能夠達到的。
  • 重啟榮耀戰場 《戰艦世界》「太空戰艦」全新版本震撼來襲
    9月12日《戰艦世界》進行了0.7.3版本內容的更新,這個版本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我們的戰場從無垠的大海轉移到了浩瀚的星海。下面就讓我們看看0.7.3版本的具體內容吧!1.太空戰鬥0.7.3版本更新後開啟了全新的太空戰鬥模式,該戰鬥是基於遊戲機制內的全新類型戰鬥,玩家可操縱九名特殊艦長操縱的九艘特殊戰艦參與該戰鬥,參與戰鬥可獲得特殊的星際戰鬥成就;
  • 為什麼在地面上可以看見的星空,在太空中卻看不到?
    地球上由於大氣的存在,可以對遙遠的星光產生折射散射,使得星星周圍也可以有一點點光暈,氣象條件好的地方還能看到較為清晰的銀河。太空中由於沒有大氣的阻隔,原理上是對光的通透性更高,更利於看到遙遠的天體,哈伯望遠鏡就是考慮到這個因素才發射到太空的,加上太空沒有大氣,沒有對光的色散作用,太空的背景就比較黑,黑只是沒有專門去拍攝而已,太空對光的高通透度,觀測星空是很便利的。
  • 廠商資訊丨《星球大戰》不過癮?這些太空遊戲開啟你的銀河冒險
    但是,如果單純的視覺體驗還不過癮,不如進入逼真的遊戲世界中親手將夢想實現,成為挽救世界的英雄或是銀河帝國的統治者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太空遊戲,再次踏上星辰大海的徵途。星球大戰說到太空就難以迴避《星球大戰》,這一系列有著眾多作品。
  • 地球之外的神秘宇宙星空,孩子你想去看看嗎?
    我們離遨遊太空還有多遠?浩瀚無垠的宇宙、神秘莫測的太空,吸引著人類不斷去探索。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一曲悠揚的《東方紅》樂曲在浩瀚太空奏響,宣告了中國進入航天時代。神舟飛天、太空漫步、入住「天宮」、太空授課……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飛天」印記,不斷在太空刷新中國高度,寫下精彩紛呈的中國故事。
  • 走,去太空,那些關於宇宙的電子遊戲〡登月 50 年專題
    遊戲讓人類無法觸達的星空遠方變成人們可以感知的所在,也指引更多人仰望太空。似乎遙遠的冷戰太空競賽和曾經的阿波羅計劃,不光成就了阿姆斯特朗的一小步和人類的一大步,也催生了人類大腦想像力的新極限,太空題材在文學和電影等藝術娛樂領域中自此蓬勃,而其中電子遊戲,作為當時的新興事物,成為了寄託這種嶄新想像空間的最佳載體。
  • 《銀河戰艦》星海徵途玩法
    徵服星空 《銀河戰艦》星海徵途玩法閃耀人生要想人生閃閃發亮,除了一夜暴富,還可以徵服星空!
  • 《星際傳奇》不刪檔先行版評測 啟明星尚有可為
    然而近期一款以星際科幻為題材的《星際傳奇》,以星際背景為題材,大膽加入塔防元素,具有即時操作的戰鬥模式,隨心所欲的建造系統,異常震撼的戰鬥場景,種類繁多的機械兵種,讓看慣了三國魔獸題材卡牌遊戲的筆者眼前一亮,恰逢《星際傳奇》6月25日開啟不刪檔先行測試,筆者第一時間搶到測試資格,進入遊戲先睹為快。
  • 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的自由,快被星鏈「鎖死」了 | 邁向太空
    用他們的話來說,這位現實世界的「鋼鐵俠」,連跑車都能送去火星軌道,到時候把所有天文臺都打包送去太空,豈不痛快!確實,對於天文觀測而言,太空相比於地面,好處是巨大的。首先,太空裡沒有白天,也不存在任何光汙染。只要不把望遠鏡指向太陽,太空裡永遠都是黑夜。在太空,你也不必須擔心陰天下雨,也不用忍受大氣湍流。
  • 華熙生物·潤致 * 茉莉真香,開啟「星辰巡航計劃」
    作為醫美國貨品牌代表之一,潤致希望把載人航天精神注入到品牌之中,並聯合更多醫美機構、醫生、消費者,探索中國醫美行業更廣闊、更遙遠、更美好的「浩瀚宇宙」。那麼,潤致與茉莉真香的「星辰巡航計劃」是什麼呢?▷ 科技塑造民族強大,探索打開全新邊界,中國航天讓世界看見了向外突破的中國信念,直擊九天的中國力量,自力更生的載人航天精神。
  • 【科普】丨克卜勒望遠鏡「退休」,太空功臣,保重!
    退役後的克卜勒望遠鏡,將停留在繞太陽系軌道,周期性地經過地球,這臺太空望遠鏡在繞行太陽的軌道上採集了大量數據,揭示出宇宙中可能隱藏著數十億顆行星——甚至可能比恆星的數量還多。「作為NASA第一個執行搜尋行星的任務的望遠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並且為我們探索和尋找太陽系及其他地方的生命鋪平了道路,它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宇宙中可能存在多少顆行星,而且啟發了一個全新而又堅實的研究領域,在科學界內掀起了一場風暴,使我們認識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並且照亮了星空中種種令人著迷的謎團和可能性。」
  • 這裡的十一部太空科幻電影你全都看過了嗎?
    不扯了,迷糊小編指揮家給大家推薦十一部太空科幻電影吧!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現神秘蟲洞,NASA藉機將數名太空人派遣到遙遠的星系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他們穿越遙遠的星系銀河,感受了一小時七年光陰的滄海桑田,窺見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壯偉與神秘。
  • 戰艦世界亞服!
    《戰艦世界》是由白俄羅斯戰爭遊戲研發公司Wargaming出品,空中網在中國大陸獨家運營的一款大型戰爭電腦客戶端遊戲,是世界著名戰爭網遊三部曲的第三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坦克世界》和《戰機世界》。
  • 馬力日報:免費領遊戲《Aim Lab》,戰錘新作《太空戰艦:戰術》開啟預購
    領取地址: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714010/Aim_Lab/不用安裝,只不過需要啟動一下SteamSteam搜索:Aim LabFocus Home Interactive發行商日前在Steam上架了「戰錘40K」系列新作《太空戰艦
  • ​最棒的聖誕禮:最強最貴最難產的太空望遠鏡,終於開啟發現之旅
    史上最強大、最昂貴、最難產的太空望遠鏡——JWST終於順利發射,一飛沖天,開啟前所未見的探索發現之旅。
  • HB Forecast: 從 Y-3 x Virgin Galactic 聯名太空飛行衣 淺談民間太空探索之發展
    民間航天技術之冒起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近代航天發展的大背景。在 90 年代,美國航天市場被波音和洛馬兩大航空製造廠商所弄斷,一家獨大的格局缺點很明顯,研發和射費用變得非常高昂,在加上不必要的官僚架構,令美國的太空發射基本喪失了國際競爭力。
  • 所有工作已準備就緒,中國核反應堆艦船通過測試,有望造核航母?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核反應堆「ACPR50S」項目計劃正式啟動,如今已通過測試,並且核反應堆將應用於核反應堆船艦。
  • 美俄爭相研製核動力火箭和飛彈,中國會被他們帶歪嗎?
    美國、蘇聯還嘗試過將核動力技術用於飛機和坦克,雖然均以失敗而告終,但足以說明當人類手握潘多拉魔盒的鑰匙之後,迫不及待地發展全核動力作戰平臺的野心。,核火箭就是解決途徑之一,而且這項研究早在大半個世紀前便已開始。